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781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81]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袅娜/婀娜 纤细/纤尘不染 靡室劳矣/风靡 渐车帷裳/渐染
B.载笑载言/下载 蕈菌/细菌 静悄悄/悄无声息 煤屑/刀削面
C.宁静/宁采臣 颤栗/颤抖 处理/妙处 否泰如天地/否定
D. 曲折/名曲 言既遂矣/半身不遂 如椽之笔/不容置喙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公姥 玳瑁 周公吐哺 龙子幡 鼓瑟吹笙
B.拊掌 陆离 繁花似锦 青骢马 泣涕涟涟
C.兰皋 槌床 千里清秋 墟里烟 渐车帷裳
D.鹄舫 樊笼 暗香盈袖 漫浩浩 青青子矜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高三的同学们一个个信誓旦旦,跃跃欲试,决心“挑战高考,无悔人生”。
B.像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生活和经验以及那一刻出现的心态,我们常人是不可理喻的,只有当你有了那种经历,才有可能理解。
C.在如洗的碧空下,是深深浅浅的各种色彩,或浓郁,或清新,层层叠叠,这些分布城市每个角落的色彩,让人忍俊不禁地想起郁达夫笔下那故都的秋。
D.随着西部大开发,当年盛演的“孔雀东南飞”已转场为“东鱼西游”记了。大量的企业,众多的人才已然迈步西进。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最近两年来,蔬菜、肉类、服装、鸡蛋、食用油等农副产品普遍涨价,与之相关的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提价。
B.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聊天、玩游戏。
C.因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电站危机令人震惊,有网友在微博中上传了日本儿童合唱的《天空之城》主题音乐被频频转发,这首歌是日本著名漫画家宫崎骏同名电影的主题曲。
D.表达交流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智慧和风度。
5. 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离骚》多用比兴手法,如“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比拟诗人自己和楚怀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里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拟诗人的美德。
B.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C.“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在结构上,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9分,每小题3分)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她真是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
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怠。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
浏览完整试题
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
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第11期,有删改)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合情合理”的一项是( )
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
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
C.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
D.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7.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
C.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
D.刘兄有点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8.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
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
C.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
D.《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共18分)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其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
A.厚币委质事楚 厚币:丰厚的礼物
B.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明年:第二年
C.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反:违反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治国:治理得好的国家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余不忍为此态也 B.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C.此不知人之祸也 士之耽兮 D.竟死于秦而归葬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1.下面对文章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仪采取连横之策,用商於的土地为诱饵,欺骗楚国断绝与齐国的关系。
B.怀王听信子兰等人而不听屈原的劝告,终于遭致身死他乡的悲剧。
C.屈原劝楚怀王应该杀掉张仪,等怀王醒悟,已经来不及了。
D.楚王听从了屈原的建议,出兵讨伐出尔反尔的秦国,结果大败而归。
12. 请将上文中划线句和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3分)
(2)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中画线部分句。(限9处,3分)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从“万里”、“三年”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4分)
(2)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4分)
15、补缺(任选6题,每空1分,共6分)
