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学考模拟卷
阅读:1326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6]
2012年初三模拟考试
2012年初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友情提醒:请将答题内容写在答题纸上,否则视为无效!
第一部分(3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偏tǎn( ▲ ) 别出心cái( ▲ )
邂hòu( ▲ ) 鞠躬尽cuì( ▲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订正。(4分)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上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赅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俊永的佳作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羞……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引,才会“沉醉不知归路”,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啊! (节选自李倩《汉字之美》)
错别字 ▲ ▲ ▲ ▲
订 正 ▲ ▲ ▲ ▲
3.古诗文默写。(9分)
①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⑤ ▲ ,鬓如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闲来垂钓碧溪上, ▲ 。(李白《行路难》)
⑦纸上得来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⑧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参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 ”。
4.下面四个句子都是课本中的原句,其中有语病的两句是( ▲ )。(2分)
A.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巴金《繁星》)
B.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C.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 (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D.由于对云海日出的向往,使他们忘却了前一天登山的疲乏和黎明前的寒意,匆匆忙忙赶向海拔1700米的清凉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上海世博园里,操着一口“京腔”普通话、金发碧眼的“老外”工作人员,几乎没有时间享受业余生活,却快乐地演绎着与中国、与上海的不解之缘。
B.看了朝鲜版的歌舞剧《红楼梦》以后,大家非常震撼,实在是没有想到朝鲜表演艺术家能够把这部中国古典艺术作品表现得如此完美,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都把握的十分到位,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C.马英九在肯定美对台军售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后,说出的那句“我们永远不会要求美国为台湾而战”在台湾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中国政府为什么对新加坡非常感兴趣?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新加坡跟中国一样,都是稳定的执政党,而且新加坡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而这正是中国政府一直梦寐以求的。
6.综合性学习。(5分)
浏览完整试题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2011年5月9日母亲节前,某中学的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踊跃参加。
①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写一条标语或摘抄两句歌颂母亲的古诗词,张贴在教室里。(1分)
▲ ▲
②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中,无数家庭遭遇灭顶之灾,许多母亲痛失子女。请你为这些母亲写一段温馨的话语,劝慰她们早日走出阴霾。(2分)
▲ ▲
③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下面请你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2分)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 ▲
步骤三: ▲ ▲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7.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问题。(4分)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①这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五绝佳作。诗中统领全篇的两个字是 ▲ 。(2分)
②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首句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B.次句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C.三、四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具体而又生动,与一、二两句粗笔勾勒阔远壮美的丽日花草相配合。
D.全诗反映出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得草堂的不安心情,用初春时节欣欣向荣的自然界反衬内心的忧虑。
第二部分(60分)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6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①。 (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
【注】①嫠(lí)妇:寡妇。
【丙】是岁①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②,将归于临皋③。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④。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⑤,披蒙茸⑥,踞虎豹⑦,登虬龙⑧,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⑨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注】①是岁:元丰五年。②雪堂:苏轼在黄州东坡建造的居所。③临皋:亭名,在黄州长江边,苏轼一度寓居于此。④黄泥之坂:黄泥坂,雪堂和临皋间的一段土坡。⑤巉(chán)岩:险峻的山崖。⑥蒙茸:指乱草。⑦虎豹:指形如虎豹的山石。⑧虬龙:指弯曲的树干。⑨冯(Píng)夷:传说中的水神名,即河伯。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扣舷而歌之 扣: ▲ ②泣孤舟之嫠妇 泣: ▲
③霜露既降 既: ▲ ④反而登舟 反: ▲
