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19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4]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之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类、新闻、报告与科普文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一 传记阅读
课案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宾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从文章内容来看,“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原因主要集中在第一段,概括要点即可。
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1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 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主画风特点的形成原因的筛选并整合的分析综合能力。从题目要求来看,解答此题要着眼于全篇,其相关信息散见于全文。但是,传记往往有作者对传主的评说性文字,抓住这一点可以解决信息筛选题。本题答题信息集中于文章第三段。如“对生活的热爱”“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关注社会人生”“十分低调”等,都是形成他独特画风的因素。
答案:(1)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2)丰富、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3)涉猎广泛的阅读;(4)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5)独特的生活态度。
2.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主的精神品格的筛选并整合的分析综合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题目中的“具体体现”,当然,更要理解“冰炭同炉”的含义,这是作者对黄永厚精神品格的评价。“冰炭同炉”写的是黄永厚品格“冷”“暖”相融的个性特征。然后,要结合原文回答,不可笼统作答。具体信息见文中第三段第三、四、五句至第五段。
答案:(1)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2)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3)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
课案2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意

(2012银川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后面的题目。
好人是之
郭启宏
于是之卧病多年。其间曾住过中医院,虽不辨识探视者,犹能眼观电视里《茶馆》的画面,手指自己“哦哦”几声;今年春上我去协和病房看望,他沉疴绵惙,已经连电视也不能看了。回想起当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从《龙须沟》里程疯子听知小妞子淹死时倚门搓泥的神情,到《茶馆》里粘贴“莫谈国事”后摩挲着双手走路的步态,便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痛,岂止是人世无常的浩叹,更有文化层面的惆怅……
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世上只分好人和坏人,且带相,就像《镜花缘》所描绘,好人脚下一朵红云,坏人则一团黑气,望之即知,免得上当。
我于1989年从北昆调入人艺。此前,我正经历着一段人生坎坷路,我当然愿意进入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如果记忆无误,从问题的提出,到调动的完成,前后不过短短五天!人常说,于是之办事优柔,我要说,谬也!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的爷们。
是之希望我早日出作品,我则要求给予充裕的时间,实现由戏曲向话剧的“转轨”。他问,“多久?”我说,“两三年吧。”“能不能短点?”“努力。”事后偶尔碰面,他又问,“写了吗?”我说,“不是说好……”他狡黠一笑,“哦,忘了,不过,有了构思无妨谈谈,大家帮着出出点子。”我怀疑他的记性,感激他的好心,这叫大智若愚!
转年初夏,我怀揣《李白》初稿,忐忑着轻敲他的办公室,他正开会,我抱歉地说,“只要一分钟……”他走到门外,小眼睛闪烁睿智,“有了?”我点点头。“写什么的?”“李白。”“我来!”他未看剧本就表态,分明是在鼓励我。“就是为你写的!”我也机敏起来,舌灿莲花。半个月后,是之约我共进工作午餐,不是二人,是三人,导演苏民介入了。从迷惘彷徨到云破天开,恍惚转瞬。
一个艺术家的好品德贯穿于艺术行为的全过程之中。当我怀着感激之情回顾人艺对《李白》的经营的时候,我每每为是之的付出所感动。无论是艺术管理的理念,还是艺术创作的思维,都给人启迪。有一天,老于说,“我琢磨《李白》应有自身独特的形式,反正跟杜甫不一样,应该空灵一些。咳,我也没想好,我这是难为作者了!”啊,空灵……太对了,也太难了!我为此犯晕,辗转反侧好几晚,为了《李白》空灵,我可是一点也不空灵。


