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539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39]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主观题部分在答题卷上完成。答题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应的选项涂黑。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九韶与《数书九章》
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言中说,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所谓“通神明”,即往来于变化莫测的事物之间,明察其中的奥秘;“顺性命”,即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在秦九韶看来,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通神明,顺性命”的崇高境界。
《数书九章》全书共九章九类,十八卷,每类9题共计81个算题。该书著述方式,大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问曰”,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答曰”,是给出答案;“术曰”,是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草曰”,是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另外,每类下还有颂词,词简意赅,用来记述本类算题主要内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及其解题思路等。
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题文也不只谈数学,还涉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数书九章》在数学内容上颇多创新。中国算筹式记数法及其演算式在此得以完整保存;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都有专条论述,还第一次用小数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卷一大衍类中灵活运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首创连环求等,借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成大衍求一术,使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规格化、程序化,比西方高斯创用的同类方法早500多年,被公认为“中国剩余定理”;卷十七市物类给出完整的方程术演算实录,书中还继贾宪增乘开方法进而作正负开方术,使之可以对任意次方程的有理根或无理根来求解,比19世纪英国霍纳的同类方法早500多年。此外,秦九韶还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同时秦九韶又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可使它扩充到一般线性方程中的解法。在欧洲最早是1559年布丢(Buteo,约1490—1570年,法国)给出的,他开始用不很完整的加减消元法解一次方程组,比秦九韶晚了312年,且理论上的不完整也逊于秦九韶。书中卷五田域类所列三斜求积公式与公元一世纪希腊海伦给出的公式殊途同归,秦九韶还给出一些经验常数,如筑土问题中的“坚三穿四壤五,粟率五十,墙法半之”等,即使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秦九韶还在十八卷77问“推计互易”中给出了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意义。卷七、卷八测望类又使《海岛算经》中的测望之术发扬光大,再添光彩。
除此之外,秦九韶还提出了秦九韶算法。直到今天,这种算法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先进的算法。该算法看似简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求n次多项式的值转化为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在人工计算时,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数表可以大幅简化运算;对于计算机程序算法而言,加法比乘法的计算效率要高很多,因此该算法仍有极大的意义,用于减少CPU运算时间。
浏览完整试题
《数书九章》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当它还是抄本时就先后被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1842年第一次印刷后即在民间广泛流传。秦九韶所创造的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数学的研究方向。焦循、李锐、张敦仁、骆腾凤、时曰醇、黄宗宪等数学家的著述都是在《数书九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完成的。秦九韶的成就也代表了中世纪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与最高水平,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德国著名数学史家M.康托尔(Cantor,1829-1920)高度评价了大衍求一术,他称赞发现这一算法的中国数学家是“最幸运的天才”。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G•Sarton,1884-1956)说过,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注:秦九韶(1208年-1261年)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字道古,汉族,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
1.下列关于《数书九章》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数书九章》全书的著述方式,都是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
B.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此书还是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
C.书中还提出了“物不知数”问题,并总结成大衍求一术,使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规格化、程序化。
D.《数书九章》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2.下列不属于《数书九章》在数学内容上创新的一项是(3分)
A.书中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都有专条论述,第一次用小数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
B.首创连环求等,借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C.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
D.每类问题下写有颂词,词简意赅,用来记述本类算题主要内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及其解题思路等。
3.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九韶认为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明察事物的奥秘,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境界。
B.大衍求一术,比西方高斯创用的同类方法早500多年,被公认为“中国剩余定理”,它和正负开方术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数学的研究方向。
C.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数表可以使计算机程序算法效率提高很多,因此该算法仍有极大的意义,用于减少CPU运算时间。
D.秦九韶所列的三斜求积公式以及给出的一些经验常数,还有他给出的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4.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痛负汉 负:辜负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过:责备
C.兄弟亲近 亲近:亲近的臣 D.自分已死久矣 分:料想
5.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武置酒设乐 ②为世大戮
B.①赐钱二百万以葬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C.①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D.①因泣下霑衿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骑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河去淹死了。骑马的宦官畏罪逃走。皇上命苏武的大哥奉车都尉苏嘉去追捕,结果他人没抓到,恐惧得服毒自杀了。
B.李陵劝说苏武“人生短暂,何必苦了自己”。他以自己为例,说刚投降时也是像发了疯一样,后来也就习惯了,希望苏武能听听自己的建议。
C.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在常惠见了汉使后,汉使以天子射雁得帛书为辞,才让匈奴最终将苏武等人放回汉朝。
D.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翻译: ▲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翻译: ▲
(3)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翻译: ▲
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董钧传》)。
展开余下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9.上片画线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
10.辛词以用典见长,请对词的下片画线处典故进行赏析。(4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 ▲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4)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渔舟唱晚, ▲ ; ▲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向东还是向西
连俊超
胡小兵停下车向后张望,他的女人拖着一捆竹板艰难地走着。胡小兵看到了那女人脸上的汗水,他朝女人喊着:“你等着!”
