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58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8]
舒三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舒三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骆志刚)
一、基础训练。(24分)
1 按照课文填汉字(2分)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 ),宛如小姑娘的发( )一般,还 要将( )子扭几扭,实在标( )极了。
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道尽了五柳先生的做人品格。请问五柳先生是谁?
(1分)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词填空,每词只准使用一次。请依次写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A慈祥 B忠厚 C温和 D和蔼
①翻出我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 )地说道……
②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③老师“弄不成”为人( ),却没有本事。
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 )可敬。
4 请写出二个与鲁迅、胡适同时代的文化名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语积累(2分)
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就借千里马来比喻人才。请写出二个带有马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句积累(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指出下列名著的作者。(4分)
(1)《战争与和平》 ( ) (2)《朝花夕拾》 ( )
(3)《复 活》 ( )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8 用“母爱是”作为开头语,写出2~3个比喻句,组成连贯的句子。(3分)
母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人生的另一种财富(26分) (苏子)
我从小是在贫穷中长大的,当我还不懂得什么叫贫穷的时候,我首先懂得了耻辱。
父亲对我的爱最直接,也最简单。父亲是蹬三轮车的,于是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他弯起宽厚的后背努力蹬着车,有时还和我开个玩笑,“你看爸爸能到几迈了?”特别是在雨天里,我干干净净暖暖和和地来到学校。而到了放学的时分,父亲又早早地等在校门口,令不知道底细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下学。同学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如果让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亲生父亲,他们又该做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可能到来的强烈的耻辱感击垮了,我做了一生中最让我忏悔的事,我默认了同学的误解。
父亲不知道我的心理,他不但蹬车送我上学,还时常到校门口我下车之后,再撵上来嘱咐几句让我注意的话。有一次,这情景被一个同学看见了,她疑惑地问那蹬三轮的怎么和你那么亲啊。我害怕了,从此说什么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远远地,在一个胡同里,我就让父亲停下来,然后四顾无人,提前悄悄地下了车。
浏览完整试题
父亲一开始没有明白,依然坚持送我到校门口,可忽然有一天他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于是再也不坚持了。我们父女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放学时来接我的父亲,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校门口翘首企望了,他躲在胡同,等着我的到来。有一天下大雨,我跑到父亲那儿的时候,全身已淋得透透湿了。浑身也同样湿透的父亲,却紧紧地抱起我,我看见他眼中的泪水和着雨水顺着他的脸流了下来。
我后来考上了大学,爸爸、妈妈节衣缩食提前十几年就开始给我攒学费。
上学不几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我成了他们注意的人。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他们用充满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些什么,用些什么。上学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穿的也还是家里带来的衣服,穿着那些衣服走在到处是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前后左右扫射过来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
图书馆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常常找个不易被人注意的旮旯,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好一点的是一根麻花,最好时是两个包子,注意不被人看到我的窘态。剩下的时间,我用读书来陪伴大学里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
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没肯放弃,这就是每月一次的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大学生活一个极大的安慰。每到这个日子,我都极早跑到学校附近的一个网吧,占好位置,迫不及待的打开我的QQ,寻找想念已久的老同学。
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的样子让我以为自己出了什么大毛病。我检省了一下自己,没发现什么,便把这件事忘记了。
我度过自己在大学里的第一个生日时,也是一个人,但那天我让自己奢侈了一回,第一次买了一个红烧肉,我也第一次大大方方地端着盘子和同学们坐在一起。
当时在座的有两个我的同班同学,我至今清晰地记着他们那双惊诧的眼睛,那眼睛像不认识我似的反复打量,直到我将盘子里的菜吃得干干净净。
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
那是一次团会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有人补充道,我看见我们班的特困生吃了红烧肉……
同学们把眼光射向了我。
我已经无地自容。
从小到大,我只知道贫穷是一个物质的概念,但到了大学,我才发现,贫穷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可以忍受没有菜的干馒头,可以忍受落后于时代的出土文物的旧衣服,我无法忍受的是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我不明白,因为穷困,人就连寻找自己快乐的权利也没有了吗?为自己过一个生日难道就是犯罪吗?如果当初我知道我会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度过我的大学生涯,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拼命学习的毅力。大学让我知道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它给我带来的那种耻辱的感觉,比贫困对人的折磨要强大得多。
当帮助已经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
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醒悟到许多年来我对父亲的不公。我当年剥夺他对我表示爱的权利,其实也只是因为他穷,我也曾一样的残酷。我给了自己父亲耻辱,我也必须承受别人带给我的耻辱。
我在承受这种现实还是选择退学之间犹豫很久。
我想起了父亲宽厚的后背。高考最热的那几天,父亲不顾我的反对,执拗地坚决送我上考场。因为我被分到了离家最远的地方。父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老了,他努力想快一些,却总是力不从心。七月的骄阳下,汗水在他裸露的后背上淌出了一道道小沟。而我当时却坐在有着遮阳篷的车座中。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给你们带来盼望中的快乐。
我一想到父亲的后背,想起母亲接到我的录取通知书时眉开眼笑到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忽然感到,即使面对是这样一种现实,我也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就是在那一瞬间,我从多年压抑着我的耻辱感中解放出来,生活忽然在我面前明亮起来。
第二天是写作课,我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丰裕和富足的家庭,从小到大为他们创造的条件,包括高考期间,每天换样的吃饭,包宾馆房间,为了他们更好的休息……老师沉静地听着,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巡视了一圈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了?”
