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33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3]
条港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九上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条港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九上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几绺(liǔ) 木讷(nè) 污垢(gòu) 花蕾(léi)
B.作梗(gěng) 别墅(sù) 栈桥(zhàn) 寒噤(jìn)
C.闰土(rùn) 拾级(shè) 褴褛(lǚ) 隽永(jùn)
D.哽咽(yè) 瞬间(shùn) 恣睢(zì) 倏忽(shū)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令人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闻名遐迩。
C.朝鲜不顾各方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春和景明(日光) 久已病矣(困苦不堪) 渔人甚异之(奇怪)
B.互相轩邈(比远) 功宜为王(论功劳) 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C.当其租入(交纳) 日出而林霏开(放晴) 哀而生之(使……活下去)
D.笑而应曰(表修饰) 时而献焉(代词,指蛇)悍吏之来吾乡(主谓之间,不译)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4分)
4.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⑴取谛 ⑵别出心裁 ⑶物竞天择 ⑷无精打采 ⑸冷峻 ⑹消声匿迹
⑺言简意赅 ⑻急不遐择 ⑼张皇 ⑽融汇贯通 ⑾不惜工本 ⑿若即若离
改 正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12分,每空1分)
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⑵____________________,猛浪若奔。
⑶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充满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作答)
⑸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提出“人生三境界”说,请写出其中与“成功”相关的一句:
。 , , 。
⑹请你从陈涉、曹操、范仲淹三位人物中任选一位,写出他表示自己雄心壮志的名句。
我选__________,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5分)
⑴某日书店门口出现了这样一则告示:本店新到 国 (作家名)的《格列佛游记》,欢迎购买。(请你补全划线处文字。)(2分)
⑵“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但是马上就要退出来,差点被一种可怕的臭气熏倒……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胡子都是淡黄色的;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究……”这里的科学家研究的是什么?有没有结果?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题。(共13分)


浏览完整试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构成“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十二五”规划不仅是国家的规划、各级政府的规划,也是一个人民的规划。强调关注民生、富民为主,其实质体现的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实现既要“国强”又要“民富”的战略性转变。
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②“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清晰醒目的字眼跃入人们的眼帘,鼓舞人心,令人期待。③显然,更加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已构成“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十二五”规划不仅是国家的规划、各级政府的规划,也是一个人民的规划。
【活动一:语言运用】阅读上面两段文字,用简洁的语文概括其内容。(2分)

【活动二:语病修改】材料第二段中有三处毛病需加以修改。(3分)
第 句中,搭配不当,改正:
第 句中,成分赘余,改正:
第 句中,语序不当,改正:
【活动三:仿写训练】在物价普遍上涨的
今天,百姓的“灰色幽默”得以展现,网
络上出现诸如“豆你玩”、“蒜你狠”等词
汇。请参照示例,结合右边漫画中的三种
商品,拟两个三字词,并加以适当的解说
来反应百姓内心的呼声。(4分)
示例:“豆你玩”:老百姓把“逗你玩”中的“逗”改成“豆”,表达了百姓对大豆不断涨价的担忧。
“蒜你狠”:老百姓把“算你狠”中的“算”改成“蒜”,反应了大家对大蒜价格攀升的无奈。




【活动四:广告评析】 “关注民生”是“十二五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国内传媒业纷纷对此予以极大关注,《鲁中晨报》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语:让我们一起过好日子。请简要说说这句广告词的妙处。(4分)


三、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6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9.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共12分)
甲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文 水居一室耳①,高其左偏为楼②。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③,西则九龙峙焉④。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⑤,于水有悠然之旨焉⑥,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⑦,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⑧,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⑨。
——明 高攀龙《可楼记》节选
【注释】①[水居一室耳](这不过是)水边上一个小小的居室罢了。耳,语气助词。 ②[高其左偏为楼]把居室左房间加高为一间小楼。高,这里作动词用。 ③[东则九陆]东面是平原。 ④[西则九龙峙(zhì)焉]西面耸立着九龙山。峙,屹立,耸立。 ⑤[有穆然之思]觉得和顺舒畅。穆,温和。 ⑥[有悠然之旨]感到悠远闲静。 ⑦[暄]温暖。 ⑧[宾月之来而饯其往]迎接皓月的来临,又欢送它的归去。 ⑨[吾意之所可]适合我的心意。可,动词,适合人意。
10.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2分)
(1)伛偻提携( ) (2)觥筹交错( )
(3)窗疏四辟( ) (4)南则湖山(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

12.晓雪评论郭沫若的《白鹭》时曾说:“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根据甲文内容,说说欧阳修用精彩、简练的文字描写了滁州山中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4分)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作者把居室命名为“可楼”的原因。(2分)



