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439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39]
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单元练习
 
A卷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踱(dú) 附和(hé) 俯瞰(kàn) 不屑置辩(xiè)
B.绾(wǎn) 绽出(zhàn) 斋公(zhāi) 五彩斑斓(lán)
C.腆(tiǎn) 解元(jiě) 阔绰(chuò) 争奇斗妍(yán)
D.碟(dié) 作揖(jī) 侍候(shì) 前倨后恭(gō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让我们共同渡过难关”,这是时下流行杭城的一句话。
B.面对非典患者,我们该如何帮助安慰?专家提出六字原则:理解、宽容、支持。
C.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小伙计。
D.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3.对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布置格式)
B.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规矩)
C.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态度)
D.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前年)
4.对下列句子描写手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1)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2)孔乙己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3)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4)他脸上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A.①心理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外貌描写
B.①神态描写 ②对话描写 ③心理描写 ④肖像描写
C.①心理描写 ②对话描写 ③心理描写 ④神态描写
D.①神态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外貌描写
5.下列说法中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 )
A.好友邀请你去他家,你说:“好吧,明天我一定准时光临!”
B.石化公司代充液化气的工人,将气瓶送给客户说:“运气上门!”
C.小刘对刚作完非典防治报告的教授说:“你的报告对我有一定的帮助,我们有信心防治非典。”
D.同学夸你作文水平高。你很高兴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嘛!”
6.填空。(10分)
(1)《变色龙》一文作者是________国________(人名),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戏剧《________》等。
(2)《窗》一文作者是________(国名)的作家________(人名)。文章运用________手法,表现了________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________道德力量。
7.怎样理解《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6分)
 
(一)
 
男孩别哭
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晴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
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怎么不黯淡呢?肩上的担子这么重,家还这么远,路又这么崎岖。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而雨,又不是平时活泼妙巧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


浏览完整试题 印象最深的是十岁那年秋天,独自一人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地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
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杆的感觉。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柴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山雨沙沙无边,冷寞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我哭得更伤心了。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
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父亲,我的父亲,就在这时从山坳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我无法说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温暖的笑容会让我珍藏一辈子,感激一辈子。是父亲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上继续前行的勇气,要不然我真会沿原路退离这个陌生的世界。
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父亲对我吆喝道。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
男孩,别哭。二十多年后,当我脱口对自己儿子也说这话时,我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竟是一种成长的标识。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我怀疑父亲的父亲肯定也对父亲说了这四个字,而我儿子的儿子也将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对他儿子说出这四个字。后来我看美国著名的成长伤感片,题目竟就用了这四个字:《男孩,别哭》。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没能跨越这道标识,死了。
8.本文写景的手法很多。请你举例说明其中的一个特点及其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结尾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的表达吗?说出理由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认为文章结尾引出美国影片《男孩,别哭》,并交代主人公“死了”这一结局的用意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别举例加以说明。(2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棵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萎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3.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3分)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第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2分)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16.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亲情呼唤
田庄村十字街口是个热闹场所。村里人好在那里议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好在那里张贴各种启事,广而告之。
信息时代,乡下人也懂得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了!
这天早晨,红艳艳的太阳升起来时,一张红艳艳的启事也在那里贴了出来。村里人好事儿,不管下地的还是回村的还是担水洗衣服碾米磨面买油盐酱醋的,都一齐立在那里,争相观看那张启事。
其实那是一则寻物启事,具体一点讲是一则寻狗启事,有人把狗丢了,请乡亲们协助查找,把狗送还给主人。
那启事写道:
各位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因我们小夫妻两个一时疏忽大意,走失了家里养着的小狗“亲亲”。“亲亲”是一只哈巴狗,憨态可掬,玲珑可爱,浑身皮毛如雪,惟脑门处染有一片红色,我们戏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亲亲”悟性极高,很有感情,很有礼貌,能给我们叩头作揖敬礼,还能对我们喊爸喊妈,十分乖巧伶俐。“亲亲”嘴馋,非鸡鸭鱼肉不吃,非鲜奶果汁不喝……自“亲亲”五天前丢失后,我们夫妻两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整日惶惶然怅怅然,焦头烂额中已是重病在身,眼见灯干油尽奄奄一息。务请各位乡亲伸出友谊之手,搭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提供确切线索者,酬谢人民币3000元!
有将“亲亲”送还者,酬谢人民币8000元!
A.各位乡亲,您找的是一只狗,救的是两个人!


