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44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44]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古诗词阅读(18分)
水 调 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 ,下片问 ,归根到底是在抒发对 的感慨。(2分)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分析一下这句词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这首是情感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4、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他常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句子是 ,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句子是“ , ”。(2分)
5、写出一句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一致的诗句 , 。(1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试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字好在哪里。(2分)
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B.颔联前句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后句写个人命运如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颈联“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前句追记过去,表示自己当时对北宋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后句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D.前三联抒写了国破家亡之痛,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尾联笔锋—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9、品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高亢激越,崇高悲壮,意思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和气节?(3分)
二、古文阅读(45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浏览完整试题10、人们常说:“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可联想到本文中的哪一句话?(1分)
1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作 ,以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4分)
12、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3、按要求填写。(4分)
(1)文中写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句子是: , , 。
(2)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 。
(3)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4)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14、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2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16、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答:
17、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18、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
19、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答: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走送之( )
②左佩刀,右备容臭( ) ④媵人持汤沃灌 ( )
21、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22、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是 。(1分)
23、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基调的句子是: 。(1分)
24、“同舍生”“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其中的原因的句子是: (1分)
2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2分)
2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志趣?(2分)
27、作为现代中学生,我们应有怎样的苦乐观?(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8、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的 精神。(2分)
29、最后一段“赞语”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30、结合短文说说“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2分)
31、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他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分)
三、实践与表达
(一)综合性学习(7分)
通过《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我们能体会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培养我们自己的审美情趣,现在老师让你来组织这次综合性学习。
32、你会把这次活动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的活动任务是什么?(3分)
33、你自己参与的小组是编一本专题诗集,你的题目是《古诗中的 》,请你给这本诗集设计一个封面,要求能反映诗集主题内容。(2分)
34、在展示活动成果时,前一组是古诗配乐朗诵,下一组古诗歌舞表演,你作为主持人,如何把两个小组的节目巧妙衔接一下,请写几句串台词。可以自己编两个古诗篇目。(2分)
(二)作文(50分)
35、题目:收藏
提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选填“真情”“快乐”“亮丽的风景”“十六岁的天空”… …
要求:①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
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
③ 题目或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天;月;人生2、希望人人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3、低沉愤懑;高昂乐观 4、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这潼关。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7、深切地表达了对百姓之苦的理解和同情,对昏君的鞭笞和怨愤8、C(应为南宋) 9、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表明了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食马者; 千里马; 能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12、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通过对食马者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蔑视、愤怒的思想感情。 13、(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其真不知马也;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4、扣住“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来回答即可。 15、B 16、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7、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18、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19、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20、 ①等待 ②气味 香气 ③跑(赶快) ④热水21、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0.甘于清贫,以读书为乐。22、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3、余幼时即嗜学。


展开余下试题2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5、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26、甘于清贫,以读书为乐。 27、言之成理即可。28、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29、既进行了评论,有照应了前文。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30、它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得其乐,淡薄名利的人 31、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取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嗜好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意,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然重在博览,“务于精通”在后。32、示例:分组:一、研讨诗歌的体例和发展史 二、古诗中战争 三、古诗中的山水 四、古诗中的友情 五、古诗画廊 六、古诗新唱33、如友情等、封面以《赠汪伦》为配画的背景。34、刚才我们欣赏了三组同学的朗诵的《满江红》,使我们感受到了岳飞的忠贞报国志,下面请欣赏四组同学自编自演的舞伴唱《水调歌头》 (61.184.97.57)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八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