展开余下试题反复最多的是全剧的高潮——李白与妻子分手,一种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最后诀别”的必然性与“情投意合”的暂住性形成强烈的冲突,这正是戏剧性之所在!我和导演为这番发现而樽俎交欢。没想到老于看后却不满意。我懵了。又过了几天,老于说他又看了几遍,觉得似乎也只能这么写,他原先的意见收回。我又懵了!——我作剧几十年,遇到文化官员无数,愣是没有听说过哪位说过“意见收回”的话!我扪心自问,为什么老于看第一遍不满意,而后觉得还可以?其间有无直觉与思考的参差?戏剧流程不允许“思维暂留”,观剧自是“一次完成”,怎能奢望观众再看三看?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于是,改!……
啊,是之对我、对《李白》应该不是特殊关照。他有平民意识、平民视角,从来一视同仁。他长期领导创作,言论颇多警策。
他说:“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我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不好颠倒了。”“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们的劳动。要肯于承认自己不如作者,至少在他所写的题材上,你不如他们懂得多。”
好些年前,我做过一个梦,我的戏上演了,我握着老于的手哭了,哭得很伤心,竟哭醒了。我很纳闷,我发表过近百部剧本,多半上演了,何以“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 于是之: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
 依据文意,理解下列画线内容在文中所包含的深意。
①“我来!”


②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意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应将所给词句放到原文中,联系前后文及文章主旨分析作答。第①句要注意“我来”后面“他未看剧本就表态,分明是在鼓励我”一句的提示;第②句要注意画线句后面文字的暗示。
答案:①从上下文内容看,简单的“我来”,包含着于先生对“我”的鼓励,两个字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于先生对剧本的态度。②体现了于是之先生对话剧艺术的尊重,对话剧创作者的尊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梁遇春先生
温源宁
记得我见遇春的最后一面,是在我的书房里和他谈论弥尔顿。三天后,他便去世了,年仅26岁。又过了几天,他的小女儿也随他去了。他丢下了一个寡妻和一个孩子。
短暂的生命,高尚的一生!作风低调、衣着朴素、少言寡语的遇春,不知为什么,倒比言行张扬以求显达的人更加令人难忘。没有一丝想要炫耀的念头,置身于人群之中,他总是力图避人耳目而隐身在笑容背后。两个人相对,他从不主动说话。遇到分歧,他会回避而不是反驳。柔而不猛,不是他的修养,是他的天性。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谦虚本身,也显得十分谦虚。有些人谦虚得过火:那种人的谦虚很不自然,以致令人难堪。但是说到遇春,他的谦虚不会冒犯别人,倒构成了他那非凡的人格魅力。那是一种不会被理解为训斥而只能使人感到非同一般的自在和放心的谦虚。最好的证明就是和他交谈时会发生的那些安宁的静默。和别人交谈而遇到一次停顿时,人们往往会感到一种可怕的不安和紧张,而和遇春在一起,恰恰相反,交谈中的停顿是默默地休息片刻,以便随后交谈得更好,是所谓后退一步以便跳得更远。其结果是,和他进行多长时间的亲密交谈也不会令人感到疲倦。没有拘束,没有争执,没有卖弄——就好像只是抱起双手,眼看着周一、周二……一天天地时光流过。
遇春从不戴面具。他就是他自己。而那个“自己”是个非常平凡的自己,不同的只是,他那个平凡无意冒充某种不凡。一般人都是愿做任何事情而惟独不愿平凡。遇春却不然,他不怕平凡,这正是他值得称道之处。
让我们来看看他吧,他只是拥挤的大街上日常所见人群中的一员。他的相貌没有什么特点,只是在听别人讲话时会流露出一脸惶惑的神色。这种惶惑脸色,会使得有虚荣心的说话人好像受到恭维一样感觉到某种满足,因为这意味着说话人在智力上的优越,听话人必须仔细用心听才能听懂。其实,遇春是一听就都明白了,故作惶惑状不过是容易引起错觉的一种谦恭姿态。
除了如上所述,遇春还有个使人喜爱的特点———就是说话时有点口吃。世界上有一些缺陷,不是难以克服,便是滑稽可笑。例如,西拉诺•德•贝热拉克的鼻子,就滑稽可笑,克伦威尔的疣,就难以割除。但贝热拉克的长鼻子和克伦威尔难看的疣,都不能使它们的主人显得可爱。然而有一种口吃,属于情况特殊的生理小缺陷一类,却可以使得有缺陷的人惹人喜爱。恰尔斯•兰姆在实际生活中的被人喜爱,在不小的程度上是受惠于他的口吃。事实上《伊利亚随笔》的引人入胜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不正是由于在文章中大量使用插入语,而那些插入语,不正是文体上的口吃吗?
提到伊利亚,就会使我们想起遇春和兰姆之间的许多相似之处。众所周知,遇春是兰姆的忠实崇拜者。他是真正能够欣赏《伊利亚随笔》的少数中国人之一。兰姆之所以能够对他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正是物以类聚的表现。比如,遇春像兰姆一样,也是一个大读书迷,但并不属于什么书全都读的那一类,他只咀嚼经过选择的草———哲学家中的贝克莱,小说家中的笛福,传记作家中的雷顿•斯特雷奇,散文作家中的兰姆、哈兹利特和蒙田。就像人们在兰姆的作品中一而再地读到伯顿、布朗和莎士比亚,遇春所喜爱的作家也一而再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直接的引用很少,更多是在离奇的幻想和幽默,以及某些措词和辞藻的精心推敲方面。
遇春写得不多,一部散文集(《春醪集》)和几本翻译作品就构成了全部。但是他的影响,还可以从当代杰出作家某些散文恳挚亲切的气息和清新淡雅的笔调中辨认出来。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而那个“自己”是个非常平凡的自己,不同的只是,他那个平凡无意冒充某种不凡。


