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23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7]
高2015届10月月考试题
高2015届10月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 通缉(jī) 忸怩(niǔ) 遒劲(qiú) 嗷嗷待哺(fǔ)
B. 堕落(duò) 百舸(gě) 彷徨(pán) 大有裨益(bì)
C. 洗濯(zhuó) 青荇(xìng) 冰屑(xiè) 敷衍塞责(yǎn)
D. 揶揄(yú) 凌侮(rǔ) 给(jǐ) 未雨绸缪(móu)
1. C 【A. 哺(bǔ); B. 彷(páng); D. 侮(wǔ)】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 叱责 竞赛 凄惋 捉襟见肘
B. 阑珊 粗砺 家具 金碧辉煌
C. 瞻望 班斓 长篙 五次三番
D. 篱墙 滑稽 榆阴 一愁莫展
2. B【A. 惋—婉;C.班—斑;D.愁—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没有城市对文明的自觉追求、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深圳不可能如此迅速地积淀起城与人之间的双向认同。
B.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新生尽快了解学校,熟识老师,还能增强团队精神,为以后的学生生活提供帮助。
C. 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看那白云轻轻的飘……”
D. 说它是一件艺术品未免显得有些过于牵强,而仅仅把它说成是一个显示器又显得如此局限,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高清的屏幕还有舒心畅爽的感觉。
3. B【熟识: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应用“熟悉”】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这首词的词牌,它跟词的形式有关;“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跟这首词的内容有关。
B.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追求新诗的格律化,其诗形式上追求“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
C.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所作。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4.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制造人工器官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合用的材料,因此,虽然上个世纪就有人试验过,但是没有成功。
B. 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时隐时现的丛林……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
C.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介绍说,厦门大学在新学期准备开设“爬树课”,是借鉴了美国、新加坡、台湾部分大学经验开设的生存训练课;爬树,意在锻炼学生的体能。
D. 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支柱,取决于一个前提,就是它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商家和合作网站从中受益。
5. A【B. 并列短语结构应一致。“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应改为“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C. 主语缺失。“是借鉴了”前应加上“这门课程”。D. 一面对两面】
6. 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① ▲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者“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浏览完整试题A.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6.D【应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角度去分析】
第 Ⅱ卷(非选择题,共132分)
(二)(12分)
7. 请仿照下列示例,以“语文”开头写一句话。(6分)
示例:数学是一座扑朔迷离的迷宫,你尽可以化繁为简,感受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语文是▲
7. 示例: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比喻2分,句式2分,恰当2分)
8. 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6分)
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源起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 ▲ ▲
8. 士 先秦 演进【语段的主要信息是谈“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信息应该在句子的谓语部分,可以抓住一个关键词“士”,有关“士”的信息,可以抓到“先秦”和“演进”】。
(三) (6分)名篇名句
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 ▲。
(戴望舒《雨巷》)
(4)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徐志摩《再别康桥》)
9.(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风萧萧兮易水寒(3)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4)那河畔的金柳/在我的心头荡漾
二、阅读与鉴赏(58分)
(一)(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
沪杭车中(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10.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简要作答。(4分)

10.(4分)时光流逝(2分)、人生易老(2分)的感慨。
11.以第一小节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妙处。(4分)

11.(4分)参考示例:①妙用拟声词,“匆匆匆!催催催!”既模拟出火车行进之声,又形象地表现出时光流逝的紧迫。②叠加意象,既形象地表现了列车飞逝而过时景物的迅速变换,又表现了窗外景色之美。(指出表现手法,计1分;能结合具体内容准确分析表达效果,计3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2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6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共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晋军函陵 军:驻扎
B.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C.共其乏困 共:通 “供”,供给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赏给
12.(3分)D(应为“恩惠”)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夜缒而出 今行而无信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常痛于骨髓
D.以乱易整 使工以药淬之
13.(3分))D(均为介词,可译为“用”。A项“之”均为助词,前“之”用于主谓间,不译;后之“可译”为“的”。B项“而”均为连词,前“而”表修饰,可不译;后“而”表转接,可译为“却”。C项“于”均为介词,前“于”可译为“对”,后“于”可译为“在”)
14.请将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 ▲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译文: ▲
14.(10分)(1)(您)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就相对削弱了。(翻译大意正确计3分,落实“陪”“薄”的含义计2分)
(2)借助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结交的盟友,是不明智的。
(翻译大意正确计3分,落实“敝”“与”的含义计2分)
15.从文中看,烛之武主要是从哪一方面说服秦伯退兵的?这表现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作答。(4分)
答: ▲
15.(4分)从秦国自身利益出发,分析秦晋利害关系(2分)。表现出烛之武是一个洞察世事与人心、机智精明的人(2分)。(语意相近即可)。
16.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6分)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16.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 (1839 一 1915) ,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 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 20 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展开余下试题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 25 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 42 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 48 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 83 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 20 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 1904 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裁的 1200 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7.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 .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 .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 .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18.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 .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 .在杨守敬留下的 83 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 .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 1200 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19 .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8分)

20.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

17. D 【解析】这道题目关注的是杨守敬日本之行,文章在第二段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说,而 ABC 三项的表述在这段中都可以找到,只有 D 项属于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而不是“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18.B 【解析】这道题目关注的是杨守敬舆地学研究,文章主要的有效信息在第三四段,而 ABDD 项的说法都可以找到,只有 B 项表述和原文不一样,原文说的是:“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 20 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而选项改为了“在杨守敬留下的 83 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19.( 1 )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 2 )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 3 )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 4 )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从文中看,概括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事情,第一段是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第二段中有两点,分别是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第三段开头是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20. (1) 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 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盲从。(3) 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要通读全文,从作者的行文中可以找寻到三方面,分别是良好的精神品质,正确的学习方法,还有交友这一方面】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1.请以“那一刻,我为你____(感动、难过、惊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要求:(1)在空格处补足标题;(2)根据补全后的标题构思文章;(3)结合生活实际,真切感人;(4)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5)不少于800字。
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秦、晋联兵攻伐郑国,郑快要灭亡了,烛之武去说服秦穆公,一席话就把郑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了,不仅仅使秦军撤退,秦军撤退时还留下了军队援助郑国,局势的变化太快了!烛之武的话使秦穆公背弃晋国亲近郑国,丢下强援、依附弱国;不顾旧日恩情、召来新的怨恨;放弃成功、愿意冒险。若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的心意,怎么会这样呢?秦穆公同晋国,相处很久,又那么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动心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便视晋国如鼻涕唾沫,把它丢弃掉了,这跟郑国有什么关系呢?将来要是有比烛之武说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必定会和郑国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的! (118.113.177.25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高2015届1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