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364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64]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2.5)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21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卷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一律用2B铅笔填涂。
3.答卷前将答卷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1分)
(一)积累(共11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2分)
红漆剥落了的两扇木门嵌在爬满了枯黄爬山虎的墙上,晚风拂着那干干的葛蔓(▲)越上了房。一个鲤鱼翻身,柔柔的金线便又裹在了庭院里的树上。靠西的是一株虬(▲)龙槐,槐底草地上,几位步履pán shān(▲)的老祖母推着各自的乖孙孙,乐呵呵地,相互搭着话儿。晚风穿过,枝yā(▲)微颤,好像抖落了一身黄雪。 (摘自《黄昏》,有删改)
2.默写。(6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
(2) ▲ ,决眦入归鸟。
(3)《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 , ▲ 。
(4)引用典故,是我国古典诗词所使用的传统艺术表现方法。请你写出初中阶段所学的引用典故的古诗句,要求连续的两句,不必两句都引用: ▲ , ▲ 。
3.选出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3分) 【 ▲ 】 【 ▲ 】
A.格列佛从阿姆斯特丹回到英国后,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被叛变的水手囚禁,后遭放逐,到了慧骃国。
B.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谁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国王就赏赐给他一根绿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蓝丝线。
C.《三剑客》中贾里用答应收集主战坦克图片的方法,让陈应达心甘情愿地参加了智力大奖赛。
D.为了“镇住”女生的“雏鹰服务队”,贾里等男生组织的“老鹰队”给上了年纪的佘阿婆浇花、擦窗。
(二)运用(共6分)
4.下面这段新闻(语段见答题卡)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5.“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歌曲《中国娃》中的这句歌词道出了汉字的字形美。模仿下列对形近字的趣味解读,再编写一个。(2分)
示例:“禾”对“干”说:不会吧,兄弟!你穷得连裙子都穿不起了?
“器”对“哭”说:叫你平时多练练口才,你就是不听,看!现在被人骂哭了吧。
“尺”对“尽”说:检查结果出来了,大喜啊,你怀了双胞胎!
“日”对“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6.近年来,虐童事件屡屡发生,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虐童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棍棒教育”的认识。
材料一:去年8月15日,徐文辉仅因生活琐事,掌掴四岁女儿,致其摔倒头部着地,经抢救无效身亡。对于公诉机关的指控,徐文辉称自己当时只是“象征性地打了女儿, 而捆绑其双手、用烟头烫等行为,只是为了让女儿不要“再乱翻家里的东西”。“我只是‘棍棒式教育’用过度了,不能算是‘故意伤害’。”


浏览完整试题材料二:调查显示,中国74 .8%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虐待。中国人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一般市民、家长甚至公安执法人员都认为:孩子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怎样对待孩子属于别人的家事,家长管教孩子天经地义。
材料三:现行《刑法》的很多规定很不合理。虐待儿童的案件属于自诉案件,告诉的才处理。受到虐待的儿童要自行到法院提起诉讼控告父母犯罪,或者由其他近亲属代为告诉。 这一法律规定直接导致很多受虐待儿童难以获得司法救济,其父母不能受到应有的制裁。
材料四:《未成年人保护法》虽有保护儿童的诸多规定,但实际执法中,除非虐待行为触犯到刑法,否则根本无法进行外界干预。目前我国案件的披露往往是当儿童受虐过于严重,才被公众知晓,绝大多数虐童案件尚不为人知。香港防止虐待儿童会发言人指出,遭受躯体虐待或忽视的儿童,还表现出较多的品行障碍问题、多动、破坏行为、反社会行为等。

