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80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0]
南京市江宁2014届高三10月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南京市江宁2014届高三10月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蹊跷/侥幸 诋毁/胼手胝足 焚膏继晷/咎由自取
B.悭吝/铿锵 稂莠/阆苑仙葩 负隅顽抗/喁喁私语
C.毗连/蚍蜉 喟然/泾渭分明 椎心泣血/锥处囊中
D.皴裂/疏浚 渎职/买椟还珠 百尺竿头/宵衣旰食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_________。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二是违法成本太低,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__________,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___________。
A.乐不可支 推脱搪塞 肆无忌惮 B.乐此不疲 李代桃僵 有恃无恐
C.乐不可支 李代桃僵 有恃无恐 D.乐此不疲 推脱搪塞 肆无忌惮
3.读书时,常用批注对文中精当之处做出评点,抒发感想。它三言两语,生动传神。请参考对加点句的批注,对划线句子进行批注。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4分)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①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起了翅膀,忽悠一下升了空;②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示例:一个比喻写尽蜂儿姿态之轻盈,动作之优雅,神态之安闲,凸显事物生机,妙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如下:(5分)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30%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21.35%
语言表达 词汇、句子、修辞 39.45%
其他 书写、标点 5.90%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25字)(2分)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不超过40字)(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
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多议行。三年擢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濂有心计,善筹画,西陲晏然。时诏富民输米助边,千石以上褒以玺书。濂言边地粟贵,请并旌不及额者,储由此充。
福建贼邓茂七等为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楷征之,不克。十三年十一月大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为将军往讨,以濂参军务。比至,御史丁瑄已大破贼。茂七死,余贼拥其兄子伯孙据九龙山,拒官军。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会英宗北狩,兵事棘,召还。言者交劾濂无功,景帝不问,加濂太子宾客,给二俸。寻改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
时四方用兵,需饷急,濂综核无遗,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国用得无乏。未几,上皇还。也先请遣使往来如初,帝坚意绝之。濂再疏谏,不听。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濂内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讦其阴事。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越三日释之,削宫保,改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言理财非濂不可,乃复还户部。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东宫建,复宫保。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五年卒官,以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


浏览完整试题 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 (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有删节)
【注】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在太师也先的率领下进攻明朝。英宗御驾亲征,战败被俘。英宗之弟朱祁钰即位(史称明景帝),改元景泰,并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元年,英宗被明廷迎回。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西陲晏然 晏:欢乐 B. 羸师诱之出 羸:瘦弱
C. 帝欲宥之 宥:宽恕 D. 值兵兴财诎 诎:匮乏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金濂“善筹画”的一组是 (3分)
①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 ②千石以上褒以玺书
③伏精兵,入其垒 ④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
⑤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 ⑥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金濂建议朝廷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考察吏治,这一建议得到皇上的赞许和采纳。
B.英宗被俘,战事紧急,金濂被召回京城,尽管谏官纷纷弹劾他讨贼无功,景帝还是力排众议对他加以重用。
C.英宗回京后,也先请求恢复与明王朝的邦交,金濂也上书朝廷表示赞同,但他们的意见都遭到景帝的拒绝。
D.景帝即位后曾下诏免除天下十分之三的租税,金濂违诏,受到调查,核实后被关进监狱,但很快获释并改任他职。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4分)
⑵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3分)
⑶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少年游
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蒋捷,宜兴竹山人,又号竹山。宋亡后,遁迹不仕。
(1) “客思满鸥汀”一句妙在何处?(3分)
(2) 说明“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的含意。(4分)
