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311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1]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双休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双休作业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萌发(ménɡ)  翩然(pián)  炎热(yán)   孕育(yùn)
B.匿迹(nì)   衰草(shuāi)  载途(zài)   区域(yù)
C.传语(chuán)  农谚(yán)   刺槐(huái)  适宜(yí)
D.纬度(wěi)   连翘(qiào)  丘陵(línɡ)  侵害(qīn)
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⑴A.百感交急  B.斤斤计校C.满院狼藉  D.昂首阔步(  )(  )
⑵A.得心应手  B.迫不急待C.原形必露  D.令人喷饭(  )(  )
⑶A.在所不昔  B.谈笑风声C.难能可贵  D.记忆犹新(  )(  )
⑷A.哭笑不得  B.以物谕人C.入木三分  D.花团锦族(  )(  )
3.根据下面各句话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消失了声音,藏起了形迹。(  ) ⑵不情愿又没有办法。(  )
⑶难做的事情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  )⑷衰败的野草无边无际与天空相连。(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⑴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得多。
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
⑵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是必要的。
A.观察  B.观望  C.预测  D.观测
⑶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果实的季节。
A.孕育  B.培育  C.酝酿  D.发育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朵桃花次第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B.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C.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孕育,哪里会有秋天的收获。
D.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在这个山村办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愿望——这将是他一生的追求。
二、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本文安排这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 )
A.由时间到空间顺序。 B.由空间到时间顺序。
C.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D.由空间到时间、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
3.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C.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4.“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浏览完整试题A.说明  拟人  比喻 B.叙述  拟人  比喻
C.抒情  比喻  拟人 D.描写  对偶  拟人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三、课内阅读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①首先是纬度。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③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④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⑥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句。(  )
A.第①句  B.第③句 C.第⑤句  D.第⑥句
2.第二段第一句话是个省略句,请把它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可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  )
A.总分  B.并列 C.解说  D.补叙
4.第二段未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5.选文第一段中能表明不止一个因素的词是________;选文第二段表明按主次顺序说明这些因素的词是_________。
6.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实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A)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B)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一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1.第1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在文中直接标注出来。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精选;精确;精密;精心;精致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
3.第3段中的前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中画线句子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五、拓展阅读 动物的有声语言
①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人们发现,每当敌害来到白蚁的巢穴时,整群白蚁常常已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城”一座。为了揭开这个奥秘,昆虫学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原来,担任哨兵的白蚁能从很远的地方,就发出敌情“报告”,用自己的头叩击洞壁,通知巢中的蚁群立即撤退。
②在大自然中,用声音作为通信工具的动物是很多的。许多鸟都有着清甜多变的歌喉,它们是出色的歌唱家。据说,全世界的鸟类语言共有两三千种之多,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有些动物学家对鸟类的各种语言进行了研究,并编成了一本《鸟类语言辞典》。这本辞典是很有用处的。举个例说,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使飞机坠毁。现在有的机场已设立了鸟语广播站,播送鸟类的惊恐叫声,以便驱散它们,使飞机安全起飞和降落。
③动物的声音语言千变万化,含义各不相同。长尾鼠在发现地面上的强敌——狐狸和狼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 )威胁来自空中,它的声音( )单调而冗长;( )空中飞贼已降临地面,它( )每隔八秒钟发一次警报。母鸡可以用七种不同的声音发警报,它的同伴一听便知:来犯者是谁,它们来自何方,离这儿有多远。
④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些动物的警报声,不仅本家族的成员十分熟悉,就连其他动物也都心领神会。例如,当猎人走进森林时,喜鹊居高临下,叽叽喳喳地发出了警报,野鹿、野猪和其他飞禽走兽顿时便明白了:此地危险。于是它们不约而同地四处逃窜了。
⑤目前,分类学家正在研究,把动物声音信号,作为动物分类的一种指标;生态学家正在探索,如何通过声音信号,来揭开动物行为的奥秘。更引人注目的,则是利用动物的声音语言来指挥动物,使之按人类的吩咐行事,不得越出雷池半步。
1.文章开头举白蚁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中加点的词“据说”能否去掉?为什么?
           
           
3.找出第⑶段的中心句。
           
           
4.在第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展开余下试题A.如果 便 一旦 就 B.一旦 便 一旦 就
C.由于 便 一旦 就 D.如果 就 如果 就
5.第⑷段中“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文中该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

一、1.B(A项中的“翩”读piān,C项中的“谚”读yàn,D项中的“翘”应读qiáo。) 2.⑴AB(集、较) ⑵BC(及、毕) ⑶AB(惜、生) ⑷BD(喻、簇) 3.⑴销声匿迹 ⑵无可奈何 ⑶难能可贵 ⑷衰草连天 4.⑴B ⑵D ⑶A 5.A(“次第”是一个挨一个地,一朵桃花不能用“次第”。) 
二、1.C 2.C 3.B 4.D 5.A 
三、1.A 2.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因素。3.C 4.D 5.“哪些”“首先” 6.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
四、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2.A.精确 B.精心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列数字;说明了实验的艰难,表现了科学工作者面对困难不退缩,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五、1.白蚁能用声音传达信息,生动有趣,引起读者好奇心;也说明动物的声音语言是多种多样的;扣题并引起下文。2.不能去掉。因为有了这个词,说明它所统领的内容是听说的,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若去掉,那些内容就成了确凿可信的了,易引起读者的误解,也不符合事实。3.动物的声音语言,千变万化,含义各不相同。4.A 5.原意是说两心相通,互相了解。在这里借指某一动物发出了信号,其他动物也领会到是什么意思。 (218.56.145.67)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八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