胡小兵跑到女人身边,说:“给我!”女人继续迈着沉重的脚步,那捆竹板在地上划得唰唰响。女人说:“我行!”胡小兵提高了嗓门:“给我!”女人停了下来。胡小兵抱过竹板就走,他说:“不让我拉,非得让你抱着走,这么沉你抱得动吗?”女人跟上,用毛巾在他脸上擦了一下。女人说:“竹板太长了,车上那么多水泥,不能再放东西了。”
胡小兵把那捆竹板拖到板车旁边,说:“歇两分钟。”然后他点了一支烟。他抬头看了看天,骂道:“他妈的,这老天爷太狠了,弄这么毒辣的太阳!”女人说;“还得往南走一里路,正顶着日头!”胡小兵扔掉烟头说;“走吧,把竹板放到车上,你扶着。”女人没照办。女人说:“这些水泥拉回去你就得喊得半夜腿疼,别逞能了!”女人知道,往南走一里路,就是东西大街,沿大街往东走两百米就是工地了。
女人跟在车后,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一样一走一摇摆。胡小兵不时回头看一眼女人,想喊一句什么,却什么也喊不出。他张大了嘴巴,仍感到像被人掐了脖子一样呼吸艰难。胡小兵脱了短袖,把深红色的上身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太阳。太阳便在胡小兵的脸颊、臂膀、背上镶嵌了无数个小太阳。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一阵凉风很及时地取代眼光充斥着大街小巷。胡小兵往天上一看,不好,要下雨!胡小兵回头对女人喊:“我得赶紧把水泥拉回去,淋了就完了!”汗水把女人几缕头发粘在脸上。她点了点头,说了句只有她自己听到的话。胡小兵顾不得腿酸痛了。要是一车水泥被大雨淋了,他的工钱也就得像汗水一样蒸发掉了。
东西路就是他的目标。胡小兵感到有雨水很不客气地落在脸上,他慌了,可身后的板车并没有慌张,它仍是慢悠悠地爬行,任凭胡小兵怎么用力它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多的雨点飞身而下,像工地的碎块一样密集,它们挡住了胡小兵的视线。胡小兵把一小块塑料布盖在了水泥袋上。他恨不得抓起行人,把他们的衣服也脱下来盖在水泥袋上。
东西路口模糊的红绿灯出现了,胡小兵冲了过去。那时,一辆三轮车比胡小兵更加匆忙地往前冲,把正在拐弯的胡小兵给挂倒了。三轮车没给胡小兵叫喊的机会,它很快就把自己藏进了雨雾里。胡小兵向身后的女人叫了一声。女人丢下竹板飞奔过来,撩起胡小兵的裤管,女人看到了胡小兵左腿上像嘴巴一样的伤口。
女人说:“赶紧去医院,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说:“扶我起来!”胡小兵抓住了板车的把手,说:“你在后边推着,赶紧把水泥弄到工地上,淋透就完了!快!”
雨水早已把他们身上的汗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并企图把这个世界也冲刷一遍。女人站着没动,她突然带着哭腔喊道:“快去医院吧,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腿,鲜红的血从裤管里流了出来。胡小兵吼道:“水泥快被淋着了!快给老子推车,往东两百米就是工地!”然后他拖着左腿拉起了板车。女人跑过来,在板车后面用足了力。
女人咬紧了嘴唇,这样一来,泪水再多,也无法流进她的嘴里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述其作用。(6分)
①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答: ▲
②胡小兵把一小块塑料布盖在了水泥袋上。他恨不得抓起行人,把他们的衣服也脱下来盖在水泥袋上。
答: ▲
13.小说的标题 “向东还是向西”有哪些含意?请结合全文作简要阐述。(6分)
答: ▲
14.小说中多次出现对天气的交代或描写的文字,试简析其作用。(4分)
答: ▲
15.小说是怎样正面刻画人物性格的?请从多角度加以探究。(8分)
答: ▲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残羹冷炙 挺而走险 计日成功 糍粑
B.贪脏枉法 毛骨耸然 锣鼓喧阗 蓬蒿
C.茕茕孑立 东隅已逝 欣欣向荣 慰藉
D.唉声叹气 毋庸质疑 委屈求全 蟊贼
17.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立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从另一个角度讲,“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也是件“好事”,因为它给我们社会提供了一次五十步笑百步的机会,人们纷纷呼吁我们应该“拒绝冷漠社会”。
B.既然提升公民旅游素质是资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绿色旅游”又怎能等量齐观?
