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57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7]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徐师市第36中2011—2012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共计六页,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灰烬(jìn) 摇曳(yì) 遒劲(qiú) 自怨自艾(yì)
B.戕害(qiāng) 给予(jǐ) 魁梧(kuí) 锲而不舍(qiè)
C.湖泊(bó) 田塍(chéng) 粘贴(zhān) 安土重迁(zhòng)
D.月晕(yùn) 酝酿(liàng) 慰藉(jiè) 熠熠闪光(yù)
2.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废寝忘食 萍漂四方 含辛如苦 休戚相关
B.铤而走险 回光返照 不屈不挠 金碧辉煌
C.峥嵘岁月 丰华正茂 汗流浃背 毛骨耸然
D.聊以慰籍 怨天尤人 惊世骇俗 苟延残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2011级的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毫无知识储备,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
B.虽然我像其他父母一样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
竞争的胜利。
C.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D.故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神故园。如果我们注定一生要不停地四望,那么故园就是我们目光惟一永远不变的方向。
二、文学常识(8分)
5.(1)苏轼,字 ▲ ,号 ▲ ,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2)柳宗元,字子厚,世称 ▲ ,唐代文学家。教材所选《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其所写“ ▲ ”之首。
(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 ▲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 》等,曾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授予“ ▲ ”的称号,他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是《 ▲ 》。
三、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6(1). ▲ ,不能十步; ▲ ,功在不舍。(《劝学》)
(2)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 (《劝学》)
(3)吾师道也, ▲ ? (《师说》)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 ,如是而已。
(《师说》)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6)寄蜉蝣于天地, ▲ 。 ▲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共36分,每题3分)


浏览完整试题(一)《劝学》,完成7—9题(9分)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脚走得快)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的办法)
D.圣心备焉。(准备)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不能称前时之闻
B.筋骨之强 赏赐百千强
C. 吾尝跂而望矣 先达德隆望尊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狐假虎威
9.翻译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师说》,完成10—12题(9分)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贵无贱(没有)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疑惑)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为羞耻)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要)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惑而不从师
B.先帝不以臣卑鄙 位卑则足羞
C.策之不以其道 传道受业解惑
D.朔气传金柝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2.翻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赤壁赋》,完成13—15题。(9分)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危:端正地
B、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伴侣
C、举匏尊以相属 属:同“嘱”,嘱咐
D、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享用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神情与苏黄不属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不耻下问
C.顺流而东 东望武昌
D.正襟危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15.翻译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 ▲__ ▲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9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披草而坐 披:拨开,分开。
B.始指异之 异:以……为异,感到奇异。意动用法。
C.外与天际 际:边,名词。
D.游于是乎始 于是:从此,即从这次西山之游。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日与其徒上高山/箕踞而坐 “日”与“箕”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B.穷回溪/穷山之高而止 两个“穷”都用作动词,“走遍”“走尽”之意
C.自余为僇人/梦亦同趣 “僇”与“趣”都用作通假字
D.漫漫而游/卧而梦 两个“而”都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 ▲__ ▲__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7分)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以之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故《易》、《诗》以之比贤人君子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展开余下试题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六、课外散文阅读(17分)
2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②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③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④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⑤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⑦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地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⑧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简述,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第四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不少于800字。
徐师市第36中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题纸
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4

二、文学常识(8分)
5.(1)
(2)
(3) 《 》 《 》
三、默写(10分)
6.
(1) (2)

(3) (4)
(5) 。

(6) 。
四、课内文言知识题 (36分)
文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7 8 10 11 13 14 16 17

翻译句子:(每句3分,共计12分。)
9、
12、
15、
18、
五、课外文言阅读 (17分)
19—21(9分)

22、(1) (2分)
(2) (3分)
(3) (3分)
六、课外散文阅读(17分)
1. (3分)
2、 (2分)
3、
(3分)
4、 (3分)
5、
(3分)
6、
(3分)
答案
1-4:BBCD
5.(1)子瞻,东坡居士(2)柳河东,永州八记(3)舍予,四世同堂,人民艺术家,茶馆
7 .D 8 D 10 C 11 B
13 C 14 D 16 C 17 D
19、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项“其子和之”的“和”读hè,动词,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此处不作形容词,也不能理解为“和睦”。
20、答案:A
解析: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当“用”“拿”讲。B项第一句“其”是代词,指“它们”,第二句是表语气的副词,此处是表反问语气。C项前一句“而”表并列,第二句连词,表修饰。D项“声闻于天”中的“于”是介词,“在”的意思,第二句的“于”是介词,当“由于”讲。
2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古今词义的辨别能力。A项“明年”是指“第二年”,与现代汉语“明年”意义不同。B项“适当”是“刚好对着”的意思,现代汉语的“适当”作“恰当”“合适”讲。C项“同日而语”是成语,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论”,也就是“相提并论”的意思。成语词义有较大的稳固性,现代汉语中保留古汉语的意义。D项“南面”不是表方位的名词,而是“面向南”的意思。
22、答案:
(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3)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1)“乐”是意动用去,要解释为“以之为乐”。
(2)“全”“名”是关键词,“全”是使动用法,当“使之全”讲,“名”是动词,“闻名”的意思,(3)“履”是“踏”的意思。


展开余下试题 附译文: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隐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四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之交,草木接天;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
山人养两只鹤,非常驯服而且善飞。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绕东山飞回,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斟酒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鸣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西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而不观看啊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带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秋天的怀念
1、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3、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4、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5、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6、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222.187.96.127)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苏教版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