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15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8]
2013年安徽省考前冲刺语文试卷5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冲刺卷(五)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都是哪些“国”与“学”
王宏斌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此后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府。
晚清以前,中国士人生活在自己构想的“天下”中,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何以分中、西?因为甲午战败,士大夫产生了文化危机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和日本。张之洞敏锐地感受到西方学术的压力,撰写《劝学篇》,告诫士人和政府,应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梁启超将其改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此,“国学”一词在中国也就彻底完成了由“国家设立的学校”向“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意义的转变。
应当说,“国学”概念是精英知识分子具有十分清醒的文化国族意识之后才出现的。清末废科举,大学、研究所、学会之类的现代学术体制兴起,带来了现代学术,这种现代学术最初必然完全照搬西方。有识之士意识到,自然科学因其客观性、物质性而与中国传统无关,人文社会领域的学问却不可能与族脱节,因为这些学问皆关乎生活于具体文化、传统、社会中的人。于是,在这个知识领域,“国”与“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
关于国学的定义,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胡适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陈寅恪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此处所谓“国学”,是指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既然现代中国本来就具有现代性,“国学”自然不能是自我封闭之学。人称国学大师的陈寅恪,充分运用了西洋的研究方法及西洋的知识;钱穆的历史研究同样受了西洋方法的影响,其著书体例即是西洋的。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遂至今日,无不是今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现在的国学热也有一个危险,很容易把传统中国的学问“博物馆化”、“冷冻化”。其实,真正的“国学”应是现代中国人处理公、私生活之学,中西兼用才是真正的国学。
(选自《国学》2009年8期,有删节)
浏览完整试题
1.下列表述不属于作者观点和看法的一项是( )(3分)
A.“国学”概念是精英知识分子因民族文化危机感而唤醒新的文化国族意识才出现的。
B.以《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国学”的本体是经史,尤倾向于经部。
C.今日“国学”其偏颇的一面,容易把传统中国的学问视为已经没有生命力的死东西。
D.社会处在发展中,“国学”不能是自我封闭之学,而是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
2.下列解说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晚清以前,中国士人认为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西学”是不存在的。
B.“旧学”强调了时间,“中学”强调了地域,但都有错误,后来改为“国学”。
C.“国学”是由“旧学”、“中学”演变而来的,是相对于“国故学”而言的。
D.由“寻根”热到“国学”热,体现出当今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周礼•春官•乐师》的文字看,周代的国学应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
B.从逻辑事理来看,在中国近代应该是先有“西学”之说,然后才有“国学”之说。
C.“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无疑医学、星象等是不属于“国学”范畴的。
D.像《西厢记》、《牡丹亭》是国粹内容,又是艺术门类,在“国学”中也有一席之位。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上一篇:
2013年安徽省考前冲刺语文试卷6
下一篇:
2013年安徽省考前冲刺语文试卷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13年安徽”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