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24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5]
涪陵区2011年春期高中一年级知识与能力训练
涪陵区2011年春期高中一年级知识与能力训练
语 文 试 题(四)
(必修四③④单元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蹩进bié 狩猎shǒu 广袤mào 给予jǐ
B.孱头càn 专横hénɡ 雏形chú 囊括nánɡ
C.脑髓suǐ 辜负ɡū 推衍yǎn 萌芽ménɡ
D.自诩xǔ 罪孽niè 栖息xī 惩罚ché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辨认 流动频繁 礼上往来 咄咄逼人
B.度日 归根结蒂 丰盈饱满 不足为奇
C.提炼 枯躁无味 节外生枝 冠冕堂皇
D.撕碎 勃然大怒 瞬息万变 残羹冷灸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厚赂单于
C.①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
D.①见犯乃死,重负国 ②信义安所见乎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毕礼而归之 ②剑斩虞常已 ③诚甘乐之
④舍相如广成传 ⑤乃使其从者衣褐 ⑥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⑦单于壮其节 ⑧屈节辱命 ⑨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②/①⑧/④⑤⑥ /③⑦⑨ B.①⑨/ ②⑤ /④⑦③⑥⑧
C.⑦/②⑥/④⑤/①⑧/③⑨ D.①⑧/ ②⑥/ ④⑤/③⑦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文化历史悠久,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文化还具有普遍性,举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民俗中的“踏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实相关的文化事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天下”……
桃花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永远有一根剪不断的脐带。
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文人,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准备在理想之梦被击碎时“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中国一些文人并非不知道桃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子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维模式。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中国的桃花文化》)
5.对本文第二段“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文化将贯穿于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现代诗。
B.桃花文化从《诗经》的“十五国”,逐渐遍布于赤县神州。
C.桃花文化代代沿袭。从先秦到今天,以至将来,绵延不断。
D.研究桃花文化,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国诗歌发展的线索。
6.对文中提到的“儒与庄禅互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世致用”的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矛盾统一。
B.“治国”时也寻求“逍遥”,失意时也苦苦追求。
C.“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D.既积极参与“治国”,于不得已时又寻求解脱。
7.下列不属于“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的一项是
A.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
B.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C.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D.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这样说来,表现生命的本质力量和情感意识就应该细致描写桃花。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召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D.施关发机。 发:发射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B. 十年乃成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乃使其从者衣褐
C. 验之以事 D. 出为河间相
少以父任 为武置酒设乐
10.下列对文章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B.文中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并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C.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卓然政绩,“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政治智慧。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D.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繁简得体,伸缩自如。
第Ⅱ卷(120分)
四、(22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选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文: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文:
