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221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1]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漩涡 旋风 头晕目眩 绚丽多姿
B.祛除 蛐蛐 长驱直入 委曲求全
C.甘霖 仓廪 高屋建瓴 凤毛麟角
D.嶙峋 驯服 循序渐进 徇私舞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剪彩 矫健 沽名钓誉 繁文缛节
B.喋血 端祥 残羹冷炙 噤若寒蝉
C.慷慨 涣散 谈笑风声 语无伦次
D.本份 幕布 墨守成规 如雷贯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太空已经从梦想变成现实。身处太空,无论是观赏地球风貌还是太空景象,都别有一番风味。
(2)记者跟随马刺征战整个西部决赛, 了这支球队的得意与失意,这些回忆与故事值得人们对远去的马刺起立喝彩。
(3)9月10日下午,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消息传来,中国国内群情 。
A.翱翔 耳闻目睹 激奋 B.翱翔 耳濡目染 激奋
C.遨游 耳闻目睹 激愤 D.遨游 耳濡目染 激愤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国应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节能环保和发展低碳经济。
B.卫生部表示,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增加,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C.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出口强劲增长,在全球的地位稳步提升,主要国家对我市场依赖程度显著加深,我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复苏的主要力量。
D.近年来,工地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原因均牵涉到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设备维修、安装和保养不到位,施工单位监理和政府部门监管缺位等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书因“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得名。
B.“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
C.继元杂剧后,我国明清两代的戏曲得到迅速发展,著名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D.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外形丑陋心灵高尚的人物形象加西莫多。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媒介文化:拼贴的娱乐盛宴
蒋原伦
很多时候,人们将媒介文化和通俗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等概念交替使用,表达的也是差不多相同的含义,都是指当下的大众文化。但认真讲起来,背后的思想谱系是不一样的。
如消费文化,其理论背景来自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一系列著述,它不仅仅是指文化产品同样是一种商品,供人们消费,更是指在消费文化语境中,人们不怎么关注产品的功能性使用价值,讲究的是产品的符号意义和符号价值。
媒介文化的思想谱系则是来自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强调的是电子媒体和各种新的媒介方式在不断重构当代文化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即有什么样的媒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
浏览完整试题
由于媒介文化和当下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联,因此媒介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别。传统文化,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印刷文化,是由相对严密的符号系统所构成的,文化越深奥、越博大精深,其符号系统也就越庞大越精密。符号系统之间还有分野,如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
媒介文化则不同,它是媒介技术的直接产物,一种新媒介技术的问世,意味着有新的文化出现。最直接的例证就是当今的功夫电影,影片中那高超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功,其实就是现代影像技术的产物。或可说现代电子影像技术创造了中国功夫,电子影像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武林高手出神入化的武功就达到什么高度,甚至笨拙的大熊猫也能被点化成超级武林大腕。
经典文化、精英文化是一种规训文化,这是少数文化精英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创造、加工、积累起来的,所以学习和读解经典文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是一个被规训的过程。媒介文化是娱乐文化,偏于感性的文化,强调身体的快感。它依靠自身的吸引力来攫取市场,所以声色犬马的成分、感官的成分比较重。站在经典文化的立场上看,媒介文化是无深度的、拼贴的、缺少内涵的文化。
但是,媒介文化倒并不排斥经典文化,总是摆出大包大揽的姿态,上下通吃,将经典文化、传统文化统统囊括在自己的范围之中。当然这也是所有后起文化的品性,它总是将此前的文化作为资源,“拿来主义”地为我所用,打造成新的混合产品,媒介文化就更是如此,媒介文化的评判标准就是市场,就是收视率。媒介文化既然是拼贴型文化,那么什么都可拆卸下来,重新组合,杀虫剂或卫生洁具的广告,可以由高雅的古典乐来配音,这样一个过程中,也打破了精英和平民、高雅和通俗之间的界限。
媒介文化以电子媒介技术发展为基础,所以是“他律”的文化,它不是建立在严密的符号系统之上的,因此它不是特定的文化品种,也不是阿多诺所推崇的“自律的文化”。媒介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横跨着许多文化品种,横跨着许多生活领域,并向当代生活开放。即以影视媒介文化为例,以往专家和电影人所津津乐道的影视艺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影视媒介文化或大众文化所包括的内容要远比影视艺术的范围广泛得多。
