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4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7]
高二下学期期中复习综合练习
高二下学期期中复习综合套卷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霜重(zhònɡ) 庇护(bì) 哽咽(yè) 蝙蝠(biān)
B、砧声(zhēn) 颤栗(chàn) 噩耗(háo) 踱到(duó)
C、蕴藉(jí) 绯红(fēi) 狡黠(xié) 传衍(yǎn)
D、狩猎(shǒu) 眸子(móu) 颠簸(bǒ) 伫立(ch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韧 蹂躏 鬼崇 差强人意 B、虐待 肖象 荒诞 生杀与夺
C、胡诌 撕斗 理睬 提要勾玄 D、神采 辩驳 泯灭 瑕瑜互见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①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 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
②他在江边痴想,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月亮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人的?这个问题是世界柔软的腹部,谁的拳头打向这里,谁就会因扑空而 。
③落日,给波光粼粼的水面 一层晕红。绿叶飘洒着垂下,几乎是企图与岸边英姿飒爽的小草相吻……仪态万千的网眼中, 一缕炫目的光、又一缕炫目的光。
A、寂静 迷离 抹上 漏进 B、寂静 迷离 涂上 照进
C、死寂 迷惘 抹上 漏进 D、死寂 迷惘 涂上 照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散文不可无病呻吟,作者所述之情,必须是真诚而发自肺腑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不能打动人。
B、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C、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
D、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邈远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辽阔的时间。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谕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B、“你说,……这是一种什么美?”她终止了洒满一路的口琴声。抬起的胳膊指向远方,指向遮在轻柔纱缦中的黛色山峦。
C、没等我答,她的眼帘便使劲抖动了几下:“——距离美!”
D、在时间的尽头,在幽暗的内脏,在呈现着虚无假象的背面,在意识的深不可测的井底,那神秘的,那玄妙的,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是什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过一位诗人妄图正视它,结果那位诗人哭了。他突然发现了一种强大力量的隔离,感到面对一圈无形的墙壁无法穿越。
B、然而也许人们总的来说是让它失望的,人们不珍惜生命,人们不仅及其藐视而且挥霍时间,人们把它给予的一生随便地混过去……于是它使所有的人死去,让新的人诞生出来。
C、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且是都江堰。
D、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6、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纪元》是作者在“这黑暗的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年份到来之时,遥望天边的一线曙光,唱响的新纪元的凯歌。


浏览完整试题B、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学者、散文家,获过“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帜,其作品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因而受到读者喜爱。 作品集:《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出走十五年》等。
C、欧阳修,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 ,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
D、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有“韩昌黎”、“韩侍郎”之称。中唐文坛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其作品集有《韩昌黎文集》。《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 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 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7、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 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 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 “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阅读欧阳修《伶官传序》 ,完成后面的问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
C.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根本。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
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展开余下试题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C.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也不相同
1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
A.一夫夜呼       B.函梁君臣之首
C.仓皇东出 D.负而前驱
1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相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14.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二段“世言”一词表明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是可靠的史实。作者论史而又不据史,有失行文的慎重严厉。
B.第二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晋王赐矢授命,第二层写庄宗报仇复命。
C.第三段展开议论。“可谓壮哉”“ 何其衰也”两句大起大落,作了强烈的对照。
D.二三两段文字,一为叙事,一为议论。前段叙事欲扬先抑,为下文张本;后段议论先猛然一升,随后又陡然一降,戛然而止。
15、翻译下列句子。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6、默写填空。(任选4题)
(1)昔闻洞庭水, 。 ,乾坤日夜浮。
(2)人人尽说江南好, 。春水碧于天, 。
(3)鹿门月照开烟树, 。岩扉松径长寂寥, 。
(4)忽魂悸以魄动, 。惟觉时之枕席, 。
(5)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阅读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回答下面的问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17、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你觉得那些字用的好?为什么?



18、分析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9.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展开余下试题②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20.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21.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作者对此深感忧虑。
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
23.据2012年2月22日《光明日报》报道: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临近,校庆办主任龚跃向媒体证实:“我校110周年校庆校友接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序长不序爵。‘长’指的是年龄、入校时间早晚,‘爵’指的是官位。”请你对这种做法,发表一个帖子,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出相应内容。(4分)
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做事果断
(1)形象表达:________
抽象表达:大度宽容
(2)形象表达:眉毛胡子一把抓
抽象表达:________
(3)形象表达:________
抽象表达: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4)形象表达:众人拾柴火焰高
抽象表达:________
25、作文(下面两个题任选一个作文,或列出提纲)
(1)、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师问我:“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老师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你近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总会得到别人的关怀,来自家庭的、社会的,想必你也一定关心帮助过别人。关怀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品格,往往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歌手潘美辰在她的《我想有个家》中唱道:心中拥有爱,总会被关怀。她唱出了对人生关怀的渴望。
  请你以“人生关怀”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发表你的见解,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渴望,抒写你的畅想。
高二下学期期中复习综合套卷(侧重课内)
参考答案:
1、A ( B、耗hào,颤zhàn;C、黠xiá ,藉jiè;D、狩shòu,伫zhù )
2、D ( A、崇——祟,韧——轫;B、与——予,象——像;C、撕——厮斗,勾——钩 )
3、C
4、D (“邈远”与“辽阔”互换)
5、D (最后的两个“逗号”改为“顿号”)
6、C (欧阳修是北宋人)
7、B (从文章内容看,该句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
8、A (文中原句是:“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非常完美”不等于“十分漂亮”,而是与具体物象几乎完全吻合)
9、C (“结论可能恰恰相反”错,西方艺术的评价观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评价观是相同的,都是重视物象,所以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
10、C 11、D 12、B 13、B 14、A 15、略 16、略
17、静,清 。“山中”已“静”,还要“习静”,静观槿花自开自落;“松下”已“清”,还要“清斋”(吃素),摘取带露的绿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静观木槿朝开暮落,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可见诗人厌倦尘世喧嚣,过着避世的幽居生活。
18、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志和淡泊自然的心境。
19.①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1分,要点:思乡)和与亲人的真挚情感(1分,要点:亲情),所以是无可替代的。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土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或:故乡的土是他心灵的归宿)(1分,要点:血脉相连)。(3分)
②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分)。突出了对中国广大农村( 的田园风貌(或:乡土特色)正在被毁坏(1分)的悲愤之情(1分),引人深思。(3分)
20.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1分),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1分)。形象生动,层层推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1分)。
21.“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心灵的归宿”等)
2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高二下学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