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47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7]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二)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二)
山东济宁三、(二)
如果你足够优秀
周海亮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报考美术师专。复试在县城的美专进行,参加复试的头—天,父亲问我:“需要我陪你去吗?”我说,不用。父亲说:“那你一个人去好了。我去了也帮不上你什么忙。”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挤上了通往县城的汽车。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17岁。下了汽车,按照父亲的嘱咐,我找了一家旅店。 我结结巴巴的跟服务员要房间。然后找到了考场。考场设在美术师专的一间教室里。在那里,我第—次见到那么多的画夹画板,第一次见到石膏模型。我兴奋得浑身战栗,能在这样的教室里画画,我愿意拿所有的代价交换。
当天我彻夜未眠。躺在陌生的旅店,兴奋与紧张将我裹挟。我想明天假如我发挥得好,就将实现画一辈子画的梦想;假如发挥得不好,极有可能我会和父辈们一样,将自己的一生消耗在地头田畔。
那天我发挥得糟透了。我想即使我发挥得再好也没用,等待进考场时,我听到一些考生的风言风语。他们说考试只是一种形式,人选其实早已内定。他们的话似乎有道理,我看到校门口的轿车排成一排,一些可疑的人在鬼鬼祟祟地交头接耳。我我第一次感到世界是可怕的,原来还有另一种力量可以操纵一件事情,并轻易埋葬一个人的梦想。
考场上我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可是我做不到。手心全是汗,我不停的用着橡皮——稍有素描常 识的人都知道,过多用橡皮是素描中的大忌。我稀里糊涂地交了考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父亲在村口接我。他给我讲两天来村子里发生的事。他做了一桌菜,他第一次把我当成男人,在我的酒杯里倒满了酒。那天我和父亲说了很多话,唯独没有谈起考试的事。用不着问,父亲能从我的眼神里读到一切。
两个多月后,录取通知书仍然没有盼来,我考上美专的希望彻底破灭。我终于跟父亲讲起那天的事,我告诉他被录取的人员可能内定得差不多了。为证明我的话是正确的,我给父亲举了很多例子。父亲听后,看了我很久。他说我相信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么他们就没有不录取你的道理。你被淘汰的理由只有一个一一你还不够优秀。”
有时候就是这样。这 世上的确有龌龊、阴 暗,我们不喜欢这—切,可是我们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非常优秀。你变得足够优秀,你才有战胜这些龌龊和阴暗的可能。当你的才华光芒四射,任何龌龊和阴暗,都不能将其遮挡。
当然,很有可能,你一辈子都达不到足够优秀。可是你应该有吧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想法,并将其变成为自己的行动。假如你只为”变得足够优秀“而活,首先,你不会变得龌龊和阴暗,其次,你会快乐,第三,你极有可能变得足够优秀。
多年来我—直相信父亲的话:只要你没有成功,被别人击败,就证明你还不够优秀,怨天怨地,都是悲观和毫无作用的。你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不是对龌龊和阴暗的妥协,而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选自《思路》2011年第10期)
14.请用一句话概 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5.“我”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简要分析。(6分)
16.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7.细读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3分)


浏览完整试题14.答案:写多年前“我”报考美术师落榜,父亲的教导让“我”明白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能战胜龌龊和阴暗的道理。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①镇定、理智、乐观;“我”考试失利埋怨时,父亲冷静分析,找出“我”失败的原因。②教育有方,面对困境,父亲开导“我”,“被淘汰的理由只有一个——你还不够优秀”,并告诫“我”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足够优秀,使“我”受益一生。③关心体贴儿子,想陪“我”考试,到村口接“我”,“第一次把我当成男人,在我的就被里倒满了酒”,以此安慰“我”。④朴实忠厚,“我”去县城复试,说不用父亲陪着去了,父亲觉得去了也帮不上忙,就没有坚持陪着。
(评分:共6分。每个要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3个方面。意思对即可。)
16.答案:心理描写。表达了“我”盼望考上美术师的强烈愿望,写出了“我”渴望梦想成真而又担心失败、既兴奋又紧张的心里活动,为下文“我”考试失利作了铺垫。
(评分:共4分。描写1分,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示例:面对不公平和阴暗,我们只有奋力向前。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只有改变自己。我们要把人生的挫折当做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在战胜阴暗的过程中,让自己足够强大起来,这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也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山东聊城
(二)
一百美元
①暑假终于到了,约翰迫不及待地往家乡赶,他要去看望奶奶。
②奶奶是德国人,爷爷是美国人,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奶奶不懂英语,只会说德语,除了爷爷和家人,她不愿意跟别人交流。更糟糕的是,她患有白内障,视力非常差。去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不愿意离开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约翰不知道,孤单的奶奶该如何生活。给爷爷办完丧事,约翰父母临走时给奶奶留下了一个可以异地取款的存折和100美元现金。
③看到孙子,奶奶非常高兴,她挎上菜篮子就说:“我去买你最爱吃的鳕鱼。”然后,她去了窗台,约翰看到窗台上放了一大把钱,有零有整,奶奶把钱全部拿在手上就出去了。
④“钱怎么能放在窗台上呢?只要窗子一开,路人随手就能拿走。”约翰想,等奶奶回来,他就让奶奶把钱放到电视柜子上面。奶奶说:“没必要,我这一年还没丢过钱呢。”但她还是采纳了孙子的建议。
⑤第二天,奶奶买了东西回来,还是顺手把钱丢在了窗台上,约翰再次帮她收拾好了。
⑥第三天,奶奶依然如故。约翰知道这是习惯使然,他再次从窗台上拿起奶奶买东西找回的钱放到了电视柜子上,并顺便把那些钱整理了一下。在整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奶奶的钱增加了!他记得第一次整理的时候是368美元,可现在3天过去了,奶奶买了不少东西,钱数却变成了405美元。
⑦难道奶奶口袋里还有钱?可他明明看到,奶奶每次出去都是从窗台或电视柜子上把钱全部拿走,回来后再全部丢在窗台上,她身上应该不会有钱,增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⑧晚上,约翰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前几天查了奶奶的账户,发现奶奶从没取过他们存的钱。奶奶手里只有他们走时留下的100美元现金,这一年来她是怎么生活的呢?约翰知道,小镇上的生活标准每月最低也得1000美元,就算奶奶再节约,也不可能100美元用一年啊!
