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276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76]
《小石潭记》目标达成训练
《小石潭记》目标达成训练
一、注音,写汉字。
huáng( )竹 pèi( )环 清liè( ) 披fú( ) 寂liáo( ) yǐ( )然 xī( )忽 chù( )ěr( ) 翠màn( ) 犬牙cī( )互 蒙络摇zhuì( ) 悄( )( ) 幽suì( ) 日光下chè( ) quán( )石底以出 chí( )yǔ( )kān(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4分)
伐竹取道( ) 日光下澈 (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以其境过清( ) quán石底以出( ) 全石以为底( )chù ěr远逝( ) 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 )佁然不动( ) 往来翕忽( ) 凄神寒骨( )( )影布石上( ) 犬牙差互( ) 潭西南而望( )( )悄chuàng( ) 心乐之( ) 斗折蛇行( )( )乃记之而去( )( )( )
二、翻译下列句子。(12分)
①全石以为底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 近岸,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三、根据本文有关内容及相关文学知识填空。(5分)
7、《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 ”之一的 ,字
朝 人。“记”是古代一种 。以 、 (填表达方式)为主,相当于今天的 文。
12.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并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4分)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2. 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字_________,河东人,________代文学家,他和____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________________之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浏览完整试题
④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人
⑤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为坻为屿 B、之——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
C、乃——乃记之而去 D、尔——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
二、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3. 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_______
____
4.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 作者为何说小溪“明灭可见”?
_______
6.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_______
____
三、课外语段:阅读下文,完成相关试题。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者②,携手赋诗,步仄迳③,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⑤,麦陇朝雊⑥。斯之不远,傥⑦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节)
注:①辋(wǎng)水:车轮状的湖水。②曩(nǎng)者:从前。③仄(zè)迳:狭窄的小路。④鯈(tiáo):一种条状的鱼。⑤皋(gǎo):水边的高地。⑥雊(gòu):雉鸡叫。⑦傥(tǎng):同“倘”,假使,如果。
1. 给加点字注音。
村墟( ) 夜舂( )
僮仆( ) 吠声( )
2. 解释加点的词。
当待春中:
白鸥矫翼:
斯之不远:
从我游乎:
3. 翻译下列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4. 简析王维游华子冈的思想感情。
_______
《小石潭记》作业
一、 词类活用
“心乐之”的“乐”是 词,这里作 词,意思是
“近岸”的“近”是词,这里作 词,这里作 词,意思是
“斗折蛇行”的“斗”和“蛇”是 词,这里作 语,意思是
“其岸势犬牙差互”中的“犬牙”是 词,这里作 语,意思是
二、 一词多义
之:心乐之( ) 而:潭西南而望( )以:全石以为底( )
乃记之而去( ) 乃记之而去( ) 以其境过靖( )
三、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 第一段中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是: 写作者心乐之的原因是: 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写水声清脆悦耳的句子是: ;表明小石潭是一个“石潭”的句子是:
2、 第三段中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
3、 写鱼儿轻灵游动姿态的句子是:
4、 间接写水清的句子是: ;它与第一段中“ ”一句相照应。
5、 既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浸透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感情的语句是:
7、“ ”一句交代了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
8、第四段中的景物描写突出 的特点,作用是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②以其境过清 以: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④不可名状 名: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小石潭记》试题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1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2分)
展开余下试题
7.用文中的句、段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2) 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蒋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段落是:第( )段
8.读了选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什么感觉?(4分)
10.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2分)
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14.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1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答:
19、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4分)
22.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2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2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试题答案】一、2. ① 抒情议论 散文 ② 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③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④ 六 ⑤ B 二3.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5.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6.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三、课外语段:
1. xū chōng tóng fèi
2. 春天里; 强壮的羽翼; 这样的时间; 跟随
3.(1)寒冷的山间那远处的火光,在山林处忽隐忽现。
(2)村落那夜间舂米的声音,又同稀疏的钟声相间。
4. 作者游华子冈虽然是在深冬寒夜,却描绘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动静相映,音响和谐,极具活力,并引起作者对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因此,可以推断王维当时是充满激情而富于朝气的。
答案:
、1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1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1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1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0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14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15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6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19、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23景物描写既写出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24、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60.9.15.93)
上一篇: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小石潭记》”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