二、阅读理解(共39分)
(一)阅读《人体的3秒钟定则》一文,完成7~8题。(共4分)
你也许是一个球迷,那你有没有掐表算过人们在赢球之后的拥抱时间?英国心理学家艾米斯•纳吉可留意过这件事情。她观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1项运动赛事录像,并对赛后运动员与教练、队友、对手之间的拥抱进行了计时,结果发现,来自32个国家的运动员和教练,每次拥抱的时间平均为3秒。
而此前,科学家通过一项跨文化的研究就曾表明,人类行为的“3秒钟节奏”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3秒钟,要么是3秒钟的倍数;
摄影师拍照片时,为一个画面停留的时间通常接近3秒或是其倍数;
交通信号灯由黄变红有3秒钟间歇,这样可使驾车者从容刹车;
美国的心理学家经过对1万多名约会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初次见面时,大多数人在3秒钟内就作出了是否和对方继续交往的决定;
不仅如此,我们的许多基本生理活动,如一次深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运行,持续时间也是3秒钟。
这一现象不仅限于人类。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例如,科学家对生活在动物园中的长颈鹿、浣熊、熊猫和袋鼠等动物进行研究后发现:从咀嚼到排便,虽然它们每一个动作持续的时间相当多变,但平均时间是3秒钟。
凡此种种,让心理学家很早就产生一种猜测:3秒钟间隔也许是人类感知生命的一个基本单位,我们对于“此刻”的感知,大概就倾向于持续3秒钟。这个猜测简称为“3秒钟定则”。
你可不要小觑这短短的3秒钟。有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一节奏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化。如果这个节奏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10毫秒,那么尽管我们也许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我们将时刻生活在恐惧和提心吊胆之中。例如在上述情况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颗朝你呼啸而来的子弹,就像能看到一只铅球向你砸来一样。反之,如果节奏延长到1分钟,那么我们对自然界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将无法作出及时的反应。
总之,正是这恰到好处的3秒钟,使我们既能够对外界的威胁适时地作出反应,又能够比较从容地生活——任何改变都可能不利于我们的生存。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3秒钟节奏”呢?这个秘密或许就藏在我们的大脑中。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每隔3秒钟要重新调整—次, 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出反应。换句话说,客观事物每次作用于人脑并使之作出反应的时间约为3秒钟,不足3秒钟容易出现差错,超过3秒钟则显得多余。(摘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改动)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
A.英国心理学家艾米斯•纳吉可观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1项运动赛事录像后, 发现来自32个国家的运动员和教练,每次拥抱的时间均为3秒。
B.继艾米斯•纳吉可的发现之后,科学家通过一项跨文化的研究也曾表明,人类行为的“3秒钟节奏”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C.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交通信号灯的间歇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3秒钟,要么是3秒钟的倍数。
D.“3秒钟节奏”不仅限于人类,哺乳动物、鸟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
8.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摄影师拍照片时,为了遵循“3秒钟节奏”,所以常常喊“1、2、3”,然后“啪”按下快门,一个画面停留的时间通常接近3秒或是其倍数;
B.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初次见面时,大多数人在3秒钟内就作出了是否和对方继续交往的决定,所以与人交往,要尽量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C.如果这个节奏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10毫秒,那么我们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比如说能快速躲开一颗向你呼啸而来的子弹。
D.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每隔3秒钟要重新调整—次, 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出反应,由此可见“一心不能二用”。
(二)阅读《不要活在新闻里》,回答9~13题(共11分)
①在开始这个题目之前,不妨想想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许多多黑暗的场景:冲突、流血、暴动、自杀,甚至大屠杀……公平总是理所当然,而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然而事实上,这世界不只有血流成河,不只有征战杀戮。无论世事怎样变迁,阳光依旧在温暖我们的身骨,草木应季生长,人们生儿育女。
②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地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些官员腐败了,侵占了大量民脂民膏;某地又发生了屠杀婴幼的惨案,而此前其他地方的相同罪恶早已经令人发指;某地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几连跳……
③天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这世界、我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么?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人得学会积极生活,至少我是这样。因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
④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⑤就个人而言,如果你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的生活全部,并由此得出一个“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
⑥就政府而言,同样应该具有的媒介素养是,负面新闻并不构成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投以同情之理解,毕竟,那也算是个人自治的一部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去搞管理,去执政,难免脱离实际,而且显得公私不分。 又必须承认的是,媒体大张旗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外,还因为媒体肩负了一种责任,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国家与社会运行是否正常。
⑦伴随着自杀案与恶性杀人事件频繁出现,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媒体的相关报道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经批评中国的一些媒体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杀人过程与杀人现场,唯恐读者不能身临其境。
⑧作为一种平衡,其实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媒体报道远处的一场火灾,你却因此烧毁自家的房屋,不理智的显然不是媒体,而是纵火者;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然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幼儿园不安全,要加强保安,更要消除“深层次原因”,而不是嘴上说说;有人自杀了,更要查找究竟是什么导致其走上绝路。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这已经不是个体的绝望,而是集体性的绝望。
⑨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杀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
⑩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许多人都在讨论“维特效应”。据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说“风潮”,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让很多人活了下来,帮他们消解了内心的绝望与忧愁,其中包括歌德本人。
(摘自《自由在高处》,有改动)
9.仔细阅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10.文章第①段从“人类历史”谈起有何作用?(2分)

