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54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44]
2013年1月襄阳市调考高二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年1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 二 语 文
命题人:襄阳24中 王炜 教研室 徐国政 审题人:襄阳五中 田玉波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非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登分栏的座位号内。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凃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的顺序分别封装。
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徘徊 菲薄 口是心非 流言蜚语
B.炽热 固执 恣意妄为 孜孜不倦
C.惩罚 支撑 诚惶诚恐 游目骋怀
D.断然 短路 单枪匹马 箪食壶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燥  尸骸  天降甘霖  两泪涟涟
B.敲诈  贤慧  羽扇纶巾  料峭春风
C.自诩  磕头  残羹冷灸  礼尚往来
D.仓皇  萧瑟  玉簪螺髻  舞榭歌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   幸福,用拥抱阳光的双手去   幸福,用充满回忆的心灵去   幸福,用美丽淡然的微笑去   幸福,因为幸福就在平凡的点滴中。
A.寻找 感悟 接受 把握 B.发现 感触 接纳 迎接
C.发觉 感受 接收 抓紧 D.寻觅 感知 接应 体会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善于、乐于也敢于吸取外来的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使他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B.省教育厅为把新课程方案落到实处,要求各地市逐步废止文理分科,实行走班教学,最终走出“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现象。
C.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文化传统。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中的周萍是一个在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富于幻想、生性浪漫。但他没有韧性,对封建制度的顽固性认识不足,这注定了他悲剧命运。
B.莎士比亚一生中最著名的剧作有合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也深受观众喜爱。
C.张衡“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D.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柳”。 其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其作品经后人辑为《柳河东集》。


浏览完整试题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
王 蒙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种覆盖面、影响面巨大的文化,是一种独树一帜并拥有巨大的影响与声誉的东方文化。与一些变成了博物馆的、观光奇景的文化不同,它历经曲折,回应了严峻的挑战,走出了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阴影。如今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它仍然主导着海峡两岸十几亿人的生活与思想,它是一种能够与世界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相交流、相对话、互补互通、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
尤其是,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种富有历史感的、独具特点的世界观与哲学观,一种人文价值与思路,一种独特的精致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工艺设计、文化瑰宝,一种乐生的、务实的、注重此岸性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一种有参考意义的克服某些现代性负面弊端的思路。
中华文化,首先是汉字文化。它重整合,重大概念,重万事万物间的关联,重书写与万事万物的统一。例如一个牛字,派生出牛奶、牛皮、牛肉、牛毛,又区分为水牛、黄牛、奶牛、公牛、疯牛……而其他语系中这些词都是各自构造而不提供他们间的关系信息。由于它词汇的系统性、层次性与分类性、综合性的讲究,又由于古代中华民族的求实精神,它不是着力于塑造人格神,而是追求终极概念——理念之“神”,如道、通、大、一、仁、义、天、易。追求自高而低、自低而高、自大而小、自小而大的思维秩序与社会秩序。
中华文化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文化。它强调人伦关系,强调和谐与秩序的理想,主张克制无限竞争与不断膨胀的欲望,强调人生而有之的伦理义务(而不是权利),强调敬天与天人合一。这虽然有它的不足,影响了数千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的迎新与突破,但同时,它维护了中华大国的延续与统一,帮助中华民族度过了重重难关,以充满活力的姿态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而且,今天看来,它对于回应恶性竞争、欲望膨胀、生存压力与飞速发展中的浮躁心理等种种“现代病”,是有启迪意义的。
同时,中国文化又是具有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取向的伟大文化。它强调勤俭,强调刻苦与奋斗,强调精神价值与气节,唾弃一味的享受与无所事事。它较易与迅猛发展的现代性接轨,它接受发展是硬道理的思路,而较少那种仇视现代性、敌视科学技术的心理与不求上进、消极懒惰的人生态度。例如,极端宗教、恐怖主义与民族分裂三种势力及其文化背景的存在,与中华文化的传统便大异其趣,它们已经成为人类的公害。再如在德国诺贝尔文学得主海因里希的作品中,在印度与喀麦隆的民间故事中,都有相同的懒惰有理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是无法被接受的。
