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419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9]
九年级语文(上) 第四单元创优检测卷
九年级语文(上) 第四单元创优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汲取(ji) 根深蒂固( di) 持之以恒(h6ng)
  B.诘难(n6n) 锲而不舍(qie) 味同嚼蜡(ji60)
  C.滞碍(zhi) 吹毛求疵(c_) 狂妄自大(wang)
  D.诓骗( kuang) 豁然贯通(hu6) 袖手旁观(guan)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误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怀古伤今 宁缺毋乱 文采藻饰 为民请命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格物至知 寻章摘句 根深缔固 轻而义举
  3.根据句意填人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是否存在 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2)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为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态度,要靠实践来____事物的真相。
  (3)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 虚心的态度。
  A.富余 发现 拿 B.富有 发现 抱 C.富有 发明 拿 D.富余 发明 抱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题目明确地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即论点。
  B.《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兰西斯•培根。
  C.《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D.“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是指全体中国人。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有人说____ .使文句整齐,
  ___ _使文意流动;
  ___ _使文章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
  ___ _使文章产生一唱三叹的节奏;
  ___ _,文章自有活泼之趣;
  ___ _,文章会有古雅之风。
  下列各项填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巧用口语②排比③多用些文言成分④散句⑤对偶句⑥反复
  A.②③⑤①⑥④ B.⑤③④⑥①②
  C.②④⑤①⑥③ p.⑤④②⑥①③
  6.(2010.湖南娄底)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5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7.(2010.河北)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3分)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3分)
  二、阅读理解o (42分)
  (一)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段,完成8-ll题。(11
  分)(1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②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3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浏览完整试题  (4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削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⑤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8.寻求第二种答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9.“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句话中“此”指代什么?(2分)
  10.选文第④一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4分)
  11.在回答“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这个问题时,“有人”的回答和“我”的回答是否完全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读书以养心》,完成12-15题。(16分)
  读书以养心
  ①读书可以养心。没有书的日子会使人心灵蒙尘,渐渐消蚀的读书热情会使心灵的肌肤
  起皱。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总有疲倦的时候,此时书便是心灵最好的栖息之所。
  ②如今媒体众多,比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书籍、互联网等等。相比之下,书籍的那一份独有的沉静、深远和幽雅,最让人难以割舍。繁忙的工作之余,捧一本书,或坐于书房,或行于户外,无声的书籍均能给你一份闲情逸致,你可深入,也可浅出,在无声中聆听美好的旋律,在无画中观赏美妙的图景。
  ③苏轼日:“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书籍是人类漫长生活的积淀,它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还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书籍又是一个磁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心灵的罗盘都会在这里发生强烈的感应。我们从《论语》中学到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感受历史的严肃,从鲁迅那里学得醒世哲理,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那里学得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文字也是有个性的。譬如周作人的清淡平和,许地山的睿智自然,丰子恺的细腻亲切,冰心的清雅飘逸,钟敬文的清朗绝俗;又譬如海明威的冷峻,伏尔泰的咏叹,川端康成的精美……我们还会发现作品所塑造的人物也是有个性的。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鲁达的慷慨侠义,哈尔威的沉着冷静,菲利普夫妇的冷酷自私……一个人物就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他带领我们感悟生活,并交给我们对待生活的方法。读书不仅要择书而读,更要择人而读。作品中的人物,表现了创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情感、态度。真正会读书的人,会着力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以求获得深层次的美感。
  ⑤二叠好童就是尘世鲍-盏明灯:它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它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试想,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或半倚床侧,或微伏案边,捧书入静,不也是一种最美的享受吗?
  12.文章题为“读书以养心”,结合全文说说读书是如何“养心”的。(4分)
  13.选文第⑤段中说:“一部好书就是尘世的一盏明灯,它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品读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以你读过的一部文学作品为例,说说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的。(4分)
  15.作者认为,读书可以养心。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养心”之道,请你融合自身的体验或阅读的感悟,介绍一种“养心”之道。(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5分)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退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⑥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
  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16.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什么?(3分)
  17.古诗文中,有很多同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名言,请写出两句。(4分)
  18.根据上下文说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含意。(4分)
  19.第⑤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你分别再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和名言。(4分)
  三、写作o(50分)
  20.“欣赏”是我们最经常进行的一种人生体验。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展开余下试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B项中“难”应读“nan”。
  2.乱--滥至--致缔-蒂义-一易
  3.B
  4.D【解析】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政府的御用文人和一些对现实认识不清的人,并非指全体中国人。
  S.D6.示例: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上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解析】针对情境中那人对雷锋钉子精神的恶意利用,回答时要对雷锋精神的钻劲和挤劲进行正确诠释,然后进行反驳,语言要简洁,同时要一针见血指出那人挤车的不良动机。反驳要有针对性,就他的语言要害去驳斥,语言简明、得体。
  7.(1)示例: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142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2)示例: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8.创造性的思维。
  9.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10.举例论证更有力地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11.并不完全相同。“有人”的回答强调知识的积累,而“我”的看法更强调知识的运用。
  12.书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还有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或:书籍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13.示例:我们阅读一部好书,就是在同一位智者进行对话、交流,它会给予我们精神的陶冶与心灵的启迪;同样,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都可以从一部好书中汲取智慧,获得教益。
  14.示例: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在艰苦的环境、疾病缠身等一系列的人生考验面前,表现出了坚定、顽强、不屈的精神,这一切正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精神操守的真实写照。
  ②<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完全取决于金钱,这正是作家莫泊桑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关系跨越了骨肉亲情的社会现实的讽刺与鞭挞。
  15.示例:①我认为与智者对话,与友人促膝谈心,都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精神的养料,这是我的“养心”之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不也能在“陋室”中“惟吾德馨”吗?②登黄山,我领略山的胸怀;游九寨沟,我倾听水的睿智。走进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陶冶,这是我的“养心”之道。③我认为欣赏书法也是一个好的“养心”
  之道,可以从流动的线条中去品味祖国文化的内涵:张旭的狂草展现他的张扬与奔放,王羲之的行书体现他的灵动与秀美,颜真卿的楷书传递他的正直与刚强。
  16.不要抛弃学问。
  【解析】整体感知全文,抽取主要信息,概括回答。所谓话题,是指论述的内容、范围或是观点。文章开篇有“不要抛弃学问”的句子,结尾处还有“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的阐述。二者结合,不难归纳。
  17.白发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
  18.只要愿意读书,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读书;如果不愿读书,条件再好也没用。
  19.举例(事例)论证和事理(道理)论证;事例:高尔基(华罗庚)一边打工,一边挤时间读书;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身残志不残,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张海迪(史铁生)身残志不残,自学成才,为社会作出很大贡献……名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鲁迅说,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4.115.129.7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