②但是他的影响,还可以从当代杰出作家某些散文恳挚亲切的气息和清新淡雅的笔调中辨认出来。


解析:①句需扣住“平凡”和“不凡”两个词语的含义作答。②句是说梁遇春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①梁遇春是非常平凡的,他“从不戴面具”“他就是他自己”,但也正是这种“平凡”,成就了他的“不凡”,使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②梁遇春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散文恳挚亲切的气息和清新淡雅的笔调已经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课案3 分析文体特征及表现手法

(2012吉林延吉质检)阅读后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代学人傅斯年
韩石山
①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是清代开国第一状元,是康熙的启蒙老师。康熙曾为其祖宅题词“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他的曾祖傅继勋是清朝名臣李鸿章、丁宝桢的老师。他的父亲傅旭安曾任东平龙山书院院长。傅斯年六岁进入私塾,十一岁读完《十三经》,是“五四”学生领袖之一;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转入伦敦大学,1923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广泛涉猎西方科学教育、文化典籍。这些使他形成了中国现代自由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


展开余下试题②抗战胜利后,大学复员的时候,本来是要让傅斯年当北京大学校长的,他觉得胡适更合适,就推荐胡适。胡适在美国一时回不来,他说那我就当代理校长,等胡先生回来就交给胡先生当。这个人办事很有魄力,很果断,当了代校长以后,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理由是当年抗战爆发后,学校要求能走的教授都走,发给路费,你不走可以,但不能在敌伪办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这就是伪教授。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他对那些留在敌伪统治区、觍颜事敌的教授太痛恨了。还有一个理由,他说,他这是要给胡先生当校长铺平道路,难事自己来做。这就叫有担当。傅斯年学问好,办事能力也强。他是胡适的学生,胡适就很佩服他的办事能力,说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能做最细密的绣花工夫,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的本领,这都是人世间最难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
③抗战开始后,因为他的名望和地位,当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相当于战时国会议员吧。这期间他做了件了不起的事,就是把行政院长孔祥熙赶下台。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还是比较廉洁的,到了抗战后期,就开始腐败了。最有名的案子是行政院长孔祥熙的美金公债案。傅斯年知道了这个案子,决定在参政会上提议案揭发。蒋介石知道了,让陈布雷跟傅斯年谈谈,说这样做对中国的形象不利,他听从了陈的劝告,表示不提议案,但一定要在参政会上提出质询。
④说到做到,果然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张群向国民参政会提出施政报告后,傅斯年就提出他的质询。对傅斯年的质询,财政部的答复,有些采取了敷衍塞责的态度,有些坚决否认。蒋介石怕事情闹大,亲自出面宴请傅斯年为孔祥熙说情,蒋介石问傅斯年:“你信任我吗?”傅斯年说:“绝对信任。”蒋介石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当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蒋介石最终免了孔祥熙的行政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之职。事情过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只有读书人保持气节,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出傅斯年的人文品格,该说的话就要说,该做的事就要做,一定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他这样做,全是基于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一个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文天祥说的,“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真可以说是做到“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了。
⑤一九四九年,傅斯年随国民党政府到了台湾省,任台湾大学校长。他当台大校长,在整顿台大校风上下了大力气,他曾在报上说:“我现在运用我曾三次在报纸上披露的一段话重说一遍,就是假如有人发现我,或是其他台大主持人,以人情收容任何一个学生,那么我们便是作弊,应该受国法的惩罚,并受社会的制裁。”同时在校长室门旁写着这样一行大字:“有为子女入学说项者,请免开尊口”。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傅斯年因脑溢血去世,年仅五十五岁。