C.电视剧《水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水浒》中不乏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唯独林冲一角最为奇货可居。
D.二爷生性胆小怕事,就怕天上掉根茅草砸着自己,战战兢兢地生活了一辈子。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19.仔细揣摩下面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15字以上的句子。(4分)
她一生演出了100多部剧目,其中《西厢记》《窦娥冤》《水浒传》《白蛇传》等代表作,久演不衰,家喻户晓。从艺60多年,她曾敲过张生的房门, ▲ , ▲ ,舞过白素贞的宝剑,把对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20.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请你向主持人推荐一种家乡特色食品。
展开余下试题
要求:①体现该食品的特点;②语言鲜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40字。(4分)
食品名称: ▲
推荐理由: ▲
21.陈、王、刘三位是担任某班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和美术的老师,每人教两门。现知道:
(1)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
(2)王老师最年轻。
(3)陈老师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
(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
(5)王老师、音乐老师、语文老师三人常一起去游泳。
请你分别填出三位老师各教的两门课:(3分)
王老师教 ▲ ▲ 陈老师教 ▲ ▲ 刘老师教 ▲ ▲
五、作文(60分)
22.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富于哲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B(A.原文是“大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C.“物不知数”问题是《孙子算经》中。D.是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
2.D(书体例上的特色,不是数学内容创新)
3.C(答案区间在第四段,人工计算时,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数表可以大幅简化运算)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4.B(过:超过)
5.C(介词,介出地点,译为“到”。A.介词,给、替;介词,被。B.连词,来;介词,用来。D.连词,于是;介词,通过)
6.A(不是“哥哥苏嘉”,而是“弟弟孺卿”)
7. (1)终究是不能回到大汉,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大汉)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苦”、“安所见”的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2)大臣忠诚君主,就像是儿子孝顺父亲一样。儿子为父亲去死,没有什么遗憾的,希望不要再多说了!(“恨”、句意各1分,共2分)
(3)您一定要逼我投降,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在您面前死去。(“降”“ 驩”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
(双斜线处,一处1分,共4分,其他地方酌情扣分)
9. 这三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游子登楼,孤雁失群的一幅凄清、孤寂的晚景图。
(情景描述1分,关键词“凄清”“孤寂”“晚景”各1分,共4分)
10.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
(典故出处1分,解释1分,作用2分,共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为0分)
11.(1)一尊还酹江月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莫道不销魂 (5)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6)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2. 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夸张也算对)(1分)刻画了胡小兵拉车艰难行进的形象(1分),表现了人物的坚毅的性格(1分)。(共3分)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分)形象地表现了胡小兵对水泥被雨淋的焦急而痛心的心理(2分)。(共3分)
13.①“向东还是向西”就是受伤后先送水泥保工资,还是先上医院保身体的艰难选择;②小说以这种艰难选择为题,表达出了这对夫妇的患难深情赞许;③显示了这个群体为了改变贫穷命运所作的抗争和苦涩的人生况味;④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与同情,引发思考。(答对一点得2分,任答对三点得6分。)
14.①烘托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小说中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从侧面烘托了人物的坚毅与刚强。酷热与暴雨中的人物表现出顽强的抗争精神和直面命运的不屈的气概,以及患难中互相关爱的可贵品格。(结论1分,分析1分。下同。)②推动情节发展。酷热使人更加疲惫,行动更加艰难;暴雨导致了交通的紧张与忙乱,下文的车祸也就有了必然性。③凸显主题。胡小兵夫妇在水与火般残酷的生存环境里打拼,这个典型环境是打工者处境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作品以此表现了对他们的关注、同情与礼赞。(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任意二点得4分)
15.①在动作描写中彰显人物性格。酷热天气呼吸都很困难,胡小兵还在拉车。(“行动”1分,合理分析1分。)②用语言显示人物性格。胡小兵的语言简单而强硬,显示人物粗犷而多情。(“语言”1分,合理分析1分。)③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胡小兵左腿上像嘴巴一样的伤口;受伤的胡小兵拖着左腿拉起板车,这些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顽强与坚韧。(“细节”1分,合理分析1分。)④在尖锐的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受伤后保工资还是要身体,这种冲突表现了胡小兵渴望摆脱贫困的心理和坚毅的性格,同时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疼爱。(“冲突”1分,合理分析1分。)(一点2分,共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 C(A.挺—铤,成—程。B.脏—赃,耸—悚。D.质—置,屈—曲)
17.D(A.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不合语境。 B.把不同事物的差别,同等看待。此句中没有“不同事物的差别”,可改为“等闲视之”。C.奇货可居:珍贵的货物,可收集起来,等有高价钱时才卖出去。比喻依仗某种独特的技能或事物以获取功名或财利。此处不合语境。D.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18.C(A.“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难得的表演机会”搭配不当,可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机会”;B.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 D.搭配不当,应把“丰富”改为“扩大”。)
19. 示例:戴过窦娥的枷锁,使过林教头的长枪
(每句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0.食品名称:麻辣烫(羊肉汤、担担面、伤心凉粉、夫妻肺片等。)(1分)理由:麻辣烫,沸腾的红锅,似海的百川,无不可烫。“麻”如蚂蚁咬唇舌,震颤酥软;“辣”似洗桑拿,泪汗齐出;“烫”催欢喜上眉梢,热血沸腾。麻辣烫,这地道的家乡美食,怎一个“爽”字了得。
(修辞1分,切合特点1分,字数1分,共3分。符合要求即可)
21.王老师教数学、美术,陈老师教语文、英语,刘老师教体育、音乐
(共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推理过程:①陈老师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说明王老师和刘老师有一个是体育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②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而王老师最年轻,说明体育老师就是刘老师,那语文老师就有
上一篇:
贵州省遵义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箭桥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资阳市2011”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