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1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2]
阆中中学校2012年春高2011级学段教学质量监测
阆中中学校2012年春高2011级学段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流觞曲水(shāng) 袅娜(liǎo) 癸丑 (ɡuǐ) 落蕊 (ruǐ)
B.酾酒临江( shī ) 管弦(xián) 不禁 jīn 纤细 (xiān)
C.否极泰来(pǐ) 细腻 (ní) 窈窕 tiǎo 蹑履 (niè)
D.涸辙之鲋 (hé) 猗郁(yī) 独处(chǔ) 夹袄 (ji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飘渺 脉搏 情随事迁 前倨后恭
B.激湍 佳宾 不能自已 渡过难关
C.缅怀 嬉戏 没精打彩 沧海一粟
D.告诫 宛然 一泻千里 目不遐接
3.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
②.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 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③.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 的感触来的。
A.落寞 留连 萧索 B.寂寞 留恋 萧瑟
C.落寞 留恋 萧索 D.寂寞 留连 萧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B.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最近,金融、地产、汽车等行业纷纷爆发裁员危机,一叶知秋,未来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遭遇地震袭击和核危机的日本东北部现有16万多灾民,其中一部分无法获得食物、饮用水、衣物、药品和生活必需品。
B.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C.王安石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功过是非,在我国史学界也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
D. “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开幕式围绕以“天上之水,天下人”为主题,表达“谢天、谢地、谢人”以及在大灾面前涌动大爱的感恩之心。
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诗风。《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有文名,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人定”“黄昏”“鸡鸣”“夜半” “平明”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间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顺序,可排列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
D.《家》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此后,巴金陆续写成了《春》和《秋》,三部长篇小说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7. 下列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 )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浏览完整试题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8. 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击空明兮溯流光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5足以极视听之娱 ○6步余马于兰皋 ○7顺流而东也
○8高余冠之岌岌兮
A.○1○8/○2○6/○3○5/○4○7 B.○1○3/○2○5/○4○7/○6○8
C.○1○3/○2○6/○4○7/○5○8 D.○1○8/○2○5/○3○4/○6○7
9.下列各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 凌万顷之茫然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终不察夫民心 不吾知其亦已兮
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月出于东山之上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高☆考♂资♀源网 ☆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以身居作 居作:做佣人
B.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 恒:平常
C.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 女:嫁女
D. 简斥数妇 简:直接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因为执勤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今乃衣绮缟,傅粉墨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以观夫子之志耳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
B.梁鸿隐居,本意并非厌世,所以后来他又从霸陵山中移居到了吴地;他死后人们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媲美。
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从此就认定了丈夫隐居之志十分坚定,于是与其隐居山林。
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第Ⅱ卷(共 114 分)
三、( 26 分)高☆考♂资♀源网 ☆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代诗歌阅读(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荷塘月色》)
(2)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离骚》中表达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氓》中“ , ”两句,用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的情状。
(8)《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 , ”,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采薇》)


展开余下试题(10)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孔雀东南飞》)
四、( 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 19 题。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竞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莲民多久的辛劳?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日
16.文章为什么要写童年唱过的《采莲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为什么感到“愧疚”?请简要概括一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文末画线句子含义和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觉得“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这“生命的大学问”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应用(12分)
20.仿照例句的句式,另选对象写一句话。
例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3分)


21.《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5分)




22.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4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六、作文(60分)
夜色或朦胧,或明朗;心情或喜悦,或惆怅;无边的夜色,总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很多别样的感受。
请以“夜色”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高一半期考试参考答案
1、 B(A袅niǎo C腻 nì夹袄jiá)
2、 A(B佳宾-嘉宾 C没精打彩-没精打采 D目不遐接-目不暇接)
3、 A
4、D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A.对象误用,家破人亡之痛。B.褒贬误用,早起晚睡,形容勤奋辛劳,褒义词。C.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B (A.并列不当,食物、饮用水、衣物、药品属于生活必需品 C.搭配不当,应改为“对他的功过是非的评价”D.句式杂糅,应改为“围绕……主题”或“以……为主题”)
6、A(《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诗风。《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7、C(提示: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容衔接。先是写秋蝉的声音是北国的特产,然后写原因,接着跟南方的对比。)
8、C(○1○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2○6使动用法/○4○7名词作动词/○5○8形容词作动词)
9、B 都是宾语前置(A一般句式/定语后置C一般句式/宾语前置D被动句/状语后置)
10、D ( 简:选择)
11、A 介词,因/介词,把(B介词,替,给 C 竟然,却 D结构助词,的)
12、A (“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叙述有误)
13、(1)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给他们。


