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287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7]
鄂州高中、黄石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鄂州高中、黄石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 文
命题人:余莉 审题人:叶传鑫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漂染 漂洗 漂白粉 饿殍遍野
B.蒙骗 蒙蔽 蒙古族 懵懂顽童
C.厢庑 芜杂 婺源县 落霞孤鹜
D.炮烙 剥皮 炮羊肉 庖丁解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逶迤 铮嵘 蓊蓊郁郁 虚与委蛇
B.干禄 籼米 扭怩不安 揠苗助长
C.俨然 显宦 屏息以待 好大喜攻
D.弄堂 落蕊 急不暇择 安之若素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那是多年以前,本意去花鸟古董市场 ,但眼角余光处:一匹乍暖还寒时候温吞的风,突然撩起一个青花梅瓶的蓝色薄衫,风经过她唐人 的脖颈、臂膀、腰、臀部,抵达脚踝的时刻,已经完全凉下来了。这时,我 看见它身体一拔,打了个寒噤——青花瓷竟然是 着的?它恍若猛地从一出绝美的悲剧里含泪出来,这猝不及防的惊喜使我晕眩,一时不知所措。
A.招蜂引蝶 丰满 忽然 睡 B.拈花惹草 丰仪 突然 醒
C.千挑万选 丰富 竟然 活 D.讨价还价 丰姿 猛然 梦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某医学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六七十岁的老人如果每天做饭、洗衣服、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这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B.近日,央视体育频道播出了《CCTV体坛风云人物季度观察》节目,两位主持人张斌和梁言对中国足球近况进行了点评,梁言认为中国足球的进步应该感谢广州恒大,张斌直言恒大是中超唯一一支具备亚洲一流实力的球队。
C.过劳引起健康透支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些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D.外来作品日渐增多,一方面这些作品开阔了国内学术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国内文化的内涵。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现代文学研究界有一种习惯的说法,叫“鲁郭茅,巴老曹”,不一定是排座次,但把巴金和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等重量级的大家并称,可见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B.大约在曹雪芹去世30年后,有一种120回的《红楼梦》以木活字印刷面世。一般认为,其中的后40回是一个叫高鹗的人续作的。
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 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葛朗台是《高老头》中的人物。
D.《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但是,狄更斯没有采用“纪实”的方法,而是把它们都“化用”了,创造出新的艺术品。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昆曲的美丽与忧伤
作者:东炝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看到这段文字,心无所动的人大概很少。在以前,它让人想到文学的《牡丹亭》;而今,是昆曲的《牡丹亭》。
去年6月11日,我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一场题为“春色如许——昆曲的美丽与忧伤”的讲座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临琼楼举办。主讲人是原中国昆剧研究会会长、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丛兆桓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静。到201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已经整整10年。
浏览完整试题
600年前,顾坚“善发南曲之奥”,明初有“昆山腔”之称;500年前,魏良辅生,集南北曲之大成,创“水磨调”,后人谓之“昆曲”;450年前,梁辰鱼用新腔昆曲编演《浣纱记》传奇,“昆剧”形成。由此,昆曲走向鼎盛:“临川四梦”、“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讲座的间隙,中国戏曲学院的师生盛装亮相,演出《游园》片段,仿佛穿越苍茫的时空,回到过去,尽管室外的炎夏惊雷提醒着我们,这是在400年后。
曾和人聊起为何喜欢昆曲,回答很简单:美。
“美对昆曲而言无处不在。”刘静说,“昆曲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之美熔铸一体,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舞台上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
“昆曲是民族古典美学完整的舞台体现。”丛兆桓说,“爱文者赏其词,爱乐者赏其音,爱美者赏戏箱,爱戏者赏表演。”
在明清士大夫数百年的潜心经营下,昆曲臻于完善。他们的理想、娱乐、情感、欲望皆投注于昆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奏出了书卷间的弦歌流响。
