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215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15]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按捺不住(nà) 琅琅(láng)上口 棱(léng)角 彬彬有礼(bīn)
B.沸反盈天(fèi) 不谙(ān)世事 拓(tà)片 引吭(háng)高歌
C.不容小觑(qù) 囿于成见(yòu) 翘(qiáo)首 磕磕绊绊(bàn)
D.顺蔓(wàn)摸瓜 悄(qiǎo)无声息 恣(zì)意 力能扛鼎(ká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摩挲 不瘟不火 惨绝人寰 名山事业
B.盥洗 频频颔首 暗度陈仓 博闻强识
C.编纂 破釜沉舟 作壁上观 瞋目而视
D.草窠 所向披糜 背水一战 运筹帷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B.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C.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D.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4.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请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央电视台《新闻1+1》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
2011年,北京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辆,到2015年,突破700万辆;同样在2011年,我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相当于709艘“辽宁号”航母的状况,这一年中,我国火电占全部发电量的82.54%,几乎全是燃煤的发电。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①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史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 制可其奏。
②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乌程县尹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然。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院事。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五年,台臣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
③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镛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镇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行省臣及诸郡长史。独镛无预。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
浏览完整试题
④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
(选自《元史》)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制可其奏 可:认可,同意。
B.既而拜侍御史 继而:不久。
C.俾俊秀入学宫 俾:挑选。
D.而龚伯璲辈方用事 用事:当权。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韩镛优于治郡的一项是(3分) ( )
①所至郡县,为之肃然 ②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
③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 ④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
⑤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 ⑥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 ②③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元朝时,显要官职往往是由吏职出身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人能从进士做官,韩镛就是从进士做官的。
B.韩镛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
C.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就连做盗贼的人准备抢劫时,也必定到觉山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
D.朝廷外派的使臣,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他们到了饶州,韩镛只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议论。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4分)
⑵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3分)
⑶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⑴赏析首联中“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中“努”的妙处。(4分)
⑵颔联中“手挽长条泪如雨”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