展开余下试题 谨此启事!
寻狗人:仁杰、艾荷花
2003年×月×日
村里人看罢启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夸这只狗福大命大,摊上这么一对“爸爸妈妈”,是前生的造化;有的说现在的事情真是说不清了,怎么一只小小的哈巴狗比一个大活人还值钱……慷慨激昂或扼腕叹息地议论完了,却又该下地的下地,该回家的回家,该干啥干啥。就在谁也没有注意的时候,又一张红艳艳的启事紧挨着那张启事红艳艳地贴了出来,字迹比那张启事的字迹还大!
这是一张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写道:
各位乡邻,各位亲朋好友:
非常不幸,我们老夫妻两个的儿子于五年前丢失——他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到过我们的家。我们的儿子28岁,西装革履,背头长发,因担任包工队的头头儿,活得十分潇洒。他最大的爱好是喜欢养狗,有狗就会有他!
现在,我们老两口均已年过古稀,体弱多病,生活窘迫,衣食无着,急需有人照料。我们不求鸡鸭鱼肉,不求鲜奶果汁,只要粗茶淡饭,只要温饱而已!
B.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
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
烦请各位乡邻帮我们一把,协助我们把儿子找一找——告诉您一条线索,到狗群里找他!
谨此启事!
寻儿人:仁老栓夫妻
2003年×月×日
村里人看罢这则启事,照样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则启事写得及时贴得及时,占的位置也好;有的说这启事写得有毛病吧,既然是寻人,为什么不把被寻的人的名字写出来?
C.你只写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啦!
17.小说标题“亲情呼唤”,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两则启事提供的信息,你觉得仁杰是个怎样的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的句子,想想这些语言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感情?(分别用一个短语回答)(6分)
(1)仁杰、艾荷花:各位乡亲,您找的是一只狗,救的是两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老栓夫妻: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
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村里人:你只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寻人启事中,老人介绍自己的儿子“活得十分潇洒”。读完小说后,你认为仁杰、艾荷花活得“潇洒”吗?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说用两则启事展开故事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寻狗?寻人?!老人能寻回自己的儿子吗?请展开想像给小说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局。(100字以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30分)
23.根据自己的观察,选择本班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一位同学作记叙对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例写人;②写出人物个性的动作和语言。
 
B卷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呓语(yì) 坎肩(kǎn) 恐吓(hè) 充塞(sè)
B.聒噪(guō) 斑斓(nán) 醋栗(lì) 捋起(luō)
C.阔绰(chuò) 羼水(chàn) 一泓(hóng) 臊子(sào)
D.相公(xiàng) 蜥蜴(xī) 蘸水(zhàn) 较量(jiào)
2.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本原因是(2分)
( )
A.孔乙己好喝懒做,偷窃成性,又不会营生。
B.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对孔乙己的迫害与毒害。
C.周围的人麻木不仁,不但不同情、不帮助孔乙己,反而把他当作取笑的玩物。
D.靠科举制度爬上去的丁举人为人凶残,打折了孔乙己的腿,使他无法生活下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
B.通过对《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文章的学习,使我们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
C.病房的护士在给他扎针输液的同时,还承担了他的一日生活,为他洗脸、倒水、送饭……
D.防治非典,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切忌不能关闭门窗。
4.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我早晚要收拾你!’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句中“裹紧”的动作是为了掩饰自己反复“变色”却又不无难堪的感觉。
B.“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这句语言描写极其精彩地描写了胡屠户无耻的恭维,一个“靠”字,道破天机。
C.《孔乙己》中“我”是孔乙己悲剧遭遇的见证人,作者通过自己的回忆,再现了孔乙己的遭遇,激起人们对孔乙己的同情。
D.本单元的四篇小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告诉我们,古今中外都有自私的人。
5.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犯罪分子落网后,襟怀坦白,全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能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为了搞好班级纪律,新到任的班主任认真调查,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真可谓处心积虑。
D.何老师对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进行了分类指导,很受学生欢迎。
6.填空。(9分)
《孔乙己》一文中“________”字贯穿全文的始终,不仅突出了主人公孔乙己被人当成________的特点,更说明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________。《范进中举》一文中胡屠户在大家的怂恿之下,硬着头皮,“凶神似的”打了范进一个嘴巴,众人和邻居见了“忍不住笑”,其中饱含着________,从中可见胡屠户________________的嘴脸。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分别选自________、________。
7.根据《窗》的内容,完成下列仿写句式。(2分)
与其说它是一篇小说,不如说它是一幅内涵丰富的图画;
与其说它是一扇窗,不如说它是________________;
与其说它是一堵墙,不如说它是________________。
8.《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故事,请你写出这部小说中其他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例:武松打虎)(3分)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6分)
 
(一)
 
口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口技人表演的九种声音。依据原文,它们分别是________、妇人惊觉欠伸声、其夫呓语声、儿醒,大啼声、________、儿含乳啼声、妇手拍儿,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2分)
10.下列加粗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11.与“其夫呓语”和“妇拍而呜之”中的“其”、“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恐前后受其敌 桓侯故使之问之


