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3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1]
2012年广西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测试
2012年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编纂 ( zuǎn ) 着急(zháo) 徇私舞弊(xùn) 间不容发(jiān)
B.转盘(zhuǎn) 不啻(chì) 不蔓不枝 (màn) 岿然不动 (kuī)
C.踟蹰(zhí) 提挈(qiè) 踽踽独行(jǔ) 向隅而泣 (yú)
D.靡费 (mí) 奇葩(pā) 休戚相关 (qī) 佶屈聱牙 (ji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领导多次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调研,各级各部门推波助澜,因此,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工业发展、投资增速、出口等多个全市领先的良好态势。
B.短期收益未知,而投入成本大,破坏性长久,这笔经济账一算,村委和村民们马上莫衷一是,决定放弃金矿开采。
C.处理城市与乡村、中央与地方、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等关系问题,都要权衡利害,因时制宜,随时变革,不能胶柱鼓瑟,照搬国外经验。
D.这是南非最好的时候,有迷人的海滩、新鲜美味的海鲜大餐,还有香醇的美酒和可爱的海豹,真是蔚为大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城管局长用真诚之举换来了宽容,我们希望这不是一种公关策略,而是政府部门重视和善待网络民意的体现,更希望成为政府工作的常态和义务。
B.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要承前启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如果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我们这一代损毁了,丢掉了,那我们就是一代罪人。
C.这些图书自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它们生动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而成为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从而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
D.德川时代的日本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其实是得益于中国儒家仁爱观念和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的结果。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 。
, , 。 。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这是中华民族一个最大的福祉。
① 但是,血液是要更新的
② 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③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
④ 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造血”,造出新鲜的血液,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力量
⑤ 否则就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⑥ 就是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A.④⑤②①③⑥ B.③⑥①⑤②④ C.①⑤②③⑥④ D.③⑥①④⑤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山石、水体、植物配置、建筑小品是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表现,故又称之为“假山”。它不仅师法自然,而且凝结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因而除形神兼备外,还具有传情的作用,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在扬州园林,就有用石象征四季的做法,如以粉墙漏窗为背景,一峰突兀于疏竹丛中,犹如雨后春笋,象征春回大地,有万物竞春之意趣。中国园林这种借山石抒发情趣的做法,可能是受绘画的启迪。


浏览完整试题山石是中国园林重要的造景素材,园林对石的运用是很有讲究的。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诸说,还有颇多关于庭园用石的记述,如宋徽宗“爱石成癖”等,可见古人在庭园中对景石的钟爱。今天,园林用石尤广,它能固岸,坚桥,又可为人攀高作磴,围池作栏,叠山构峒,卧地为座,以至立壁引泉作瀑,伏池喷水成景。