对他们而言,生活便是艺术,艺术也就是生活。而生活,却如博尔赫斯所问:“假如生活并非不朽,那它也未免太可怜了。”很不幸,我们的生活不只不是不朽,反而是速朽的。美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不确定的。
我们见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见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见到一里以外的建筑是1.7微秒之前的存在。即使我们距离舞台只有1米,见到的也是3纳秒以前的表演。
现在时是不存在的,美丽总归灰飞烟灭。古代的文人似乎已经深谙此道。“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虽说是戏中词,却道的是人间情。这一点古今并无二致。
明清文人的深厚学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审美品位,他们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曼妙的意境,加之内心深处对社会人生的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文词、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
《千钟禄》里,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剃度出逃,唱的是: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长生殿》里,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民间,唱的是:
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岐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衰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那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曲尽悲凉。既是兴亡之悲,亦是人生之叹。时过境迁,后来者依旧能从这项“遗产”里感受昆曲作者的心灵。
他们寄托于昆曲,在艺术里追求永恒。他们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影响所及,文学、戏曲、音乐、舞蹈概莫能外。但精美如昆曲者也未能逃避成、住、坏、空的命运。
200年前,徽班进京,花雅竞放;100年前,昆曲式微,不绝如缕。60年前,被誉为“盛世元音”的昆曲濒临灭绝。
北京解放前夕,不少像白云生这样的昆曲演员迫于生活,不得不改行以养家糊口,卖大碗茶、卖大白菜。师傅韩世昌一家住在漏雨的尼姑庵里的情形让如今已经80高龄的丛兆桓记忆犹新。
1956年,《十五贯》救活了昆曲;20世纪60年代,江青说《李慧娘》“反党”,昆曲又被禁绝13年;改革开放后,昆曲又遭市场的冲刷。
10年前,昆曲被确定为人类的遗产。“昆曲热了、火了,时髦了、浮夸了,忘本了、失神了。”丛兆桓说。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丛兆桓用这句古诗来概括60年前的昆曲处境,大概今日仍然适用。
6、关于“昆曲”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2001年5月18日,我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B. 昆曲的始祖是顾坚,最初有“昆山腔”之称,魏良辅生创“水磨调”,自称“昆曲”,推动了昆曲的发展,梁辰鱼编演《浣纱记》传奇,“昆剧”形成,由此,昆曲走向鼎盛。
C、昆曲的特点之一就是“美”。它的美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欣赏它的曲词美,音乐美,美术美、表演美,欣赏它完整的故事,感受舞台上如诗如画的意境。
D.昆曲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明清文人为昆曲赋予了曼妙的意境,在文词、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
7、对于“昆曲的美丽与忧伤”的原因,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明清士大夫经过数百年的潜心经营,使昆曲臻于完善,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娱乐、情感、欲望都投注于昆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奏出了书卷间美丽的弦歌流响。
B.明清文人似乎懂得生活中的美是短暂的,他们把美寄托在昆曲里,在艺术里追求永恒。
C、明清文人学养深厚,追求空灵境界,内心深处对社会人生有哀怨、悲凉的感受。
D.“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因此昆曲的忧伤主要是没有多少人懂得昆曲和欣赏昆曲。
8、根据文意,下列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说“在以前,它让人想到文学的《牡丹亭》;而今,是昆曲的《牡丹亭》。”意思是昆曲的《牡丹亭》比文学的《牡丹亭》强。
B.作者引用博尔赫斯的“假如生活并非不朽,那它也未免太可怜了。”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美是不朽的。
C.文章选用《长生殿》里,李龟年流落民间的唱词,既说明了昆曲在文词、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的特点,也说明了唱词还抒发了作者兴亡之悲和人生之叹,人们依旧能从这项“遗产”里感受昆曲作者悲凉的心灵。
D.昆曲被确定为人类的遗产。“昆曲热了、火了,时髦了、浮夸了,忘本了、失神了。”预示着昆曲必将走向世界,可以与意大利的歌剧媲美。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展开余下试题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二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因肉袒谢 谢:道歉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倍:加倍
