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345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5]
厦门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厦 门 市
2011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
(2)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4) ,此时无声胜有声。(自居易《琵琶行》)
(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故往说之曰:“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存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尿酸高吃什么好,宫颈糜烂用什么药好
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说有可以—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乃留止。问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
“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养邑。
(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 疾:疾病B.一日倍约,身为粪土 倍:违背
C.君之骏马盈外厩 盈:充满 D.诸侯皆致养邑 致:献出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吕不韦谋略的—组是( )(3分)
①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 ②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
浏览完整试题
③说秦王后弟阳泉君 ④子傒有承国之业,七仓又辅之
⑤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 ⑥使边境早闭晚开
A.①②⑨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吕不韦以商人特有的敏感,看到了公子异人未来的价值,确定他的投资策略:扶立国家君主,掌握国家政权,泽遗后世。
B.吕不韦对秦国的政治现状、异人的家庭状况作了具体分析,深思熟虑,倾力辅佐公子异人, 实施他的投资计划。
C.吕不韦洞察到华阳夫人的潜在需求,游说阳泉君,说服华阳夫人亲自赴赵接回异人,立其为子嗣,促使秦王最终立异人为太子。
D.吕不韦预期到事情的变化,巧妙安排,运筹得当,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实现了自己荣华富贵的梦想。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后悦其状,高其知。(3分)
(2)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张养浩①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②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注】①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官至礼部尚书,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后借故辞官归隐。②风流:美好的风光。
(1)有人评价这首元曲“一‘愁’笼罩全曲”,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愁”的。(3分)
(2)这首元曲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黛玉午休时,宝玉过来探望。宝玉闻到黛玉袖中发出的幽香,便要瞧她袖中笼着何物。黛玉则扯出湘云的“冷香”来奚落宝玉。宝玉怕黛玉睡出病来,便随口胡诌了一个“女孩在雪地里抽柴草’’的故事。笑闹之时,湘云来了,取笑宝玉作诗忘典之事。(《红楼梦》)
B.连长太太入住高家的时候,觉新、觉慧因阻止不力挨众人责骂,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则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克明心怀鬼胎,心术不正;克安正统刚直,仍有士人夫的不屈;克定明哲保身,毫无气节。(《家》)
C.双桥镇农民暴动时,吴荪甫、孙吉人和王和甫等人正在上海筹建“益中信托公司”,企图吞并中小企业。而后,吴荪甫抽同双桥镇资金的计划落空,赵伯韬又堵住吴荪甫的去路。慑于压力,杜竹斋退出“益中”并站在赵伯韬的一边,“益中”便成了赵伯韬的囊中之物。(《子夜》)
D.葛朗台的弟弟在破产后把儿子托给葛朗台监护,但葛朗台不愿意,后来却又想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只是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钱,还能博得“有义气的哥哥”的好名声。他需要克罗旭叔侄作他的帮手,于是,便有了葛朗台成家以来的第三次请客。(《欧也妮•葛朗台》)。
E.弗比斯和爱斯梅拉达幽会之时,克洛德躲在阁楼里偷看,嫉火中烧,趁他们不备,拔出藏在身上的尖刀,往弗比斯后背刺去。弗比斯说了句“真倒霉”就倒下了,爱斯梅拉达也吓得昏了过去。(《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祢衡裸衣骂曹招致杀身之祸的相关情节。
(2)请简述聂赫留朵夫第二次、第三次去监狱探访的目的及玛丝洛娃的表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孟子目:“不挟长,不挟责,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孟子.万章下》)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交友不能倚仗自己年长或者富贵,也不能倚仗自己兄弟的财富地位来结交朋友。
B.孟子认为交友也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交友不要称兄道弟:不但要和今人交友,还要和古人交友。