(3) 作者“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的原因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根据下列名篇中句意的提示,从中任选四题补写名句。
(1)《氓》中的女子倾诉嫁入夫家之后,辛苦劳作得不到休息,并抱怨这样的日子看不到尽头。表现这种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令在场的观众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忘却了自我的存在,周围仿佛只有江中的一轮明月。诗中表现这样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里生动描写了遨游蓝天势不可挡,正准备南飞的鹏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的两句孔子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寅恪在1929年所做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而且一定会成为现代化以后全中国人民的人生理想。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建议陛下善于纳谏,认为宫中的大小事务都要认真咨询先帝留下的忠臣。诸葛亮并指出这样做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绿色的梦
陆文夫
近些年来,梦特别多,大都是十分遥远的记忆。在那些清晰而遥远的记忆里,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蓝使生命得以舒展……
麦浪,这种绿色的波浪,只有细微的沙沙声,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像箭也似的从麦垄间直插穹窿,飞鸣欢唱过一阵之后,又像箭也似的射入麦浪之间。人平躺着,躺在这绿色的巨床上,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
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之前,在家乡的田野上。
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农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生态平衡,却知道林木是财富,是财富的象征。小时候,祖母老是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大叶杨,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划草叶。那棵大杨树是我们家的骄傲,是我玩乐的天梯,那树上有无数的知了,有十多个鸟窝,可以捉知了,可以掏鸟窝……
村庄上家家都有很多树,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去。这天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们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村庄上的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整天在这种绿色的乐园里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暮色苍茫,你可以听见村庄上时不时有三声两声,那声音尖锐、悠长、焦急、慈祥,那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
我家那时没有竹园,这是我祖父的一大憾事。他当年造老家的草房时只想到前程远大,有一个大晒场;没有想到后步宽宏,种一片竹园。可我就读的私塾就在大片竹园的旁边。竹园是个绿色的海洋,而且是不管春夏秋冬都是绿色的,即使严冬积雪,那绿色的枝条也会弹起来,露在皑皑的白雪上面。我们经常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展开余下试题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那竹园的地下有蟋蟀,有刺猬,有冬眠的青蛇,有即将出土的蝉蛹。一场春雨之后会有蘑菇出现,只是当春笋出土的时候在竹园里走路得当心点。那竹园的上面有竹叶蜻蜓在枝叶间穿梭飞舞,有拖着长尾巴的大粉蝶,还有那种通身墨黑闪耀着金色花纹的大蝴蝶,那种蝴蝶一个人生平难遇几回。我们可以在竹园里里面打仗,可以制造武器。用细竹和野藤制成的弓箭,能把栖歇在高枝上的老鹰射得羽毛乱飞。可以用竹制成机关枪,摇起来照样咯咯地响。还能够制造小手枪,用豌豆作子弹也能射出三四丈。竹园还能变成运动场,可以爬高,可以荡秋千,可以玩单杠,只需砍下几根竹,用野藤横缚在两根粗壮的竹头上。
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麦叶的响声,带来了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那摹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
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化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了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最有生命力。
11. 请简要赏析第②段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6分)
12.第④段中,祖母为什么不舍得砍“大叶杨”?请概括原因。(4分)
13.从全文看,作者写了哪些“绿色的梦”?请加以概括。(4分)
14.这篇文章写于1992年2月,结合当下城市化现状,探究“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内涵。(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人生的爱好者
林语堂
陶渊明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陶渊明回归田园,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他少时,以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后又做彭泽令。他不常和宾客周旋。有一次,郡遣督邮至,县吏说他应该束带见督邮,陶渊明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他便辞职,写了名赋《归去来辞》。从此以后,他就过着农夫的生活。有几次人家请他做官,他都拒绝了。从此不问政治。有人把陶渊明看做“逃避主义者”或者“叛逆者”,而事实上他并不是。他自己很穷,愿意和穷人一起过田园生活。他有一次曾遣一个农家的孩子到他儿子的地方去,帮他儿子家挑水取柴;他在给儿子的信里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陶渊明的生活是不流于灵欲的精神生活和不流于肉欲的物质生活的奇怪混合;在这种混合中,他的心灵发展到真正和谐的境地。他的生活象他的诗,那么自然,那么清新。
陶渊明有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彭泽,因为很喜欢喝酒,便命令县公田都种秣谷,而他的妻子固请种粳,才使一顷五十亩种秣,五十亩种粳。他一看见酒的时候,纵使他和主人不认识,他也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有时他做主人,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他有一张没有弦线的琴。这种古代的乐器只有在心境很平静的时候,慢慢弹起来才有意思。他和朋友喝酒的时候,或想玩玩音乐的时候,常常抚这张无弦之琴。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说:“我性不狎世,因疾守用,幸非洁志慕声。”判史王弘非常钦仰他,要和他做朋友,可是很难碰见他。王弘只好跟一个朋友设计去会见他,这个朋友约陶渊明出门喝酒,走到半路,朋友便把酒拿出来。陶渊明心地坦然地喝酒,王弘便走出来和他相见。王弘看见陶渊明无履,就叫左右为他造履。陶渊明便伸出脚来让他们量一量。此后王弘要和他见面的时候,常常在林泽间等候他。
