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28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7]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2015级下期期中考试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2015级下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 总分150分)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例各项中,每组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
A.媛女/暧暧远村 椽子/不容置喙 譬如/环境幽僻 垝垣/阴谋诡计
B.殒命/其黄而陨 狙击/自我徂尔 国粹/朝谇夕替 侘傺/姹紫嫣红
C.自缢/水满则溢 拾掇/笔耕不辍 纤细/越陌度阡 臧否/否极泰来
D.逐渐/渐车帷裳 梵文/繁花似锦 乐曲/曲曲折折 记载/载笑载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蓊蓊郁郁 垂拱而治 世外桃源 题纲挈领
B.未竟事业 妖童嫒女 积重难返 座无虚席
C.及尔偕老 出其不意 兵荒马乱 名副其实
D.夙兴夜寐 剽窃成果 耳懦目染 揠苗助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此次利比亚战争,美国虽看似被英法拖进了战争,实则暗度陈仓,谋求实现其地中海大战略。而“别人打头,我收场”恰好是美国“巧实力”战略的重要特征。
B.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C.事实告诉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经济调控政策必须根据形势灵活多变,如果胶柱鼓瑟,只注意克服一个倾向而忽视另一个倾向,这对经济健康运行无疑是不利的。
D.某些官办会议上,相机、手机甚至是手提电脑都被当做纪念品送出。其实这是会议承办者自己想得到这些物品,或者为了讨好领导而借花献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巨制《金陵十三钗》近日在全国公映,该片代表中国内地参加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B.非洲鼓乐是人类最原始的乐器之一,它能协调大自然韵律的乐章,抒发打鼓者的情感,使人的心灵活跃起来,滋养人的内在活力。
C.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行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制,可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D.春节期间,由于车流量减少,上海交通出现难得的通畅,高架道路不仅畅通无阻,而且一些平常拥堵不堪的路口也可快速通行。
5.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相同的一组是( )
A.小人所腓      汝岂得自由   人生几何 守节情不移
B.偭规矩而改错    可怜体无比   颜色憔悴 便可作婚姻
C.怨灵修之浩荡兮   何乃太区区   络绎如浮云 彼路斯何
D.宁溘死以流亡兮   自可断来信   何故深思高举 便利此月内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春》、《匆匆》、《背影》、《沉沦》、《荷塘月色》等。
B.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与郭沫若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代表作《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艺术手法。
D.《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离骚》,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浏览完整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在世界众多的城市中,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聚集全球资源、影响全球发展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即世界城市。拥有多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如香港一直致力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市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写进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上海市以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聚焦世界城市建设。在学术理论界,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方兴未艾,认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是否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是不是世界城市的首要指标。强大的经济实力主要表现在城市生产总值总量大、人均水平高,产业结构合理、先进。它具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和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金融业发达,高端企业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世界城市之所以能够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在于它的经济总量大,而且在于它的集聚能力强,吸引着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从而形成巨大的流量和交易量。其中,流量就是控制力,交易量就是影响力。通常而言,世界城市是大量国内和国际移民的目的地、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的聚集地。
强大的国际交往能力也是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先进、安全、便捷的通讯服务和发达、现代、立体化、可持续的交通体系,是世界城市具有强大国际交往能力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多元、开放、大众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世界城市强大的国际交往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在世界城市,不仅休闲文化、娱乐文化等广泛普及,而且高雅文化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准确理解世界城市的内涵,还要把握以下两点:
首先,世界城市与国际城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国际城市是指与世界其他城市之间具有较高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度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而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聚集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高端人才等,是国际活动的聚集地,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与国际城市不同,世界城市在数量上是相当有限的。
其次,世界城市通常都是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其所在的城市群,像纽约、伦敦、东京等人们比较认同的世界城市都是如此。比如,纽约与其周边40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世界第一大城市群;伦敦周围集中了英国最主要的几个产业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东京则是由一都七县组成的首都圈。正是依托于这些城市群,纽约、伦敦、东京才具有巨大的世界影响力。