⑶本诗揭示了唐代末年怎样的社会现实?请概括。(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⑴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太史公自序》)
⑵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天下归心。 (《鲁周公世家》)
⑶ ,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管仲列传》)
⑷明道德之广崇, ,靡不毕见。 (《屈原列传》)
⑸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刺客列传》)
⑹春江潮水连海平,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⑺ ,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⑻残星数点雁横塞, 。 (赵嘏《长安晚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石板上的温暖
范小梅
①雨的脚步柔软地在石板上滑动,随着若有若无的风飘飘荡荡曼妙地舞,雨用自己纤纤若细雾的姿影织成朦胧。在这样细滑如丝绢般的春雨中缓行,一种幽凉滑过自己的肌肤,莫明的情愫从自己的体内逸出,心中忍不住感动。在这样的午后,去看河下的石板街一定最好。
②石板一块块地逶迤向前伸展,在这虚无飘渺的雨中,似乎没有了尽头,亦如我生活的淮安小城,城虽小,却有着许多让你梦绕魂萦的情与景,深厚的无比博大的,穷尽一生去寻寻觅觅。而我决定去赏阅一处景物,总喜欢等待特定的意境特定的心情去浅尝,那样的情境在以后很多日子,总让你悠悠扬扬地浸着。
③在这般的雨中沐浴,吮吸着空气,雨化为湿润滑入五脏六腑,蒙着尘埃的灵肉,被完全地涤荡,宛若我已化为雨,在石板上优美地滑行。石板上的尘埃在丝丝的雨雾中不知不觉地隐退,岁月坑坑洼洼沧桑的脸,清晰地从石板上凸现出来。
④经营——繁华——衰落——再经营——,人世间循环往复的变幻,让一代代人涅没,再接着一代代地延续。面对这样的结局,时间是永远兢兢业业冷漠地经营着天与地。留下是人给自己创造的诸多文化,文化又是通过这些能够经得住岁月风化的物什来绘制的。如这石板街,如这石板街边的老屋……它们默默地在时光隧道中展示着自己。后人也正是通过这些遗留下的物什,用心灵去拜访先人。
⑤从这些石板上,可以触摸到我们先人的精神,和先人们透过这些石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那是种很特别很美好的方式。据史料记载,河下一百多条街巷的石板,都是明清商人自购铺成的。明朝中叶,淮北盐运分司署迁移到淮安河下,河下遂为淮北盐运必经之地,“淮北商人环居萃处,天下盐利淮为上”,遂使河下极盛。繁荣带来了第宅连云,但道路崎岖不便往来,徽商程氏自购石板铺砌,由是“继成善举者,指不胜屈”。
⑥在这梦幻般的雨雾中,无数条石板街交错着,又相通着,在你的脚下织成了路,无须你的选择,只要你去走,哪条街都可以达到你的彼岸。听着无数个雨丝汇成珠,从古老的翘檐上静静地跌落下来的声响,在这幽静的深处,我看到我们的先人,在我的身边来来回回穿梭……
展开余下试题
⑦古运河的水载着船,我们的先人站在船头,他的心他的船都装着石板,运河的水载着石板载着他的心,一次次地从河下出发,再一次次地回来,出去是带着商品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回来带着石板经营着大家的生活。
⑧由是,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被商船运来,相聚在河下的街河下的巷。河下的石板街一条条地向前铺去,湖嘴街、中街、二层街、估衣街、干鱼街、竹巷街、茶巷、小粉巷、花巷、书店巷、摇绳巷、打铜巷、烟店巷、白酒巷……诸如此类的名称,那真是林林总总人生百态。
⑨我用手轻轻地触摸一下石板,曾经我们的先人也是这样触摸着,并小心地呵护着。湿润的石板,透出丝丝凉意,但流入自己的心中,竟有温暖慢慢地散开。这种温暖来自那些铺石板街的先人,作为商人,先人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自己的物质再怎样堆积如山,那只是自己的,一个人尝着也是寡然无味,只有和那些最需要的人共同品尝,那才有滋有味。一个人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会用心经营别人的生活,只有这样的经营才会有意思,才会收获像温暖这样的瑰宝。
⑩先人的心是温暖的,石板是温暖的,船是温暖的,温暖的运河水载着这满满的温暖流动。
(选自《视听文学》,有删改)
11.文章开头,作者为何说“在这样的午后,去看河下的石板街一定最好”?(4分)
12.文章第4、5段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请分析其表达特色。(6分)
13.结尾语段有哪些作用?(4分)
14.探究作者借“石板上的温暖”所表达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说“人话”,要祛除官话套话的土壤
①《人民日报》日前公开征集“最反感的官话套话”,请公众为转变作风建言献策。此举引发社会强烈共鸣,网友纷纷吐槽,不仅“贡献”出官场上习见的空话、套话,“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甚至连2010年那位满口“领导重视”的江西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也被重新记起。
②有人可能会说,很多官员其实也是口不由己,张口就是一套一套的官话套话,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话语体系有关。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一些道理,不过,依然很难解释类似话语超强的传染力。
③其实,官话套话盛行,真话人话“稀缺”,一方面反映出时下很多官员工作作风的虚浮,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总想着做些花样文章,敷衍上级,搪塞民众;另一方面,也与权力产生、运行的土壤密不可分。如果在制度上,官员只习惯对上负责,而无须看民众的脸色,则当然会无视民众的感受,放言无忌。
④以兰考火灾为例,7名儿童的死亡非但没有引起当地官员的忏悔,反而一再强调领导对“抢险救火”的“高度重视”,这样的表述绝非一时口误,而是反映出其漠视民众感受的一贯思维。地方上的官员更在意这一事件可能对自己权力产生的负面影响,至于那些可怜的孩子,并没有真正震动他们的灵魂。若真的“高度重视”,也就不会发生火灾了,何来“现场指挥”?
