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177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7]
《鼎湖山听泉》同步练习语文试卷
一 鼎湖山听泉
谢 大 光
班别 座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10分)
①肇庆(zhào) ②泠泠(líng) ③淙淙(cóng) ④一脉(mài) ⑤怅惘(chàng)
⑥汩汩(gǔ) ⑦古刹(chà) ⑧拾级(shè) ⑨污垢(gòu) ⑩繁衍(yǎn)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划出并在后面改正。(8分)
引我暇想 遐 顿生雀跃 寻声而去 循 盘旋曲折 伸手欲缆 揽
清澈透明 山鸣谷应 小心翼翼 炯然相异 迥 新陈代谢
3.选词填空。(5分)
①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 B (A迎 B扑 C拂)面而来。
②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 A (A绕 B趴 C偎)我膝下的爱女。
③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C (A涌 B掀 C推)去。
④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去寺。寺院依山而造 B (A藏 B嵌 C耸)于千峰碧翠之中。
⑤有时,泉水在树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 C (A潭 B片 C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4分)
A.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B.原来,这是200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C.寺内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千人锅”特别称谓,应该加引号
D.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4分)
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
B.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日本大坂举行的第46届乒乓赛上,我国男女健儿奋力拼搏,一举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6.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4分)
A.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开头一段却首先写山中蒙蒙的细雨和雾气,这是因为雨和雾遮挡了视线,“眼不见,耳则愈灵”,突出了本文“听泉”的特点。
C.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但文中却用大量的文字写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这是因为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都和佛教有关,这样写更能衬托出鼎湖山环境的清静,突出“听泉”的特点。
D.课文写景之中注意显示自己感情嬗变的历程:有些怅然——萌生爱意——“顿生雀跃之心”——听中悟理——美好祝愿。
7.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5分)
例句: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仿写:我愿是一片青翠的树叶,为春天点缀一丝新绿。
二、阅读理解(19分)
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浏览完整试题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8.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分)
答:鼎湖山泉水声欢快清亮、悦耳动听,充满生命的活力。
9.第②段写鼎湖山树的浓密,与课题“听泉”有什么联系?(5分)
答:写树的浓密,表现环境的幽静,突出“听泉”的特点。
10.“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一句中,“此中精神”所指的内容是什么?(5分)
答:青翠碧绿,了无杂尘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4分)
A.鼎湖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却单选无数山泉,且又只在一个“听”字上用足了功夫,单这选材,这角度,足以让人叹服。
B.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如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反衬听觉的敏锐,泉声的清朗;用低处泉声反衬高处泉声的悦耳;用白天听泉反衬深夜听泉的清晰。应为正面衬托
C.作者听泉听得如痴如醉;听泉,听得百感交集。读者读着这篇散文,也如同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心头,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与爱的升华。
D.文章最后说“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是由于作者听懂了鼎湖山小溪、滴泉、激流飞瀑那优美的歌声,山泉为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
三、最新考题展示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作答。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 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9分)
①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②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③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
2.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自己写一句话。(10分)
①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②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
3.请用横线在语段中画出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10分)
4.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听雨后的一点感受。(40字左右)(12分)
示例:①淅淅沥沥的雨声,犹如贝多芬的曲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进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②雨是大自然孕育的小精灵,你听,滴滴嗒嗒的雨声,汇成一曲奇妙的钢琴曲,在这曲子之中,灵魂得到洗礼,得到升华,清新柔美的感觉遍布全身。
③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像一曲轻音乐,让人陶醉,引人遐想,它荡涤了人的心灵,净化了万物,还我们一个清新美丽的世界。
●综合运用
1、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乡音是自母亲哼唱摇蓝曲(篮)时就开始的记忆,是蹒跚学步时玩伴的呢喃细语,是家乡田野上油菜馨香的流溢,是故圆(园)山川里最富诗意的篇章。
(1)给加点字注音。
蹒跚( pán ) 流溢( yì )
(2)划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们圈出来,并在后面括号内改正。(6分)
2、看课文中的一摄影作品,先从文中找出句子来描写你所见到的瀑布,再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5分)
(1)“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2)一道道亮晶晶的山泉从半山腰飞泻而下,有的汇成一幅幅白练,有的被成一缕缕丝线。
3、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们几乎都曾借雨来抒发过自己的欣喜与哀愁。请从“欣喜”与“哀愁”两个角度去默写描写雨的一些句子。(至少各一句)(5分)
欣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贵如油。 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拓展阅读。
听 泉 东山魁夷(日)
(一)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野,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阴下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是着了迷似的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翅飞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 ,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鸟儿依然呼啦啦拍击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二)森林中有一泓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有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展开余下试题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三)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 ,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①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舍弃清高和偏执。②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4.⑴第(一)部分描写了“鸟”飞翔的哪些特点?
答:接连不断地飞,不明目的地飞,不明原因地飞,着迷似的急剧地飞,不计后果的飞。
⑵文中第(二)部分描写了“泉水”的哪些特点?
答:顺其自然,从容不迫,历久不竭、富有生命力。
⑶两段文字联系起来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对比来突出中心,希望人类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5.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每题答案均不超过40字)
(1)告诫人们要反思盲目追求发展的错误,塑造美的心灵,以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2)“清高”指人类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可以只顾自己为所欲为。“偏执”指不顾一切盲目追求快速发展。
6.为什么说泉水知道鸟儿的飞行方向?( C )
A.因为鸟儿可以在泉水旁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
B.因为泉水自鸟儿的心底里流出。
C.因为泉水从古到今不停地奔流,阅尽了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
D.因为泉水映出了鸟儿的身影,让它们明白了自己已不是天之骄子了。
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中鸣泉其实能给鸟儿指点出方向。
B.作者认为美,正在于诚实。他讴歌诚信的道德品质,反对弄虚作假,反对自私。
C.文中所说的“舍弃自我”是指人类放弃自大、偏执,作者号召遵从规律。
D.本文用比拟的手法阐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关系的重要性。
7.通读全文,我们可以说,这是篇寓意性散文。文中的“鸟儿”是指代人类,“泉水”是指代舍弃自我。
8.“美,正在于此”中的“此”指人人的心灵中应有的真、善、美。 (113.13.140.60)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鼎湖山听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