中国园林刻意以石创造诗情画意。对于较小的庭院,通常以疏落有致的石块加之玲珑俊秀的石峰来点缀空间。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手法即是在粉墙中嵌理壁岩。如《园林》所云:“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笔,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对于大型园林空间,为避免空旷、单调和一览无余,便借山石将单一的大空间分隔成若干个较小的空间。凡以山石分隔空间,通常都因山石无定形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绵、延伸、渗透,从而找不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而以人工建筑为界面来分隔的空间,则彼此泾渭分明。两者相比,前者似乎更能以不着痕迹取胜。
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庭园景石造型,有法无式,变化百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塑物型,一为筑山型。前者虽只几分形似,但妙在神传,有若中国写意画,介乎似与不似之间;后者仿作自然山体,讲究气势。
塑物型景石,其所选的石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酷似风物禽鱼,或若兽若人,神貌兼有;或稍以加工,寄意于形。江南庭园里珍贵的塑物型景石,均是以一定的主题来表达景石的意境的,它置于庭中,往往就成了庭园的景观中心,深化园意。不作为庭中观赏的孤赏石时,一般布置在入口、前庭、廊侧、路端、景窗旁、水池边等,以作点缀。
筑山型景石造景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山型,如砌筑山峰,一般成下小上大,似“有飞舞势”之奇峰,如果要使峰筑得更奇、更险,常用岩、壁、峡、洞等手法去强化。作峰还常与岭相辅作景,把挺拔的峭峰置于“翻若长鲸”的伏岭间,对比之下,峰更峭,岭愈顺,逶迤起伏。
和西方相比,石头与中国园林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石头文化在中国园林文化中有着广泛的艺术价值和精神意境。
(摘编自杨文会《片山有致 寸石生情——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的审美意境》)
5.下列关于“园林中的山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山石是构成中国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造景素材,可见其在园林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B.园林中的山石又被称为“假山”,它不仅师法自然,而且凝结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因而还能传情。
C.山石在园林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它能固岸、坚桥、作磴、围池作栏、立壁引泉作瀑等,既可作庭园的点缀,又可作景观中心。
D.山石、人工建筑在园林中都能用以分隔空间,虽然目的一样,但前者的分隔效果更自然。
6.下列不能证明“中国园林刻意以石创造诗情画意”的一项是
A.计成在《园冶》中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之说。
B.在扬州园林,有用石象征四季的做法。如以粉墙漏窗为背景,一峰突兀于疏竹丛中,犹如雨后春笋,象征春回大地。
C.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的说法。
D.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笔,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石成为中国园林抒发情趣的形式,大概是受了绘画的影响。
B.塑物型景石造景不重形似,只重神似,酷似中国写意画。
C.塑山型景石造景非常注重山形,追求奇、险的效果,以气势取胜。
D.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园林艺术不注重以山石作为造景素材。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方良永,字寿卿,莆田人。弘治三年进士。督逋两广,峻却馈遗,为布政使刘大夏所器。还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擢广东佥事。琼州贼符南蛇为乱,大夏时为总督,檄摄海南兵备,会师讨平之。御史坐良永失利,大夏已入为本兵,为白于朝,赉银币。正德初,父丧除,待铨阙下。外官朝见毕,必谒刘瑾,鸿胪导良永诣左顺门叩头毕,令东向揖瑾,良永竟出。或劝诣瑾家,良永不可。及吏部除良永河南抚民佥事,中旨勒致仕。既去,瑾怒未已,欲假海南杀人事中之,刑部郎中周敏力持,乃不坐。瑾诛,起湖广副使,寻擢广西按察使。发巡按御史朱志荣罪至谪戍。迁山东右布政使,旋调浙江。钱宁以钞〔注〕二万鬻于浙,良永上疏曰:“四方盗甫息,疮痍未瘳,浙东西雨雹。宁厮养贱流,假义子名,跻公侯之列,赐予无算,纳贿不赀,乃敢攫民财,戕邦本。有司奉行急于诏旨,胥吏缘为奸,椎肤剥髓,民不堪命。镇守太监王堂、刘璟畏宁威,受役使。臣何敢爱一死,不以闻。乞陛下下宁诏狱,明正典刑,并治其党,以谢百姓。”宁惧,留疏不下,谋遣校尉捕假势鬻钞者,以自饰于帝,而请以钞直还之民,阴召还前所遣使。宁初欲散钞遍天下,先行之浙江、山东,山东为巡抚赵璜所格,而良永白发其奸,宁自是不敢鬻钞矣。宁方得志,公卿、台谏无敢出一语,良永以外僚讼言诛之,闻者震悚。良永念母老,恐中祸,三疏乞休去。世宗即位,中外交荐。拜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以母老,再疏乞终养。尚书乔宇、孙交言,良永家无赢资,宜用侍郎潘礼、御史陈茂烈故事,赐廪米。诏月给三石。久之,母卒,诏赐祭葬,皆异数也。服除,以故官巡抚应天,即家赐敕。至衢州疾作,连疏乞致仕,未报遽归,卒。卒后有南京刑部尚书之命。暨讣闻,赐恤如制,谥简肃。
(节选自《明史•方良永传》)
