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135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5]
九年级语文学情了解试题
九年级语文学情了解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一粒种子,没有落在肥wò的土地中,而落在了瓦砾中,它绝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生命开始的一shùn间就经历磨lì的草,才是坚rèn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嘲笑。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多美啊,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B.1912年4月14日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泰坦尼克号从此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C.青春纪实版《士兵突击》用真人秀的形式展现了90后新军人的风采。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树老墙颓。”越来越多的人为乡村的衰败而担忧。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个又一个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以雷锋为榜样,丰厚着雷锋精神,传承着雷锋精神。
B.城市为人而建,一切应以人为本,只有考虑人们的福祉,城市就能更宜居。
C.今年4月23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一本好书”。
D.“校车安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极大关注。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
①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
② ,尾大不掉。
③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
④唱出宛转的曲子, 。
⑤《行路难》中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诗句是: , 。
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南方的水乡泽国是如此柔情。是的,文人雅士总喜欢赋予水以灵性,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写水的句子(连续两句) , 。
5.名著阅读。(6分)
(1)前苏联作家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塑造的主人公 成为世界千千万万有志青年的楷模。(1分)
(2)《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从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1) a.片段回眸。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朝花夕拾•狗猫鼠》中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2分)


b.人物评析。《朝花夕拾》中少年时的“我”性格鲜明,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我”的特点。(不少于三点)(3分)


6.结合日常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完成下列试题。(8分)
为帮助玉树灾区的同学们渡过难关,学校团委准备开展“我为玉树献爱心”活动。活动中有以下几项任务要请你帮助完成:
【活动一】活动主要有4个环节:①师生为灾区学生现场寄语(约30分钟) ②布置募捐会场(约1小时) ③撰写募捐活动总结报道(约30分钟) ④师生捐款捐物(约1小时)
请你安排好活动程序,在下图空格中填入环节序号。(3分)



浏览完整试题【活动二】李刚同学不明白你这样安排的原因,请你结合具体环节向他做解说。(4分)

【活动三】生活在玉树地区的藏、回、羌等各族儿女,是我们的手足同胞。面对他们经受的灾难与苦痛,我们除了提供物质上的支援外,还应该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下面是赠给他们的一副对联,请补写出下联。(1分)
上联:地震无情,兄弟姐妹遭劫难
下联: ,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李煜的《虞美人①》一词,完成第7题。(6分)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③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虞美人:词牌名。本篇为词人降宋后囚居汴京时所作。②了:完结。③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白玉一样的台阶,这里借指帝王的豪华宫殿。
7.(1)词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传达无限怅恨之叹的句子是:(1分)
, 。
(2)“春花秋月”为什么会使李煜发出“何时了”的感慨?请简要说说。(3分)

(3)王国维评价末二句时说:“真可谓以血书者也。”你能说说这两句如此感人的原因吗?(2分)

(二)阅读李渔的《柳》一文,完成8~11题。(14分)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①,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②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减)
【注释】①防弋:防备射猎。②扪:持,握,这里可译为“憋”。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徒垂无益( ) ②诸鸟亦集( )
③兼为悦耳( ) ④毕其能事(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以在卧榻之上也”相同的一句是(2分)
A.以中有足乐者 B.皆以美于徐公 C.以塞忠谏之路 D.卷石砥以出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所 谓 “ 不 鸣 则 已 ,一 鸣 惊 人 ” 者 是 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2分)
译文: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2分)
译文: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鸟儿要称李渔为知己。(2分)

(三)阅读《地面沉降,中国城市不能承受之重》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当经济和高楼在竭力上升时,中国人脚下的一些地面却正在悄无声息地下降,这并非危言耸听。目前,中国有分布于20个省份的50余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灾区。在华北,沉降区域达6万平方公里,接近华北平原的一半。在长三角,沉降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1/3。按照现在的速度,到2050年长三角可能桑田变沧海。
②中国的地面沉降危机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近30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地表水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多地依赖地下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一直在迅速增加。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为平均570亿立方米/年,80年代增长到年均750亿立方米,而2009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量已经增到1098亿立方米/年。此外过度采掘固体矿产及石油、天然气也会引起地面沉降。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相当于全省1/8国土面积,导致地面沉降事件频发。
③城市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而地上则是不断崛起的高楼大厦。自1993年以来,上海平均每天“站”起一座高楼,目前高层建筑已有七八千座。研究表明,高层建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已达到了四成。
④地面沉降会破坏地面建筑、路桥,还会破坏地下的输水输气管线、防洪防潮设施等基础工程设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面沉降还可能带来海水倒灌,隐患巨大。
⑤地上发展好比外科的事,而地下治理则好比内科的事,各地再也不能只看“外科”不看“内科”,而应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地上地下并重,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否则,即便GDP再壮观、地上高楼大厦再漂亮,地面沉降愈演愈烈甚至“沉没入海”,再风光的地上成就也只是一场梦。 (此文根据网络资料编写)
12.造成中国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1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按照现在的速度”能删去吗?为什么?(4分)


14.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四)阅读《说“慎言”》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我国的文化典籍《论语》中多次提及“慎言”。子贡曾请教孔子何为君子之道,子曰:“君子慎言。”司马牛曾向孔子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说行仁义之人讲话十分谨慎。看来,“慎言”是古人尊崇的道德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慎言”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对于为官者而言,“慎言”是一种政治操守,体现出为官者对职守的忠诚。为官者随意谈论政事,就会泄露国家机密,贻害无穷。