⑨约翰把爸爸的疑问说了一遍,奶奶茫然地看着那沓钱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会从银行取钱。我也不认识美元,我不知道那是多少。”
⑩奶奶不懂英语,不认识美元,约翰是知道的,他不明白的是,奶奶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奶奶说:“我每次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把手里的钱全部给卖东西的人,让他们自己拿钱和找钱,我想别人是不会坑我这个老太太的。”哪有这样买东西的?约翰感到很可笑。他决定跟踪奶奶一次,看她究竟是怎么买东西的。
○11第二天,约翰悄悄地跟在奶奶后面。果然,奶奶买水果时,一下子把钱全部拿出来,让卖水果的人自己拿钱。约翰发现卖水果的人从奶奶手里拿出一张10美元的钞票,却放回了两张5美元,他等于没收奶奶的钱!接下来,他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不收奶奶钱的,还有多找奶奶钱的……
○12约翰的眼睛湿润了。他明白了,这都是小镇上的人们在帮助无依无靠的奶奶!
○13约翰找到了镇长,感谢小镇人一年来对奶奶无声的照顾。镇长说:“以前都是你爷爷跟别人打交道,他去世后,你奶奶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刚开始小镇上的人还感到这个老太太真是奇怪,后来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钱,没人愿意欺骗一个不认识钱且完全信任别人的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其实,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小镇上原来也有坑蒙拐骗的现象,自从碰到对人没有丝毫防备的约翰老太太后,这种现象才没有了。我们应该感谢你奶奶才对啊!”
16.简述“100美元”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把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奶奶”独立生活;( );约翰发现钱增多的秘密;( )。
18.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4分)
19.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奶奶”把钱丢在窗台上?(4分)
20.文末为什么镇长说“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4分)
21.试推断:小镇人帮助“奶奶”,为什么采取“无声”的方式?(4分)
答案:16.“100美元”是本文的线索,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说明:本题4分。
17.约翰发现“奶奶”的钱增多,产生疑惑;镇长说出小镇人帮助“奶奶”的原因。说明:本题4分。
18.朴实。说明:本题4分。
19.说明了“奶奶”对人没有丝毫防备之心。说明:本题4分。
20.镇长认为,“奶奶”对别人的完全信任感动了小镇人,帮助小镇人改善了社会风气,小镇上原有的坑蒙拐骗现象消失了。说明:本题4分。
21.小镇人或许怕“奶奶”拒绝接受帮助;或许怕伤及“奶奶”的自尊心;或许怕“奶奶”会因心存感激而活得更累。说明:本题4分。答出一点即可得满分。
M 上海(五) 山东德州
高山流水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展开余下试题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⑨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12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13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14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 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15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16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17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18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19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20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23.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分)
24.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2分)
→无精打采→ 。
25.第⑨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26.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⒁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
②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27.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凤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 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2分)
28.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3分)
23.答案示例:概括主要内容;高山和流泉,暗合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文本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泉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评分:一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4.答案示例:兴致勃勃 后悔莫及
评分:一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5.答案示例:不可以。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极写“趱路”之苦,为下文看到清泉后的喜悦心情蓄势铺垫,起到了对比映衬之作用。
评分:一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6.答案示例:①采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流泉的种种音韵美。②先设问后反问,突出了流泉不可比拟的灵秀、晶莹和活力。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7.答案示例: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评分: 2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示例:要取得辉煌的成绩,须耐得住寂寞,并付出艰辛的代价。以柔可以克刚。生命在于运动。
评分:3分。
山东烟台:
(二)现 代文阅读(8分)
别丢了坎蒂德
①儿子打来电话,没聊上几句我就急着问他:“坎蒂德怎么样了?他走了吗?”