③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班固《苏武传》)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葛立方(南宋)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注:水芝,荷花的别名。
(1)上片写出了荷花哪些特点?(2分)
答:
(2)这首词在用语方面善用叠字,它有何艺术效果?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4分)
答: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
(2)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贾谊《过秦论》)
(4) ,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五经”是指《诗》《书》《礼》《易》《 》等五部经书。
(6)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它记录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


展开余下试题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是她,这个46岁的高龄产妇,在1966年3月的一个下午把我带到故里。这之前,她曾生育三个姐姐,两个存活,一个夭折。我是她最后的念想,是她强加给未来生活的全部意义,所以,不管是上山砍柴或是下田插秧,甚至于大雪茫茫的水利工地,她的身上总是有我。挖沟的时候我在她的背上,背石头的时候我在她的胸口。她对我加倍呵护,好像双手捧着一盏灯苗,生怕有半点闪失。
  因为不停地升学,这个小心呵护我的人,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我离开她,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为了挣钱供我读书,每到雨天,母亲就背着背篓半夜出门,赶在别人之前进入山林摘木耳。家里养的鸡全都拿来卖钱,一只也舍不得杀。猪喂肥了,一家伙卖掉,那是我第二个学期的路费、学费。母亲彻底想不到,供一个学生读书会要那么高的成本,但是她不服输,像魔术师那样从土地里变出芭蕉、魔芋、板栗、核桃、南瓜、李子、玉米和稻谷,凡是能换钱的农产品她都卖过,一分一分地挣,十元十元地给我寄,以至于我买的衣服会有红薯的味道,我买的球鞋理所当然散发稻谷气息。
  直到我领了工资,母亲才结束农村对城市的支援,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这时的她,已经苍老得不敢照镜子了。她的头发白得像雪花,皮肤黑得像泥,脸上的皱纹是交错的村路,疲惫的眼睛是干水的池塘。每个月我都回村去看她,给她捎去吃的和穿的。
  后来,父亲过世了,我把母亲接到城市,以为故乡可以从我的脑海淡出。其实不然,母亲就像一本故乡的活字典,今天说交怀的稻田,明天说蓝淀塘的菜地,后天说代家湾的杉木。每一个土坎、每一株玉米都刻在她记忆的硬盘上,既不能删除也休想覆盖。一位曾经批斗过她的村民进城,她在不会说普通话的情况下,竟然问到那个村民的住处,把他请到家里来隆重招待。只要能听到故乡的一两则消息,她非常愿意忘记仇恨。谁家的母牛生崽了,她会笑上大半天,若是听到村里某位老人过世,她就躲到角落悄悄抹泪。
  有一天,这个高大的矮个子母亲忽然病倒,她铁一样的躯体终于抵挡不住时间的消耗,渐渐还原为肉身。从来不住院从来不吃药的她被医院强行收留,还做了化疗。她躺在病床上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她昏过去又醒过来,即便痛成这样,嘴里喃喃的还是故乡的名字。临终前一晚,不知道她哪来的气力,忽地从床上打坐起来,叫我姐连夜把她背回故乡。我何尝不想满足她的愿望,只是故里没有止痛针,没有标准的卫生所,更没有临时的抢救室。因此,在她还有生命之前,我只能硬起心肠把她留在县城医院,完全忽略了她对故乡的依赖。
  母亲是在一场瓢泼大雨中回归故乡的土地的。我怕雨水冷着她的身体,就在新堆的坟上盖了一块塑料布。当母亲彻底离开我之后,故乡猛地就直逼过来,显得那么强大那么安慰。故乡像我的外婆,终于把母亲抱在怀里。
今年十月,我重返故乡,看见母亲已变成一片青草,铺在楠竹湾的田坎上。我抚摸着那片草地,认真地打量故乡,发觉天空比过去的蓝,树比过去的高,牛比过去的壮,山坡上的玉米棒子也比过去的长得大……曾经被我记忆按下“暂停”的村民,一个个都动起来,他们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第一次那么醒目。我终于明白,故乡已经代替了我的母亲。有母亲的地方就能止痛疗伤,就能拴住漂泊动荡的心灵。
(选自《天涯》2009年第3期,有删改)
14. 从全文看,文章开头“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一句有什么作用?(6分)
15. 文中画线的两处,在修辞使用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各自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16.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母亲的丰富情感。(6分)
17. 分析本文题目“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的深刻含义。(4分)
六、(16分)
1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①如果没有微风,没有树叶的坠落和林鸮的鸣叫,周围本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②几株稀疏的白桦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平静如镜的光海里变成了几处漂浮的岛屿。
③流淌的小河在这树林间时隐时现,河水辉映着夜空的群星。
④对岸是一片草原,草原上沉睡着如洗的月光。
天鹅绒般的淡蓝的月光照进树林,把一束束光芒投射到最深的黑暗之中, 。远处不时传来的尼亚加拉瀑布低沉的咆哮,超过重重荒原,最后湮灭在遥远的森林之中。
19.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4分)
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源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美的构图也常常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20.请结合文意,仿写海神与美神所说的话。要求句式相同,字数大致相等。(4分)