⑤还有山西苯胺污染迟报事件,明明已经对流域内群众、下游城市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恶劣影响,可长治市的媒体却刊发报道“数千军民冒严寒,热火朝天刨冰掘苯”。类似这种坏事变好事,丧事变喜事的畸形政绩思维,正是一些官员“惟上”心态的反映。
⑥言为心声,官员使用什么样的话语系统,就对应着什么样的行状。而若要转变作风,彻底摒弃相沿成习的空话、套话,根本还在于祛除官话、套话的土壤。具体而言,一是要真正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民意多一些尊重和敬畏;再就是必须改善对公权力的监督,保障公民监督的权利。事实上,这些年来,社会公众,特别是网民监督意识的增强,也是促进政府提高效率、官员转变工作作风的契机。
⑦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地方政府也热衷于一些“危机管理”的培训,教育官员学会如何对媒体、对公众说话。不必讳言,地方上应对舆情方式的改变,确实能够加强沟通,增进共识,不过,这种“变话”,仍属于技术层面的改变,如果不是真心低头心系百姓,将很难真正改变官员对待公权力的态度、对待民众的态度。要想官员“说人话”,还得让公民的权利站起来,权力监督硬起来才行。
(《新京报》2013年1月11日,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6.第④⑤段例证分别运用什么事例、从什么角度对官话套话盛行进行论述?请简要分析。(6分)
17.如何“摒弃相沿成习的空话、套话”?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1、D(力能扛鼎gāng)
2、D(所向披“糜”应为“靡”)
3、A(B.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但……而且……”,应改为“虽然……但是……”;C.语序不当,“评价,浏览,分享”,先浏览,再评价,最后分享。”;D.句式杂糅,去掉“只属于”或者“才会有”)
4、雾霾的范围、影响、防护、成因。(6分。“雾霾”2分,“范围”“影响”“防护”“成因”各1分)
5、C(俾:使,让。)
6、B(②句主要是说韩镛遭人忌恨;⑥是说朝廷派往外郡的使者)
7、D(“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不当)
8 ⑴天历元年,(韩镛)担任浙西廉访司佥事之职,打击奸诈、暴虐之人,罢免贪赃不法的官员。(4分。“除”1分,“奸暴”“贪墨”1分,“黜”1分,句意1分)
⑵做盗贼的人尤其敬奉,准备抢劫时,必定到庙中占卜吉凶。(3分。“事”“卜”各1分,句意1分)
⑶韩镛治理政事,即使是小事,也都像这样考虑周详缜密。(3分。“虽”“类” 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考中了进士,被授予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的官职,不久调任集贤都事。泰定四年,又转任国子博士,不久担任监察御史。当时能从进士做官的仅有百分之一,由吏职出身能做到显要官位的常常有十分之九。皇帝就想让中书参议傅岩起做吏部尚书,韩镛上书说:“吏部是掌管天下考核、选拔人才的地方,傅岩起从吏职起家做官,怎么能了解全天下的贤才?况且尚书是三品官阶,傅岩起从做官开始多次升迁也才四品,按照制度也,不应升为尚书。”皇帝下诏同意他的奏言。
天历元年,担任浙西廉访司佥事之职,打击奸诈、暴虐,罢免贪赃不法的官员,而特别推举乌程县尹干文传的治理行为是各县之最,凡是韩镛所到的郡县,都因为他的到来政务肃然。天历二年,转任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任国子司业,不久任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年,历任宣徽院及枢密院佥事。至正二年,任翰林侍讲学士,随即任侍御史,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所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官。至正五年,御史台官员辨白他所受的诬赖,于是又被起用参议中书省事务。
至正七年,朝廷慎重选用州县长官,参知政事魏中立对皇帝说:“现在您想要找到的贤良州县长官,没有人比得上韩镛的。“于是皇帝特意写上韩镛的姓名,授给他饶州路总管的官职。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有座觉山庙,从以前就有妖怪能使人得祸福的传言,做盗贼的人尤其敬奉,准备抢劫时,必定到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凡时境内不合礼仪的过多的祠庙,全部毁掉。人们起初极为害怕,后来就都赞同信服了。韩镛知道百姓可以教化,让才华出众的人进入学宫,寻访品行学问都受人尊重的老成博学的人,作为《五经》教师,每月初一十五定必穿戴深衣幅巾来拜祭孔子,每月必要来考核功课,用来劝勉鼓励。每当处理政事完的空闲时间,肯定要接见延见师生,与他们讲论讨探究经义,由此人人自觉努力学习,因而饶州通过科第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比其他郡县要多,韩镛居住在官衙中,日常生活清净淡泊,同僚下属也逐渐被他所教化。以前,朝廷的使臣到达地方州县,官府供奉极为奢侈,一旦不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就怀恨在心,往往在朝廷中对地方官员竭力诽谤,朝廷使臣到了饶州,韩镛在郡舍接见他们,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从饶州回去后都没有什么议论。后来皇帝降旨:缯帛过于脆薄,派使臣笞责行省官员和各州县长官。唯独韩镛没有收到责罚。韩镛治理政事,即使是小事,也都像这样考虑周详缜密。
展开余下试题