陶渊明住在庐山之麓,当时庐山的禅宗白莲社,想请他加入,他提出的条件是可以在席上喝酒。这种行为是违犯佛教的条规的,可是主人答应了。他刚要签字正式入社的时候,却“攒眉而去”了。那位法师还想跟陶渊明做朋友,便请他和另一位道家朋友一起喝酒。他们一共三个人:法师代表佛教,陶渊明代表儒教,朋友代表道教。那位法师曾立誓终生不走过某一座桥,可是这天当他和那位朋友送陶渊明回家时,他们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都走过了桥。三人知道的时候,不禁大笑。
陶渊明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着一生。在陶渊明那部关于喝酒和田园生活的小诗集里,我看见一种造成和谐的生活的情感与天才;这种和谐的生活已经达到完全自然的境地,没有一个人能超越过他。他才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 (选自林语堂《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有删节)
15.作者为什么说陶渊明“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6分)
16. 作者为什么反对将陶渊明看做“逃避主义者”或者“叛逆者”?(6分)
17. 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陶渊明的人生的?请加以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西方社会认为:舌头、金钱、电脑,是现代管理者“三大战略武器”。而青少年时代的马英九不善言辞,沉默寡言。为了练习口才,他甚至在卧室里安了一面大镜子。只要有时间,他就站在镜子前,既是演讲者,又是听众,还是评委。同学看见了便说,马英九竟然臭美到这种程度了。照镜子倒也罢了,为什么一定要照这么大的镜子?只有马英九明白,这面镜子对自己的意义。直到现在,马英九还会特意对着镜子练说话,他想让演讲更加精彩。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江宁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10月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赞者,明也,助也。昔虞舜之祀,乐正重赞,盖唱发之辞也。及 益 赞 于 禹 伊 陟 赞于 巫 咸 并 飏 言 以 眀 事 嗟 叹 以 助 辞 也 故 汉 置 鸿 胪 以 唱 拜 为 赞 即 古 之 遗 语 也。至相如属笔,始赞荆轲。及迁史固书,托赞褒贬,约文以总录,颂体以论辞,又纪传后评,亦同其名。
(选自《文心雕龙•颂赞》)
【注】①益、禹、伊陟、巫咸都是人名;②鸿胪是官名。
20.“前四史”除了文中提到的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还有哪两部史书?(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前的“赞”是用突出的话语来说明事理,加强语气的。“赞”发展至汉代有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文意概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边城》描绘了一幅颇具古风的桃源四季图,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生活的理想,表现出沈从文先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性格。
B.《呐喊》共收录了鲁迅14个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件小事》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
C.《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诗作歌颂了大胆反抗的叛逆精神、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破旧立新的进取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乐观精神。
D.《家》中觉慧决定离开封建大家庭时,觉新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充分反映了他的“双重性格”特征。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临终遗言:“幸福只有在天上。”表明她向往天国的幸福,并希望天国的光辉也能照亮葛朗台罪恶的灵魂。


展开余下试题23.简答题(10分)
(1)简述尤三姐的性格和殉情经历。(5分)
(2)“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请说出这幅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5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中国人丑陋吗?
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具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也把这种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收呢?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太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
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尤其是柏杨先生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有改动)
24.作者所论及的“传教士文学”是怎样的一种文学?试作简要说明。(3分)
25.从全文来看,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及其效果有何异同?(6分)
26.为什么说“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6分)


语文Ⅰ卷 参考答案
1.A
2.D
3.示例:①形象的拟人。(1分)蚂蚁是个思想家,更是个践行者啊!(1分)②蝉能摆脱外壳,却难于摆脱寂寞;(1分)“空屋”一词极言蝉的寂寞如茫茫大漠之无边,值得玩味。(1分)
4.(1)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2分)(2)要想提高作文成绩,(1分)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2分)
5.(3分) A(晏:安宁)
6.(3分) D(②为皇上诏令;⑤表现的是金濂厚敛。)
7.(3分) D(“核实后被关进监狱”这一说法,不合史实。)
8.(1)(4分)按照洪武年间的旧例,派使者慰劳和奖赏(地方官员),这样清官和贪官就区分开来,守法有政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
评分建议:“故事”、“赉”、“劝”、语句通顺,各1分。
(2)(3分)银两、布匹和丝绸,诏书上没有写明(可以免除),如果一概减免,国家开支依靠什么?
