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18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1]
单元学习质量检测卷(三)
单元学习质量检测卷(三)
(100分钟 120分)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2.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非我也,兵也(士兵)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断绝)
声非加疾也 (增强)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古代指跨出一脚)
内立法度,务耕织(致力)
D.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船桨)
铸以为金人十二 (铜人)
3.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蚓无爪牙之利
C.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5.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二、阅读鉴赏(50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9题。(15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7.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结构助词,的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对于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本段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从论证方式上看,本段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分)


浏览完整试题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8分)
六 国 论
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责怪
B.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弊:遮挡
C.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折:掉转
D.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佐:帮助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B.①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①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蟹六跪而二鳌
D.①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是苏辙认为六国应有的正确做法的一项是(3分)( )
①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②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
③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
④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⑤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⑥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3.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读六国世家”,一笔总括,拈出一个“怪”字,问题由此提起。铺陈六国人多地广,以优势攻秦,反被秦所灭,气势充沛,反跌有力。
B.“自安之计”一句,为“咎”字作铺垫,一个“咎”字,推出全文中心论点。由“怪”而“思”而“咎”,步步紧逼,一气呵成,具有破竹之势。
C.“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借用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强调韩、魏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比喻是上述论点的推论和深化。
D.文章结尾对六国的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提出尖锐地批评,并表示了痛惜之情。对强大秦国发动不义的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7分)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①,乃幸见取。仆自卜②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③,而增与为言辞④。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⑤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⑥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①蛮夷间:指柳宗元所谪居的永州。②自卜:自己估量。③指目:指手画脚递眼色。牵引:拉拉扯扯。这里指反对韩愈的人见到他便手指目视,互相拉扯示意,以表示对他的轻视。④增与为言辞:这是说那些人添油加醋来诽谤韩愈。⑤庸、蜀:泛指四川。庸,古国名,在今湖北省竹山县境内。⑥南越:指广东、广西这一带地区。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展开余下试题A.乃幸见取 见取:被选取,指韦中立想拜柳宗元为师
B.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患:忧患
C.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板起面孔,指态度严正不屈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吾子:对对方的敬称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亦以病吾子”的“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自己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学识浅陋,因而不敢担当老师的名誉。
B.从孟子生活的时代起,世风就非常不好,人们耻于从师学习。
C.韩愈敢冒犯流俗,招收后辈学生,世俗之人都诋毁他。
D.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韩愈的做法和主张持不赞成态度,自己也不愿像他那样做。
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15分)
19.(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一段文字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新闻材料,以“又是一年3•15”为题,写一则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7分)
新闻材料: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据悉,猪肉要进入市场销售必须经过“养殖—贩运—屠宰”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由各个监管部门进行质量检测。
相关法规: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表达(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90后说:“给我阳光,我就灿烂;给我空间,我就成长。”空间,有大有小,各有特色。成长需要空间,空间需要别人给予,更需要自己争取、创造。
请以“成长的空间”为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颁”通“斑”,头发花白;B.“涂”通“途”,道路;C.“从”通“纵”。
2.【解析】选C。A.兵:兵器;B.绝:横渡;D.橹:盾牌。
3.【解析】选C。“会盟”的古今意义相同,结为联盟。A.“养生”的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B.“爪牙”的古义为“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 ”;D.“小学”的古义为“小的方面”,今义为“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4.【解析】选C。都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A.①中的“其”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②中的“其”作指示代词,“那里的”;B.①中的“其”作第三人称代词,“他”/ ②中的“其”作语气副词,表反诘;D.①中的“其”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②中的“其”作语气副词,表揣测。
5.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6.【解析】选B。身:自己。
7.【解析】选B。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解析】选D。应是“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和‘君子’”。
9.答案:(1)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书中的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
(2)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以)向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向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10.【解析】选C。折:折服,屈服。
11.【解析】选A。①连词,表目的, ②介词,按照;B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均为连词,表并列;D项,均为代词,他们的。
独具【知识拓展】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2.【解析】选D。①强调了韩、魏两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是做法。③是山东诸侯的错误做法,从后面的“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可以看出,这样做不正确。
13.【解析】选D。理解分析错误,作者没有对“强大秦国发动不义的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


展开余下试题独具【方法技巧】
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设障透析及对策
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选择题一般有以下五类设障方法。
一、顺序:颠倒、混乱
命题人故意颠倒事情进展的时间,调乱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人为地制造选项错误。   
例1.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2008年江苏卷第8题C项) 原文是“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可见“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与原文中的时间先后不符。
要应对此类题目,应理清事件进展的先后顺序,可以对事件进行大事年表式的简要罗列,迷障就会自然而然地破解。
二、事迹:遗漏、添加
命题人故意遗漏或随意添加事件行为,导致理解题的内容无法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
例2.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胸狭窄。(2008年福建卷第5题B项)原文中并无“态度偏激,心胸狭窄”的信息。
要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应全面疏通文意,罗列事件清单,然后针对选项中内容,在原文相应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字词,对比无误则正确。
三、因果:强拉、臆断
命题人对原文的事件与行为主观臆断,或把本不构成因果关系的几个事件强拉硬扯,形成既定事实,以误导考生。
例3.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2008年广东卷第8题B项)皇帝并不是因为周访的性格而提拔他,更重要的是他有才能。
要应对此类题目,应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或暗示前因后果的虚词,如“以”“因此”“为此”等,同时剖析原文内容的内在关系能否构成因果关系。
四、词句:误解、偏差
命题人有意无意地错误理解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句,对常见的多义字词或古今异义词浅显理解,导致内容理解上的严重偏差,以偏概全。
例4.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2008年广东卷第8题D项)把文中的“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其实应理解为听取别人的建议。
要应对此类题目,应特别关注原文中的一词多义字词及古今异义词。
五、对象:杂糅、失当
例5.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2008年广东卷第8题A项)弄错对象,“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封周访是“振武将军”。     
此类题目是针对文中人物众多,时间紧而不易理清头绪而设置,所以考生只要耐心地理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可以轻易地找出错误。
14.答案:(1)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2)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附【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帮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15.【解析】选B。患:毛病,弊病。
16.【解析】选B。B项与例句同为使动用法。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作名词。
17.【解析】选C。“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为书信开篇的自谦之语,故A项错;引孟子的话是为了说明人不能自高自大,当老师的也必须不断学习,且文中有“由魏、晋氏以下”的明示信息,据此可判断B项错;文中作者对韩愈敢冒犯流俗,招收后辈学生的精神明显是肯定的,故D项错。
18.答案:(1)承蒙您屈就地来信,想拜我为师。我的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学业也很浅近,检点其中,没有值得别人师法学习的地方。
(2)现在韩愈既然把自己当成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南越的雪,这不是要我为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单元学习质”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