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201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1]
厦门市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查
厦门市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查
语文必修2 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①niǎo 娜 ②敷yǎn
③hé 辙之鲋 ④pán 石
⑤cān 海一粟 ⑥义愤填yīng
⑦sù 兴夜寐 ⑧浅尝zhé 止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2分)
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分为“风”、“雅”、“ ”三类,《氓》属于“ ”,《采薇》属于“小雅”。
②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 》。
3.名著阅读。(4分)
(1)阅读下面从《家》中节录的片段,回答问题。(2分)
他是属于另一个环境的。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事业。她不能够拉住他,她不能够妨碍他,她不能够把他永远拉在她的身边。她应该放弃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牲他的一切来救她。……她这样想着,就定下了最后的决心。
她是谁? “最后的决心”是什么?
答:她是 ,“最后的决心”是 。
(2)阅读下面从《巴黎圣母院》中节录的片段,回答问题。(2分)
在一个半钟头的鞭刑中,加西莫多突然打破沉默,用一种不像人声而更像动物咆哮的声音嗥叫道……这时只见一个装束奇特的少女,带着她那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个小鼓,分开众人,走向绞台来。加西莫多见到来的正是自己昨夜想要背走的那个少女;他害怕了,以为要对他报复。
这位少女是谁?她“走向绞台来”是为了什么?
答:这位少女是 ,她“走向绞台来”是为了 。
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反是不思, 。(《诗经•氓》)
② ,何枝可依?(《短歌行》)
③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④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⑤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
5.在下面横线上仿写,要求举出两个以“一”开头的成语,并对其中蕴涵的情趣或理趣,作简要的说明。(4分)
“一”字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一个字,也是使用极广的字。带有“一”字的熟语,往往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情趣或理趣。比如“一帆风顺”,形象地表现出做事非常顺利,毫无阻碍与挫折;再如“ ”,形象地表现出 ;又如“ ”,形象地表现出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 0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6分)
①将子无怒 将:_______ ②芳菲菲其弥章 章:________
③无物以相之 相:_______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方:
⑤信可乐也 信:_______ ⑥适得府君书 适: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25分)
浏览完整试题
8.按要求给下列特殊句式分类(只填序号)(5分)
①客有吹洞箫者 ②而今安在哉 ③惟利是图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不吾知其亦已兮
(1)属于定语后置句的是_________
(2)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3)属于被动句的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9—12题。(8分)
喜雨亭记(节选) 苏 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①。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②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③,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④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释】①占:占卜。有年:丰年。②忭(biàn)欢乐。③荐饥:连年饥荒 ④二三子 :你们。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忧者以喜 病者以愈 挟飞仙以遨游
B.以为休息之所。 民方以为忧
C.始旱而赐之以雨 侣鱼虾而友麋鹿
D.于是举酒于亭上 终期于尽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译文:
11.作者表面上因雨而“喜”,而“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请根据原文概括。(3分)
答:
阅读苏辙《东轩记》选段,完成第12—15题。(12分)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①南市,登北岸,败②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③,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④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
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急寻尺以自效⑤。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甚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⑥,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⑦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⑧,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⑨。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注释】①蔑:淹。 ②败:坏,冲坏。③漘:江边 。④克支:支撑,竖起。⑤与市人急寻尺以自效:与集市上的人,争执小利来尽我自己的职责。 ⑥ 抱关击柝: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⑦贫窭:贫乏,贫穷。⑧羁絷:喻束缚。 ⑨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自由放任在道德修养的地方,但事务每每约束因而滞留在任上。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敝不可处 ( ) ②假部使者府以居 ( )③莫归,筋力疲废 ( )
13.某同学以为下列括号内是省略的文字,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之)为宴休之所。
B.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中)乐。
C.勤劳(于)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
D.然而非(余)所敢望也。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
译文:
15.作者体会到,颜回“甘心贫贱”是因为 。(3分)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郁达夫《故都的秋》选段,完成16--19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 A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B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16.将“落寞、清闲”这两个词分别填入下面横线处。(2分)
A: B:
17.“细数槐树叶底的日光,静对牵牛花的蓝朵”,“细数”、“静对”写出作者观景时怎样的心态?(2分)
答:
18.作者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你如何理解? (3分)
答:
19.“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听觉、 觉和 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 的特点。(3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季羡林《听雨》,完成20--24题。
①“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①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展开余下试题
②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③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④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⑤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检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⑥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注释】①檐溜:檐沟。亦指檐沟流下的水。②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
20.文章围绕“听雨”分三个层次展开。请将作者的写作思路梳理出来。(6分)
答:
21.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2.第③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起到哪些作用?(6分)
答:
23.第⑤段中“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24.从文中可看出季羡林先生有着怎样的精神境界?(5分)
答:
六、作文(60分)
25.一部电影或一台戏剧由许许多多的角色组成,这些角色共同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其实,生活如戏,人生如戏,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角色。
以“那一次,我是 ”为题目,从“主角、配角、观众”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必修2 试题参考答案
1.袅 衍 涸 磐 沧 膺 夙 辄(每空半分,共4分)2.颂 风 离骚 孔雀东南飞(每空半分,共2分)
3.(1)鸣凤 投湖自杀(2)爱斯梅拉达 给加西莫多送水(每空1分,共4分)
4.亦已焉哉 绕树三匝 羁鸟恋旧林 放浪形骸之外 纵一苇之所如 其孰能讥之乎(每空1分,共6分)
5.示例:“一触即发” 势态十分紧张,突显紧迫和危险。“一蹴而就” 事情很容易做,没有困难与悬念。 (每空1分,共4分)
6.①将:请。②章:通“彰”,明显。③相:帮助。④方:当。⑤信:实在。⑥适:刚才。(每空1分,共6分)
7.①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要点:与、俯仰。共2分)
②这就是学习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与谨慎取得它的原因。(要点:所以 、学者。共2分)
8.(1)① (2) ②③⑤ (3)④(每项1分,共5分)
9. B(2分)
10.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要点:优游、状语后置句、其。共3分)
11.庄稼丰收在望,百姓能够足食安居,社会稳定。(意思对即可,共3分。学生若答“关心民生”或“与民同乐”,可得2分)
参考译文: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修建官舍。在厅堂的北面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作为休息的场所。这一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这件事,预示为丰收年。后来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老百姓才因此担忧(或把它当作忧愁),过了三月份,到了四月初二才下雨。四月十一日又下雨,老百姓还认为不满足。四月十四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下了三天才停住。于是官吏们在厅堂中一起庆贺,商人们在市场上一起歌唱,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欣,忧愁的人因此快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而我的亭子恰好建成。
于是我在亭子里举杯劝客饮酒,并且问他们说:“再过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说:‘再过五天不下雨就没有麦子了。’再过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说:‘再过十天不下雨就没有禾苗了。’没有麦子,没有禾苗,年景将要频频发生饥荒,诉讼案件繁多而且盗贼更加猖獗。那么,我和诸位即使想在这个亭子上悠闲游乐,难道可能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开始旱就赐给他们的雨,使我和诸位能够在这个亭子上悠闲游乐的原因,都是雨的恩赐啊,难道又可以忘记吗?”