C.自上古不属为人 属:属于
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觉得奇怪
10.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3分)
①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②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③安国笑日:“可溺矣!公
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⑤阴使聂翁壹为间 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二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3分)
译文:
⑵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3分)
译文:
⑶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引号中的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3分)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选自《论语.泰伯》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4分)
答:
(2)“醉中浑不记”中“醉”字用得妙,结合诗句赏析。(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______________,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2)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马嵬》)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7)群上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8)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城 市 里 的 蟋 蟀 (吴丹红)
和城市站在一起,也就渐渐远离了自然。“唧……唧……唧……”,那曾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似已远去。我已无法解读弥漫着欲望泡沫的城市生活,内心总处于无边的焦虑与渴望之中。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站在阳台上,隔着那些被几何化的不锈钢防盗网,望着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世界,看着闪烁的霓虹灯和过往匆匆的都市人,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
那是童年时的那只蟋蟀的声音。
儿时,在外婆家。“唧……唧……唧……”的虫鸣声似乎成了乡村每晚必定上演的歌剧,蟋蟀们如矜持羞涩的少女,又如风度翩翩的绅士,不用伴舞,不用伴奏,只是清唱,顶多来个小组唱,就这么简简单单,却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了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外婆不知从哪里给我捉来了一只蟋蟀,我把它养在一个花盆里。一次,邻居小姐姐把她的蟋蟀放在我的蟋蟀身边,我们用枯树枝轻轻撩拨。忽然,两只蟋蟀大战了起来。几个回合之后,小姐姐的那只败下阵来,我的那只却是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我们为蟋蟀的精彩表演啧啧称赞。后来,我在作文中常常写到那只蟋蟀,老师说我的作文中充溢着一种乡情。
我的童年就这样在蟋蟀的吟唱声中度过。后来我还是被带进了城市,带进了贴着红白蓝瓷砖的高楼,带进了有空调有电脑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却没有泥土没有草丛没有蟋蟀的房间……
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早出晚归,步履匆匆。
不知何时起,我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会了冷眼旁观,学会了猜疑与妒忌……那只承载着我童年欢笑的蟋蟀,早已被压在了心底。也许,是我把它给遗忘了。前不久,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有竹制的或塑料制的蜻蜒、蟋蟀卖,便兴冲冲地买回了一对塑料蟋蟀,把它们放在一个塑料花草丛中。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斯广场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
我那童年的可爱的蟋蟀,你在哪儿?
“唧……唧……唧……”,也许是因为过度的思念,我竟然有些幻听,仿佛当年那只蟋蟀在我耳边低吟,释放出一种平和的伤感,是的,它在为我现在的寂寥而伤感。我知道我无法寻觅它,因为那只是幻觉。我却仍然探头往窗外搜索。窗外很眩,有红绿灯,有汽车尾气;窗外很吵,有人在蹦的唱K,有人在猜拳行酒,也许这些都是城市应该有的声音吧。闪烁的霓虹灯尽情地展示着城市的繁华与躁动不安,一如千娇百媚的舞女。难怪贾平凹会说:“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楼顶上的激光柱不停地旋转着,它在扫射着城市的夜空;波音777、空中客车在不停地起降。激光柱、客机的灯光让月光星光都暗淡无光。生活的节奏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加快,喧嚣的环境、乏味的生活、残酷的竞争使我们烦躁不安。我要将自己藏在哪里,才不至于被这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淹没?