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①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
②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
10.苏轼写景的语言自然工致,巧用修辞:甲文中写“月光”时,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 ▲ ”;乙文中写“洞箫”之音时,又兼用了夸张,如“ ▲ ”;丙文中写“长啸”之声时,兼用了 ▲ 和 ▲ 的修辞手法,如“ ▲ ”。(5分)
11.三篇文章中都由“乐”领起,可感情发展却不尽相同:甲文由“乐”而“叹”,感慨怀才不遇;乙文由“乐”而“歌”,歌声中蕴涵忧伤;丙文则由“乐”而“ ▲ ”,凄凉之感顿生。结合写作背景,请你谈谈这些感情变化能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分)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5分)
男孩危机
志余
①男孩怎么了?近10年来,关于“男孩危机”的话题在世界范围内,以各种不同的表述出现在日常议论、热门书籍,甚至一些国家教育部门的报告中。
②199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指出,为什么这么多男孩悲伤、孤独,虽然他们或许看起来健康、乐观、自信。他详细描述了当代的男孩们“被吓坏了”的、“精神拧巴”的状况。尤其是在这种状况下与女孩相比,他们无论在成就还是自信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女孩,整体竞争力下降。
③《美国孩子:国家福祉关键指数2007》是一份更细致的研究报告,它用一系列数据表明男孩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出现的危机。20年来,美国男孩在学业上的表现明显下降,某些方面表现得更为严重,比如学业失败。2000年,美国女性拿到硕士学位的人数是男性的1.38倍,而男孩自杀率高于女孩5倍。
④英国的中等教育考试结果也出现同样的倾向,女孩在本就占据优势的语言类学科中继续保持优势,在以前男孩占优势的数学等方面的成绩在1995年开始与男孩持平。2001年考试结果显示,女孩获得5门以上科目的达标率为55.4%,而男孩为44.8%,其中分数级别越高,女孩的比例越高。
⑤男孩危机的研究者评论认为,现代教育方式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而不当的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更加剧了对男孩的伤害和误导。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启动了一项“为了所有人的性别和教育”的调查,提供了一份“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这个项目4年间在英国、美国、德国、芬兰等42个国家进行。结果显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孩,由此报告提出,21世纪的基础教育更需要关注男孩的受教育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
⑥中国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似乎稍迟一步,不仅因为中国还存在着更为基本的女童失学问题,而且一直伸张女性权利的研究者们在对中国的总体评价上,认为中国依然是男权社会,根本还不需要拯救男孩。但是,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中国男孩的学习成绩与女孩相比,不仅原来的距离在拉近,甚至在更多科目上落后于女孩。在北京市和上海市,2006—2008年连续3年的文、理科状元都是女孩;2000—2008年,重庆市连续9年的19名高考状元中,仅有4名男生;2006年,在复旦大学录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女生2024名,这是复旦历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过男生;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的新生中,女生约占55%;早在2002年,中国政法大学的女生数量已经超过男生。
⑦在身体素质上,1985—2005年中国男孩体质变化状况调查显示,男孩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等各项指标全部下降,只在其中的个别项目中乡村男孩有所提高。而儿童青少年阶段最常见的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心理病症,在男孩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女孩,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沉溺于网络。
⑧如果这些还算是一些硬指标,那么男孩中的“娘娘腔”究竟是男孩的误区,还是男性的解放,似乎是一个不那么容易评判的观念问题。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第13期,有删改)
12.教育学家认为,造成男孩危机的原因有哪些?(3分)
▲ ▲
13.说说第④段中划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分)
▲ ▲
14.依据文意,请指出第⑧段“如果这些还算是一些硬指标”一句中“硬指标”的具体内涵。(4分)
▲ ▲
15.有人认为,男孩的成就并没有下降,只是他们进步得不如女生快罢了,不应该以女孩的成功来否定男孩的进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分)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2分)
安详是一条离家最近的路
郭文斌
打开每天的报纸、网站、电视,重要的位置多被天灾人祸占着,触目惊心。而这些天灾人祸又以惊人的速度更新着,人们甚至来不及记住标题,就被新的天灾人祸顶掉。
在我看来,天灾是因为自然失去了安详,人祸是因为人心失去了安详。
现代人最大的痛苦是什么?说是焦虑,大概不会有人反对。而焦虑又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出现的?在我看来,一是无家可归,二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当你漂泊一生,回到老家却发现那个家已经不在,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当你身处迷宫,却总是找不到出路,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因为无家可归,人们筑财为巢、筑权为巢、筑名为巢。
食品危机,健康危机,感情危机,安全危机,教育危机,文化危机,环境危机,等等,因为找不到一条回家的路,人们从未有过地慌乱的空虚。
为了填充这种慌乱和空虚,只有以加倍的速度来掩饰,只有以拼命的忙碌来掩饰,只有以财富的积累来掩饰;好抓着速度、忙碌和财富让生命暂时逃避掉这种要命的慌乱和空虚。
生命进入一个巨大的两难:要么被速度累垮,要么被焦虑击垮。最后,速度本身又成为一个焦虑。生命的高速公路上,残骸历历。
更有一种人,因为迷失日久,他们压根就不记得还有一个家,或者压根就不相信还有一个家,也不相信有一条回家的路。因此,他们以速度为家,以效率为家,以欲望的满足为家。
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他们生命的全部。为此,不少人直至把车开到不择手段那个道上去。
由风景和速度而生的焦虑再度产生。
旅游业的兴盛正是这种焦虑的副产品,正是因为人们在平常的日子里看不到风景,风景才成为一种饥渴。
餐饮业的兴盛正是这种焦虑的副产品,吃已经不再是吃,而是满足人们的一种填充感。
房地产业的兴盛正是这种焦虑的副产品,正是因为人们无家可归,才拼命地置家。
在我看来,是四种飓风把现代人带离家园。一是泛滥的物质,二是泛滥的传媒,三是泛滥的速度,四是泛滥的欲望。这四者攻守同盟,狼狈为奸,织就一个天罗地网,让天下无辜难以幸免,难以逃脱。