地球不能垄断,文化不可单一,中华文化对于和谐的提倡,对于竞争的宏观调控,对于信仰激情与传教士冲动的抑制,对于天道的敬畏,是现代世界主流文化、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文明的最重要的、有益的参照系统之一。
那么,什么是文化的软实力呢?关键在于此种文化的有效性,我所说的有效的文化是说:
第一、它能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质量与生活乐趣,提供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人众以幸福、满足、欣悦与尊严,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使人们喜爱与尊敬这种文化。简单地说,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人为敌或为奴的文化。
第二、它有足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能够使受这种文化的覆盖与影响的人,聚拢起来,友好起来,而不是恶斗不已,仇视与分裂。
第三、它能坚持自身的特色,自己的性格,独树一帜而又友好立身,正确地处理与异质文化的关系,能够与外来影响切磋交通,也能撞出火花,取长补短,互利互补,既不会动辄失去自信,屈服于强势的文化压力,自我瓦解;也不会盲目排斥异端;不会在急剧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陷入认同危机即失去自身的身份认定,陷入绝望与仇恨。
第四、它有足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与抗逆抗压的能力,它能够与时俱进,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自强不息。同时又有足够的对于自身的传统的珍爱与信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走过曲折的道路,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经历了痛苦的文化危机与文化骚乱,同时我们已经并正在靠拢上述的四点文化期许。我们一定能够做得更好。我们已经并正在克服面临急剧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世界所产生的紧张、困惑、焦虑与进退失据,我们一定能够做到文化兴国,创造历史,为后世子孙并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6.下列关于原文前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影响巨大的东方文化,现在仍然主导着海峡两岸十几亿人的生活与思想。
B.中华文化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积极的、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能提供一种富有历史感的、独具特点的世界观与哲学观。
C.中华文化是一种能够与世界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相对话、相抗衡文化。
D.一些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了,如今成了博物馆文化或观光奇景的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则独树一帜,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是现代世界主流文化、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文明的最重要的参照系统。
B.中华文化,既着力于塑造人格神,也注重追求终极概念——理念之“神”,追求自高而低、自低而高、自大而小、自小而大的思维秩序与社会秩序。
C.中华文化强调人伦关系,强调和谐与秩序的理想,强调敬天与天人合一,这种观念没有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D.中华文化虽经历了痛苦的文化危机与文化骚乱,但不会动辄失去自信,屈服于强势的文化压力,自我瓦解。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是具有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取向的伟大文化,没有那种仇视现代性、敌视科学技术的心理与不求上进、消极懒惰的人生态度。
B. 在印度与喀麦隆的民间故事中,都有相同的懒惰有理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是不会发生的。
C. 中华文化在今天看来,它对于回应恶性竞争、欲望膨胀、生存压力与飞速发展中的浮躁心理这种种“现代病”,仍然是有启迪意义的。
D.有效的文化,必须是本国人们喜爱与尊敬的一种文化,否则,它就不是国家的软实力。


展开余下试题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渐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①、廷掾②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具牛酒饭食,令女居嫁女床席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③,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④可谓非贤大夫哉!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 ②廷掾:县令的助手,负责处理案件。
③磬折:像磬的形状一样弯着腰,形容十分恭敬。  ④几,通“岂”,难道。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会:召集、会集
B.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好:优点多,令人满意
C.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趣:通“促”,催促
D.不能白事 白:告诉、禀告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西门豹以民为本的一组是(3分)
