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学考模拟卷

阅读:1916  
标签:沪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16]
2011学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1学年嘉定区9年级第2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 河汉清且浅, 。 (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2.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草色烟光残照里, 。 (柳永《蝶恋花》)
4. 青山绿水, 。 (白朴《天净沙•秋》)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6.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观 沧 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中“志”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点明了观沧海地点居高临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写出了沧海壮阔宁静的景象。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写出了岛上春天盎然的生机。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9. 选文作者原名 (人名),他是三国时的政治家、 。(2分)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的中心内容是希望陛下能“亲贤臣,远小人”。
B.①②两段中,作者推荐的人都是“贞良死节之臣”。
C.选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文臣武臣对比,亲者远者对比。
D.选文中的三个段落都是围绕“用人之道”逐层展开。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若石之死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①。若石率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②,日入而举辉③,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弩,撤其备,墙坏而不修,篱决而不葺。无何,有貙④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投之以石,貙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注释】①藩:篱笆。②殷钲:敲响金属。③举辉:点起篝火。④貙:(音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若石居冥山之阴( )
(2)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
13.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卒岁虎不能有获”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终于过了年,老虎不能有所捕获。


浏览完整试题B.到了年底,还是不能将老虎捕获。
C.终于死了,老虎还不能够有捕获。
D.一年结束了,老虎不能有所捕获。
14. 若石“于是弛其弩,撤其备……”的原因是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其结果是 (用自己语句概括)(3分)
15.文末“人曰……”一句作者既道出“若石之死”的原因,还揭示出写作意图是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卡路里不是唯一的标准
①表面上看,只要吃进去的卡路里比消耗掉的卡路里少,肯定就能减肥。但是,专家们经过20年时间,对12.0877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健康男女进行研究后发现,卡路里不是决定体重的唯一因素,食品的种类往往能起到更关键的作用。这项研究的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②研究者哈佛大学心血管和流行病学教授达里奥什•莫扎法里安博士总结道:“从减肥的角度看,食品是有好坏之分的。 两种食品的卡路里一样,减肥的效果也大有区别。”
③为了方便比较,科学家把各种食品对体重的贡献率进行了量化。具体说,志愿者的体重平均每4年增加1.5公斤,不同种类的食品对增重的贡献不一,其中炸薯条最糟糕,贡献了1.53公斤,含糖软饮料为0.45公斤,红肉为0.43公斤,甜食和饭后甜点为0.19公斤,纯果汁为0.14公斤。
④从这些贡献率数据可以看出,糖类以及去除纤维素的精制淀粉最糟糕。研究者认为,这些食品降低了人的基础代谢率,也就是说,常吃简单碳水化合物的人在安静时消耗的能量较少,这显然不利于减肥。粗粮则没有这个问题,常吃粗粮的人基础代谢率不受影响,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当两者的卡路里一样的时候,吃粗粮比吃细粮更不容易长胖。
⑤还有一些食品对体重增加的贡献率为负值,说明它们是有利于减肥的好食品。比如蔬菜的贡献率为-0.1公斤,粗粮为-0.17公斤,水果为-0.22公斤,坚果为-0.26公斤,酸奶为-0.37公斤。
