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63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7]
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请务必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10分 )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骸骨(hé) 颓唐(tuí) 蜗行(wō) 饿殍遍野(piǎo)
B. 腌臜(yān) 捯气(dáo) 荣膺(yīnɡ) 光阴荏苒(rěn)
C. 荇藻(xìng) 赝品(yàn) 龋齿(qǔ) 胜券在握(juàn)
D.窒息(zhì) 巉岩(chán) 暴殄天物(tiǎn) 虚与委蛇(yí)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阔绰 伶俐 镶嵌 世外桃园
B.晨曦 慰籍 蓬蒿 轻歌漫舞
C.戏谑 驾驭 张惶失措 海市蜃楼
D.隐匿 笑涡 无精打采 仗义执言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___________,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②大自然用“死”的物质________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___________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③最后,夏洛克刚巧陷入这个法网,________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他确有运用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________法官判决他败诉。
A.庸俗 制造/创造 如果/就
B.庸俗 创造/制造 因为/所以
C.粗俗 创造/制造 如果/就
D.粗俗 制造/创造 因为/所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的作品。《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他因此也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二、(20分)
6. 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①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②通过这两个新规,对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③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15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④不仅醉驾数量大减,各地酒后驾车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1)第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1)-(4)必做,(5)、(6)选做一个)(8分)
(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胜作一书生”与李贺《南园》(其五)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表达了相同的志向。
(4)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浏览完整试题(5)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_________(作者)《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范仲淹《____________》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6)同是望月,自居易《_______________》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_________(作者)则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8.名著阅读。(6分)
A 天已经亮了,我没有向国王道贺就跑回家来。因为虽然我建了一件奇功,可是说不定皇帝会对这样的行为感到愤慨,根据这个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管他的名位怎样,如果在皇宫院 内小便一律处死。
(1)选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我建了一件奇功”,“我”建的一件奇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2)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的作品。
(3)这段节选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
9.假设有同学举报你在宿舍里半夜说话影响别人休息,而你最近又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老师提问也回答不上来,老师恨铁不成钢,对你严辞斥责,言语有些过激,你也很恼火。此时你应该怎样向老师解释才能得体大方且不失中学生的身份?(2分)
我应该这样说: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0.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

11.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2分)

四、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12-15题。(12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14.【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舍鱼而取熊掌”这个比喻来阐述“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2分)
15.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2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16—20题。(11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展开余下试题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6.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分)
⑴ 议种瘪种 ⑵ 给儿新生
17.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3分)
⑴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8.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2分)
19.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2分)
20.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2分)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 把“羽扇纶巾” 的 “纶” (guā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2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第③段画线的“倜傥”的读音是 (2分)
22.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3.第③、④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24.第⑤段主要论述了 。(1分)
25.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2分)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之间 B.③④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⑥之间
26. “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们以字典为老师,体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联系全文个人实际谈谈你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和老师才算是有敬业精神和良知?(2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27.请以“我心中的那片绿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①《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②刚烈坚强,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平等。
1)(3分)梅子、芭蕉、柳花 (答对1个给1分)
(2) “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23.(2分)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29 谓:对……说 故:缘故、原因
30.(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31.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32.“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1.【答案】 ⑴挑种种地 ⑵种下瘪种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和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故事情节的结构,然后依据有关情节进行概括。具体到这道题目,试题要求概括出开端、高潮的内容,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试题中已经给出了发展和结局的答案:“议种瘪种”和“给儿新生”。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我们可以按其思路和格式对开端和高潮进行概括。小说的开端由①②段组成,写的是有个农民在田里种地,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发现他种地时要先挑选种子;高潮则是第⑨(11)两段,写的是农民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城里人的请求,把瘪种子也种到地里。按照发展部分“议种瘪种”的思路和格式,开端和高潮可顺理成章地分别概括为“挑种种地”和“种下瘪种”。


展开余下试题2.【答案】⑴冷落(“漠视”或“抛弃”)。⑵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对有关问题的探究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有些关键词语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探究时应把这些词语蕴含的深意揭示出来。具体到本题,第一问中的“一一”和“只”两个词语,前者表现农民对瘪种子的冷落态度——坚决抛弃,决不留情;后者则表现农民对饱满种子的喜爱,用反衬手法进一步突出其对瘪种子的漠视和冷落。第二问,写农夫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夸张”表明农民这样做是故意的,专门做给城里孩子看,让孩子感到自己对瘪种子满怀信心,有很高期望;“慈爱”表明农民的爱心——内心受到触动,对城里孩子和自己儿子的爱油然而生。
3.【答案】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是小说阅读试题中的重要考点。解答这类试题,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分析,从相关情节中把人物的某些特征抽象出来,不能毫无根据地给人物乱贴标签。具体到这道试题,农民不要城里人的钱,而按照城里人的要求把瘪种子种到地里,足见其宽厚友善;农民在种下瘪种的同时,深受启发,改变了对残疾儿子的态度,准备给儿子治疗,让儿子拥有自己的生活,说明他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4.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因为是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
示例二:我觉得是城里人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就文中的某一内容谈看法。这道试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考生对小说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人生体验去谈。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通过小说本身,我们可以看到,城里人和农民都很重要,前者是诱因,他们的做法启发了农民;后者有悟性,并且立即付诸行动。但考生只需从一个方面作答,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就可以。
5.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含义的理解。理解题目的含义,需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是否有象征意义,或语带双关。②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事件。③是否是文章的线索。④是否暗示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⑤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则需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其作用。就本题而言,可按照⑤的思路进行分析。“弱种子”表面说的是种子,其实说的是有某种缺陷的生命;“发芽”,指的是成长和发展,显而易见,这个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深层含义是:有缺陷的人需要发展,也能够发展,不要剥夺他们的权利,他们更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做这样的题目,要把比喻的本义还原出来,然后揭示其深层含义。
1、佛 拂2、“我”对《采桑子》剧组人员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的举动感到新奇
3、例证法 列举孙道临和巴金的事例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字典对人们学习及工作的帮助和人们对字典应持有认真的态度 字典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4、C (221.1.81.8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九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