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34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3]
高中必修三第三四单元试卷
第三四单元测试卷(150分)
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楫( yī) 曳兵( yè) 跬步(guǐ) 鸡豚狗彘(tún)
B、强谏(qiáng ) 骐骥(jì ) 逡巡(qūn ) 金石可镂( lòu)
C、屏息(bǐng) 纤腰(xiān ) 爪牙( zhuǎ) 亡矢遗镞(cú)
D、鞭笞(chī) 劲弩(nǔ) 藩篱(fān ) 万乘之势(chéng)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颓圮  修葺  脍灸人口   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B.寒喧  饿俘  铤而走险   揭竿而起
C.孝悌 犒赏   计日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 .赝品  挑衅   捉襟见肘   七庙隳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或师焉,或不焉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振之以威怒 D句读之不知
4、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用心一也 ④弃甲曳兵而走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④⑤⑧
5、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忌不自信 C.大王来何操?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且庸人尚羞之      D.非能水也
7、下面句中的“其”,全都用作副词的一组是(  )
A.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①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其可怪也欤!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②欲加之罪,其无辞乎。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聒噪(tián) 栅栏(zhà) 粗犷(guǎng) 众说纷纭(yún)
B、广袤(mào) 湮没(yān) 粗糙(zhào) 寥寥无几(liáo)
C、篱笆(ba) 崔嵬(wéi) 档案(dàng) 畏葸不前(xǐ)
D、蜕皮(tuì) 皈依(guī) 跻身(jì) 弦外之音(xián)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剽悍 录像机 欢渡春节 贻误战机 B.笔杆 两码事 顾名思义 风云变换
C.震撼 吊胃口 艰苦奋斗 迫不及待 D.宣泄 金刚钻 无可置疑 应接不遐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B.在“亚洲价值”的架构里,中国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群体文化,而西方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个人文化。
C.深秋的颐和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色彩缤纷的树林,那碧波荡漾的潭水,真是落花流水,美不胜收。
D.每次试验,王军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11.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A、在江苏省招生的清华大学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学校认为2008年“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理。
B、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C、在这次奶粉事件中,提醒大多数中国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好的趋势。
D、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在想象中创造出与自己有关的动人的画面来。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④⑤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二、实用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 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的完整,唤醒人的理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2009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
13.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3分) .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1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展开余下试题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 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古文阅读(30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8.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zhī)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①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shēn),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舍菜②且有日,旴江李觏谂(shěn)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③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禅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④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注释】①尼:通“泥”,停止。②舍菜:开学典礼。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舍菜。③俾:使。④徼:谋求。www.xkb1.com
19.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禅礼乐以陶吾民 禅:继承 B.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 庖:厨师
C.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 知:掌管 D.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 草茅:指民间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弃甲曳兵而走B.①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②更若役,复若赋
C.①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②项伯乃夜驰 D.①秦以山西鏖六国;②作《师说》以贻之
2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兴学”作用或目的的一组是( )
①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③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④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⑤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⑥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⑥ D.③⑤⑥
2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2)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新课标第一网

(3)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

四、23.默写诗文(20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寡人之于国也》)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劝学》)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枯松倒挂倚绝壁。
(7) ,不尽长江滚滚来。
(8)千呼万唤始出来, 。 转轴拨弦三两声, 。
(9)大弦嘈嘈如急雨, 。 嘈嘈切切错杂弹, 。
(10)同是天涯沦落人, !
(11)别有幽愁暗恨生, 。
(1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1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14)是故 ,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五、24.诗歌赏析(8分)
旅 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4分)
答:
(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意蕴。(4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21分)
走出沙漠
沈 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更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  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罗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是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伙发疯似的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各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子。”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被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有好几天没有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实真相告诉我并嘱咐我,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展开余下试题2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天边的夕阳……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E.“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这一部分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26、“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7、小说中的肇教授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6分)


28、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紧张感人,不同的人物性格鲜明,作者通过这些要向我们传达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5分)


七、语言运用(26分)
29.所谓“贴吧”是指网络中一种对有关内容进行讨论的网页,我们可以对“帖吧”中感兴趣或有话可说的话题进行回复,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是一个自由而热闹的空间,这里时有跳跃着思想的火花。下面是有关“一次性筷子”的主题帖,请按照要求,从表示“赞同”或“反对”的回复中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在表中填写回复。(6分)
1.主题:一次性筷子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生产和使用木筷子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资源。为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和节约木材资源,今年4月1日起我国对木制筷子征收5%的税收,但该政策并未对巨大的一次性筷子消费市场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2.回复(表示赞同“用一次性筷子”)
3.回复(表示反对“用一次性筷子”)
30.《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在今天仍十分有借鉴意义,请联系现实生活围绕这一观点写一段文字,要求使用对比论证和事实论证。(不少于200字)(20分)
答案:
B(A楫jí 跬kuǐC爪zhǎo 镞zú D弩nú 乘shèng)
2. D(A脍炙人口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寒暄 饿殍 C计日程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D(A.“不”通“否” B.“受”通“授” C. “振”通“震”)
4 D (④“走”古义为逃,今义为 步行  ⑤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某一方面有专才的人  ⑧“博学”古义为广泛学习 ,今义为学识渊博)
5 B(均为宾语前置)
6.C(ABD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是形容词意动用法)
7.D (A项全用作代词,①他;②那些;③他们,复指“古之圣人”。B项,①代词,其中;②副词,表反问语气,同“岂”,难道;③代词,他们的。C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表惊叹的语气;③代词,他们。D项全用作副词,①表揣测语气,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高中必修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