这里说媒介文化是向当代生活开放的,它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学院的、专业的美学体系或文化理论不同,它没有自己明确的理论边界,它倒是能将美学体系或已有的文化理论包含在自身之中,但是却无法从美学体系和文化理论得到自身的说明,因为它与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心理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媒介文化更能从传统文化以外的领域得到说明。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6.下列关于“媒介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媒介文化是一种利用电子媒体和新的媒介方式对当代文化和社会生活重新构建的文化。
B.媒介文化是拼贴组合成的多种文化品种共同体,故对其学习和解读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C.媒介文化以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横跨多种文化品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D.媒介文化虽然兼容并包,但与经典文化相比,它是一种缺乏深度和内涵的文化。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与产品的功能性使用价值相比,媒介文化更讲究产品的符号意义和符号价值。
B.中国功夫电影中武林高手武功出神入化的境界的高低取决于电子影像技术发展的程度。
C.对传统文化而言,其符号系统越庞大精密,越能反映出文化的博大精深。
D.媒介文化可以随意拆卸,重新组合,它没有精英与平民、高雅与通俗的界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新的文化也将应运而生。
B.媒介文化虽能包含美学体系或文化理论,但其无法从这二者中找到自身的说明。
C.不管是经典文化还是精英文化,它们的形成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D.消费文化与媒介文化虽同属大众文化,但后者对经典文化多“拿来主义”地为我所用,形成新的混合产品,前者则无此特点。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寇隽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隽于后知之,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①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
以选②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赵扰乱,隽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
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隽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隽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场,边人患之。隽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隽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吏人送隽,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九)
【注】①盗泉:在山东泗水县。县内有87处泉水,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入泗河。《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②选:量才授官。
展开余下试题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又廉恕 廉:清廉
B.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行:品行
C.嘉隽守正不挠 挠:邪曲
D.于是梁人惮焉 惮:害怕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寇隽守正的一组是( )
①遂访主还之 ②隽参护军事东讨
③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 ④见使雷同,未敢闻命
⑤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⑥于是梁人惮焉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隽行孝,他的父亲去世时间很久了,他还是要按时节依次祭拜,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一样,有事情还要经常禀报。
B.寇隽不重财利,家人曾经从已卖物品中留下五匹绢,寇隽知道后,想方设法寻找到买主,归还给他,这就是他平时的意愿。
C.寇隽担任主簿时,灵太后花费巨资,通过削减官吏俸禄来建造永宁佛寺,寇隽管理此事不敢欺瞒,寺庙建成后,受到太后嘉奖。
D.寇隽担任左将军、梁州刺史时,当地的风俗野蛮,很多人成为盗贼,寇隽就下令郡县建立学校,勉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几年后风俗得到改观。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史臣曰:仁义之于教大矣艺术之于用博矣徇于是者不能无非厚于利必有其害。《诗》《书》《礼》《乐》所失也浅,故先王重其德;方术技巧所失也深,故往哲轻其艺。
(选自《周书•艺术》)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15.名句填空(5分)。(从下面8个小题中任选5小题作答,全选则按顺序评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3)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4) ,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
(5)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李密《陈情表》)
(7)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8)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夜归人
爱伦坡
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屋外的动静。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窗外在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喜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妇人隔着窗户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单身孤影投在那锃亮的窗玻璃上。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丈夫常常出门远走,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再出远门的。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为什么呢?”
