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257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57]
石桥中学高2014级第三学期月考(1)
石桥中学高2014级第三学期月考(1)试题
语 文[10月18日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非选择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本题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将机读卡、答题卷交回。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日梦
①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作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
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②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③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作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④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⑥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浏览完整试题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想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2.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无法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D.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二、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①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①轩裳珪组:代指官位爵禄。
4.与“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B.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D.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5.下列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人不知而不愠
B.既老而衰且病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D.夫士少而仕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反映了作者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意欲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B.作者在文中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是想用庄子的“处阴可以休影,处静可以息迹”表达自己想辞官归田的愿望。
C.本文与叙事为主的人物传记全然不同,通过对“五物”“六一”的叙述,借以描写传主晚年的心态与生活情趣,名为传实为一篇优美的散文,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写法相似。
D.学了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六一居士名号的来历,我们还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累”字展开的。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3分)
译文:
(2)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3分)
译文: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诗,完成8—9题。
新晴野望 (王维 )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8、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3)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劝学》)
(5)吾师道也, ?(《师说》)
(6)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三、文学文本类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3分)
展开余下试题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细碎的阳光,金黄在春天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气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的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蒲公英开花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满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一簇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茸茸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地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睡去了。
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茸茸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的冰冷马路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筐里,在村庄女人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常常会买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冼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食物,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活的自然气息。
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120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20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的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温漉漉的泥土,许多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一朵朵绒球,当晚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飞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燃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了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选自《散文百家》)
(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蒲公英有哪些特点?(5分)
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答:
②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
答:
(3)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第二自然段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6分)
答:
(4)联系全文,简述标题的含意和作用。(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歆(xīn)羡 懵(měng)懂 浸(qìn)润 含英咀(jǔ)华 流觞(shāng)曲水
B.绮(qǐ)丽 着(zháo)装 崔嵬(wéi) 敷衍塞(sè)责 令人咋(zhà)舌
C.岑(cén)寂 纸屑(xuè) 飙(biāo)升 越俎代庖(bāo) 扣人心弦(xuán)
D.杜撰(zhuàn) 骸(hái)骨 嫉妒(jí) 光阴荏苒(rǎn) 呦呦鹿鸣(yōu)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蛰居 飘缈 谐奏曲 绿草如茵 仗义直言 篷筚生辉
B.急躁 安祥 核辐射 恻隐之心 再接再励 祟山峻岭
C.慰藉 光碟 练习簿 平心而论 百舸争流 直上重霄
D.陷阱 渲泻 挡箭牌 轻歌慢舞 屈意逢迎 哀怨愁怅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当时的三晋百姓以巨大的庇佑,担负起保护它的儿女的天职。
B.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掘、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便尽快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D.快报摄影记者呈上中山路改建之后的实景图,除了能让读者先睹为快之外,还能让老杭州们按图索骥,看看自己熟悉的老建筑现在的风貌。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制造型国家”向“创造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B.节前,股票指数围绕2400点整数关口来回震荡,节后市场能否突破这一关口,维持强势上攻趋势,节假日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是关键。
C.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合作、探究”的自主式学习。
D.在携程旅游网发布的2012年清明小长假旅游人气排行榜上,三亚高居榜首,其中康年、万豪等亚龙湾片区酒店预订率近90%以上。
16、我们所学课文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康桥、雨巷、蜀道、浔阳江头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
展开余下试题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17、把下面的消息缩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3分)
荷兰克劳斯亲王基金会奖10月18日下午在荷兰驻华大使馆举行颁奖仪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士吴良镛因其在建筑与文化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成为本年度这一奖项的获得者。
克劳斯亲王基金会奖是在荷兰享有极高声望的文化奖项,它的设立旨在奖励全球,特别是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文化和发展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和组织,由此鼓励全球的艺术家、思想家进行交流,并通过授予奖项、资助出版、促进宣传和资助艺术作品的制作等途径鼓励文化和发展领域的各种活动。
克劳斯基金会认为,吴良镛不仅了解到传统建筑及现代建筑价值,还帮助人们认识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他以其无可估量的贡献成为对中国现代建筑师产生影响和鼓舞的源泉。
今年80岁的吴良镛,1944年毕业于国立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教授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赴美国深造。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 “ 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 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读了这则材料,你想到了什么?请根据材料信息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石桥中学高2014级第三学期月考(1)
语文答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按题号在机读卡相应位置填涂选择题答案。(试卷上的题号与机卡上的题号完全对应)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3分)
译文:
(2)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3分)
译文: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3)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劝学》)
(5)吾师道也, ?(《师说》)
(6)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三、文学文本类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蒲公英有哪些特点?(5分)
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答:
②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
答:
(3)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第二自然段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6分)
答:
(4)联系全文,简述标题的含意和作用。(8分)
答:
上一篇:
广州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2009
下一篇:
南坝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石桥中学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