C.孟献子的五位朋友不因孟献子“百乘之家”的地位而与之结交,孟子借这一事例论证了他的交友观。
D.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做到乐友之道而忘人之势,百乘之家和小国之君也应该如此。
(2)结合下面的选段,请分点概述儒家的交友观。(3分)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近年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出现了种种反丈化、反文学的论调,到处都在讲“文学的死亡”、“艺术的终结”。有人说,“文学是一个堆积着美好感情的垃圾场。一个充满美文的博物馆,已经寿终正寝了”。
韦勒克指出,有些人攻击文学,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们把文学艺术看成—种保守的力量,仅仅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例如,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韦纳说,“字母是官方强加于平民的”:曾任美国现代语言学会主席的路易斯康姆夫说,“艺术植根于上流社会,已经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韦勒克认为上述看法显然是偏激的。西方文明固然是建雄劳苦大众的辛劳和血汗基础上的,可以说许多文明正是劳动者创造的,但这泱不能作为仇视一切文明与文化(当然包括文学)的理由。文明曾经在许多时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上述论调实际上攻击的应该是保守思想,但对保守思想的攻击决不应导致对文学的攻击。任何从政治的角度对文学的攻击都是不理智的,甚至是愚蠢的。
还有人攻击文学是出于对语言能否真正表情达意的怀疑。诚然,有史以来,语言有时的确不能完美地表达人们内心那种深沉、隐秘的感情和思想,不能完美地解释大至宇宙小至生命体的奥秘。歌德常常抱怨语言的不敷使用;自洛克以来,哲学家们也经常表达对语言的怀疑。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福柯提出,到当代,语言和它所表达的事物已经分离,人们落入了语言的陷阱,钻进了语言的迷宫,最终什么知识与信息都无法获得。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既然语言的作用受到如此深重的怀疑,文学自然成为攻击的对象。正是基于这种对语言的深刻怀疑,巴特说,“文学是一个骗人的意义体系,它总是在表达某种意义,但却总是毫无意义。”法国当代批评家莫里斯布朗肖说,文学必将消亡,一个没有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和书籍的时代将会到来。
展开余下试题
韦勒克指出,这种对语言和文学的怀疑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的怀疑,对人类未来的怀疑,对人类自身及其创造物乃至人类社会的怀疑。正是由于语言文字的发明,人类社会才加速摆脱蒙昧进入文明。不难设想,倘若没有语言文字,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子。任何理智正常的入都会看出,只要人类存在,语言作为人们交往的工具就会存在。人只要活着,他就要讲话,就要写作,语言决不会消失,文学也绝不会“死亡”。
还有—种论调认为,文学只是—种暂时的、过渡的产物,它终将为电子时代的媒介所取代。韦勒克说,我们不否认电子媒介作为—种新的媒体确实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它的影响不可低估,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文学将被取代。相反,他举出具体的统计数字证明,在新兴媒体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写作、阅读、出版仍旧兴旺发达,有增无减。可见,认为文学将被电子媒介取代的论点是没有根据的。
(选自美国勒内.韦勒克((文学理论)),刘向愚等译,有删改)
10.下列不属于“文学的死亡”“艺术的终结”理由的—项是( )(3分)
A.文明是建立在劳苦大众的辛劳和血汗基础上的,文学艺术是一种保守的力量;艺术植根于上流社会,已经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B.到当代,语言和它所表达的事物已经分离,人们落入了语言的陷阱,钻进了语言的迷宫,语言不能满足人们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需要。
C.电子媒介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文学只是一种暂时的、一过渡的产物,终将为电子时代的媒介所取代。
D.语言是文学的媒介,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交流作用不容怀疑。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出版、写作、阅读仍将有增无减。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出丁政治上的需要去攻击文学,把文学艺术看成一种保守的力量,这是不理智的,甚至是愚蠢的。
B.尽管存在着保守的思想,但保守思想不是文明的主流,不应因此对文学全盘否定,文学艺术的作用应给与充分肯定。
C.文学成为攻击的对象,使人们深重地怀疑语言的作用,认为语言的确不能完美地表达人们内心的感情和思想。
D.有人认为文学必将消亡,一个没有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和书籍的时代将会到来,原因是语言功能受到深重怀疑,文学的作用被否定。
12.韦勒克始终站在捍卫文化与文学的立场上,请结合文本,简述其主要观点。(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扯淡
侯德云
岁月是个无情无义的家伙,硬推着爷爷,往老龄上去。头发白的已经白了,没白的地方快白了。牙齿掉的已经掉了,没掉的也快掉了。爷爷老喽。人总是要老的呀。
爷爷老了老了,老出这个毛病。有事没事,爱闲扯个淡,唠唠叨叨,把肚子里的旧货,陈麦子,烂高粱,抖落一地,扫不净。
孙子听着烦。烦就烦你的吧。爷爷不理那个茬,有滋有味地叨咕下去。大智若愚的样子。或者也可以说是,大愚若智。
爷爷说,那年,我还是个愣头小伙子哪,参加了游击队。晚上端鬼子岗楼,不知谁,弄出一个响儿,被鬼子发现了,机关枪,哒哒哒,哒哒哒,一个劲儿扫。狂得不知姓个啥。
孙子懒懒地检起话头:岗搂端了没?