11.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的意思(2分)

12.第⑨段说“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杀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依据文章内容,说说一个“社会”应怎样做才是“理性”的呢?(3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 】
A.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先论述了新闻只是生活的取景,而不是全部,后论述了应该怎样做才是理性的,正确的。
B.负面新闻的产生,一方面是出于商业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媒体肩负着让公众了解国家与社会运行是否正常的责任。
C.文章在论证“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时,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一系列的事例让论证更生动有力了。
D.结尾看似与文章的论述内容关系不大,实际上却借“维特效应”再次凸显了个人主观心态、认识的重要性。
(三)阅读《父亲的大学》,回答14~17题(共12分)
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了。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早地属于另一个世界。
许多年后,当我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父亲彻夜难眠。那天夜里,他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近一下远一下,翻来覆去地仔细看,我知道他是在掩饰内心的狂喜。过了很久,父亲才把通知书还给我,低声说:“收好,不要弄丢了。”
第二天,父亲特地到镇上请来放映队来村里放电影,庆祝我考上大学。然后,他又买了鞭炮香蜡,领着我去村头山冈上坟。在每一个坟前,父亲都严肃地跪下去,然后喃喃自语地说上几句话,看上去很滑稽。不但如此,他还逼我跟着跪下,说我能考上大学是祖先的保佑。
要开学了,父亲送我到县城坐长途汽车。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他穿着一件很大的褂子和一条打褶的粗布裤子,下面露出两条黑黑的腿杆子。我上了车,还没有开,父亲就一直站在窗外看着我。遇到走动的人拦住视线,他就不时调整位置,以确保时刻都能看得到我。长途汽车站里面烟尘漫天,稀稀拉拉的人东一堆西一堆,父亲站在那儿孤零零的。
车子发动的时候,父亲赶紧走到车窗前,把手扶在玻璃上对我说:“出门在外,自己照顾自己,我们是农民,不要跟人攀比。”这时候,我破天荒地看见父亲红了眼眶,原来父亲也会流泪。当时我正值青春,不愿意跟父亲有过多的感情交流,因此感到很尴尬。我赶紧把头别过去,不去看父亲。
在武汉念大学那四年,每逢寒假,同学们就开始为火车票发愁。每当那时,车站总会有服务到学校,校园的露天广场上就设有车票代售点。我和同乡纷纷结了伴,在寒冷的夜里排着长龙,等待一张回家的车票。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排队买票,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父亲的身影。可是我又那么不情愿承认,我急着想回家,就是因为想念父亲了。
坐完火车,我还要坐汽车,灰头土脸到达我们的小县城后,再换一辆三轮车颠个三十里山路,才到镇上,就能看见蹲在路边抽烟的父亲了。那些年,父亲一直在同一个位置等着我。每次车还没停稳,就看见父亲蹲在冷清的街灯下,见有车来,他立刻站起身,哈着气、拢着双手、探着一颗满是白发的脑袋,用目光一个个过滤从三轮车上跳下来的人。在父亲的身后,放着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终于发现我之后,父亲就开始笑。他非常瘦,一笑,满脸的皱纹更加突出。每一次我都问他,到了多久?他也总是说,自己也是刚刚到。说的次数多了,我也就宁愿相信了。
我和父亲摸着黑,沉默不语走大概半个小时,就来到沙河边。冬日里水很浅,船根本靠不了岸,我和父亲就脱得只剩下裤衩,下到刺骨的河水里往前走一段,这才得以上船。站到船上,一阵河风吹来,两条湿腿就像挨着千刀万剐一般。有一回站在船上的我一边哆嗦一边想:来的时候,父亲也是这样扛着自行车过来的。这样一想,眼泪就涌了出来。幸好当时天很黑,父亲和船家都没有发现。那个时候,我宁可对外人说掏心话,也不情愿对父亲表达感情。弃船上岸,两人继续在田野里穿行,夜风中可以闻到草香,我和父亲仍然一路沉默。越接近村庄,狗吠声就越清晰,辛苦了一路,这才总算到家了。
往后的很多年里,父亲把他的孩子们一个个送往远方,又一个个像这样接回家来。然而到最后,孩子们还是一个个从他身边离开,去了真正的远方。我的五个弟弟妹妹中,有四个上了大学。也就是说,包括我在内,父亲手里一共出了五个大学生。父亲曾对母亲说,每次家里出一个大学生,他就会想起那些他从教室门口折转田间的时刻,想起他一趟趟跟着伙伴们去学校,又一趟趟返回家的时刻。
母亲说得对,我们上的大学,其实是父亲的大学。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他舍得给你一切,连同他的梦想,那么至少他是信任你的。如果他能一路陪伴你到达他梦想的那个地方,而自己只是躲在光环后面默默地注视你,那么,他是异常爱你的。他知道你身上流着他的血,你的快乐幸福就是他的一切。我们是不是应该还这样厚重的一份爱,给那个一直深爱我们的父亲?