〔注〕钞:指明代发行的一种纸钞。后被市场摈弃,但当权者还强行发放,促使宝钞倒卖行为的产生,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假海南杀人事中之。 中:中伤
B.赐予无算,纳贿不赀。 赀:计算
C.乃敢攫民财,戕邦本 本:根本


展开余下试题D.以故官巡抚应天,即家赐敕 即:立即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方良永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① 会师讨平之 ② 令东向揖瑾,良永竟出
③ 发巡按御史朱志荣罪至谪戍 ④ 臣何敢爱一死,不以闻
⑤ 良永以外僚讼言诛之 ⑥ 以故官巡抚应天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良永为官清廉。他赴两广督促催交欠款,谢绝别人的馈赠,被布政使刘大夏赏识;他家也没有多余的资财,皇上还为此下诏每月赐给他三石粮食。
B.方良永不畏权贵,一身正气。外官到朝廷晋见皇上后,必去拜谒刘瑾,有人劝他到刘瑾家去,但他不去;他还揭发钱宁倒卖宝钞的罪行,使钱宁被迫中止倒卖行为,并设法笼络他以求自保。
C.方良永是个孝顺之人。念及母亲年纪已大,担心自己的言行招来祸端而无法供养老母,他多次上疏请求辞官归田。
D.方良永得到朝廷内外很多官员的认可。刘大夏、周敏都在他将被定罪时竭力为他争辩;世宗即位后,朝廷内外的官员纷纷向世宗推荐他;世宗也特别关照他。
2012年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测试
语 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乞陛下下宁诏狱,明正典刑,并治其党,以谢百姓。(5分)
译文:
(2)山东为巡抚赵璜所格,而良永白发其奸,宁自是不敢鬻钞矣。(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①梅花何处落:《梅花落》为古曲名,此处“梅花落”三字拆用。
②《行路难》:笛曲,声情哀怨,内容“兼及离别伤悲之意”。
(1)甲、乙两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
答:
(2)请简析甲、乙两诗在三、四句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 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2)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 ,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告子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母亲的棉花 张风奇
金秋时节,我乘坐去北京的城际列车,透过车窗望见平原上大片大片的棉田,雪白的花朵烂漫了大地。这是一场多么温暖的大雪啊!棉田里有身着花衣的女人们正在弯腰摘棉花,我知道这些朴实无华的动作恰恰蕴涵了舞台上极具灵性的艺术元素。
这时,我看见不远处一位摘棉花的女人站直了身子,她用手背捶打着一定是酸痛了的腰背,然后抹一把额头的汗水,望一眼棉田的尽头,又弯下了腰……我突然眼窝儿一热,不由地想到年轻时曾经在乡下摘棉花的母亲。一时间,阳光下的棉田充盈着温馨的记忆,往事笼罩在一片母性的光辉里。
我的故乡是冀中平原上的产棉区,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当棉苗儿顶着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拱出地面,棉田就成了女性的领地。间苗除草,喷药灭虫,整枝打杈,样样都是细致的活儿,女人们精心打理着心爱的棉花,就像养育和装扮自己的女儿一样,其间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当棉株长到齐腰高时就要打尖了,这时的棉株被限制长高,但谁也阻止不了它生命的张扬和铺排,四周枝杈重叠伸展开来,摇曳着心形的绿叶,绽放出青春的花朵。
我周围的很多人只知道棉花是雪白的,以为那是“花”,却不知那是棉花成熟时的果实,那白色的棉绒中包裹有黑褐色的棉籽。或许人们大多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真正的“棉花”往往被人忽略了。其实棉花的花朵也是五彩缤纷的,花瓣儿有着绸缎般柔软的质地,红色,黄色、紫色、蓝色等等,色彩十分鲜艳华丽。待到花儿落了,就会有绿绿的棉桃儿冒出来,很羞涩地躲藏在绿叶之间,直到悄悄地长大,骄傲地隆起母亲的图腾,孕育的过程显出幸福的宁静。无声无息中暗绿色的叶片和棉桃变成了褐红色,细细地观察,好像有殷殷的血脉在隐约流动。此刻的天气总是风和日丽的,也许是在为棉桃春蚕吐丝般吐出洁白的棉绒而生恻隐之心吧。在母亲们的期盼和守望里,大朵大朵的棉花终于成熟了绽开了,女人们脸上的笑容也甜美了绽开了。
收获的季节,满眼都是雪白的棉花堆砌的小山和涌动的波浪。村头平坦敞阔的晒场上,铺展着喜庆和吉祥,舒展着一片片绵软的温情。我和小伙伴们尽情地蹦呀跳呀滚呀,尽兴地放浪自己,簇拥着袒护着我们的棉花,使我们顽皮的身心沉浸在母亲般的博爱襟怀里。
儿时的乡间,棉田的意象是母性的温暖的。有时放学后,我向着一群在棉田里劳作的女人呼喊母亲,必然引来所有母亲的应声回头,我能接受到女人们不约而同传送来的慈爱目光。她们会把我领到藏匿在棉田里的野葡萄旁,那种俗称黑榴榴的果实,一嘟噜一嘟噜地甜蜜了我的童年。当我抬头远望时,看见年轻的母亲穿一件蓝白碎花袄,腰间挂着鼓鼓的盛满棉花的大布兜向我走来,跟在后面的女人们全像孕期中的母亲摇晃着有些笨拙的身子,这种情景,成为我一生不会抹掉并时时在眼前回放的动人景象。
老了的母亲说,她一辈子就喜欢棉花。我结婚的时候,母亲就用她亲手种的绵软雪白的棉花给我们做了四床大棉被。二十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棉被一直包裹着我,温暖着我。母亲的棉花啊,就和母亲温和亲切的容颜一起,常年盛开在我的梦乡里!
