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13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6]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一) (二)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默写。(8分)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3)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鱼家傲 秋思》)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5)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汲(jí)取  憎 恶(è)   匿(nì)名 媲(pì) 美
B.污秽(huì) 戍(shù)守 祈祷(dǎo) 窥 (kuī)伺
C.提 (dī) 防 瞥(biē) 见 棱(léng)角 瞰 (kàn)望
D.大厦(xià) 肋 (lèi) 骨 别墅(shù) 忏(qiān)悔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中流抵柱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B.销声匿迹 张皇失措 藏污纳垢 轰堂大笑
C.刻骨铭心 斩钉截铁 断章取义 鳞次栉比
D.无精打采 漠不关心 名副其实 如法泡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
真是妙手偶得啊!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雷锋的钉子精神,我们是值得学习的。
B.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决心,要好好学习。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6.仿照下面划线句,在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之前后连贯流畅,(2分)
“人就这么一辈子”,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 。
7.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2分)
答:
(2)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
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2分)


浏览完整试题答: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 归园田居(其三)(4分)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 , ”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9.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二)(14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曹刿论战》)
[乙](晋)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⑤ ,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
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孟门:原国地名。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 )
②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庇:( )
11.下列句子中的“以”字与“可以-战”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以塞忠谏之路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
②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答:
13.按要求填空:
①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②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中的“ ”这一句。(4分)
14.甲文中,从“曹刿请见”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你谈谈对这种做法的理解。(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17分)
①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②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③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④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额为三百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⑤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⑦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⑧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⑨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展开余下试题⑩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
⑾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⑿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15.梳理故事情节,用简洁的文字填写下面的方框。(6分)
答: → 母女对话,众人情绪渐稳定 →
→有人点燃衣服照明,几人把火扑灭→
16.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加点的词用得是否恰当?如果用得恰当,请说说它的好处;如果不够恰当,请找出一个更好的词语替换它,并说说理由。(4分)
①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
答:
②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
答:
17.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突然停电时人们躁动不安的状况。仔细阅读第⑤段,感受一下母女对话后地铁车厢里的氛围,并在下列横线上仿照画线句子,写一句话,描写出当时特有的宁静。(2分)
此时,车厢里
18.文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2分)
答:
19.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3分)
答:
(二)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13分)
①用水告急、用电告急!去年入夏以后,这样的信息不断充斥耳际,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再次成为各级紧急呼吁的重点和国人必须的选择。
②曾几何时,“节约”两个字被打上了“过去时”的烙印,似乎成了不入时的代名词。不少人觉得,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节约已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就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停滞不前……
③其实,提倡节约与我们发展经济奔小康、提高生活水平并不矛盾。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于“节约”二字,我们也应该从更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把握和追求,让节约成为我们统一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④让节约成为一种追求。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如今,缺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地球上维系生命的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有人打了个比方,如果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一杯水,那么其中淡水仅有1茶匙,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1滴。我国又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其可利用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可见节约用水,乃至于节约一切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
⑤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当你离开家或办公室时,你应该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当水龙头滴漏时,你应该想到先用一个容器把水接下来,再请人抓紧修理:当你扔掉一张纸时,你应该意识到它的另一面还可以用,而这样做可以减少一半的用纸量。节约是一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流,少建一座电站,拯救一片森林,保留一处资源……
⑥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节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德。古人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这里的节俭便是节约,便是告诫人们要力戒奢侈和铺张浪费。
⑦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大力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中国的革命事业”。今天,战争的烟云虽已远逝,勤俭节约的真理却并未失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神圣而任重道远,非常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让节约成为一种传统、一种追求、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精神吧!
20.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 (2分)
答:
2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作者的观点的? (3分)
答:
22.文章第④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2分)
答:
23.第⑤段中谈到“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你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请用与本段相同的句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2分)
答:
24.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我们应大力提倡。请你为宣传节约拟一句标语和一副对联(或对偶句)。(4分)
答:
四.作文(50分)
25.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心情愉悦的,能够温暖人心的……
请以“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答案:
一.1.(1)恨别鸟惊心 (2)物是人非事事休 (3)衡阳雁去无留意(4)零落成泥碾做尘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B 3C 4A 5C 6如果我是画家,便要画出最美的画卷7(1)示例①: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 ②农家田园,是你我的绿色天地!③一片真心、关心绿地、一片真情、关注健康.(2)示例:大明村自然环境优美,周边有果园、竹林、茶园、水塘、水库围绕,到过的人们称其为“世外桃源”,这里空气清新,芳草鲜美,有民俗民风表演、民族特色舞狮,处处散发着江南浓厚的水乡风情,是人们亲近大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一)8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9D (二)10①指猪、牛、羊等②庇:庇护,即赖以生存。11.C 12.①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但)一定按实情处理 ②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13.远谋 鄙 ②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14.言之有理即可
三.(一).15突然停电,地铁车厢里怨声四起;一位乘客突发心脏病,众人传递药瓶救治;由一位盲人引领,大家手拉手走出地铁。16.①可贵用得好。它写出了人民从慌乱躁动中开始冷静下来的状态,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状态的肯定。②认真用得不够准确,可用谨慎替换。谨慎除了有认真的之外,还含有小心的意思,此处用谨慎更符合语境。(意思接近即可) 17.示例:此时,车厢里仿佛掉下一根针都听得见,静悄悄的。(只要形象地描述出此时十分安静的状况,符合语法即可)18.要求回答具体,有简要的分析,如:对第五个片段印象深刻,将大家引领出黑暗的人竟然是一位盲人,这说明在危难时刻,只要冷静、坚定,就可以发挥个人潜能,化解危难。19.本文给人的启示是:灾难来临,一要冷静、镇定,二要团结协作,三要科学应对(有求生的科学知识)。(以上三点,答出一点得1分,每个得分点意思对,符合情理即可)(二)20.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21.文章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让节约成为一种追求;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22.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23不设统一答案,如:当你进入浴室时,你应将开关调到合适位置。 24.不设统一答案,如:节约资源,延缓生命。一分一文来之不易;一点一滴弃之可惜等。
四.25(略) (61.139.253.24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0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