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353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3]
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甘克梅 审核人:佘明军
一(2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小题(8分)
年轻人差不多都爱读诗,但读诗需要知其方法。读诗识法,虽非易事,但只要有好书或良师指点míjīn ,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和广泛阅读诗歌名篇,有意识地多读多思考。其次,须识活法。若学一法便jūnì一法,学一句咬一句,不能 rónghuì贯通,终究难免东施效颦 泥里行舟之病。宋代朱熹:“读书之法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它里面 gǔsuǐ方好。”这清楚地说明了读诗与识法的关系。
(1)根据拼音在下列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 ▲ ▲ ▲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2分)
横线上的标点应是 ▲ 。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一处病句,应修改为:(2分)
▲ 。
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蒌蒿满地芦芽短, ▲ 。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君子好逑。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
(5)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诗句是:
▲ , ▲ 。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 ▲ , ▲ ”的政治情怀,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闪闪的红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影片,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脍炙人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B.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去台湾和大陆观光旅客滔滔不绝,呈现出“两岸一家亲”的交往热潮。
C.今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出现60年罕见旱情,湖泊干枯、河流断流、农田开裂,灾区人民心急如焚。
D.骇人听闻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
4.名著阅读。(4分)
“我见过他在一只安装在绳子上的木盘里一连翻了好几个跟头,那根绳子只有英国普通的包扎绳那么粗。如果我并没有偏袒谁,那么据我看来,我的朋友内务大臣瑞颛沙的本领仅次于财政大臣;其余大臣的本领也都不相上下。”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讽刺作家 ▲ 写的《 ▲ 》。选文中的“我”还曾流落到 ▲ 、 ▲ 等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
二(6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 。(2分)
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6分)
阮孝绪传(节选)


浏览完整试题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2分)
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闻者咸叹异之 ▲ (2)不服绵纩 ▲
(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 (4)虽蔬菜有味亦吐之 ▲
9.与“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一句中“以”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以尽吾齿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11.结合选文说说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6题(20分)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2010.7-8,有删改)
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的?(4分)



13.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5分)



14.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

▲ 。
15.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4分)

▲ 。
16.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3分)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22分)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早,烈日炙烤着大地, 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 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展开余下试题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了。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⑥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⑨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脱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灵魂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彼,有薄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娉婷玉立在诗人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⑩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11)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
17.第3段说:“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荷创造了哪些生命奇迹?请仿照下面句子④,用简明的语言概括。(4分)
①烈日炙烤下,临危不惧,坦然自若;②在沉睡千年后,仍能绽放;
③ ▲ ④暴雨突至,清音飞扬,回肠荡气;⑤ ▲
18.纵观全文,作者是按照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述荷的,而第④自然段所写内容却不是这一季节的荷,与前后文不一致,是否应当删去?请说明理由。(5分)


19.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本文语言优美形象,意蕴丰富。请从第②段和⑥段画波浪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4分)
(1)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2)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我来品析第 ▲ 句: ▲


20.结合文本,说说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中“红尘人”是指什么人?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4分)
红尘人: ▲ 这句话的意思是:

21.文章最后说,“荷,不答”,你在“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后,又有怎样的回答?请把你的回答写下来。(5分)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请以“精彩,就在这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题纸
一(2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小题(8分)
(1)根据拼音在下列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2分)
横线上的标点应是 。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一处病句,应修改为:(2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蒌蒿满地芦芽短, 。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 。
(5)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诗句是:
, 。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 , ”的政治情怀,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
3.( )(3分)
4.名著阅读。(4分)
《 》。 、 。
二(6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5. 、 。(2分)
6.
(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6分)
7.(2分)
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8.(4分)
(1) (2)
(3) (4)
9.( )。(3分)
10. (3分)
11.
(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6题(20分)
12.



展开余下试题
(4分)。
13.


(5分)。
14.
(4分)。
15.
(4分)。
16.

(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22分)
17.③ ;⑤ (4分)
18.

(5分)
19.
我来品析第 句:

(4分)。
20.红尘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

(4分) 。
21.

(5分)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请以“精彩,就在这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精 彩, , 就 在 这 里















































答案:
1、(1)迷津 拘泥 融会 骨髓
(2)顿号(、)
(3)必须广泛阅读和深刻理解诗歌名篇,有意识地多读多思考
2、略
3、B
4、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大人国 飞岛
评分:每空1分,共2分。第一空只答“斯威夫特”也对;第三四空能答出大人国、飞岛、马(慧骃)国中的两个地名即可。
5.(共2分,各1分)逐 移
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7、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8.(1)惊异(认为……奇异) (2)穿 (3)估计 (4) 即使
9.A
10.等到王晏被杀,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
11不爱财(不慕富贵);有远见;孝顺。
12.(1分)论点是: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②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11——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