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20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5]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高2013级高三上期期末模拟考试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高2013级高三上期期末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芍药(shuò) 愤概 (kǎi) 间不容发 (jiān) 处变不惊(chù) 爆发力 陈词烂调
 B.觊觎(jì) 横财(héng) 强词夺理 (qiǎng) 灯影幢幢(chuáng) 家具城 涣然冰释
C.甄别(zhēn) 矍铄(jué) 别出机杼 (zhù) 光风霁月(jì) 赡养费 挑肥拣瘦
 D.亲昵(nì) 憎恨(zēng) 横槊赋诗 (suō) 高屋建瓴(líng ) 终身制 闻过饰非
2.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表示,从小耳濡目染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作品的艺术风格。
 B. 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石油等丰富的矿物资源,在渔业等其他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经济价值。
 C. 他坚信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所以常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一个人呆在教室给自己开小灶。
 D. 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进而忽视了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到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美国对中国向来实施两手策略:一方面接触中国,与中国保持经济往来;另一方面拉拢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围堵中国,给中国制造麻烦。
 B. 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人舆论氛围,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也有利于铲除滋生唯利是图、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
 C. 备受人众追捧的“中国好卢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D. 今年1一4月,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31起,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45亿元人民币,个中原因是恶劣,气候及人为的破坏造成的。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有一种恶习就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你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会问“难道鹅就不知吗?鱼就不知吗?”
B.中国首款国产隐形战机歼—20元月12日在成都成飞机场进行首飞测试。机场内,有官方和军方高层领导,还有成飞集团员工观看试飞,机场外,则聚集了大批记者和军迷。
C.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喜爱。
D.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和网民交流时说了这么一句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浏览完整试题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必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这首诗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须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至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5.下列关于“艺术和实际人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当人们用体现实际人生规范的道德来谈艺术,就把艺术拉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了。
B.写实主义旨在表现人生和自然,而艺术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的,所以艺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
C.艺术与实际人生要有距离,没有距离,就会让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
D.艺术上的做法要不近情理,其目的正是使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如果达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就意味着艺术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便走向了写实主义。
B.在古代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实践中,许多艺术形式表明人们总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
C.有些人盲目自信自己的生平可写成小说,实际是他们不懂得自己只是尝受者,而没有换位为观赏者。
D.说话不押韵,做诗却要押韵,这表明人生与艺术是有距离的,诗歌能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
7.从文章看,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怎样才能产生艺术?(5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幼时所习诵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3分)


展开余下试题②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4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国 家 大 策 系 于 安 危 存 亡 方 变 故 交 切 幸 而 有 智 者 陈 至 当 之 谋 其 听 而 行 之 当 如 捧 瓮 以 沃 焦 釜 (《容斋随笔》)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旧忆