展开余下试题(2)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
【参考译文】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人。父亲梁让是王莽执政时的城门校尉,后来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卷着把父亲埋了。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节操,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做文章。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放猪。曾经不慎留下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给他们。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工来抵。”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做杂务,早早晚晚从不懈怠。那家主人邻居的老人们看梁鸿不是平常人,就一起责怪那家主人,并称赞梁鸿忠厚老实。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觉得他很特别,把猪全部还给梁鸿。梁鸿不接受而离开,返回自己家乡。
有势力的人家仰慕梁鸿的高尚节操,很多要把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不娶。同县孟姓人家有个女儿,形貌肥胖丑陋黝黑,力气很大,能举起石臼,不想匹配婚嫁,年龄都到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什么原因。那女子说:“要嫁给像梁伯鸾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礼聘了她。女子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等到出嫁,开始装饰打扮进了门。过门七天梁鸿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前请求说:“我私下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对待过几个男子。现在被(您)舍弃,我哪里敢不向您请罪呢。”梁鸿说:“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你现在居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的意愿呢?”妻子说:“只是用来看看你的志向罢了。我自有隐居(时穿)的衣服。”于是改变成梳着椎形的髻,穿着粗布衣服,做着家务来到梁鸿的面前。梁鸿非常高兴,说:“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了!”替她取名孟光,字德曜。
过了一段时间,妻子说:“我常听说您想隐居以避祸乱,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行动?怕不是向世俗势力低头了吧?”梁鸿说:“好的。”于是一起到了霸陵山中避世隐居,以种田和纺织为生,闲暇时读读《诗经》《尚书》,弹弹琴,自我娱乐。
后来到了吴国地方,投奔名人皋伯通,住在他家的下屋里,帮人家舂米。每天回到家,妻子都为他摆好饭菜,不敢在梁鸿面前抬头看,并且把放饭菜的几案举到和眉毛平齐的高度。伯通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奇怪,说:“那个佣工能使妻子这样敬重他,一定不是普通人。”于是让他们住进正房里。梁鸿潜心闭门进行创作,写了十多本书。到他去世时,伯通等人在要离墓旁为他寻得一块墓地。众人都说:“要离是刚烈的人,而伯鸾品格清廉高尚,可以让他们葬地相近。”安葬梁鸿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回到了家乡扶风。
14.(1)①“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②“寒食泪”句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③“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④“未知轩冕乐”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⑤“但欲老渔樵”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归隐的愿望。
(2)①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条”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冶城潮”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15、(略)
16、作者这样写是借《采莲谣》引出下文对种莲人的实际生活的描述,把《采莲谣》描绘的情景和自己看到的采莲的真实情形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17、只知道荷花是宜于观赏的,不知道莲子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不知道莲子的收获是莲民血汗的灌溉。
18、(1)诗人和艺术家们只知道从外表上赞美荷花的美丽,却不知道种莲人的辛苦,是他们用自己的岁月和血汗成就了莲的美丽。
(2)既照应了题目,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对种莲人由衷赞美。
19、(示例)莲花是美丽的,莲子汤是可口的,但莲子的成熟是种莲人血汗的灌溉,冰冻的莲子汤的甜爽里浸着种莲人的辛劳。由此看来,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前进的路上可能还会有风吹雨打,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相信通过自己得努力,定能收获美丽的风景。
20、虽然是春天,天空却经常飘洒着小雨,所以不能体味那明媚的春光。但我以为这也是一种好处——温暖是一种享受,温润又何尝不是一种滋养?
21、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那漫漫长夜里,刘兰芝坚强地与宿命相抗衡,像在沙漠里幻想绿洲一样找寻着美好的爱情,那清池中的层层涟漪是长夜里耀眼的火花,是痴男怨女血泪的控诉,是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那一瞬展现着凤凰涅槃式的悲壮。这是执着于这自由者的无奈选择,这是对封建礼教无声的控诉!
22、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182.129.95.7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阆中中学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