②儿子笑起来:“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
③儿子在英国剑桥CSR公司工作。刚上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与他对坐的是一个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号是12号,年纪不大,尚未娶妻,却是这个公司地道的元老级人物了。公司排前20个工号的只剩了三个人,只有坎蒂德一直没有当官,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他可牛了!他是全公司员工在技术方面请教的中心,据说他的钱多到可以在伦敦买上几栋楼呢。”儿子说,就是这个很牛的坎蒂德整天穿得叫花子似的,上下班骑一辆破自行车。“他是刻意藏富吧?”我问。儿子说:“我看不像。他的兴趣不在吃穿用度上。”
④当官没兴趣,吃穿用度也不讲究,那这个坎蒂德“情感的出口”究竟在哪里呢?
⑤儿子说,坎蒂德是个“超慈悲”、“超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去了一趟养鸡场,看到速成鸡被囚禁在不能转身的笼子里,参观者被告知不可大声讲话,否则这些心脏特别脆弱的鸡就会被当场吓死,回来后,他就开始吃素了。他说,他好可怜那些鸡;他还说,有时候会莫名思念那些鸡,很想去探视它们,却又没有勇气。
⑥三个月前,坎蒂德利用休假回到葡萄牙,投了一笔巨资。儿子让我猜猜他买了什么。我说:“别墅?土地?度假村……”儿子说:“都不是,他买了一片森林。”
⑦休假结束回到公司,坎蒂德每天惦念他的森林。他把森 林的照片一张张翻给同事们看,像炫耀自己年轻貌美的未婚妻。他告诉我儿子说,他准备辞职,回家去照顾他的森林。他在英国置办了高档的摄像机、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说是回去后要好好观察研究森林里的各种植物与昆虫。
⑧坎蒂德是在2011年12月2日那天离开剑桥的。临走前,公司的同事们按惯例为他“凑份子”送行。一笔可观的英镑打到了一张卡上,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一拿到那张卡,立刻让我儿子和他一起在网上查找非洲一个救助饥饿儿童的网站,查到后将钱悉数捐了出去。坎蒂德举着那张分文不剩的空卡,开心地对我儿子说:“这个,我要收藏的。”


展开余下试题⑨我多么愿意让儿子一辈子都与这样的人做同事啊!“不要丢了坎蒂德。不管多远,都与他保持联系吧。”我这样嘱咐儿子。
15.文章记叙了坎蒂德的几件小事,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2分)
事件 人物品质
参观养鸡场,回来后改吃素。 悲悯善良 关爱动物
酷爱大自然
将“份子钱”捐给非洲儿童。
16.读第⑧段划线句子,说说坎蒂德收藏那张空卡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题目“别丢了坎蒂德”有怎样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Ⅰ(8分)
15.参考答案:花巨资购森林,并辞职回去照顾。 乐于慈善 有爱心 (评分:2分。每空1分)
16.参考答案:那张空卡凝聚着他与同事的友谊;能使他能想起做善事的快乐(评分:2分。每点1分)
17.参考答案:一是别丢掉了坎蒂德这个朋友;二是别丢了坎蒂德所具有的那些美德。(评分:4分。每点2分)
四川省
四川资阳
三、(32分)
(一)月到中秋(12分)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③天渐渐黑下来。牛和羊都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象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④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在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移动。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还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⑤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⑥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⑦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蛩(qió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⑧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老人们用所剩无几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
⑨夜已深沉,月儿更明。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
(文/一竿烟雨 有改动)
11.选文主要写了中秋夜哪四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简略说说第⑦段中加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结尾说“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庄稼汉们的“希望”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32分)(一)(12分)11. (4分)主要描写了“中秋晚餐、小孩趣事、父辈闲情、同品月饼”四个场景,表达对养育了我的乡土和勤劳朴实父辈的崇敬。(四个场景共2分,每个0.5分;答出“乡土、勤劳朴实父辈”1分,“崇敬”1分)12.(2分)点题及引出下文对中秋月夜的描写。(每个要点1分) 13. (2分)从“天渐渐黑下来”、“月亮出来了”、“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高空”、“夜已深沉”看出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是顺叙。(摘录时间完整,1分;答出“顺叙”,1分) 14. (2分)该句勾画出一幅田园生活图景,运用引用修辞方法点明谈话的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答出“田园生活图景”, 1分;修辞手法及作用,1分。) 15.(2分)这希望是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2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