⑥蔬菜、水果和粗粮对增重的贡献率不会让人惊奇,但酸奶竟然有如此大的减肥功效却着实让人吃惊。研究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酸奶中含有的细菌能分泌肠道激素,让人产生饱足感,从而降低食欲。
⑦另一种值得注意的食品是坚果。虽然坚果富含脂肪,但主要是植物性脂肪,与动物性脂肪有很大不同。其中,花生酱被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原因在于人吃了花生酱后不容易产生饥饿感。
⑧研究者还指出,其他一些生活习惯也会对体重产生较大影响。有些不必解释,比如常运动的人体重比较恒定。有些需要解释,比如看电视越多的人越容易长胖,这不光是因为看电视会减少运动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常看电视的人比较容易受到电视食品广告的影响,导致多吃。
⑨烟酒消费对体重的影响比较复杂。其中,葡萄酒被认为对体重没有影响,但其他酒类消费过量却可能增加体重。抽烟的人体重往往较轻,但这很可能是因为吸烟使人产生了其他一些疾病,导致体重下降。戒烟的确会让人长胖,志愿者戒烟后的头4年体重平均增加了2.33公斤,但如果坚持下去,再往后就没有多大影响了。
16.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7. 在第②段中的“ ”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两种食品的卡路里一样,减肥的效果也大有区别。
18. 下列各项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对贡献率进行量化,是为了方便比较各种食品对体重的影响。
B.蔬菜、水果对体重增加的贡献率为负值,人们是能够理解的。
C.所有酒类消费过量都有可能增加体重,因此人们要饮酒适量。
D.从减肥的角度看,食品有着好坏之分,炸薯条应属于坏食品。
19.分析以下各类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⑴第④段,“当两者的卡路里一样的时候,吃粗粮比吃细粮更不容易长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⑦段说,酸奶和花生酱都具有减肥功效,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⑶第⑧段,“看电视越多的人越容易长胖”的主要原因是 ,此外还有 ________ 。
20.这篇文章的题目说:卡路里不是唯一的标准。那么,联系全文看,影响人的体重变化除卡路里外,还有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
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
①1939年,湖南大学文学院急需法文教师,到处寻找,没有找到通晓法文的教师。院领导正在着急的时候,英文老师陈世骧推荐:“我有个朋友,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法文水平很高,可以当法文老师。”
②陈世骧推荐的是金克木。论学历,金克木只是个小学毕业生,但陈世骧说金克木在中学里教过英文,从初一到高一4个班的课都由他教,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不仅英文好,而且法文水平也好,足以胜任大学教师。
③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陈世骧拿出北大外籍教授——法国人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翻开里面的法文序言,序言中赫然写着金克木对此书的贡献。原来,1933年,金克木曾经在北京大学旁听邵可侣的法文课,之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邵可侣的讲义成为《大学初级法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④其实,金克木的求学经历本身也有必要一提。1930年,金克木18岁到北平求学时还不懂英语,靠着好奇心和钻劲,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又找了一位学费要价不高的私人老师,便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也是同样的方式,金克木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世界语。
⑤金克木也参与到邵可侣组织的“法语圈”的交际活动中,并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著名教授吴宓,相互间很谈得来。
⑥金克木的这些经历,陈世骧虽然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无论如何,让一位只上过小学而半路出家学法语的年轻人去大学教法语,毕竟很不寻常。但是, ,所以湖南大学最终决定聘任金克木。事实上,当陈世骧得知教学课本并不是邵可侣编的那本,而是用英文讲法文的外国书时,便更加紧张。
⑦陈世骧生怕自己推荐的人无法称职,所以,在金克木上第一堂课时,他在外面听了半天。金克木一点也不知道,他只是顺顺利利地教好一堂又一堂课,其教学质量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学生们的欢迎。这应该很富传奇色彩吧。就像金克木所说:“恐怕暗中听我的课的不止他一个。谁能相信一个没出过国的年轻人竟能对大学生用英语教法语做中国话解释呢?”