我稳稳地举起手。
我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淌在上面的汗;我讲了从小看到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每凑够一个整数,她就信心百倍地朝下一个数字努力。我讲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给我吃,而削下来的苹果皮,他们俩却推来推去地谦让着,谁也舍不得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
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可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虽然不能给我那种富裕,但却让我有机会细细地品尝到了容易被富足冲淡或代替了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后悔,我一定会向他当面道歉的,尽管我明白得晚了些……
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我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们我准确的到家时间,并提出了我的要求,我让父亲一定蹬着他的三轮车去接我,我要伏在他已经弯曲的后背上,告诉他我经历过的这一切一切……
贫穷不是耻辱,放弃尊严才是真正的耻辱,我从耻辱中走出来,也走出了贫穷。耻辱成了我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1.给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4分)
撵上( ) 靓丽( ) 窘态( ) 执拗( )
2.我一下子被一种可能到来的强烈的耻辱感击垮了,“到来的耻辱感”会是什么内容?(3分)
3.我们父女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对这“心照不宣”父亲将承受着怎样的委屈?怎样理解父爱是“最直接,也就是最简单”的?(4分)
4.贫穷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我”这种自卑的感觉,文中哪一段话表明“我”并非是虚荣而感到贫穷耻辱?(3分)
5.“当帮助已经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对于接受方来说“帮助”和“施舍”这两者有怎样的区别?“我稳稳地举起了手”,“稳稳”表明了“我”此时怎样的态度?(4分)
6.从“心照不宣”到“告诉他我经历过的一切一切”,“我”的思想有怎样的转变、飞跃?(4分)
7.在对待贫穷的态度上,“我”与《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有哪些不同?你是怎样看待你周围的较贫穷的同学的。(4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生命的跪拜(16分)
朋友给我说了一件真事。
说有一个屠户从集市上买了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带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前腿“扑通”跪下,牛的眼中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见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然后,对牛进行了剥皮开膛。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形的牛犊。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户沉思良久,破例作出了一个决定, 。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憾了我,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1.第二段中的“肚大腰圆”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屠户“满心欢喜”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老牛“扑通”跪下的原因是什么?(2分)
4.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入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5.文中最能撼人心魄的细节是什么?(2分)
6.结合这篇短文,请你就“动物的母爱”说一点感想。(3分)
7.从第三段中找出一个短语来替换原来的标题。(2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课内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文学家。(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走送之( ) 硕师( )
援疑质理( ) 卒获有所闻( )
3.选文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3分)
4.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3分)
6.读此段文字,对你有何启示,请写在下面。(3分)
三、写作(40分)
题目 母爱
要求 1.内容写母亲的爱,也可以写母亲般的爱。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字体清楚,卷面整洁。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鉴 髻 脖 致 2、陶渊明
3.(1)和蔼 (2)温和 (3)忠厚 (4)慈祥
4.郭沫若 刘半农 林语堂 梁实秋等
5、万马奔腾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老马识途(车水马龙 马不停蹄)
6、(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1)(3)托尔斯泰(2)鲁迅(4)海伦•凯勒 8合乎要求即可
阅读一:
1.niǎn liàng jiǒng liù
2.略(围绕着“因为误解产生于前,一时儿童的虚荣心作祟而默认,所以越来越不好说明真相了,爸爸是蹬三轮车的,会被人瞧不起的,有抬不起头的感觉”来谈)
3.作为父亲不能给儿女以优越的生活本是不安,但他尽了力了,却被儿女瞧不起,则是对他的最大的打击,也是他自己最大的痛。父亲的伟大也就在于此,他没有怨言,他还是要去接送女儿,只不过不那么“正大光明”了。流下的泪水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苦涩。他爱女儿,爱得无怨无悔,不计较“名份”,一如既往地接送,一直接送到大学。
4.我可以忍受没有菜的干馒头,可以忍受落后于时代出土文物的旧衣服,我无法忍受的是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5.①帮助是平等的,有爱心的;而施舍是怜悯的,居高临下的。②需要极大的勇气,对贫穷持正确的认识,对父爱有了新的认识,尊严重新回到身上。
6.对贫穷、耻辱、尊严有新的认识。
7.①宋濂略无慕艳意,作者以放弃尊严为耻辱。②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
1.为下文埋下伏笔. 2.这头健壮的牛可以赚更多的钱
3.它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 4.从此不再做屠户等。
5.老牛为救肚中的孩子给屠户下跪。 6.合题即可
7.神圣的一跪 8.符合要求即可。
(三)1.宋濂 明
2.走:跑 硕:大 援:引,提出; 获:终于
3.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意思对即可)
4. 勤奋好学、谦虚诚恳等。
5.作者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最大乐事,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优,专心向学,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意思对,言之有理即可)
6.略(围绕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来谈即可) (220.180.24.203)
上一篇:
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详解(二模)
下一篇:
江苏省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舒三中学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