14.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妇女摘棉花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些朴实无华的动作恰恰蕴涵了舞台上极具灵性的艺术元素。(2分)
答:
(2)村头平坦敞阔的晒场上,铺展着喜庆和吉祥,舒展着一片片绵软的温情。(2分)
答:
16.请简要列出棉花的成长过程,并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棉桃的成熟过程。(6分)
答:
17.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标题“母亲的棉花” 的丰富内涵。(8分)
答: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展开余下试题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
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
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
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
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提取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答: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3分)
答:
19.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出相应内容。(4分)
〔示例〕 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做事果断
(1)形象表达: 抽象表达:大度宽容
(2)形象表达:眉毛胡子一把抓 抽象表达:
(3)形象表达: 抽象表达:互不侵扰
  (4)形象表达: 抽象表达:人多力量大
20.请在横线①②处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画线句构成排比,并在横线③处写一句总结性的话。(6分)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不去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恼时为你
送来缕缕馨香; ① ; ② 。因为, ③ ,你怎样对
待它,它就会怎样对待你。
答:①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核心,它让学生从中获得熏陶涵养而受益终生。此外,它也能给中学生以深刻启示,引领中学生更好地成长。下列名校校训就是如此。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即培养“公而忘私”的道德观念和为国效力的能力,要求学生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走在时代前列。)
美国耶鲁大学校训:追求光明和真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B.“转”应读“zhuàn”;C.“踟”应读“chí”;D.“佶”应读“jí”。)
2.C(A.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扩大其影响或促使其发展。B.“莫衷一是”:指意见有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C.胶柱鼓瑟:柱,瑟上短木,用以张弦并调节声音;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调节。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D.蔚为大观:形容某种事物丰富多彩,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3.C(A.成分残缺,“成为”前缺主语。B.“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并列不当,“优秀”与“精神财富”不搭配。D.句式杂糅,“得益于……的影响”与“是……影响的结果”的杂糅。)
4.B
二、(9分,每小题3分)
5.A(“地位是最重要的”有误。本文并未述及园林四大要素地位的轻重。)
6.C(只是证明了中国园林重视用石造景。)
7.B(“不重形似,只重神似”有误。)
三、(9分,每小题3分)
8.D(即:到。)
9.B (①叙述与刘大夏会合平定暴乱;⑥说明其任职情况。)
10.B(“设法笼络他以求自保”错。)
四、(23分)
11.(10分)
(1)译文:请求陛下把钱宁关进监狱,使法令严明公正,并且处治他的同党,来向老百姓谢罪。(5分。“明正”“治”“谢”译对各给1分;大意对给2分,译错酌扣。)
(2)译文:在山东被巡抚赵璜抵制,并且方良永又禀报皇上揭发他的不法行为,钱宁从此不敢再倒卖宝钞了。(5分。“格”“白”“发”译对各给1分,被动句译对给1分;大意对给1分,译错酌扣。)
12.(8分)
(1)(4分)
内容:征人思乡的题材(主题)相同(1分);都用了雪、风、月、笛声等意象(1分)。
写法: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相同(1分),都借笛声、明月传情(1分)。
(2)(4分。大意对即可。)
甲诗运用虚写(想象或联想)手法(1分),从笛曲“梅花落”生发想象,描绘出风送梅花,一夜之间落满关山的优美画面,并借征夫听曲想象故乡梅花飘落的情景,含蓄表达思乡之情(1分)。乙诗运用细节(动作)描写的方法(1分),描绘北征途中,三十万征人听到笛曲后一齐回首望月的细节,含蓄表现征人普遍的思乡之情(1分)。
13.(5分)(每空1分。有错、别、漏、添字的,该空不得分;答案串位的该空不得分;书写潦草、字迹模糊的,当错别字处理;两题都答的,按第一题评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烟消日出不见人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夜飞度镜湖月 送我至剡溪 渌水荡漾清猿啼 曾益其所不能
五、(22分)
14.(4分)
运用细节描写(或白描、动作描写)(1分),展现采棉的艰辛(1分),突出女
人的勤劳、坚忍(1分),引出下文对年轻时曾经在乡下摘棉花的母亲的回忆(1分)。
15.(4分。每小题2分,大意对即可。)
(1)女人们摘棉花的动作虽然简单机械(1分)却像舞蹈一样美妙动人(1分)。
(2)铺展在晒场上的棉花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1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欢乐和母爱般的温暖(1分)。
16.(6分)
第一问:(2分。每答出三点给1分,答出五点给2分。)
长出两片嫩叶——重叠伸展的枝杈缀满心形的绿叶——开出五彩缤纷的花——结出棉桃——变成大朵的雪白棉花
第二问:(4分)因为棉桃成熟的过程生动喻示了母亲孕育孩子的艰辛而幸福的过程(1分),从而含蓄(1分)赞美了天下母亲们的伟大(1分),突出文章中心(1分)。
17.(8分。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①在作者眼中母亲与棉花不可分。(或作者看到棉田里的棉花就想起母亲。)
②棉田是女性的领地(或她们精心打理棉花就像悉心养育儿女一样)(1分),体现了母亲的细致、勤劳和艰辛,寄托了母亲的期望和深厚感情(1分)。
③棉花的生长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2年广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