⑧1941年到1946年,金克木在印度工作和学习。他虽然没去哪个大学进修,却有缘到释迦牟尼的鹿野苑,住香客房间,与僧侣为伍,在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他再一次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对梵文和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到已经归隐的法喜老居士真传。金克木自己这样描述当时的教学情况:“两人在大炕上盘腿坐着对话。先是我念,我讲,我问,他接下去,随口背诵,讲解,引证,提出疑难,最后互相讨论。”在这样的学习中,金克木精通了梵文和佛学。当1946年回国时,他已经成为中国某些领域中的“稀缺人才”。


展开余下试题⑨金克木一到上海,郑振铎推荐他到大学教梵文,但没能如愿,也许还是因为金克木的低学历吧。不久,有人说吴宓先生在武汉。金克木与吴宓熟悉,吴宓很看重金克木,马上向武汉大学推荐。
⑩吴宓当时是武汉大学外语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又是校务委员会委员,其学问及人品是学术界普遍推崇的,所以,他的举荐是很有份量的。但吴宓没有想到的是,他推荐金克木到外文系教梵文,而文学院院长刘永济却把金克木安排在哲学系教印度哲学。原因跟金克木第一次当大学老师一样——武汉大学也找不到教印度哲学的合适人选,而这门课程又是必修课,金克木正好填补这一空缺。
○11推荐人吴宓不放心,他十分认真地对金克木说:“你教语言、文学,我有信心;到哲学系去,我不放心。”金克木回答:“到哲学系对我更合适。因为我觉得,除汤用彤等几个人以外,不知道谁还能应用直接资料讲佛教以外的印度哲学,而且能联系、比较中国和欧洲的哲学。何况我刚在印度呆过几年,多少了解一点本土及世界研究印度哲学的情况,又花功夫翻阅过汉译佛典,所以自认为有把握。”
○12吴宓仍不放心,于是他像陈世骧一样, 。
○13从此,金克木一直在大学里教书,从武汉大学到北京大学, (jī)身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行列。
○14至今,像金克木这样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依然受人敬仰的学者仍是大学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似乎在提醒我们,有的时候,学历并不是一切。
21.根据括号中的拼音,第○13段“ ”上应填入的汉字是 (1分)
22.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贡献”、第④段中的短语“同样的方式”在文中分别具体是指 和 (4分)
23.对金克木能成为湖南大学老师的理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克木有良好的中学从教经历。
B.金克木对相关大学教材有贡献。
C.金克木有超强的语言学习能力。
D.金克木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24. 请理解第⑧段中“我念,我讲,我问”的这样的“教学情况”,说说作者借此强调了(1) ________ (2) ________ (4分)
25. (1)第④、⑤两段运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4分)
第④段__________;第⑤段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分别在第⑥段和第○12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4分)
第⑥段内填入的语句是_________;第○12段内填入的语句是________
26. 在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金克木现象”的情感与思考,请作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7. 题目:再一次
要求:(1)先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
(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2011学年嘉定区9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每空3分,错、添、漏、改字即扣1分,扣完为止)
1.相去复几许 2.僵卧孤村不自哀 3.无言谁会凭阑意 4.白草红叶黄花 5.濯清涟而不妖 6.问今是何世
(二)古诗词阅读理解(4分)
7.(2分)志向 8. (2分)A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8分)
9. (2分,每空1分)诸葛亮 军事家
10. (3分)(得分点:“是以”、“举”以及句意通顺)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担任中都督
11. (3分)C(文臣武臣在文中构不成对比,他们是类别不同,而不是行为相对)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12分)
12. (4分,每小题各2分)(1)山之北 (2)吃
13. (3分)(此句翻译要点:卒、岁、“获”的对象)D
14. (1分)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2分)被貙用爪子打死
15. (2分)警示后人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现代文
(一)(22分)16. (4分)列数字 具体说明了研究的时间之长、研究涉及面之广,研究水准之高
17. (2分)即使(即便)   18. (3分) C (“葡萄酒被认为对体重没有影响”)
19.⑴(3分) (只答后一点得2分)因为细粮降低了人的基础代谢率,人在安静时消耗的能量较少;而常吃粗粮的人基础代谢率不受影响,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⑵(3分)使人产生饱足感,不容易产生饥饿感,从而降低食欲
⑶(4分,每点两分) (次序颠倒不给分)容易受到电视食品广告的影响,导致多吃;因为看电视会减少运动量
20.(3 分,不分顺序)食物种类;生活习惯;烟酒消费
(二)(26分)
21. (1分)跻
22. (2分)金克木整理并校订邵可侣的讲义 (2分,回答不完整扣1分)借工具书、找私人教师、看原版书的方式学习一门外语
23. (3分)D 24. (4分,每小点各2分)(1)自己是学习的主人,(2)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25. (4分,每小点各2分)(1)介绍了金克木的学习经历和学习外语的超常能力,为金克木能到大学任教提供了前提。 承接上文交代与邵可侣的密切关系,又为下文获得吴宓的推荐做了必要交待
(2)(4分,每空2分)湖南大学里实在找不出教法语合适的人选 在教室门外听了半天(金克木的第一堂印度哲学课)
26. (6分,每小题各3分)⑴表达作者对没有文凭却有真才实学的学者的尊敬; ⑵提醒人们学历并非是衡量人们学识的唯一标准
三、写作(60分)
2011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得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
3. 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竹枝词》)
4. _____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
5.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6. 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狼》)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词中“烟光”的意思是____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
B.“无言谁会凭阑意”指主人公没有遇上熟识的人说话,所以没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
C.“强乐还无味”写主人公勉强欢笑但仍抑制不住愁绪,更写出“春愁”的缠绵执着。