唉,倒大霉了!小俩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进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
“好的,我答应。”她说。
现在,他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天色已昏沉下来,夜幕降临了。大雪和黑暗笼罩着孤寂的木屋。她听到了声音。这不是风声,风吹门窗的声音虽然像有人想偷偷地进来,可是她能分辨得出,她听到的是一阵敲门声。声音很低,但很急促。妇人把脸紧贴在窗户边,只见有一个人靠在门前。
她连忙走开,从壁炉边取下了丈夫的手枪,真倒霉,这是一支没有用的手枪,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她只好拿着空枪,快步走到紧紧地锁着的大门边。
“是谁在外边?”她喝道。
“我是伤兵,迷了路,走不动了,请你做件好事,让我进来。”
“丈夫吩咐我,他不在家,谁也不让进来。”年轻的妇人实实在在地告诉他。
“那么,我就只好死在你们家门口了。”
再过了一会儿,他又恳求说:“你打开门看看我,就知道我不会伤害你的。”
“我丈夫是不会饶恕我的……”她哭诉着,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伤兵的确已筋疲力尽,似乎就要垮了。他高个子,步履踉跄;苍白粗糙的脸,手臂上包扎着绷带,浑身是雪花。妇人让他到火炉边,坐在她丈夫的椅子上,替他清洗伤口,换绷带;又把准备自己吃的晚餐给他吃。等他吃完,她已经在后房里用地毯为他铺了一张床,他往床上一倒,似乎马上就睡了。
真睡着了还是假的?是在骗她,等她去睡觉吗?妇人在自己卧室里走来走去,心里忐忑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乱子。深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炉火劈劈啪啪地低声作响。忽然有一阵非常低的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在干什么,鬼鬼祟祟地,比老鼠偷啃东西的声音还要轻。这到底是哪儿来的声音呢?难道是隔壁房里的那个男人?想到这,她拿起灯,轻轻地走到狭窄的通道,站着静听。伤兵的呼吸声音不会那样响,准是故意装的。她把门推开,走进后房,俯身去看伤兵,只见他睡得很甜。她走出房间,立刻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这次她知道了:有人在撬前门的锁。妇人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丈夫的一把折叠式洋刀,然后轻轻摸到那伤兵床边,推醒他。他哼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你快听!”她低声地说,“有人要偷进屋里来,你来帮我一下忙!”
“谁要偷进来呵?”他困倦不堪地说,“这又没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有的,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
“那么,你拿我的手枪,我右手伤了,拿不了枪,你把刀给我。”他说。妇人迟疑了片刻。这时,又听到前门被撬的声音。她立刻把刀递给伤兵,自己拿了他的手枪。
“你来对付头一个进来的人,”他说,“靠近门边站着,门一开就开枪,枪里有六发子弹,一定要打到他倒下来动不了为止。我拿着刀,在你后边,应付第二个进来的人。我们一站好位置就把灯吹灭。”
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撬锁的声音停止了,传来了扳扭东西的声音,门锁被打掉了,门开了,溜进了一个人来。刹那间,白雪衬托着那人的身影,她看清楚了,立刻一枪打去,那人倒下了,但马上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妇人再开了一枪,他这才慢慢地倒下。脸碰着墙脚,再也不能动弹了。伤兵俯着身子,咒骂了一声,然后叫道:“原来只有一个人!好枪法呵,太太!”接着,他把尸体翻过身来仰天躺着,这才看到这强盗还蒙着一个面罩。伤兵把面罩揭开,妇人凑近去看。“认识这个人吗?”伤兵问。
展开余下试题
“从没见过!”她说。这时妇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盯着死者的脸,看着这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她的丈夫。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 年轻妇人之所以宁愿自己独自承受内心的孤独和害怕,也不愿意告诉即将出远门的丈夫
自己已怀孕的喜事,是因为她不愿意让丈夫担心自己。
B. 丈夫临走时告诫年轻妇人千万不要离开屋子和不许让任何人进来,充分表现了丈夫细心
和对妻子的深切关爱。
C. 雪夜之中,年轻妇人没有遵从丈夫临走时的叮嘱,最终让伤兵进屋休息。这一情节既表
现了年轻妇人的善良,同时也为后文两人联手,击毙入室强盗埋下了伏笔。
D. 当年轻的妇人感觉到有人在撬前门的锁时,她立刻想到请伤兵帮忙并告诉他“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这表明此时伤兵已经完全赢得了年轻妇人的信任。
E. 这篇文章主要借助人物的对话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推动情节发展,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17.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写到大雪,这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8.当妇人发现入室抢劫的强盗就是自己的丈夫时,她为什么说“从未见过这个人”?(4分)