12.①敝:破损。②假:借。③ 莫:通“暮”,傍晚。(每空1分,共3分)
13.B(其:人称代词,他的;补入“中”字,是误读。A“以”是介词,据文意补入介词宾语“之”。C.“间”是方位名词,一般与介词结合为介宾短语,故可补入“于”。D.是省略句,据文意,补入主语。)(3分)
14.我到达(筠州)后,其中两人正好都被免职离开了,所有事务全托付给我一人了。(3分,要点:适、罢、委)
15.忙于事务对治学有所妨碍(做官有害于学)。(3分)
参考译文:我因乌台诗案牵连罪被贬任筠州监盐酒税职。还未到达住所,天就下起大雨。筠河泛滥,毁坏了州的南城,河水爬上了北岸,刺史府门也被冲坏。盐酒税机关房舍正好俯临锦江之滨,洪水灾害更为严重。我一到达住所,只见房舍破旧不堪,无法安身。为此,我向州府呈上报告,想借部使者府宅居住。郡守同情我无家可归,答应借给我住。当年十二月,就撑起倾斜的墙体,把塌了的地方补好,还将听事堂东面的一线长廊辟成房舍,种上二株杉树和上百棵竹子,用作闲休的地方。
展开余下试题
可是,监盐酒税的工作过去有三名小吏一起做事,我到达筠州后,其中两人正好都被免职离开了,所有事务全托付给我一人了。白天,我就在市场上处理买卖盐酒猪肉征收税务一类的事务,同市人一道评论细小事物,为他人出点力;晚上归来,我已精疲力竭,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觉黎明已经到来。到了白天,再去市场履行本职工作,一天到晚不能在所谓“东轩”安闲度过时光。每天早出晚归在东轩身旁穿来穿去,回首望它,我未尝不发出“哑然”的笑声。
我年少读书时,曾暗暗奇怪:颜回箪食瓢饮,住在陋巷,连旁人都忍受不了那样一种愁苦,而颜回始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我暗自认为,即使不想当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至少可以自给自养生活,也不致于对治学有所妨碍,何必弄到这样贫穷、这样自苦的地步呢。等到我来了筠州,在管理盐米事务之间勤来苦去,没有一天的休息。虽然想抛弃世俗,解脱束缚,自由放任于道佛修炼的地方,但是,办一件事,每每遭受阻碍而滞留任上。这样以后,我才懂得颜回为什么甘心贫贱,不肯做一名追求斗米薪俸而糊口的人,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
16.A清闲;B落寞(2分)
17.悠闲、惬意。(2分。答“清闲”、“恬静”、“平静”、“淡泊”等也可得1分)
18.“蓝色或白色”是冷色调(颜色素淡),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与作者追求的“清”“静”相符。(写出蓝色白色的特点,联系周围环境,联系作者心态,各1分,共3分)
19.嗅觉 触觉 静 (各1分,共3分)
20.听雨时的喜悦感受 联想古人听雨有不同的境界 点出听雨喜悦的原因,表现自己的人生境界(或由现实 联想 现实)(3点,每点2分。共6分。层次写清楚,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
21.因为作者研究学问、写作文章需要安静的环境,按常理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讨厌的;(2分)为下文写作者听雨不烦反乐作铺垫,突出作者听雨的快乐。(2分,只写为下文作铺垫得1分。写对比、衬托、反衬、欲扬先抑也可)
22.(1)印证“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2)用古人听雨的境界反衬自己听雨的境界;(3)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6分,每点2分,意合即可)
23. 作者听雨并不是像古代文人那样追求雅致(或借雨抒发个人情感),(2分)而是为麦田久旱后喜逢甘霖感到高兴,他想到的是“俗事”。(2分)(意合即可)
24.(对学问)生命不息,求知不止;(对人生)热爱自然(生活),对景物之美和人生之美有着细腻的感受(写老当益壮,有激情、活力也可);(对社会)关注民生。 (答对1点得2分,答对3点得5分,意合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 (59.61.20.143)
上一篇:
初三语文阶段检测
下一篇:
2011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厦门市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