(选自2011年2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从原文看,下列对“世界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世界其他城市之间具有较高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度的国际化城市不都是世界城市。
B.世界城市是国际活动的聚集地,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C.世界城市通常都是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它的形成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
D.世界城市是能够聚集全球资源、影响全球发展的综合性中心城市,数量相当有限。
8.关于世界城市的特征,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衡量世界城市的首要指标,主要表现在城市生产总值总量大、人均水平高,产业结构合理、先进。
B.强大的国际交往能力也是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休闲文化、娱乐文化等在这里广泛普及,高雅文化也获得巨大发展。
C.拥有多少像纽约、伦敦、东京那样人们比较认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D.世界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能力,通常而言,是大量国内和国际移民的目的地、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的聚集地。
9.下列对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依赖先进、安全的通讯服务和发达、立体化、可持续的交通体系,世界城市具有了强大的国际交往能力。
B.世界城市具有巨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
C.我国其它城市也应该像香港、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一样,定位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促进自身发展。
D.世界城市能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在于经济总量大、集聚能力强,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其所在的城市群。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展开余下试题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有删节)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 ②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方西鄙用兵 鄙:边境
B.王安石弛铜禁 弛:放松
C.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 审:审讯
D.宜卷甲而趋之 趋:奔赴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3分)( )
①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②方平曰:“此必妄也。”
③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④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⑤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 ⑥皆谓其论出姑息。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而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所以他要求疏浚日益堵塞的汴河。
B.有人煽动说依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路遇征调前来戍守的军队就让他们回去,并停止其他劳役,适逢上元节日(元宵节),他又让城门三天不关,最终安定了人心。
C.对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
D.元昊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第Ⅱ卷(共114分)
四、(25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5分)
(2)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15、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2)《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典故,抒发自己求贤若渴的句子是: , 。
(3)亦余心之所善兮, 。
(4)《归园田居》中巧用“比”的手法,书写自己渴望回归自然的句子是: , 。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6~19题(19分)
庐 山
诸事椎心,即便身在庐山。当1514年,中年的唐寅自朱宸豪府中佯狂逃出,来到庐山,想必心境便那般复杂。他曾在此留下一幅画作,迷茫和阴冷的气息在画卷上弥漫开来。有谁在画卷中感触到了这些?
于我,庐山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远离,变得恍惚和不可信。也许我该留下一点印记,一点在庐山的气息。庐山并不会因一个人的书写而减石增雾,它只是随着书写的展开,从我的心里一点一点消失。
那是一次半公差式的游玩。现代人的“旅游”同古人的比起来,总觉得带了若干轻浮的意味。随行的人颇多,有肥胖老太,逼仄的山路上她的身躯堵在眼前东挪西挪;有妇人或者少女,不辞辛劳带着衣服、每到一处景点就兴高采烈地更换。这些令人厌倦,而混迹人群之中,却也自有些污浊的快乐。
夜间乘车上山,腾腾的浓雾罩着山路,车灯只能照见前方二三十米的距离,此外一切不见。车窗上很快积了白茫茫的水雾,用手擦开一块探头看,黑漆漆一片——那黑的体积和压力时轻时重逼着眼睛,让人心惊和下意识地躲——水雾继而又漫上窗。
车进山门停下购票时我跳下来,抽了半支烟。好凉,这是九月。风大,雾无声无息地、迅疾地扑上来、扑上来。那雾有阴杀之气,让人觉得不祥。
这是对庐山最初的印象,和内心情感一般茫然。夜里下榻牯岭镇一宾馆,心中烦闷,出来走动,黑暗步步紧逼,人很快便一点一点退回房间。被褥潮湿,入睡时我想到多年以来我不断失落的一些事物,它们永不回归;想到一些具体的人,已经很久不曾记起他们了。此时他们像那些雾一般,无声无息地、迅疾地扑上来、扑上来。
对庐山最初的认识来自李白的诗句,与水有关的句子自少时起便令我欣喜莫名。然后是宋美龄的别墅,庐山会议,庐山遂名震天下。此外有朱熹在这里待过,一个令我厌恶的人。我其实并未读过他的理学论著,而仅凭直觉便将此人斥于千里之外。他与我无关,对我而言并不存在。
找到庐山更为久远的人的气息,是在第二天。
我到了庐山花径。花径之名源于白诗,白居易曾在此地流连忘返。这个自称是太原白公的人让我觉得亲切。他在春末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句子,在秋夜、在山下不远处的九江书写江上的明月。我今日所在的庐山正是秋高时节,这时节白公不在,他在九江。这时节另一个高贵而寂寞的人是常处山间的,他种豆,采菊,修补八九间草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时候的庐山何其清爽,如今已宛若闹市了。
这个人是陶渊明,庐山原来竟是他的家乡。这个渴求淡泊的人不会想到在他身后,庐山变成了一处与阴暗争斗密切相关的场所。
陶渊明令我略感到一些安慰,但庐山几乎没有关于他的任何纪念场所。也好,他原本便是个寂寞的人。
庐山流水要看一看的,首先是著名的庐山瀑布。但导游说离此尚远,不在游程之内,如今也风范不再,只好作罢。看了两处瀑布,分别是大口瀑布和三叠泉,并无甚可观。水量颇小,像三叠泉落差虽大,却只有细细一般流水,算不得瀑布,所以叫泉了。下了那么深的山谷去看,心觉不值。
这些已是庐山遥远的、日趋淡薄的气息。人皆知宋美龄的庐山、彭德怀的庐山,谁曾见有人提过是陶渊明的庐山?那是庐山渐渐丧失的事物。
(选自2005年第9期《散文》,有改动)
16.作者写庐山,为什么要从唐寅在庐山留下的一幅画作写起?(4分)