天神宙斯与天后赫拉结婚时,古老的地神该亚送给他们一株金苹果树。
有一天,宙斯想到下界的人类,便召集众神开会,讨论应该把金苹果作为最高奖赏奖给哪个行业的人。
海神说:“应该奖给那些勤劳的船夫,他们出没波涛,沟通水陆。”
战神说:“ 。”
火神说:“应该奖给那些灵巧的工匠,他们制造器械,造福人类。”
美神说:“ 。”
宙斯说:“是谁哺育了这些勤劳、勇敢、灵巧、天才的人们呢?”他把金苹果奖给了教师。
21.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的第十三个年头,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要求。(6分)
(1)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2分)
答: 。
(2)请你向活动组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两点建议:(2分)
答: 。
(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简要说明你喜欢的理由。(2分)
答: 。
七、作文(60分)
22.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观赏,他们总是那么自傲、那么清高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迪。  
请全面理解材料,围绕“绽放”写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写成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④行文不得照抄材料。⑤不得抄袭、套作。
涪陵区2011年春期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四)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C 3.B
4. D ( 1、8使动用法,2、6名词直接作状语,4、5名词活用作动词,3、7、9意动用法 )二、(9分,每小题3分)
5. C (C项以两首作品的名字,写出桃花文化历史之悠久。A、D两项局限为“诗歌”。B项谈的是地域。)
6.B(按“儒”的观点,“治国”应“身体力行”,“失意”才追求“逍遥”。从文中可理解出以上含义。)
7.D(“表现生命的本质力量和情感意识就应该细致描写桃花”不符合作者的观点。)
三、(9分,每小题3分)
8.D 9.A 10.C
四、(22分)
11.译文参见必修四教师用书相关篇目。(10分)
12.(1)(2分)妩媚多姿、不攀不附。(“红”既写其颜色之美,同时也写其开放之盛;“袅袅”则兼写外貌与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柔丽妩媚、婉转多姿。说荷花脉脉含情地生长在这蒹葭之浦。这一个叠词,写出了荷花甘于微薄、不攀不附的品格,同时也寄托了词人的志趣。)
(2)(4分)本词叠字运用多而且好,句句有叠字,连绵而下,互相映衬,自然贴切,如“袅袅”写出了荷花的妩媚多姿,“脉脉”“淅淅”“淡淡”“疏疏”对荷花进行了点染烘托。这些叠字不仅生动传神地塑造了荷花的形象,表现了词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而且造成了一种轻灵、和谐的情调,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声韵美,真可谓“妙手无痕”。(4分)


展开余下试题13.(6分)⑴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⑵回首向来萧瑟处 ⑶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⑸春秋 ⑹纪传体断代史
五、(22分)
14.①开启下文(或”总领全文”),叙说母亲怎样生养作者,即使母亲与故乡的关系。(3分)
②表现主题,抒发作者对穆青的热爱。(3分)
15.①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分)②第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苍老,暗示母亲为儿子付出之多。(2分)③第二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故乡的记忆,写出了母亲对故乡的感情之深。(2分)
16.(6分,答出三点即可)①热爱母亲,对母亲的养育充满感激之情。②对母亲的付出充满愧疚之情。③忽略了母亲对故乡的依赖,感到懊悔,怀念母亲。④母亲去世,充满悲伤,想要报答母亲。
17.(4分) ①过去因为爱母亲才爱故乡,现在(或“母亲去世后”)通过爱母亲来怀念故乡。②故乡代替了母亲,给人以力量和慰藉(或“给我止痛疗伤,拴住我漂泊动荡的心灵”)
六、(16分)
18.(2分)③④②①
19.(4分)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美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只是霎时的喜悦。
20.(4分)[示例]战神说:“应该奖给那些勇敢的军人,他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
缪斯说:“应该奖给那些天才的艺术家,他们沟通心灵,美化生活。”
每句2分;其中所写人物行业与其庇护神相应1分,描述合乎行业特征1分。
21.(6分)(1)“书香满校园”、“以书为伴”等。(2分)/(2)举行一次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读课外书的情况;请书店到学校搞一次书展;请作家做一场“走进名著”的报告会;在全校举办“读书交流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的话剧表演活动。(一点1分,共2分)/(3)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翠翠:天真活泼,纯真美丽)(2分)
七、作文(60分)
22.作文立意参考角度:⑴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生命之花都需要绽放。⑵不管有无别人欣赏,生命之花都需要绽放。⑶绽放是一种品质,悄然绽放,热烈张扬的绽放。⑷绽放需要一定的能量积蓄。⑸绽放要经历磨难与痛苦。⑹默默无闻也是绽放的一种形态。⑺过早的绽放会适得其反。 (222.179.187.7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涪陵区2011”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