19.小说在结尾处才点出入室抢劫者就是年轻妇人的丈夫,请你结合具体情节,对这一结局的合理性作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下面是鲁迅散文《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场景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50字。(4分)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某学生考试作文中的一段文字。请参照画横线的句子,仿写两个句子。要求:①句式与画横线句子相同;②文意连贯得体。(4分)
宁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远离喧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人生。人只有在宁静中,才能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决然存在,从而触摸到深藏的灵魂。
22.欣赏下面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4分)
六、写作(共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意,猎狗咬伤了好几只羊羔。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 B (A项第一个为xuán,其他为xuàn;B项都为qū;C项分别为lín,lǐn,líng,lín;D项分别为xún,xùn,xún,xùn。)
2. A (B项应为“端详”;C项应为“谈笑风生”;D项应为“本分”。)
3. C (“激愤”指激动而愤怒,“激奋”指激动振奋;“翱翔”指在空中回旋的飞,“遨游”指漫游,游历; “耳闻目睹”强调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耳濡目染”强调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以后无形中受到影响。)
4.A ( B 将“增加”改为“提高”;C句式杂糅,删去“据”; D语序不当,应为“安装、维修”。)
5.B (“风”不是表现手法。)
6.B 媒介文化虽然是拼贴组合而成,但是其往往缺乏深度和内涵,对其解读并不需要较长时间。
7.A 该项所说的不是“媒介文化”的特点,而是“消费文化”的特点。
8.D 消费文化对经典文化并非持排斥态度,同样也会对其“拿来主义”式地为我所用,只是媒介文化在这一层面上程度更深。
9.C(挠:屈服)
10.A(②陈述寇隽东讨时担任的官职;⑤是孝庄帝做的事情,且孝庄帝谴责的对象是攀附杨椿的人;⑥梁人害怕是因为寇隽派兵擒获了曹琰之,突出表现寇隽的军事才能,皆与寇隽坚守正道无关)
11.C(应该是建造费用虽然极多,由于寇隽掌管得严,下面主事的官吏无法欺瞒)
12.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造”“典”各1分,大意1分。(2)“敦”“顿”和状语后置各1分。(3)“得”“弗之敢逼”各1分,大意1分。
13. 史臣曰:仁义之于教/大矣/艺术之于用/博矣/徇于是者/不能无非/厚于利必有其害。
【参考译文】
寇隽字祖俊,是上谷昌平人。祖父寇赞,曾做魏南雍州刺史。父亲寇臻,担任过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寇隽性情宽厚文雅,从小有见识和度量,喜欢学习,记忆力好。兄长寇祖训、寇祖礼和寇隽,都有志向,有德行。寇隽一家友好和睦,和祖辈人住在一起。虽然他的父亲去世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还是在父亲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内,齐备地陈设帷帐、倚几和手杖,按时节依次祭拜,流着泪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好事坏事,一定要先对着灵位稟报,离家远行往返,也都要像这样。性情又清廉仁爱,不将财利放在心上。家人曾经从已卖物品中留下五匹绢。寇隽在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就说道:“不好的树木下的阴凉,暂时休息也不行;盗泉的水,不可错喝。获得钱财却丧失德行,我是不愿这样做的。”于是寻找到买主,将绢归还给他。他平时的美好志向就是如此。
因为朝廷量才选用人才寇隽成为魏孝文帝挽郎,任命为奉朝请。大乘贼反叛,燕赵动乱不安,寇隽参与监督军事东讨,因为立了功授予员外散骑侍郎,升任尚书左民郎中。因为母亲去世没有赴任。正光三年,授予轻车将军,调任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很快升任主簿。当时灵太后摄政,减去官吏俸禄的十分之一,建造永宁佛寺,命令寇隽掌管此事。建造费用极多,下级主事的官吏无法欺瞒。寺庙建成后,十分壮丽。灵太后表彰了寇隽,任命他为左军将军。
永安初年,华州百姓史底与司徒杨椿打田产官司。长史以下的官员,因为杨椿是权贵,全都说杨椿有理,要将田地给杨椿。寇隽说:“史底是贫困不堪的百姓,杨公还要强行夺他的土地
上一篇:
2012届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四校2013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黄冈”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