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419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9]
高二语文《蜀道难》同步练习
《蜀道难》同步练习
一、文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噫吁(xū) 鱼凫(fú) 秦塞(sài) 猿猱(náo)
B.扪参(shēn) 巉岩(chán) 鸟号(háo) 喧豗(huī)
C.嗟尔(jiē) 奔放(bèn) 万壑(hè) 吮血(shǔn)
D.咨嗟(zī) 砯崖(pīng) 石栈(zhàn) 飞湍(tuā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雄奇险峻 气魄雄伟 地崩山摧
B.抚膺长叹 攀援高崖 不分雌雄
C.冲波逆折 百步九折 子规啼月
D.峨嵋峰颠 前后钩连 悬崖绝壁
3.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扪参历井仰胁息 B.胡为乎来哉
C.所守或匪亲 D.使人听此凋朱颜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剑阁峥嵘而崔嵬 D.枯松倒挂倚绝壁
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
A.地崩山摧壮士死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6.对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畏途巉岩不可攀       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鼻不敢出气,唯两胁运动以换气
D.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7.对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比
B.胡为乎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还
D.所守或匪亲         或:副词,倘若
8.以下诗句节奏的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C.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9.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0.下列句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但见悲鸟号古木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C.始与秦塞通人烟 D.连峰去天不盈尺
1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危呼高哉! 危楼高百尺
B.以手抚膺坐长叹 义愤填膺
C.连峰去天不盈尺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D.尔来四万八千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12.《蜀道难》作者 ,字 ,号 , 我国 代的伟大诗人。其诗歌创作继承并发扬了自屈原以来积极 主义的诗歌传统,把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
二、阅读鉴赏
阅读《蜀道难》,完成13—17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浏览完整试题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3.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重点写“青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砅岩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诗人给“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西游”“西望”表明了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1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蜀道难》答案
1.C【奔应为bēn 】 2.D【颠-巅】 3.C【匪:通“非”】
4.B【“然后”,古义:这以后;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5.C【题干中“凋”是“使……凋谢”,这里指憔悴,这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使动用法。C项中的“转”解释为“使……滚动”,是使动用法。】 6. B【畏途:艰险可怕的道路。】7.C【尚:尚且。】 8.D【应为:砯崖/转石/万壑/雷。】 9.D【例句与D项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格;例句“杀人”多得像遍布大地的麻秆;D句“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10.A【省略句,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11.D【A高;B胸;C距离;D(1)那,指开国之初;(2)你。】 12.李白/太白/青莲居士/唐代/浪漫。 13. 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地亘古闭塞的状况。第二层描述秦蜀间崇山峻岭的地貌,是闭塞的原因。第三层叙述蜀道由来,以神话表现劳动人民开凿蜀道时的悲壮惨烈、可歌可泣。 14.“上有”“下有”等四句是从“面”上即整体上写蜀道之难;“青泥”等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诗人着重描写青泥岭曲折盘桓、随山萦回的险道和峻危的山势,尤其是人们手扪星辰、紧张屏息、抚胸长叹的惊惧惶悚,表现了蜀道之难。 15.不重复。虽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而后者是动态描写,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形成排山倒海的震撼心魄的气势;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理震撼,为“嗟尔远道之人”张本,为第三段写社会环境险恶铺垫过渡。
16.“但见”“又闻”句渲染了凄清恐怖、幽静孤寂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令人心胆俱裂的惊险气氛。 17.不矛盾。“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模拟蜀人口气,以诫友人慎入蜀,意味尤为深长。
21.“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119.146.192.23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高二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