(1)蒲苇一时纫, 。(《孔雀东南飞》)
(2) ,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3)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
(4)今我来思, 。《诗经 采薇》
(5)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6) ,士贰其行。(《诗经•氓》)
(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8)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任选一篇阅读,完成16~19题。(18分)
阅读一:滋养我们生命和灵魂的(言子)
多年以来,当我写作劳累,要游走乡村,继续第二天的写作时,我得穿过乱七八糟的水泥房子,得穿过一条又一条喧嚣的公路,才能看到田野。呈现在我眼前的田野,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她已经被现代工业,被现代人的贪婪,蚕食、宰割得所剩无几,最终会被那些腰缠万贯受益者一点点吃尽。我游走的乡村,早已面临着这样的命运,她离城市不近不远,理所当然要成为官商的囊中物。
每当我游走在这样的乡村,站在将要被砍伐的松林上,我就开始遥望过去的乡村,遥望故乡的那片土地。那是一片纯粹的农耕图景。我看见我的舅舅,以及像我舅舅一样的农人,他们,在那里生活、耕作了一辈子。没有人再像我的舅舅一样种庄稼了!四季的庄稼,都是精耕细作,那样的虔诚,勤劳。我舅舅从来没有离开过乡村,也没进城打过一天工,他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宜宾,不是去闲逛,是挑着担子下宜宾,我们叫“下城”。那担子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货物,李子、红桔、鸡、鸭、鹅。卖完这些东西,舅舅从来不逛街,但他会找一家小馆子进去,坐下来,要上半斤锅贴饺,半斤猪耳朵,二两烧酒。我舅舅把空箩筐放在墙角,坐在四方桌上,从容、自在地吃酒吃饭。这是他劳作后对自己的犒劳。那样的惬意、满足、愉快。然后,他就挑着空箩筐离去,走在一条蜿蜒起伏,通往“家”的石版路上。一路是满目的庄稼、竹林、树木,绝对没有现代文明的尘埃腐蚀他的双目。走到家已是黄昏,舅舅可能还要去坡上干活,或是去井边挑几担水,晚上九点多种,一家人吃夜饭。第二天早上,又去坡上劳作。
仍然记得下雨天,舅舅犁田,披一张厚实的蓑衣,戴一顶宽大的斗篷,肩扛犁铧,赶着一头肥壮的水牛,走在田埂上的情景。已经不年轻的舅舅,吹着口哨,有时唱着歌,那样悠然自得走在湿淋淋的泥路上,那样悠然自得,赶着水牛走进水田。这样的季节不是冬天就是春天。栽秧子前,水田是要三犁三耙,从来不马马虎虎对待庄稼,对待土地。舅舅下田的时候比别人多,有时是寒冬腊月,他赶着牛下田,依然是悠然自得。我舅舅,在水蒙蒙、雨蒙蒙的丘陵中,和他的牛儿成了一幅自然的农耕图。
天气好的黄昏,舅舅还喜欢坐在场坝读读古书。线装书,发黄,竖排,不知是哪个时代出版的。实在没有事干,他就去坡上去田间转转,看看那些庄稼和水田,他的心里就很舒服。我舅舅其实是一个诗意的农民,不但庄稼种得好,还会享受大自然带给他的乐趣。他一辈子在土地上耕种,生活得不富裕,但很满足。一家人的吃穿不成问题,屋子的围包里堆满了黄谷,舅舅就可以悠然地过他的冬天,悠然地和他的朋友进小酒馆吃酒,悠然地转山,读几页读书。
这一切,似乎都成为了历史,舅舅的两个儿子,安详、安抚,年年进城打工,春节才回家几天,他们在异乡奔波来的钱,就是把我外公外婆舅舅舅母留下的一座木质青瓦房,变成了一座四四方方的水泥房子。他们,再也不能像他的父辈一样种庄稼,也不能像他的父辈一样享受悠然的乡村生活。
没有人再像我舅舅一样种庄稼了!
而我,从来都没有真正和城市融合。走出故乡,我的灵魂总是在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游走。我总是在每一个季节,望见故乡的庄稼在风中生长、摇曳,望见像我舅舅一样的农人艰辛又悠然地躬耕在土地上。两个表哥打工的钱比他父亲种庄稼多得多,但他们的一生,绝对没有舅舅生活得好,也没有享受过舅舅那样的乡村生活,尽管他们,都是农民。
写作之余,我一直想找到一方纯粹的乡村,这样的寻找总是落空,我的周围,哪怕走上十里地,也找不到一方纯粹的乡村了。城市以推土机的速度连年向着乡村拓展。再过几年,走上二十三十里地,我可能都难以寻到一寸生长着庄稼的土地。那时,我真的只能在高楼的重重包围下,回望故乡的庄稼地,回望滋养了我们生命和灵魂的庄稼。
16、作者说“我舅舅其实是一个诗意的农民”,文中哪些描写表现舅舅“是一个诗意的农民”?请分条概括。(6分)
17、作者在文中先后两次感叹“没有人再像我舅舅一样种庄稼了!”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8、文中写了舅舅的两个儿子到城市打工挣钱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9、作者在文章最后说道:“那时,我真的只能在高楼的重重包围下,回望故乡的庄稼地,回望滋养了我生命和灵魂的庄稼。”这句话在结构上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阅读二:阅读屈原
薄暮冥冥,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涉江》。心灵的底片便慢慢地洇染上一层层殷红,渐深的暮色也仿佛笼上一层悲戚的色泽。那神奇瑰丽的想象连同汨罗江畔孤独清高的身影,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
展开余下试题
这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千古名篇。每次阅读,总有一种感动淹没我的心。你也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曾在一个落寞而寂寥的深夜,入梦般地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是高峻蔽日的深山之中伴随着自己高远的理想怎样孤独地漫游。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但你只将凝聚着的忧愤的血泪以及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自己的心灵流出,让一个去国离乡之人苦难生活的点点滴滴颤动于笔尖,化为一篇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
此刻,你的足音正姗姗向我走来,走向千年之后的今夜,走向寒露沾襟的今夜,走向我阅读的今夜,走向我审视自己灵魂的今夜!依旧是那阵秋冬的绪风,依旧是那般凄寒,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汨罗江畔执著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再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你那伟大的思想及远大的理想都随滔滔不息的汨罗江水一同远逝了吗?或许,我们只能在那空蒙浩瀚的疏星中读到你的消息,只能从那瑰奇绚丽的篇章中读懂你的思想,读懂你那颗忧郁而滚烫的爱国心,读懂你那种长存于尘世间的顶天立地的精神。而这一切,已经足够了……
虔读你的一腔热忱,遥想你短暂一生的苦难历程,我一直都相信你是借文章来抒写自己苍凉的人生!文章中那悲愤、抑郁的倾诉,不都寄寓了你深绾于心的血泪,情浓于心的忠贞了吗?每回在嘈杂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汨罗江畔的呼声就萦绕于耳畔,回响于心际,让我不自觉地以此来观照自己。在这个被言情武打以及各种光怪陆离的书籍杂志充斥的社会,是你在时时提醒我,记着仍浮沉于人世的另一种人生。那些我们时不时就可遭遇的人,不都是在以类似于你的方式在日渐冷漠的街巷里蹀躞吗?