展开余下试题
没有人告诉我,只有暗淡的月亮对我凄然一笑。
我到底还是惦记起那一只蟋蟀了。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会有我们的蟋蟀吗?在这里,我的蟋蟀已无处躲藏。它逃离了不属于它的方格,逃离了充盈着欲望泡沫的城市。而我却站在原地,无法跳出俄罗斯方块。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和谐的音响更和谐/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我知道我的蟋蟀不是流沙河的那一只,但他的诗还是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城市人,你找到了心中的蟋蟀了吗?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以“蟋蟀”为线索,从乡村到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紧紧围绕蟋蟀展开回忆和联想,文脉清晰。
B.作者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赋予蟋蟀深厚的内涵,耐人寻味。
C.文中引用流沙河的诗,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表达了人们心中共同的乡愁,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文章语言自然真切,内心的情感随着生活的变化或喜或悲自然流露。
E.“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指的是城市中压力过大通过玩游戏缓解压力的生活。
17.“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一个声音”是怎样一种声音?(4分)
答:
18.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写儿时听蟋蟀、斗蟋蟀的事情,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9.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作者为什么要寻找“蟋蟀”?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是“金玉良缘”,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是“木石前盟”,你认为哪种姻缘更幸福?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2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积淀,有丰富内涵。请你从下面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话,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铁树开花 雨后春笋 凤鸣朝阳
答:
22、阅读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现状。(4分)
答: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人生比作运动会,把抱有不同生活目的,有着不同追求的人,形象地概括为四种人:竞赛者、喝彩者、经商者和看会者。
你欣赏那种人呢?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鄂州高中黄石二中2013年4月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项都读pǐao;B项读mēng méng měng měng ;C项读wǔ wú wù wù ;D项读páo bāo bāo páo。
2、【答案】D
【解析】A项“峥嵘”;B项“忸怩不安”;C项“好大喜功”;D项全都正确。
3、【答案】B
【解析】第一空“拈花惹草”的生动性较符合语境;“突然”“忽然”区别不大,其它不合语境;“丰仪”,风度仪表;“醒”合语境。
4、【答案】B
【解析】A项不合逻辑。“干家务活”不能与“做饭、洗衣服”并列;C项句式杂糅。去掉“所致”;D项关联词语序不当。“一方面”要放在“这些作品”后面。
5、【答案】C【解析】葛朗台是《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人物。
6、B(自称“昆曲”错,应该是后人谓之“昆曲”)
7、D(“昆曲的忧伤主要是没有多少人懂得昆曲和欣赏昆曲”错,文章结尾部分说是指昆曲处境。)
8、C(A中说“昆曲的《牡丹亭》比文学的《牡丹亭》强”错,文章并没有谈昆曲的《牡丹亭》和文学的《牡丹亭》哪个强的问题,是说而今昆曲的影响力魅力大,能打动人。B“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美是不朽的”错,文中是“我们的生活不只不是不朽,反而是速朽的。美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不确定的。D“必将走向世界”太绝对,“可以与意大利的歌剧媲美”无中生有。
9.B(“倍”是“违背”的意思)
10.C ( ①与“为人多大略”无关,⑤“阴使聂翁壹为间”并非出自韩安国的谋划。
11.D 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强调和亲之弊,和韩安国的意见并不统一。
12、(3分)
⑴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再次点燃吗?”“ 独……乎?”译为 “难道……吗?”1分,“然”译为“点燃或燃烧”1分,语义1分。(2)况且强弓之末,箭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且”译为“况且”1分,“矢”译为“箭”1分,语义1分。
(3)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称”译为“称道”1分,“国器”译为“治国之才”1分,语义1分。
13、(3分)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每两处1分。
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14、(8分)
(1)花态度:一般花的鲜艳娇嫩的姿态。(2分);雪精神:梅傲雪耐寒的神韵。(2分)
(2)“醉”从人物的状态侧面写出梅花的迷人,心陶醉于梅,作者赏梅不知不觉中天色昏暗,足见探梅之时久,既体现了诗人爱梅之意深,也显示出梅花的美好。(4分)
15(5分)
【答案】(1)群贤毕至
(2)不及卢家有莫愁
(3)虽九死其犹未悔
(4)道之所存
(5)耳得之而为声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7)生长明妃尚有村
(8)无以至千里
16.C E(4分)
(C中“表达了人们心中共同的乡愁,突出了文章的主旨”错,文章除思念家乡外,主要表达对自然乡村纯朴、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E中“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指的是城市中用不锈钢防盗网,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枯燥、压抑、充盈着欲望泡沫的城市生活。)
17.(4分)
(1)是生命中的天籁之音。1分(2)是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训练7
下一篇:
乐山市八年级学年教学质量检测语文(2011)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鄂州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