仲舒(宋)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诗的上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做简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2) ,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苏轼《赤壁赋》)
(3)江流宛转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5) ,穷岛屿之萦回。(王勃《滕王阁序》)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鱼,飘在空中
①飘在空中的鱼,是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的那一条吗?从水里直接飞升到空中,再在空中完成难度高超的自由转体,像一只灵巧异常的风箏。我曾见过无数的风筝,挂在十月的高压线上,它们在春天里逃脱未遂。我也曾见过无数的鱼,它们都能侥幸地从鱼网和我们的口中逃脱吗?更多的恐怕是成为鱼缸里供我们欣赏的活物,或是填了我们胃那狭小的一角吧!我曾经满怀深情地描写过死去的它们:鱼死在水里,肚皮朝上。
②我从湖边经过,从它们的身旁经过,它曾经是一尾活蹦乱跳的鱼,现在却是一具尸体。幸运的是,它最终死在水的怀里,水是鱼的情人,它应该感到幸福。
③我不知道,这条鱼,是否从不远的老家游来,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选择在这里死去。④我准确地向它扔了一颗石子。石子很快沉了下去,浮起的却是长久的思念.我想起跟鱼关系最密切的我的母亲。她在乡下日复一日地卖鱼。她对鱼充满感情。她的鱼不轻易死去。
⑤我能感受到的每个相似的冬天,都渗透着刺骨妁寒意,和阵阵逶迤而束的鱼腥的气息。昏暗中的清晨,最先看到的是已坐起身的母亲,而在她看不见的几十里之外的养鱼场里,无数条鱼也在整装待发了。母亲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整个冬天便因此奠定寒冷的基调。
⑥母亲的鱼一个挨一个地匍匐在地上,母亲也就蹲在鱼的旁边。蹲得久了,母亲就随意地抬起头来,看来来往往的过路人,也只是随意地看。街道实在是太小了,跟大城市没法比。母亲是去过首都北京的,人多得就像整筐整筐的鱼。现在回想起来,我和母亲都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向安分守己.谨小慎微的母亲,怎么敢在北京的许多街道上兜售空白录像带呢?母亲知道那是犯法的事,她也曾为此被便衣警察带到派出所两次。有一次,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把她关在一间封闭的小房间里,手被铐在固定的桌角上。夜深了,他们都去吃夜宵,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坐在黑漆漆的屋里。母亲并没有告诉那个年轻的警察,她有两个儿子,和他一般大,都在读大学,为了高昂的学费,她铤而走险。后来,母亲跟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就像是在天黑之前去了一趟菜地,顺便割了点韭菜而已。就在今年七月,我第一次去了北京。站在陌生的胡同街头,首先想到的便是若干年前我的母亲就是站在这样的地方左顾右盼,小心翼翼。我痴痴地立在那里,想象着母亲那谨慎卑微的笑脸,直想哭。
⑦母亲拿起塑料瓶,不时地给鱼洒点水。街上人越来越少了。浙江义乌的深夜好像也只有那么少的人。那一年,母亲跟老家的一对夫妇到那里打工,洗盘子,洗碗,洗菜,收拾里外。最让母亲难受的,是连续地熬夜。她们必须等,一直等那些从酒吧舞厅里散场的人,到她们那里吃点馄饨,水饺。母亲那时已经有四十多岁了。她的脚和胳膊都浮肿了。母亲累到极点的时候,就想家里的男人,想两个儿子,想着想着,就一个人偷偷地哭。坚持了大半年,母亲终于还是回来了。转来转去,还是卖鱼好啊,一回来,母亲就对父亲说。
⑧在外奔波多年之后,母亲又重操旧业了,仿佛是一条漏网之鱼,在城市的大江大海中艰难游渡之后,最终又回归到乡村的小河小溪里。有时候,我喜欢胡思乱想,常常在心里完成这样的自问自答:为什么母亲的鱼从不轻易死去?那是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鱼,就是她的第三个孩子。有一天从市里回来,远远地望见鱼市上的母亲,蹲在那里,就像一条失去光泽的鱼。我能料到母亲继续这样与鱼为伴的生活,却无法预料,是否有一天,我也会走出她以及村庄的视线,像一尾柔软的鱼,从她的竹篮里获得新生,可在寻找新生的途中悄然死去。
⑨波纹层起,水藻繁盛,白色的鱼浮在其间若隐若现,然而我却能轻而易举地提起一条又一条鱼来。只是那一夜的梦里,风很大,鱼儿很小。咬在鱼钧上的轻飘飘的小鱼,我散乱的衣裳,塘埂上齐膝的野草,以及为寻找我回家的母亲的发梢,都一起飘向我身后倾斜的天空。
14.结合全文,解释标题“鱼,飘在空中”的含义。(6分)
15.从全文看,作者写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5分)
16.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母亲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整个冬天便因此奠定寒冷的基调
(2)仿佛是一条漏网之鱼,在城市的大江大海中艰难游渡之后,最终又回归到乡村的小河小溪里。
17.文章最后一段描写“那一夜的梦”有什么样的作用?(5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整合主要信息,给“悲剧美”下定义。(4分)
①悲剧美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②悲剧美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
③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 ④悲剧美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来体现对美的肯定。
19把下面几个句子重新排列,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崇重“礼”和“法”,且把“礼”“法”作为言行规则。
①“君子人格”已被赋予现代的色彩和内容 ②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
③儒家文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④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
⑤虽说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 ⑥但是,这些积淀在文明最底部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推导的善良行为规范
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并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1月6日,重庆主城某重点中学高三教学楼黑板上出现的一则“早恋治愈帖”在微博上被网友疯传。
11月10日,记者来到育才中学,找到了网传的“早恋治愈帖”【如果你爱一个人,不是下课给人家买水,不是短信发来发去,也不是周末一起出去唱歌,聊天,吃饭;而是做一个出色的人。以后的以后,可能还有别人爱他(她),你要做的就是把别人都比下去】。