展开余下试题 B.其真不知马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其如土石何 (陈涉)辍耕之垄上
D.其真无马邪 君将哀而生之乎
1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妇 抚 儿 乳,儿 含乳 啼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维护团结的人
(1)艾团结俏没声息地走进了老王的家,他压低了声音,对老王说:“老王,不要理他。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跟他一般见识。”
(2)老王莫名其妙,________(A .瞪了瞪眼B.眨了眨眼C.闭了闭眼),由于他正忙着打家具,顾不上回答老艾的话。
(3)“其实你也早知道了,你不会计较的,你的水平不一样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艾团结弯下了腰,凑过身去说:“你知道,老周说你的鼻子是假的。”
(6)老王________(A .鼻子哼了一下B.鼻子里酸溜溜的C.鼻子耸了一下),没言语。
(7)艾团结把脸凑得更近一些,哈出来的热气冲到老王的耳朵上,“老周说,你的鼻子是从他家的垃圾堆里找出来的,用猪皮胶粘在脸上的。”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周还说:‘你把你原来的鼻子卖给了走私商了,没有缴讷赋税。’”
(10)老王________(A.眉毛动了一下B.皱起了眉毛C.竖起了眉毛)。
(11)艾团结说:“不必生气,不必生气,我们都知道嘛,你的鼻子是一等品,是珍品,是原作,他那样说,只能说明他的无知,你是不会计较的,你是不会计较的……”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艾团结临走的时候强调说:“一定要以团结为重!一定要以团结为重!”
(14)艾团结离开了老王,又去找老周“维护团结”去了。
14.文中(1)与(9)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
15.选出下列两个词在文中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1)第(3)段中的“计较”
( )
A.打算 B.计算比较 C.争论
(2)第(2)段中的“莫名其妙”的“名”
( )
A.出名 B.说出 C.明白
16.第(2)(6)(10)三段各有一处空格,结合上下文,在括号里选出描写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填入空格中。(3分)
17.下面三段文字是从原文中(4)(8)(12)段抽出来的,请将其准确还原到文中去。(3分)
(1)老王抬起了头。
(2)老王又低下了头,同时开始捉摸:“老周背后讲我的坏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3)老王低下了头,拾掇刨子。
18.文中第⑨段标点有误,应改成________________。(1分)
19.小说刻画艾团结,主要用的是语言描写,其语言特点是(2分)
( )
A.莫名其妙 B.无中生有 C.似是而非 D.语无伦次
20.从艾团结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是(2分)
( )
A.荒唐 B.无知 C.狡诈 D.卑鄙
21.作者替主人公取名“艾团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分)
 
(三)
 
人之健忘
这个故事缘于一个小男孩制作的一个小小的恶作剧。
事出之后,她既为5岁的儿子营造的情景感到不安,又不情愿地在心里替儿子解释着什么。不过在邻居家的男主人找上门来之前,她并不知悉事情的来龙去脉,只知道儿子在走廊里撒了泡尿。
这时隔壁的男主人走进屋来。她原以为他会和往日一样塞给儿子一块糖,可从他宁静的神情中她兀然感觉到——儿子闯祸了。
“告诉我,你在我那菜上撒的是水还是尿?”
“尿!我撒的是尿!”
她想扇儿子一个耳光,但手伸出来以后又觉不妥,遂顿住,作生气状,将儿子推向屋里。“等会儿我再找你算账!”转过身,对男主人道歉:“我给你洗洗。”
男主人说:“小孩的营生,不必,①只觉得挺有意思。”遂和气地告退。
这之后她总觉得欠人家一点什么,以至上班都跟姐妹们叨叨,以求良策。最后意思一致:照原样,给人家买点菜,赔!
但是,这两天邻居家无人。两天之后,她在走廊上与那家男人和女人邂逅。未等她说什么,他们便客气地与她打了个招呼,遂走出门去。
他们怎么了?
又见面了,她刚想提及此事,他们却让她看新买的衣服,问款式怎么样,颜色漂亮不漂亮。这就把她的思想施向了转弯处。她觉得眼前的女人理应着素装,那样才与她肤色相协调。不过面对那件橘红色的上装和粉红色的脸庞,②她没有说出自己的意思。她说挺好,然后又想起了那件事。
她说那件事真对不起。
男人怔怔地望着她,又不解地望望自己的女人。那女人问:“你说什么?”
他们忘了,忘了也得赔!
第二天,她趁邻居不在家,将一大把芹菜放在了邻居的厨房门前。晚上下班,她发现那把芹菜又回到了自家的灶台上。她想去解释一下,到邻居家门前,刚要敲门,又停住。踅身,将那把芹菜又丢回到自家的灶台上。此后,她便把这件事忘掉了。
一切如常。
第三天,她和隔壁的男主人在走廊里相遇。她说:“你早。”男主人说:“早。”接着他又补充道:“③那件事真是不好意思!”她怔怔地望着男主人:“你说什么?”
2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2分)
(1)撒( )的是水还是尿 儿子在走廊里撒( )了泡尿
(2)眼前的女人理应着( )素装 男人怔怔地望着( )她
2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出文章所写的事经过了几天时间。(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2分)
(1)她并不知悉事情的来龙去脉。
(2)两天之后,她在走廊上与那家男人和女人邂逅。
25.见画线句①,男主人找上门来显然不是“只觉得挺有意思”,也不像是来“问罪”的,他找上门来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见画线②“她之所以没有说出自己的意思”是因为(2分)
( )
A.出于礼貌
B.觉得欠了人家一点什么,心中有愧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苏教版八下”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