展开余下试题③对于社会名人而言,“慎言”是一种高尚美德,也是有社会责任的表现。社会名人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言行,往往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他们尤其需要“慎言”。英国巨星贝克汉姆在接拍广告前,都会聘请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团队,对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的调查和检验。可以说,贝克汉姆“慎言”的表现既是对自己,更是对公众的负责。然而,近年来,一些社会名人却不“慎言”,有的利用微博,大出不堪之言,谩骂他人,导致低俗乃至恶俗的“口水仗”“对骂仗”事件频频发生。不仅有损于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且突破了社会道德的底线,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④对于广大民众个人而言,“慎言”能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我们大多会遇到各种矛盾,如果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不管能不能说,都口无遮拦,只图一时痛快,其结果是伤人伤己。因此,要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慎言”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15.文章开头反复提及《论语》中孔子关于“慎言”的言论有何作用?(3分)

16.第③段有必要用两个事例吗?(3分)


17.有人觉得本文的观点是有道理,但也会成为有些“缩头乌龟”遇事不表态的借口,为了让文章论证更严密,请你给本文补写个结论,说说什么是正确的“慎言”。(4分)


(五)阅读莫言的《母亲》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母 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4分)

19.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20.结合相关段落,回答问题。
⑴文中划横线句子“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刻画了母亲怎样的性格?(3分)

⑵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4分)

21.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5分)

三、作文(60分)
文题:那时花开
要求:(1)取材于生活,抒发真情实感;(2)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3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沃 瞬 砺 韧 2.B 3.D 8.(2)A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春来江水绿如蓝,明月何时照我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1)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
①一次,动物们要开会议事,让狗去请大象。结果狗将猫当成了大象请来了,受到动物们的嗤笑。从此,狗和猫就成了仇家。 ②热爱自然,如百草园的生活;厌倦旧的教育方式(内容、制度等),如三味书屋的生活、怕背《鉴略》等;富有爱心、善良、有正义感,如长妈妈态度的变化、对猫的厌恶、对隐鼠的同情等。
6. 【活动一】首尾两空各1分;中间两空为1分(3分)。




【活动二】示例:李刚,你好!我按照活动开展的先后顺序,确定②③分别在首尾;其中①④两项活动可以同时开展,所以安排在中间的并列位置。这样安排运用了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活动效率。(称呼1分;说到①④的并列关系得1分;说到②③分别在首尾得1分,说出安排的好处得1分。)


展开余下试题【活动三】示例:人间有爱,四面八方送温暖;玉树不倒,五湖四海伸援手(2分)。(字数须相等,词性大致相对,内容体现一定的激励性的即可得全分。有轻微毛病的可以不扣分)
7.(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答“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也可)(2)“春花秋月”比喻美好的事物(1分)。作为亡国之君,这些曾经美好的事物与现实形成对比(1分),让他触景伤情,勾起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1分)(3)这两句以实写虚,以水喻愁,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1分);写出了亡国之痛(0.5分)的深广无边、无穷无尽(0.5分)。
8.(1)①只是,只。 ②群鸟停息在树上,栖息。③使……快乐。④尽,竭尽。
9.所 谓 /“ 不 鸣 则 已 ,一 鸣 惊 人 ” 者/ 是 也
10.(1)但是它只适宜于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却没有察觉它。(而、宜、故、则为关键字,后半个句子为倒装句)
(2)我只喜欢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却不妖媚。
11.李渔大量种植柳树,让鸟儿有了栖身之所。(1分)李渔懂得鸟儿的心情,懂得它们在早晨才能无忧无虑地尽情鸣唱的原因。(1分)
【译文】柳树贵在柳枝下垂,柳枝不下垂就宁可没有柳树。柳枝贵在长,柳枝不长就没有袅娜景致,只是下垂没有什么益处。这种树是招纳蝉的处所,各种鸟也往往栖息在上面。种树不只是让眼睛娱乐,还能使耳朵愉悦。眼睛有时却不能娱乐,因为人躺在卧榻上;耳朵就没有什么时候不愉悦。鸟音适宜在早晨听赏,人们都知道这个情况;然而正是它单单适宜于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却没有察觉它。鸟儿防备射猎,没有哪个时候不是这样。过了卯时辰时之后,人们都起床了,人们起了床而鸟就不能自在安宁了。忧虑担心的念头一萌生,即使想要鸣叫都不能,鸣叫起来也一定没有动听的声音,这是它(听赏鸟鸣)不适宜在白天的原因。早上人们都没起床,即使有起床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尽情表现它(善于鸣唱)的本领。况且舌头憋了一夜,心里痒痒的只想一展唱技,到这时都想摆弄歌喉了,所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是它(听赏鸟鸣)适宜在早晨的原因。庄子不是鱼,能知道鱼儿的快乐;笠翁不是鸟,能懂得鸟儿的心情。凡是啼鸟鸣禽,都应当把我当作它们知己呀。
12.过度开采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矿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点一分)
13.不能删去,(1分)“按照现在的速度”起限制作用,(1分)说明如果按照现在的沉降速度,50年后长三角地区有可能沉没,如果速度变快或变慢则情况也会改变。(1分)去掉后,说明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太绝对了(1分)。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中国不能只顾经济发展,不顾地面沉降的问题,(1分),而要地上与地下并重,有力控制地面沉降的问题。(1分)
15.引出论点:慎言十分重要(我们要慎言)(1分);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1分);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增添文化内涵,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16.有必要,两个事例构成了对比论证(1分),将贝克汉姆的慎言与有些名人的不慎言作对比,(1分)突出证明了对于社会名人而言,“慎言”是一种高尚美德,也是有社会责任的表现。(1分)(或突出证明了社会名人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言行,往往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他们尤其需要“慎言”。)
17.当然,“慎言”不是讳言自己的观点,(2分)“慎言”是思而后言,是负责任地言,讲道德地言,多言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有益之言(2分)。(意思对即可,但一定要先否定错误观点,再说正确的做法。
18.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19.(1)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20.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1.参考实例:①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②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③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④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58.222.239.19)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