⑥这个人可说一生清贫,身无长物。临死前一两年,他的西装旧了,看见朋友买了套新西装,样式很好看,也想买一套,一听价钱很贵,就不买了。一个大学校长,买套好西装不应当算什么事,可他就是买不起。这样的人,真可说做到了孔子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选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有删改)
 请结合文本④段的内容,分析这篇评传的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传记的体裁特征包括内容的真实性;技法的文学性,如材料的取舍与叙述;评传的叙议结合等。
答案:①选材典型。本段选取了赶孔祥熙下台这一材料,叙述了传主与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冲突,能够代表传主威武不屈的人文品格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典型性;
②记叙真实。介绍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直接引述了蒋介石与傅斯年的对话,突出了“传”的真实性;
③叙议结合。在叙述中,有点睛的议论,并引用文天祥的话,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高度评价。
(对应学生用书第307页)
(2013辽宁东北育才六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伍连德:永远的防疫战士
慕景强
几年前,我还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校部图书馆和分子生物学馆之间,矗立着一座半身人物石雕像。雕像不算高大,人物面容平和。由于座基周围有一个圆形的花坛,在花坛外流连的人们并不容易看清楚雕像的介绍信息。
有些来图书馆办事的人,看到雕像总会好奇地问一句:“这个人是谁呀?”在场的老同事便会直言相告:“伍连德。”如果提问的人一脸茫然,老同事便会加一句:“哈医大的老校长。”提问的人多半依然一脸迷惑,然后若有所悟地走掉了。其实,这也多少体现了伍连德在当代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要说普通人,即便身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人,了解甚至知道伍连德的也为数甚少。
真实的伍连德是个什么样子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没有伍连德,东北三省不会发展成现在这般模样;甚至可以说,没有伍连德,中国历史的轨迹也会改变许多。他为世人所知始于近一个世纪前那场骇人听闻的瘟疫。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数月内波及5省6市,死亡达6万多人。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一时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无不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当时有“哈尔滨鼠疫死亡数千人,尸体泼油焚烧三天三夜”的记载。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很快,伍连德便探明传染病源来自于旱獭,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为搞清病因病理,他在疫区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为阻止呼吸传染,他设计并命令赶制了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被后人称作“伍氏口罩”;他以钦差大臣身份在疫区紧急征用学校、戏院、浴室,把它们改装成临时消毒所,又把庙宇和教堂改为急救医院……在回忆录中,他如此生动地描述自己的角色:“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经过3个月的艰苦工作,这场可怕的疫情方才告止——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型瘟疫的记录。那年,伍连德31岁。
之后的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起我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于当年4月在盛京(沈阳)召开国际鼠疫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近代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英、美、法等11个国家的34位著名鼠疫专家。伍连德在大会上做了关于东北鼠疫防治经验的学术报告,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冠以“鼠疫斗士”的称号。
上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伍连德:“科学输入垂50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
1879年,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17岁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学士学位,后在英国疟疾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Ronald Ross门下
标签: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高考现代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