记者联系上创造这则“早恋治愈帖”的高三老师团队。他们坦言:“希望这些语言,能被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接受。”高三老师表示,他们每周都会创作不同的段子,将这股‘青春正能量’带给所有奋战的高三学子。  (节选自《重庆商报》 有删减 )
(1)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展开余下试题(2)作为一名学生,你认同该校老师的做法吗?并说明理由。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1、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羽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羽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写满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高2013级高三上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C(A.芍药 sháo 处变不惊chǔ陈词滥调B.横财hèng D.横槊赋诗shuò文过饰非)
2. A(B. “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可改为“不可估量”。C. “开小灶”,指为别人提供或得到他人的超常的待遇。不能用于自己。D.“进而”,不能与“由于”相配合。)
3.A(B.成分残缺,“铲除”……“土壤”。 C.搭配不当,“中国好声音”与“第二分句“搭配不当。 D.杂糅,删掉“造成的”。)
4.A(B.“机场外”前的逗号改为分号。C.顿号改为逗号。D句号放在括号后。)
5. A (B项因果倒置,“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C项过于绝对,“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D项无中生有,“要不近情理”错误。)
6 B(“人们总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中的“人们总”以全概偏,文中有“往往遭人唾弃”等表述。)
7(1)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要经过反省;
(2)把情感客观化处理,由尝受者退位至观赏者;
(3)在一定的距离之外看切身经验。(3点答对5分)
8.C (酬:实现。)
9.D (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10.B(“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11.(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3分)
(2) 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官员,考查他一生所做事情,没有超出此书的。(4分)
断句:国 家 大 策/ 系 于 安 危 存 亡/ 方 变 故 交 切 /幸 而 有 智 者 陈 至 当 之 谋 /其 听 而 行 之 /当 如 捧 瓮 以 沃 焦 釜 (3分,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者”后可断可不断。)
12诗歌鉴赏:
(1)借景抒情、远近结合、视听结合、拟人
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
②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
③“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2)①“数声啼鸟怨年华” 一句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②“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③“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每点2分,两点即可)
13.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5)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14.含义有三:
(1)鱼从水中跃起,像一只飘在空中的风筝。(2分)
(2)母亲象城市里的一条漏网之鱼,为了生活而漂浮在城市里。(2分)
(3)我像一尾鱼,离开了母亲,走出农村,开始了新的生活。(2分)
15.共三件事:(1)冬天街头卖鱼(2)北京街道兜售空白录影带。(3)义乌打工熬夜。
体现了母亲勤劳.执着.安分守己.恋家.依恋小镇的生活特点。(答对1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3点给5分)
16. (1)表现了母亲劳动环境的艰苦(1分),以及劳作的艰辛 (1分),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理解。(1分)
(2)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生动描绘了母亲在城市里为生活而奔波的艰难(1分),突出了母亲对乡村生活的依恋。(1分)
17.①渲染出鱼的生活环境以及母亲对于女的爱(2分), 含蓄深广,给读者以丰富的想像。(2分)②与开篇及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1分)
18【参考示例】悲剧美是一种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来体现对美的肯定的,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的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的深层次的审美感受。(信息要点完整2分,下定义格式正确2分)
19⑤①⑥④③②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易经》,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虽说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君子人格”已被赋予现代的色彩和内容,但是,这些积淀在文明最底 部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推导的善良行为规范,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儒家文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并崇重“礼”和“法”作为言行规则。
20(1)标题:“早恋治愈贴”走红校园(“早恋治愈贴”传递正能量)
(2)言之成理即可。(必须表明态度)
[参考译文]
1. (断句)国家的重要决策,关系到安危存亡。当各种变故交织在一起时,如果幸而有有智识之士提出正确的谋略 ,君主听从他们的话去做,就好比捧着漏瓮去浇烧干的锅一样急切。
2.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市永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