展开余下试题 (摘自米立的《亲爱的,我一直都在》)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关于父亲的哪三件事?(3分)

15.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3分)

16.根据语境,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
每次车还没停稳,就看见父亲蹲在冷清的街灯下,见有车来,他立刻站起身,哈着气、拢着双手、探着一颗满是白发的脑袋,用目光一个个过滤从三轮车上跳下来的人。

17.父亲因为家境贫困从小就没有上学,但作者为什么说“母亲说得对,我们上的大学,其实是父亲的大学。”?(4分)

(四)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短文,回答18~20题(共12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ī,斜。
1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绝类弥勒 ▲ (2)视端容寂 ▲
(3)篷桅橹舵咸具 ▲ (4)二人对酌于中 ▲
(5)皆有机能动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分)

(2)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2分)

20.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三、写作(60分)
21.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2.5
一、积累运用(21分)
(一)积累(共11分)
1.蹒跚,桠,màn,qiú。(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
2.(!)塞上燕脂凝夜紫;(2)荡胸生曾(层)云;(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或“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等。(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3.B、C(3分,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B项应为“第一名蓝丝线,第二名红丝线,第三名绿丝线”;C项应为“冒充祈老师给陈应达打电话”。)
(二)运用(共6分)
4.句①中“举办”改为“开展”,“《清网行动》”中的书名号改为引号;句②缺少主语,可在“侦破积案”前加“公安机关”,“ 撼卫”改为“捍卫”;删除第③句;句④删除“强调指出”;句⑤“坚持继续”改为“继续坚持”。(4分。改对1处得1分,其他改法合理亦可)
5.“日”对“曰”说:告诉过你多少遍“不要打架”,瞧!被捶扁了吧!
“日”对“曰”说:我说!你就不能少吃点,现在成将军肚了吧!(共2分。意对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6.(1)原因:①中国人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处置;②中国制定的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规、法律有漏洞,不合理,不能起保护作用。(2分,“原因”答对1点1分。)
(2)认识:如不赞成,可围绕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棍棒教育”对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谈;如赞成,可谈到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一定的惩罚教育,而不是一味表扬,但应注意分寸,小惩即可。(2分。 理由不充分,酌情扣分。)
二、阅读理解(共39分)
(一)(共4分)
7.C (2分,A项,不是“均为3秒”,而是“平均为3秒 ;B项,不是“继艾米斯•纳吉可的发现之后”,而是“此前” ;D项,应为“一些哺乳动物”。)
8.B(2分,A项中摄影师喊“1、2、3”,是这一节奏的体现,而不是为了遵循这一节奏;C项,应为“也许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不是一定能够,其次只说能“清晰地看到”,没说能“快速躲过” ;D项,只说“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出反应 ”,“二用”的不一定是繁杂的事物,如果其中的一件事或两件事都是自己得心应手的事呢?)
(二)(共11分)
9. 人得学会积极生活,要冷静、辩证地看待(社会、生活)所听到的、所看到的。(2分,如就回答“不要活在新闻里”得1分。)
10.(共2分)谈历史现象,为了引出论题——不要活在新闻里(答引出论点也给分)(1分)。同时也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下文作者提出的观点。(1分)
11.(共2分)如果用苛求的、要求完美地眼光(1分)去看他人、看政府、看社会、看生活,就会脱离现实。(1分,意思对即可)
12.(共3分)媒体频繁报道恶性杀人事件,可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1分)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1分);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2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