①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②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③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
④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⑤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
⑥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④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西门豹刚到邺地时,邺地人烟稀少,经济萧条,官吏还常常向百姓征收苛捐杂税。
B.西门豹把三老投入河中之后,十分恭敬地向河而立,希望三老带回河伯的看法。
C.西门豹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老百姓感觉负担太重,怨声载道。
D.汉代的地方官吏不顾百姓反对,最终还是把三条渠道合在一起,架一座桥梁。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3分)
(2)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3分)
(3)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选自《孟子》)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①长恨飘蓬②。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释】①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1)上片“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情与景是如何结合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本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2)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3)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5)春水碧于天,     。 (韦庄《菩萨蛮 其二》)
(6)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8)吾所以为此者,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邹汉明
瓦是江南的黑眉毛。在一个优美的弧度里,江南的娟秀,江南的妩媚,随着木格子花窗里一个眼神的流转,江南的性格就在高处的一片瓦楞上一览无遗了。粉墙黛瓦,原本就是江南的老底子,江南的主色调,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变更过。黑与白,再加上大红,就是民间江南一年四季的脸色。瓦的黑眉毛,配合着白粉墙那张光泽细腻的脸,就显现着一种古老的朴素——这种朴素庇护着幅员辽阔的水乡的居民。这样的色调最是适合回忆——江南也只有在回忆中才容光焕发。
眼前的江南,这道弯弯的眉毛在一种怪异的时尚中已经被拔得差不多了。江南只剩下一堵单调的白粉墙,仿佛是民间文化近一百年里受尽惊吓后的一个惨白背影。没有瓦的江南,还算是江南吗?江南的瓦,就是标有江南日期的一个邮戳。
老底子江南的瓦,是土窑里用稻柴烧制出来的。我小时候,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曾去大队的土窑上劳动——扒开码得整整齐齐的瓦面上的稻柴灰,我将它们自土窑里取出,搬到场地上。这是我与瓦有过的最亲密的一次接触。我得感谢江南的瓦,感谢那些瓦的碎片。我的少年时代几乎是相伴着一堆碎瓦片长大的。我家门前不远处,有很大的一堆碎瓦,据说是开挖河道时堆成的,平时,这堆碎瓦成了我玩乐的对象。我将它们一片片取出,对着平静如镜的水面一一削去。瓦片跳跃着前进,水面上顿时出现一连串的波纹。这种游戏乡下叫做削水漂——我玩削水漂玩出了精。长大后,在城市里,我看到成人的另一种削水漂方法,并由此发明了一个隐喻,将大把大把的钱扔进某个地方,没了,就说打了水漂——看来,玩乐也是有它一成不变的主题的。且说这一堆瓦片,也让村里的蛮横少年吃足了苦头,他们时常成群结队来欺侮小他们几岁的我。更多的时候,我捡起这些碎瓦片当武器,奋力掷到他们的脑袋上……对于瓦,我因此有了一种本能的亲近,因为它曾经庇护了我孤单的童年,捍卫了我小小的尊严。
时间渐渐地远去了,仿佛那些碎瓦片,沉到了水底,又被淤泥覆盖。但是每到梅雨季节,我仍会对着镶嵌在天空里的一片瓦楞发愣——黑色的瓦楞上不时会看到颤巍巍的小植物——这就是瓦楞花,纤细得须凝神才能看清楚,孱弱得仿佛是诗人呼出的最后一口精气,风一来就会吹走。还有,长夜漫漫的日子,雨滴聚集在瓦楞沟里,形成江南的檐雨。檐雨滴答,孤寂的神经被一条怯生生的水线拎着——这情景,这声音,如果让嘉兴南门东米棚下的赢弱少年朱生豪看到,听到,怕又要做梦,又要失眠——“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信,如今成了两人合葬墓的墓志铭)檐雨清脆的滴答声,徒增少年的孤寂。现在好了,这样连成一片的瓦楞在江南已经见不到了。雨声已经没有了依傍,不知道一位罕见天才的孤独还在不在,不知道那根失眠的神经是不是还垂直在天地之间。


展开余下试题我有时候会傻傻地思量:没有了瓦,寒冬腊月里,江南的白雪下到什么地方去呢?天上的雪,原是为了瓦在地上千年的等待应约而来的。瓦于我,是一份眷恋。瓦与雪,一黑一白,共同构成了江南最初的诗意——或许还是最饱满的诗意。
(选自《江南词典》略有改动)
注:朱生豪(1912-1944) 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共译莎剧31部半。是我国第一部外国文学全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在听说日本等外国某些人嘲笑中国翻译不出莎士比亚的著作,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后,他立志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坚持十年,历尽心血,终于译出《莎士比亚全集》。1987 年宋清如先生将朱生豪的31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手稿捐献给嘉兴市图书馆收藏。
16.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用“瓦是江南的黑眉毛”写出了普通的瓦能传递出江南的娟秀与妩媚的特点。
B.没有了黑黑的瓦做屋顶,江南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性格,江南也就迷失了自我。
C.我眷念瓦,只是因为它曾经庇护了我孤单的童年,捍卫了我小小的尊严。