你因《离骚》而不朽,这或许是你不幸的一生中最大的幸
运——虽然这是千年以后的事。这也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同你一样遭际不幸的生命,他们生命中那些闪光的东西却不为人知。现代被言情武打、卡通漫画宠坏了的眼睛是不屑于咀嚼这些倾诉的。由此,我也常常在阅读你之余,掬一捧清泪,为那些无声消逝了的生命。在光影斑驳的现代社会,固守住我生命里那些最为本真的东西,真的希望你一直都未曾远离我们。或许,你正踏着滔滔江水,穿越千年尘世的风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远远地注视着我们这群现代人。
16.第五段画线句“这或许是你不幸的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中的“不幸”和“幸运”分别指什么?(6分)
17.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四段中“另一种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人生”。(6分)
18.文章使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9.文章的题目是“阅读屈原”,可作者却写阅读《涉江》的感受,这样写是否矛盾?(4分)
六、语言运用(15分)
20、把下列句子填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4分)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 ②激起无限的赞叹
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经受严峻的考验
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____________,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以____________。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魅力”的外延很广,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根据第二单元相关文章的内容,任选两位作者,表达人物对魅力的理解。要求:① 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 句式相近(6分)
[示例] 陶渊明说:魅力就是面对荣华富贵,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书写人生的高洁质朴。
( l )屈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曹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仿写句子。要求主旨一致,语意贯通,字数相同,句式相似。(5分)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其实,读书的人读的不是书,而是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耄耋之年,读出的是豁然自足。看了无数本书,就有了无数种人生,就如同喝下了那杯水,才明白何为沧海。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他走到一条小河边,发现没有桥。于是,他砍下一棵树,把它横放在河的两岸,然后从上面走过去。过了河以后,他把那棵树扛在肩上,继续走路。有人见了,问他为什么要扛着树走路,他回答说:“前面还有河呀!”那个人反驳他说:“前面固然有河,但也有树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写诗歌),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答案
1.A (B.zài\zǎi, jūn\jùn, qiāo\qiǎo, xiè\xiāo;C. níng\nìng, zhàn\chàn, chǔ\chù, pǐ\fǒu;D. qū\qǔ, suì\suí, chuán\huì )
2.D “矜”—“衿”
3.D (A、信誓旦旦: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B、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不能用道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形容人不讲道理。C.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笑。)
4. D (A逻辑混乱,概念并列不当,“服装”不属于“农副产品”;B、表意不明:句中的“和”既可以理解为连词,也可以理解为介词,因此就产生了歧义。C. “有网友在微博中上传了日本儿童合唱的《天空之城》主题音乐被频频转发”句式杂糅)
5.A 应该为:分别比拟诗人自己和周围群小
6.C 这是作者的评价,不属于刘兄的做法
7.D 这是文中退一步来证明刘兄不是“帮凶”的话,因此也不是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
8.A (B对“现代人”的说法过于绝对;C“唯一原因”理解错误;D对作品的主题的理解不当)
9.C (反:通“返”,返回朝堂)
10.D 介词,于,在(A、辅佐\作 B、介词,用\连词,来 C、助词,的\主谓间)
11.D 楚王不是听从了屈原的建议而出兵讨伐秦国的
12.(1)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3分)(评分要求:大意1分,“卒”“短”各1分)
(2) 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3分)(评分要求:大意1分, “怀抱”“放浪形骸”各1分)
13.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
参考译文:
14.(1)答案一:万里”强调空间渺远,蕴涵飘零天涯而欲归家不能的苦闷;(2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2分)
答案二
上一篇:
江苏省无锡市2013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下一篇: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测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高一语文必”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