爷爷沉了脸,摇头:没。鬼子狠哩。死了两个弟兄。那几天,心里就是一个恨!
默了一瞬,爷爷笑:个把月,又去。端了个屁的。炸药包,手榴弹,轰轰地响。出了口鸟气
啊!
孙子脸上木木的,半晌,吐了一个问:游击队啥编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
爷爷凝了个怔,无话。
孙子又吐了一个问:企业吗?国营还是集体?
爷爷又凝了一个怔,无话。
孙子勾了头,翻一本花里胡哨的杂志,哗哗乱响。
爷爷瞟了孙子一眼,接着,往下扯:转过年,我参加了八路。嗬,那叫神气!队伍往外—拉,漫山遍野,海啦。打大仗!啥也不顾,劲儿劲儿的,就是一个冲!,小日本鬼子,稀巴啦,举了白旗,降啦。哈。
孙子突然抬起头,眼睛一眨不眨:爷,你干掉几个小日本?
爷爷笑,悠儿悠儿的:哪有闲空数哇,大其概说,不下八九十来个吧。嘿嘿。
孙子生了兴致,扔了手里的杂志。嚷:爷,你发财啦。干掉一个,得多少奖金?
爷爷岔了嗓:奖金?没啊,倒是身上让鬼子的枪子儿钻了几个洞。
孙子矮到真皮沙发深处,撇撇嘴:爷,傻了吧你,没奖金干个舍劲儿?不如去唱歌,不如去踢球,一个个全是大款!
爷爷吼:炮火连天,鬼子打到家门口啦,唱个屁歌?踢个屁球?
孙子—脸不屑:那就去做买卖,就便还能跟日本人搞个合资企业,当个老板多牛呀?话再说回来,干啥不比打仗强?死了白死。嘁!
爷爷垂下眼皮,锁了嘴。抬腚下楼。弓身背手,沿大街一驼—驼地走。车嚷人喧,愣是没听见个响儿。
日头撞向西山,洒一坡血,那景,酷似刚刚了事的战场。
爷爷叹一口气。停停,又叹一口气。沿大街—驼一驼地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997第20期,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爷爷没事爱跟孙子闲扯当年打仗的事,说得有滋有味:可是孙子听了却不屑,因为他认为,爷爷说的那一套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了。
B.“不如去唱歌,不如去踢球,一个个全是大款!”孙子说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嘲讽爷爷,实际上是借此表达改变现状的良好愿望。
C.本文末尾,作者以日落两山的景象渲染气氛,写出了爷爷内心的凄然;“血”、“战场”引人追忆那些为国抛洒热血的志士。
D.本文语言表达颇具特色:通篇由短句构成;叙述语言精练雅致,朴素自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郁。
E.作者通过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使得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14.请分别概括小说中爷孙俩的形象特点。(4分)
15.本文题为“扯淡”,如何理解?有什么作用?(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叶公超①:还是文人最自由
徐百柯
叶教授隔壁是一户美国人家。其家顽童时常翻墙过来骚扰,叶不胜其烦,出面制止。顽童不听,反以恶言相向,于是双方大声对骂,秽语尽出。顽童家长闻声出视,堂堂教授正厉声大喝:“我要把一桶粪浇在你的头上!”
