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毕业试卷
阅读:2048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毕业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48]
三年中考试题《公输》专练
三年中考题《公输》专练
一、2008 成都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 (6分,每小题2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节选自《公输》)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
B.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C .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
D. 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攻宋 B.子墨子闻之
扶苏以数谏故 辍耕之垄上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知而不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9.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胡不见我于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09深圳)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
(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
1.《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2.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1)
(2)
浏览完整试题
三、(09山东枣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人教版教材课文《公输》)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公输盘不说: ②请说之:
③知而不争: ④不可谓知类:
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分)
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夫子何命焉为?
10.(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3分)
(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分)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11.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2分)
四、阅读《公输》中的语段,完成1-6题。(20分)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日:“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请献十金 ( ) ②不可谓智( )
③吾义固不杀人( ) ④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夫子何命焉为?
②宋何罪之有?
③吾既已言之王矣。
3.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用原文回答。(4分)
4.墨子抓住公输盘哪句话加以批驳?(2分)
5.“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2分)
6.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2分)
五、阅读《公输》中的语段,完成1-5题。(20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攻打)
B.以牒为械(用,介词)
C.吾知所以拒子矣(……的原因)
D.子墨子之守圉有余(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
2.找出选段中的通假字。(6分)
(1) 通 :
(2) 通 :
(3) 通 :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知子之所以拒我,吾不言。
(2)吾请无攻宋矣。
4.文段中哪个词表明公输已技穷?公输说:“吾知所以拒子矣。”他的办法是什么?(4分)
5.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的是锋利巧妙的言辞?(4分)
一、答案
6.C(固:应解释为“本来”) 7.D(D项都是表转折,解释为“但”“却”;A项前句“以”解释为 “拿”“用”,后句“以”解释为“因为”;B项前句“之”解释为“这件事”,后句“之”解释为“到”、“往”;C项前句“于”解释为“在”,后句“于”解释为“对”)
8.C(公输盘并没有“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9.(4分)(1)(2分)杀害(或“损失”)不足的(民众)而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智”的意思计1分)(2)(2分)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二、答案
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2、兼爱:即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非攻,是不发动战争。简答: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消除对立,和睦相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三、答案 :
7.①同“悦”,高兴 ②解说 ③劝谏,劝阻 ④明白事理
8.荆 国/有 余 于 地/而 不 足 于 民
9.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10.(1)闻、起、行、至、见。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2)班门弄斧 墨守成规
11.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驳。
(四)l.①请允许我 ②明智,聪明 ③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④楚国的别称。 2.①你有什么见教呢?③宋国有什么罪呢?③我已经把攻打宋国的打算告诉楚惠王了。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4.“吾义固不杀人”。5.“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6.写墨子说明公输盘的过程。
(五)1 C 2 距 圉 诎 3 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了,我不说。我不再攻打宋国了。4 诎 杀墨子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5 不是,除此以外,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了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解析 本句要注意的词是“义”与“固”。“义”,课文释为“坚持道义”. (218.21.79.99)
上一篇: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
下一篇:
紫荆中学初一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综合卷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毕业试卷
相关:
关于“三年中考试”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