四种飓风之所以能够得逞,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常识的缺席。因为这个常识的缺失,人们一点儿免疫力都没有,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而消除这种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回家,这是一条经过许多人证明无误的路。
(摘自2010年3月10日《中华读书报》)
16.阅读全文,请概括出本文的观点。(3分)
▲ ▲
17.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出一例,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 ▲
18.文中划线句中“常识的缺失”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 ▲
19.最近,校园血案频发,全国35天内连发4起,这些“人祸”发生在最不该发生的地方,发生在最无防护能力的儿童身上。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谈谈犯罪分子的犯罪成因。(3分)
▲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17分)
泥泞
迟子建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②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
③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④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的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光之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去了手杖,那手杖被他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里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那粒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起来,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⑥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
⑦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以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⑧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濛濛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使我想起木轮车沉重地碾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经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我的双脚仍然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展开余下试题
⑨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而它是举世无双的。 (选自《迟子建散文精品赏析》,有改动)
20.泥泞的路总是令人生厌的,然而作者却偏偏热爱泥泞,因为泥泞让她富于联想。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由泥泞而联想到的内容(至少写出两点)。(3分)
▲ ▲
21.结合⑦⑧两段,你能联想出我国从泥泞中走出来的艺术家、革命家吗?试举出两例,并简述其事迹或成就。(4分)
例一: ▲ ▲
例二: ▲ ▲
22.细心品味,体悟文中第③段中加点的“更”字中所包含的感情。(2分)
▲ ▲
23.通读全文后,请你对文章的标题作出评价。(4分)
▲ ▲
24.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请你谈谈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 ▲
第三部分(60分)
三、写作。
25.作文。(60分)
劳动创造了双手,双手创造了绚丽的人生。当我们捧起书本含英咀华时,当我们铺开稿纸妙笔生花时,当我们巧解一道难题时,当我们制作一件手工艺品时,当我们创制一项科技小发明时……我们都会为自己掌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而欣喜若狂,心花怒放。陶醉其中,我们也一定会绘制出这些风景,并与他人分享。
请以“掌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②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2012年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袒 裁 逅 瘁
2.缭→撩 赅→骇 俊→隽 羞→休
3.①天街小雨润如稣
②非是藉秋风
③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⑤酒酣胸胆尚开张
⑥忽复乘舟梦日边
⑦绝知此事要躬行
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A、D
5.C
6.①略
②略
③步骤二:各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或各专题组展示他们小组的活动成果)
步骤三:全班评价(或班上评委进行评价;老师点评;评委评价并宣布结果)
7.①迟日
②D
8.①敲。②使……哭泣。③已经。④同“返”,返回。
9.①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
②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比喻 夸张“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11.“悲” 善于排遣心中的苦闷、忧郁,闲适、豁达、随遇而安
12.现代教育方式 不当的家庭教育 流行文化
13.列数字、作比较 具体地说明了英国的男孩与女孩在学业上的差距和发展倾向
14.学业上的表现明显下降、身体素质下降
15.略(言之成理即可)
16.保持一颗安详的心,能消除焦虑、避免人祸(意思对即可,但不能使用比喻)
17.比喻论证。例子略
18.人心失去了安详
19.泛滥的物质、欲望等得不到满足以后,人心失去了平衡与安详(言之成理即可)
20.一个(或多个)民族;城市的生活;民族(或国家)的历史等(答出个即可)
21.事例略(必须一个是艺术家,一个是革命家)
22.由浅层次的对雪的美丽、单纯、脆弱的喜爱,升华到深层次的对它带来的挫折与磨难的赞美与敬仰(答出“赞美”、“敬仰”等之意即可)
23.巧借生活中的泥泞,生发出人生的成长需要泥泞,民族的发展壮大需要泥泞,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层次思考
24.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民族发展的角度谈磨砺、锻炼对于坚强、博大的重要意义即可) (221.130.70.70)
上一篇:
云南省昆明三中、玉溪一中、楚雄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2届第二次统一考试
下一篇: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月考试卷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12年初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