D.江南黑白搭配的色调既能突出江南朴素的风格,也能构成江南饱满的的诗意。
E.“雨声已经没有了依傍,不知道一位罕见天才的孤独还在不在”意思是说江南现在很少下雨,也就少了清脆滴答的雨声,生活也就少了许多诗意与多愁善感。
17.瓦对于江南的的重要性有哪些?结合文本,简要举例分析。(4分)
18.“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作者引用该句有何作用?(4分)
19.作者认为:“没有瓦的江南,还算是江南吗?江南的瓦,就是标有江南日期的一个邮戳。”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联系现实说说自己的理由。(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2012年1-11月,中国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飞行564.4万小时,同比增长10.2%。预计今年全年,全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78亿人、完成货邮吞吐11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2%和3.1%。首都机场今年的年旅客吞吐量,预计将突破8000万人次,居全球机场第二。今年以来,我国民航不断实施扩容增效,12个繁忙机场日增时刻1200多个。
21.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三篇。即使是这三篇,是去是留,也争议不断。
你对这个问题持什么态度?请你从这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为例,阐明你的观点。
22.最近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公共交通秩序。
请你拟写一句温馨的提示语提醒人们不再用这种方式过马路,不超过20字。(4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乔布斯曾经被他亲手苦心创立的苹果公司扫地出门,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奇耻大辱,必须坚决抗争“挣扎”一番,然而他却选择了离开,选择了再次创业。谈及此事,他的回答耐人寻味:“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沉重感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重新代替。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特别看重。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进入了我生命中最富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正是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从容“摔倒”,使他后来东山再起,重掌苹果,成就传奇般的辉煌一生。
请以“从容摔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主立意,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1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37分(1-11每小题3分,16题4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6
答 案 B D B C A C D C B D A CE
1.B(A.pái/fěi/fēi/ fēi B.chì/zhì/zì/zī C.chéng/chēng/ chéng/ chěng D.duàn/duǎn/dān/dān)
2.D(A燥—躁 B慧—惠 C灸—炙)
3.B
4.C(A语序不当,应为“敢于、乐于也善于”。B “走出”与“现象”搭配不当。D关联词运用不当,应用“虽然……但是……”)
5.A(应为“周冲”)
6.C(“相抗衡”说法错。)
7.D(A最重要的参照系统之一;B不是着力于塑造人格神,而是追求终极概念;C,过于绝对,参看第④段。)
8.C (A“没有”改为“较少” B原文无此意  D不合原文意思)
9.B(好:容貌美,漂亮。)
10.D (②西门豹惩治廷掾 ⑤是汉代官吏的做法 ⑥邺地父老维护西门豹的做法)
11.A(B项“希望三老带回河伯的看法”错;C项“怨声载道”错; D项“不顾百姓反对,最终还是把三条渠道和在一起,架一座桥梁”错。)
12.(1)希望(你们)来告诉我,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   
(3分,“幸”、“之”及句意各1分)
(2)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
(3分,“即使”、省略及句意各1分)
(3)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分享成的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谋划事情的开始。
(3分,“乐”、“虑”及句意各1分)
13.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翻译】
陈臻问道:“以前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好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到宋国的时候,宋王送给您七十镒,您却接受了;在薛地,薛君送给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您总有一次做错了吧。”
14.(1)融情于景(1分),作者赋予“云”、“雁”、“日”等物象以“淡”“孤”“寒”等孤寂、凄清的感情色彩,(1分)极写离人孤单寂寞、飘零之苦。(2分)
(2)上片实写,描写饮散离亭西去后的所见所感;(1分)下片虚写,描写想象中的今夜停泊之地以及愁绪满怀的凄苦情状。(1分)虚实相生,把别离之情、羁旅之苦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2分)
15.(1)女娲炼石补天处 (2)梧桐更兼细雨
(3)一尊还酹江月 (4)料峭春风吹酒醒
(5)画船听雨眠 (6)吴楚东南坼
(7)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8)以先国家之急而且私仇也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13年1月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