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6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2]
2012秋学期安徽金寨县桃岭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2012秋学期安徽金寨县桃岭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时间:150分钟
题 序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②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③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 。
(2)默写李清照《醉花阴》的下片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9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 ① )(A精灵 B精奇),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妙的乐章。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xié的音乐, , ;群峰cù拥,是大自然编织的一朵仰天初绽的莲花。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我们应该用心聆听,才能( ② )(A领悟 B领略)到大自然的情趣。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淙淙( ) 和xié(  ) cù( )拥 初绽(  )
⑵为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
①(  ) ②(  )
⑶方框内的标点使用有误,应改成(  )。(1分)
⑷根据文中横线前后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2分)
,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B.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
C.奥运冠军叶诗文游泳成绩不仅在全世界很突出,而且在亚洲也名列前茅。
D.从他爱上NBA的那天起,他就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下列句子的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一位同学病愈出院,向主治医生连连道谢,医生赶忙回答:“不用谢,
不用谢,欢迎下次再来。”
B.当好朋友盛情邀请你看一场有姚明与奥尼尔对决的NBA球赛,你说:“都快考试了,没看我忙着吗?”
C.某镇政府代表在某地举行的招商会上致辞:“为加快我镇建设步伐,我们竭诚恳求各位商家到我镇投资办厂……”
D.张先生在公司不得志,向老板投上辞呈。老板挽留他,张先生说:“感谢老板的好意和器重,但我希望多方充实后再回公司效力。”
5.名著阅读,按要求填空。(5分)
《红楼梦》中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说的是 ,这部名著以 为贯穿全书的主线。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___________小说,作者是_______,元末明初人。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7分)。
“5.12”汶川大地震在中国的土地上,也在中国人的心里划上了一条深深的伤痕。但是,大灾面前显大爱。为了给灾区筹集善款,“中国红十 字会”将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一场以“爱”为主题的大型赈灾募捐义演。
(1)如果你是总导演,筹划此次晚会,除以募集善款为目的以外,你还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积极社会效应?(2分)


浏览完整试题①. ②.
(2)请为此台以“爱”为主题的晚会设计一个有感召力的题目。(10字以内)(2分)

(3)设计编排几个不同类型的有震撼效应的节目:(3分)
①. ②. ③.
二、阅读 (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7分)读书养气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吸取气,汲取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 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愈)苏(轼)欧(阳修)柳(宗元)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7.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 。(4分)
8.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读书养气”的道理。(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

9.文章的最后一段,主要使用哪两种论证方法?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其作用是什么?(4分)


10.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功用或目的的理解。(5分)


[二](23分)男孩别哭
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睛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
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怎么不黯淡呢?肩上的担子这么重,家还这么远,路又这么崎岖。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而雨,又不是平时活泼妙巧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
印象最深的是十岁那年秋天,独自一个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
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杆的感觉。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柴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山雨沙沙无边,冷寞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我哭得更伤心了。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
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父亲,我的亲亲父亲,就在这时从山坳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我无法说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温暖的笑容会让我珍藏一辈子,感激一辈子。是父亲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上继缕前行的勇气,要不然我真会沿原路退离这个陌生的世界。
“ 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父亲对我吆喝道。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


展开余下试题 男孩,别哭。二十多年后,当我脱口对自己儿子也说这话时,我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竟是一种成长的标识。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我怀疑父亲的父亲肯定也对父亲说了这四个字。而我儿子的儿子也将套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对他儿子说出这四个字,后来我看美国著名的成长伤感片,题目竟就用了这四个字:《男孩,别哭》。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没能跨越这道标识,死了。
11.本文写景的手法很多,请你举例说明其中的一个特点及其作用。(4分)


12.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13.将结尾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的表达吗?说出理由来。(5分)


14.你认为文章结尾引出美国影片《男孩,别哭》,并交代主人公“死了”这一结局的用意是什么?(4分)


15.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别举例加以说明。(6分)

[三](15分)
出师表(节选)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隆中对(节选)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己,君谓计将安出?”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以臣卑鄙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主器之 (4)由是先主遂诣亮
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文:
18.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 )。诸葛亮忠于蜀汉政权,足智多谋,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请结合有关课文或课外阅读,写出与他有关的3个成语或故事名称。(4分)
答(1) (2) (3)
19、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壳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一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 (3分)


三、写作(55分)
欣赏是一种修养,一种沉稳洒脱严于律己尊重他人的风度;欣赏是一种胸襟,容得下他人的才华和长处,同时作为自己不懈学习和进取的动力;欣赏是一种哲学。用欣赏的眼光审视自然与世情,我们会发现大自然和生活原本是这样的美好;用欣赏的心态对待亲人和朋友。我们会由衷的感激人生有缘相聚同行。
20.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 自拟题目,文体自定。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备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题目:









200










400










600








2012秋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1)①物是人非事事休 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③人迹板桥霜
④嬴得生前身后名 ⑤燕然未勒归无计 ⑥亲贤臣,远小人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⑴cóng 谐 簇 zhàn ⑵A B ⑶;或“分号”
⑷示例:云海茫茫,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好的图画
3.D 4.D
5.王熙凤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长篇章回体 施耐庵 史进
6.(1)示例:①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② 唤醒人们的爱心与奉献精神;③ 提升灾区人民面对灾难的勇气;④对为地震无私奉献的官兵及所有的志愿者表示感谢;⑤ 让人们懂得珍惜与关爱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符合要求即可)
(2)示例:感受爱的力量;骨肉相连,同此国殇。
(3)示例:① 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慰问关怀灾区人民的视频播放与解说;② 地震中幸存者讲述经历;③ 以地震真实事例为依据的原创诗歌配乐朗诵(符合主题即可)
二、阅读
[一]
7.读书可以养气 (逐层深入的)递进式论证结构
8.①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②读书是养气,是输入;写作是释放,是输出;③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④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9.道理论证、比喻论证。论述了读书多,养气厚,才能厚积薄发,手(笔)到文成的道理。
1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提示:①读书可以增长知识。②读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③读书可以使人精神愉悦。④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使人高尚等等。
[二]
11.答题角度示例:①自然环境即“我”成长的社会环境。②“雨”象征困难、挫折等。③用拟人手法写“雨”,借以传达人物的心情。④赋予“暮雨”的“暮”、“黑水”的“黑”等感情色彩。⑤运用渲染与细腻的手法来描写,如比喻、排比及形容词叠用等等。(注意:一定要举例说明。)
12.“我”虽年少稚嫩,但执著、奋进,能拼搏,有勇气。(一定要结合内容作答。)
13.有影响。①原句刻画的“父亲”,是为了突出他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的榜样。若换成后者,“父亲”的形象则由“力量的化身”这个侧重点变成了写“爱”这点。②前者更符合“父亲”的身份,表现出“父亲”刚毅的性格和更深沉、更理智的爱。(与文章主旨贴合,突出“父亲”是“我”的榜样这一点。)
14.强调说明“男孩,别哭”是人类一个共同愿望,并以一个反例来警示人们,要有勇气,坚持才能胜利。
15.①景物烘托;②心理、语言、行动刻画;③对比反衬;④抒情议论;举例略。
[三]
16、(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奔走效劳(3)器重(4)拜见
17、(1)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的性命,并不谋求在诸候那里扬名做官(2)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18、(三顾茅庐) 谈笑风生 运筹帷幄 三分天下 欲擒故纵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19、屈原、 陆游、 苏武、 岳飞、 文天祥、 林则徐(“名言或者事迹”略)
三、写作
20、参照中考的评分标准 (183.165.211.7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12秋学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