评分建议:“资”、 宾语前置句、语句通顺,各1分。
(3)(3分)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所到之处以办事严厉著称,然而对待下属时常常脾气暴躁。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顺,扣1分。
9.(10分)9.(1) “客思”是客居江湖的亡国飘泊之愁;(1分)“满鸥汀”,是作者化虚为实,即景见情,(1分)抒发愁思之多。(1分)(2) “种竹”,则表明作者高洁品性。(1分)“种竹”而“无家”,是因国破家亡。(1分) “借竹为名”,词人号竹山,(1分)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1分)(3)因为国破家亡,四处漂泊的无奈;(1分)因为对世俗生活淡漠或厌恶;(1分)因为遁迹不仕,沉浸于隐居生活。(1分)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能干的人,就如洪武年间的做法那样,再派使者去慰劳和奖赏,这样则官员清浊自分,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皇上嘉许采纳了他的建议。因受推荐他升为陕西副使。
正统元年(1436),他上书请将各卫的缺官补上,增加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这些建议多得讨论实行。三年,他升为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金濂有心计,善于筹划,西陲安然。当时皇上下诏令富民输运粮食助边,运送一千石以上的可得玺书褒奖。金濂说边防地区粮食很贵,请对达不到这个数目的人也进行表彰,边粮储备因此得到充实。
福建贼邓茂七等人作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阶去征讨,不胜。十三年(1448)十一月,朝廷大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人为将军前往征讨,用金濂参赞军务。他们到达时,御史丁蠧已大破贼人,邓茂七死,其余的贼人拥戴他哥哥的儿子邓伯孙占据九龙山,抵抗官军。金濂与众人商议,便用弱兵引诱他们出来,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他们的堡垒,于是擒住了邓伯孙。皇上于是调张阶去讨伐浙江之寇,而留下金濂扫平还没攻下的其余贼人。正值英宗被俘,军事紧急,金濂被召回。议论者纷纷弹劾金濂无功,景帝不问,加封他为太子宾客,支给二职俸禄。不久他改任户部尚书,进封为太子太保。
当时四方用兵,粮饷需要紧迫,金濂全面安排计划,提出十六项节减开支的建议上奏实行,国家用度得以不缺乏。不久,上皇回来了,也先请如先前派遣使者往来,皇上坚决拒绝。金濂一再上疏劝谏,皇上不听。当初,皇上即位时,下诏免除景泰二年(1451)全国租税的十分之三。金濂传檄有关官员,只减征米麦,其他折收银两和布匹丝帛的照旧征收。三年二月,学士江渊对皇上谈到此事,皇上命户部调查处理。金濂心中惭愧,抵赖说没有。给事中李侃等人请询问天下有关官员违反诏令的原因。金濂担心事情败露,便说:“银两布匹和丝帛,诏书上没写明,如果一概减免,国家用度怎够开支?”于是给事中和御史都弹劾金濂失信于民,使人民怨恨国家,并且还揭发了他的阴事。皇上想宽宥他,而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遂把他关进都察院监狱。过了三天把他放了出来,削去太子太保之衔,改到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说理财非金濂不可,于是又调他回户部。金濂上疏自述,顺便请求退休,皇上安慰挽留他。东宫太子建立后,恢复金濂太子太保之衔。不久他又提出节减军匠和僧道人员过滥的食粮等十项建议上奏。五年,他在任上去世。以军功追封他为沭阳伯,谥荣襄。
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但对待属下多暴怒。在刑部时,他执法过严。到他任户部尚书时,正值用兵,国家财物短缺,颇采取厚敛的办法来保证供给。
10.(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南京市江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