那位家长慢步走了过来,并无怒容,问道:“你这一句话是从哪里学来的?我有好久没听见过这样的话了。你使得我想起我的家乡。”
结局皆大欢喜,一句粪便浇头的脏话使得叶公超和邻居从此成了朋友。
叶公超出使美国,应邀发表演讲,“不看讲稿,出口成章,手挥目送,亦庄亦谐。有时声若洪钟,排山倒海;忽然把声音降低到如怨如慕,窃窃私语,全场听众屏息静听”。演讲完毕,三四百位听众起立鼓掌,历数分钟不息。在场的多位名教授都赞许他的英语是“王者英语”,声调和姿态简直可以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相媲美。
作为学者从政的典型,后人评价叶公超:在他从政后的举止言行里仍然可以看出他基本上是一个读书人、一个书生、一个知识分子,一生中都放不下他那知识分子的身段,丢不掉那股知识分子的傲气。
展开余下试题
1961年,因蒙古加入联合国问题,叶公超被蒋介石电召返台,随即被免去‘驻美大使’’职务。记者问其感想,他愤然曰:“叶公超死了,以后别来找他!”—代外交家的谢幕辞,却丝毫无关外交辞令,纯然一派文人气。
赋闲之后的叶公超曾到台大和台师大兼任教授,开的课还是老本行“现代英美诗”。台下听者如云,他于是感慨:还是文人最自由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然而毕竞文人最天真。不久,有关方面便来干预,向校方施压。叶教授的课匆匆上了一个学期,便被迫收场。
人问:“假如生命可以重新来过,你打算如何?”叶公超不假思索答:“我再也不做同样的事!”
外交家叶公超总是西装笔挺,风度翩翩,这是他“玩熟了”的一套规则。然而平日生活中,他给人的印象却是“处处藐视外国规矩。他讽刺西装,说西装袖子上的纽扣现在用来装饰,其起源却是防止大家吃喝之后,用袖子揩嘴巴。洋人打领带,更“秒不可言”,是为了便于让人牵着脖子走,且面对牵着他的人,表示由衷的臣服。
这是骨子里的文人气。他的同时代人不用绅士来描述他,虽然他在“绅士”的故乡剑桥大学拿过学位,又长期悠游于最重礼仪的外交界。更贴切的形容是“名士”——雅到与王室、首相相提并论者,乃名士;俗到与顽童骂架者,亦名士。
名士习惯于“见大人,则藐之”。当“驻美大使,他对朋友说:“见了艾森豪威尔,心理上把他看成是大兵,与肯尼迪晤谈时,心想他不过是一个花花公子、一个有钱的小开②。而已。”
从前的学生祝贺他荣膺“驻美大使”,他一笑,俯耳低声说:“别提了,是赔本儿生意!”