展开余下试题(三)阅读《绿》和《囚绿记》节选,完成14—18题。(共15分)
(甲)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写于1924年)
(乙)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陆蠡,写于抗战爆发后的上海“孤岛”)
14.下面对两段文字中有关“绿”的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甲文通过对梅雨潭水“绿”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B. 乙文借对常春藤之“绿”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希望、快乐的追求。
C. 甲乙两文都直接倾吐自己对绿的喜爱之情,都想从“绿”中汲取精神力量。
D. 甲文与乙文不同的是,甲文通过写“绿”表现一种刚健美,而乙文表现的是忧郁美。
15. 作者是如何通过想像来突出梅雨潭之绿的“奇异”之处的?(可直接用原文)(2分)


16. 乙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读出作者对绿的喜爱?请简要概括。(3分)


17.甲文和乙文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举例分析说明。(4分)




18. 茅盾以“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来评价小说《百合花》,曾卓以“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来评价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请你也当一回小小评论家,选择甲文或乙文,也以“ 的 ”的句式写一句评语,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评语:
理由:

(四)阅读《大地的语言》(阿来)(节选),完成19-23题。(17分)
⑴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
⑵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就进入另一座城市。重复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对想象的景观出现了。在我眼前出现了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
⑶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大地的宽广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接,旱涝交替。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让人心安的景象。
⑷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⑸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⑹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⑺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镌刻到青铜上的模样。
⑻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⑼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⑽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麦、黍、瓜、麻、菽。
⑾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从井中汲水的人。操耒犁地的人。以臼舂谷的人。
⑿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已然开放,轻风吹来,就摇落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待秋风起时,就会从田野走进农家小小的仓房。
⒀我们到达了淮阳——穿过了大片属于淮阳的田野。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古老的,经历了七灾八难仍然在默默奉献的田野,还未被加工区、开发区、新城镇分割得七零八落的田野。
(选自《2009中国散文排行榜》有改动)
19.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

20.从文中描写的内容看,作者视野中的土地有着怎样的景象?(2分)这种景象给作者以怎样的内心感受?(2分)


展开余下试题

21.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表现力强。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其一,仔细品析。(3分)
①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②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选第 句,分析:

22.认真阅读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段话在文中有何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4分)



23.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意蕴丰富,生动形象。联系文章第⑽小段,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出两个汉字并加以解说。(4分)
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四、作文。(60分)
24.美丽,简单说就是好看、漂亮。这是人的一种感官体验,表示对人或事物抱有好感。眼神能传递美丽,传递喜好,传递赞誉……,通过眼神你能读懂世界,读懂友情、亲情,读出人心、人情、世态万象,请以“眼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 眼 神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条港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九上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3. D B C 4.缔、销、暇、会
5.(1-4)(略)、⑸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⑴英,斯威夫特 ⑵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变成食物 / 没有 / 讽刺当代科学,讽刺有些科学家带有荒唐成份的行为。说明搞科学研究,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有科学根据的实验,而不应打着科学的幌子搞迷信活动和欺诈活动的道理。
7.【活动一:】(示例)关注民生:十二五规划主旋律
【活动二:】第 ① 句中,搭配不当,改正:“描写”改为“描绘”
第 ② 句中,成分赘余,改正:去掉“清晰”或“醒目”
第 ③ 句中,语序不当,改正:“改善”“保障”对调
【活动三:】如:“糖高宗”、“油不得”……
【活动四:】示例:此句是一个具有双重读法的句子。“过好/日子”、“过/好日子”表达出希望和百姓一起共创美好生活,并享受幸福生活的愿望。
(一)
8.(2分)C
9.(4分)《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二)
10.(1)老人和小孩 (2)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四面开着窗户 (4)南边有湖有山 (共2分,答对两个得1分,意对即可)
11.(1)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2)可以享受清风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温暖。(共4分,每题2分,有两处关键实词译错扣1分,每句扣满2分为止,意对即可)
12.作者用寥寥数语就勾画出滁州山中朝暮多变化、四季各不同的景色;独特的感受和认识是为景而醉,与民同乐。(共4分。景色、感受各2分,意对即可)
13.适合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意,所以取名为“可楼”。(共2分。只答适合作者心意得1分,意对即可)
附乙文翻译:(这不过是)水边上一个小小的居室罢了,室内偏左往上搭一间小楼。楼大一丈见方,四面开窗。南边有湖有山,北面有农田茅舍,平原延展在东,九龙山耸立在西。小楼筑成,高子登临纵目四望,说道:“可以了!山使我感到和顺舒畅,水使我觉得悠远闲静,可以享受清风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温暖,可以迎接皓月的来临,又欢送它的归去,多好呀!多快乐呀!可以终老此地了!”于是起名叫“可楼”,意思就是我心满意足以为可以了。
(三)
14.D (2分)
15.以“绿”为裙,轻盈的舞女能临风飘举。以绿为眼,善歌的盲妹,能“明眸善睐”(1点得1分。共2分)
16.(1)靠近小圆窗,与绿对语;(2)长时间静坐窗前留恋这片绿色;(3)天天望着常春藤的生长,听雨声,看舞姿。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条港初级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