至正十年,任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想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这些人正受重用,朝廷都在议论改革,韩镛也提出意见,但没有被采纳。有人认为韩镛擅长治理郡县,而在朝廷执政并非他的长处,于是外放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等到脱脱被罢免,受他重用的人都被处死,只有韩镛又独自免去灾祸。于是又调任西行台中丞,死在官任上。
做盗贼的人尤其敬奉,准备抢劫时,必定到庙中占卜吉凶。
9⑴“努”有用力冒出的意思,(1分)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生长的情景,(1分)把静态的画面动态化,增添了情趣。(1分)
⑵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比喻,(2分,手法写出2个即可)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2分,“辛勤劳动”“悲切愁苦”各1分)
⑶深刻揭露了唐代末期严酷的苛捐杂税压榨百姓的社会现实。(2分)
【诗歌鉴赏】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官家在二月征收新丝。这是多么蛮横无理!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袭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可见多么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此,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诗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细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可能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还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难辛苦的劳动。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卜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突出了主题。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质朴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说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用拟人手法当即就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
10⑴且夫孝始于事亲 ⑵周公吐哺 ⑶仓廪实而知礼节 ⑷治乱之条贯
⑸风萧萧兮易水寒 ⑹海上明月共潮生 ⑺人事有代谢 ⑻长笛一声人倚楼
(8分,每空1分)
11、下着细雨的朦胧梦幻的春日午后,激起作者感动的情愫,触发作者对石板街历史的回忆;河下石板街悠久丰富的文化,先人们深厚博大的精神,如细柔的春雨涤荡人的灵肉。(4分,每点2分)
12、运用拟人,赋予时间、石板街以人的情感、行为,形象生动;引用史料,语言凝练、典雅;现实和历史相结合(虚实结合),丰富文章的内涵。(6分,每点2分)
13、点题;呼应开头“莫明的情愫从自己的体内逸出,心中忍不住感动”,结构严谨;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强化了主旨;描写作结,“温暖的运河水载着这满满的温暖流动”,富有意蕴,耐人寻味。(4分,每点1分)
14、丰富的物质只有和最需要的人共同品尝,才有滋有味;一个人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会用心经营大家的生活,才会收获温暖;号召后人以先人为榜样,传承他们的善举和精神。(6分,每点2分)
15首先通过报刊征集“最反感的官话套话”引发社会共鸣,指出官场上空话、套话习见的现象;然后分析了官话套话盛行的原因,并举两例给予佐证;最后指出摒弃相沿成习的空话、套话的方法。(6分,每点2分)
16、第④段运用兰考火灾7名儿童死亡被漠视的事例,从官员工作作风虚浮的角度进行论述;第⑤段运用山西苯胺污染迟报媒体却刊发政绩报道的事例,从权力产生、运行的土壤的角度进行论述。(6分,每点3分)
17、真正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民意多一些尊重和敬畏;改善对公权力的监督,保障公民监督的权利;改变应对舆情方式,加强沟通,增进共识。(6分,每点2分)
18、【写作提示】
“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含义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调出色彩,调出健康,调出好心情,调出自我的认识。“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有对生命的个性化感悟。
色彩的象征含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也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生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的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
上一篇:
高语第二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下一篇: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3届高三开学检测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淮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