D.“衣带渐宽”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因为“春愁”的折磨而痛苦、无奈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②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展开余下试题9.本文作者是_______代(朝代)桐城派古文家_________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
A.第①段写了观日出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B.“大风扬积雪击面”交代了作者登泰山的季节是在冬天。
C.写日观以西峰“而皆若偻”,衬托出了日观峰的高大雄伟。
D.“皆不及往”是指作者来不及去参观泰山上的建筑群、石刻等古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锡饧①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②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③,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饧(táng):同“糖”。②戴原礼:人名。③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溢:满。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偶一求药者既去( ) (2)原礼心异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____________
14.文中的医家“庸”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①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
②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_______________。”
③如何才能做到“入神”?《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即孔子是如何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的。孔子学了十几天,一直学同一首曲子,师襄对他说:“此曲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曰:“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曰:“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不紧不慢地又答曰:“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过了一会儿,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惊失色,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这个故事也许有夸饰的成分,但孔子这种学习的认真程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到了“入神”的地步。
④可见,入神,先要专一。对于读经典来说,只有专一才可有功。否则,一目十行,一日百篇,看似读得多,但仅仅只是与眼睛打了个照面,如何能让经典中的道理、知识与智慧化为滋养自己的养分,从而长出精气神呢?古人说得好:“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毕竟,经典在精专,研读贵纯一,既想左手画圆,又想右手画方,其结果必然是贪多嚼不烂。
⑤不仅如此,入神,更要玩味。玩味者,探索体味也。只有探索体味,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像食橄榄那样:咀嚼良久,才有回味;品赏回味,才会深深体会到“真味久愈在”、“始觉甘如饴”的不同凡响之处。否则,经典即便如熊掌豹胎,如果只是生吞活剥一番,尽管其本身再稀缺、再珍贵,也不如平平常常的一蔬一笋那样实际、实在。毕竟,经典有神韵,神韵在道理,道理在彻底,彻底在抓住事物的根本。而对根本的东西,只有穷究之,才有可能水落石出而得之;只有玩味之,才有可能充分消化吸收之;只有充分吸收之,才有可能酿造出新鲜的血液、呼喊出新颖的话语,从而获取钢筋铁骨般的精神支撑。
⑥《易•系辞下》中说:“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学习经典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用,对经典尽管能做到倒背如流,无非也是如搜索引擎一般,只是“仓库”、只是“书柜”,至多算是鹦鹉能言而已;用,不仅能强化记忆,而且能形成习惯,养成风格,使精神长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为“仁”、“义”的道德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主张,古往今来的许多志士仁人皆以此为追求目标。所以,当南宋王朝崩溃之际,作为右丞相的文天祥不仅能挺身而出,去抗击元军,而且在遭到元军突袭不幸被俘后,能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并以《过零丁洋》诗明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这种大智大勇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在典籍中以文化之的生动结果。这样看来,入神,说到底要致用。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来。
⑦鲁迅先生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曾说过:“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读经典更须如此。
16.阅读第①-③段,完成下列题目: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________,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出自这部作品的文章《___________》(2分)
(2)第②段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_______(2分)
A.书到用时方恨少 B.腹有诗书气自华
C.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7.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4分)
18.第⑥段中加点字“此”指的是_________,请你另举一例来论证画线句“古往今来的许多志士仁人皆以此为追求目标”。_________(4分)
19.根据本文的论述,要做到“入神”,首先要_______,更要_______,还要________。对这几方面的论述从思路结构看,属于________式。(5分)
20.对本文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读经典必须“入神”。
B.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
C.读经典必须“入神”,方可长精神。
D.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
①他拘谨地站在我的面前,脸上带着憨憨的讨好的笑,不停地搓着双手,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我犹疑地看看朋友,朋友看出了我眼中的困惑,拍拍他的肩膀,对我说,他是我工地上最好的水电师傅,漏水那点小事,保准他手到擒来。
②家里卫生
标签:沪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1学年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