朱自清日记里提到叶公超,形容他“喜怒无常、狂狷耿介。和他相处,如同喝一杯醇酒,吃一碟辣椒……”
在上世纪30年代那段文人自由的岁月里,朋友们总是习惯“深埋进叶教授家舒适的沙发,呷着叶教授家著名的普洱茶,听任叶教授把他有趣的谈话不受节制地一直讲下去”,他的谈话“涉及太阳底下的—切,外加太阳之上的一些——百科全书的全部范围”。
然而也有朋友尝过辣椒的滋味。一次叶公超与友人谈起某某英国诗人,叶取出其人诗集,翻出几首代表作,要友人读,说读过之后再讨论。友人倦,抛卷而眠。叶公超竞大怒,顺手捡起一本大书投掷过去。友人虽未头破血出,却也大惊失色。
叶公超晚年幽居台湾,以书画排遣寂寞,“怒写竹,喜写兰”,只是,写竹多于写兰。
(选自中央编译出版社《民国那些人)),有删改)
【注】①叶公超:广东番禺人。早年留学美国和英国,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后入政坛,曾任台湾“外交部长”“驻美大使”等职。②小开;上海人对有钱人的泛称。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写了叶公超的两件事:一是与美国顽童骂架,二是演讲时所说的英语被美国教授赞为“王者英语”。一俗一雅,展现出叶公超的名士风采。
B.被免去“驻美人使”职务之后的叶公超一度“重操旧业”,感受到文人的自由,这也使得他对自己的从政之举很是后悔。
C.叶公超“见大人,则藐之”,视艾森豪威尔为大兵,视肯尼迪为“小开”,这一点与鲁迅笔下的阿Q相似,都具有“精神胜利法”的特征。
D.文末“只是,写竹多丁写兰”—句,形象地说明了叶公超晚年的心境,也暗含着作者对这位一代名士的叹惋之情。
E.作者精心选材,通过对叶公超在外交场合的表现及日常言行的记述,旨在勾勒出—位个性鲜明的优秀外交家形象。
14.文中引用朱自清的日记有什么作用?(4分)
15.你认为叶公超的“文人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小王要参加今年某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卜面是他写给高校招生老师的自荐信中的部分内容,文中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当,请你指出并予以修改。(3分)
贵校这些年的发展,靠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实现的。作为高校的招生老师,能招到品学兼优的学生一定是您的梦想之一。如果有幸成为贵校的一员,我一定努力上进。真诚地希望贵校能为我略尽绵薄之力,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您的选择是正确的。
(1)将 改为(2)将 改为
(3)将 改为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算,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城镇就业人口供给将达2500万,但实际能供应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个,即意味着有1300万人难以就业。在农村,仍有2亿左右的劳动力没有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材料二:春节过后,东南沿海的劳动力缺口再次出现,许多企业招不到员工。“用工荒”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今年的“用工荒’’比以往来得早、来得猛,甚至蔓延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河南等地。东莞企业重奖推荐老乡来务工的员工。福建部分企业的招工重点也从川渝鄂等人力资源大省转移到了陕甘滇等人口相对稀少的省区。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是如何看待“用工荒”的?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六、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20世纪90年代撰写了—部名为《力量转移》的著作,认为从古至今经历了三种力量的更替,即暴力、财富和知识。对此,有人认为前行的力量还包括文化、创新、信仰等。你认为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能套作。
答案
2011届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6分)
1.(6分)
(1)偭规矩而改错 (2)而无车马喧 (3)烟光凝而暮山紫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烽火扬州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3分)A(疾:勤苦、勤劳)
3.(3分)B(①是说公子异人的状况;④是说子傒有资格继承王位和士仓的辅佐,是吕不韦谋略的依据,而不是直接表现吕不韦的谋略;⑥是异人对父王的建议。)
4.(3分)C(“华阳夫人亲自赴赵接回异人”有误,原文是赵国送回异人。)
5.(1)(3分)华阳夫人喜欢他打扮的样子,赞赏他很聪明。(“悦”“高”“知”各1分,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2)陛下没有派遣一个使臣去抚慰他们,我担心他们都有怨恨之心。(“一介之使”“存”“恐”各1分,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参考翻译】
濮阳商人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秦国入赵为质的公子异人,便回家问父亲:“从事农耕能获利几倍呢?”他的父亲回答说:“十倍吧。”他又问:“买卖珠宝,能赢利几倍呢?”答道:“一百倍吧。”他又问:“如果拥立一个君主,能获利几倍呢?”他父亲说:“这可无法算计了。”吕不韦说:“如果艰苦耕田劳作,并不能丰衣足食;如果拥君立国,就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秦国的公子异人这时正在赵国做人质,住在聊城。吕不韦前往劝说道:“公子傒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他的母亲又在宫中。如今公子您既没有母亲在宫内照应,自身又处于祸福难测的敌国。一旦秦、赵违背盟约,公子您的性命将难以保全。如果公子听从我给你谋划大事,请求回国,
上一篇:
八年级下册七单元课内基本内容检测
下一篇:
唐山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厦门市2011”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