17.怎样理解文中“现代人的‘旅游’同古人的比起来,总觉得带了若干轻浮的意味”这句话?(5分)


18.文中两次提到“扑上来、扑上来”,试比较它们的不同。(4分)


19.针对文最后一自然段“人皆知宋美龄的庐山、彭德怀的庐山,谁曾见有人提过是陶渊明的庐山?那是庐山渐渐丧失的事物”,说一说作者对庐山的认识。(6分)


六、语言运用(10分)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其顺序为( )(只填序号)(3分)


展开余下试题窗临湖开着,满眼波光, 。 , 。
, , 。这一切构成了一帧夏晚的佳作,充满了幽闲与静穆的味儿。
①残夏时节近处水浅的地方长着浓密的芦苇
②这时常有三两归巢的水鸟展着乌黑的翅膀从水面剪过
③远处可以望见琼岛上的白塔和湖里的倒影
④村的隔岸的晚云分外绯红
⑤芦苇深处时有青蛙出没,在水面打着一个个水圈儿
⑥近黄昏,四周的暮色深了
21.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上联:
下联: 下联:
22.依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3分)
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
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 ①,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
②,月上柳梢见证爱情, ③。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23.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或叙事抒情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2015级下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D (A. yuán/ài chuán/huì pì guǐ B. yǔn jū/cú cuì/suì chà
C.yì duō/chuò xiān/qiān pǐ D. jiàn/jiān fàn/fán qǔ/qū zǎi/zài )
2. C( A.“题纲挈领”应为“提纲挈领”; B.妖童媛女; D.“耳懦目染”应为“耳濡目染”)
3.B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A “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 C “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柱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D “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4. A ( B 项,搭配不当,“鼓乐”和“乐器”搭配不当。 C 项,成分残缺,应在“床位”后加上“目标”。 D 项,语序不当,“不仅”应该在“高架道路”前。)
5. C ( “络绎如浮云”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
6. A 《沉沦》是郁达夫的作品。
7.B (“比较重要的影响”误,原文是“重要影响”。)
8.C(C项是世界城市的重要性,而不是它本身的特征。)
9.D(A项理解片面,通讯服务和交通体系只是“硬件基础”,还应有“良好的软环境”; B项因果关系颠倒了; C项随意引申,原文是“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问题”,而不是所有城市都要建成世界城市。)
10.C 【解析】审:谨慎。
11.B 【解析】②和④不是。②是说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之事,张方平认为一定是谣传。④表现的是张方平上奏的十四条计策好。
12.C 【解析】(不是“明争暗斗”,而是“消除嫌隙”。)
13.(10分)
(1)(5分) (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借口,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趁机)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才是必胜的方法。(“顺适”1分,“厉”1分,“除”1分,判断句1分,语意1分)
(2)(5分) 其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得到了尺寸的小利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妄”1分,“日以”1分,“是”1分,“利”1分,语意1分)
14.(1)(4分)
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4分)
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15.(7分)
(1)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虽九死其犹未悔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6.(1)唐寅的画作画出了庐山迷茫和阴冷的气息,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用唐寅作画时的复杂心境,比况自己的感受:诸事椎心。(每点2分)
17.(1)这句话是说,在现代旅游中,人们更多地注重外在的、表面的、有些污浊的快乐。(2分)
(2)很少从内心深处体悟自然本身的闲逸情趣。(3分)
18.第一处实写雾的浓重,渲染了阴杀的气氛。第二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脑海中不断涌出“失落的一些事物”、“一些具体的人”,表现心情的茫然、烦闷。 (4分)
19.作者认为庐山的本质是人的气息,壮丽,秀美,清爽,渴求淡泊,但这些渐渐消失了,庐山现在成了一处与阴暗争斗密切相关的场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伤痛。(6分)。
20.③①⑤⑥④②(根据空间和时间顺序排序。③①⑤句是写窗外由远及近的景色,其中①⑤两句的衔接点是“芦苇”。⑥④②句写临近黄昏时的景象,其中⑥句“暮色深了”与④句“晚云显得分外绯红”紧密衔接。)
21. 新 春 对 联 上联 翠柳迎春千里绿 下联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桃李满园春绣锦 下联 芝兰绕阶座凝香
22. 示例:是东篱采菊时的一种闲适 慈母手中纺织亲情 烟波日暮寻觅乡情
(评分标准:句式一致1分;内容和意境与前后语句协调一致1分,如本题前一部分强调“永恒”,后一部分强调深情;文采1分)
文言文翻译: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从小聪明过人。被举荐为茂材,才能出众,任昆山县知县。赵元昊将要反叛,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打算能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张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借口,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趁机)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才是必胜的方法。”当时国家强盛,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张方平奏上《平戎十策》,认为:“入侵的敌寇其后方巢穴防守一定空虚,应该挥兵直扑那里。”宰相吕夷简赏识他的计策但最终没有实行。夏人入侵边境,四路因向上回复失去了时机,刘平等军队覆没,各路主帅都获罪受责。
元昊臣服后,与契丹有嫌隙,来朝请求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南充”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