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36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桂岭三中2013年秋季学期段考九年级语文试题
桂岭三中2013年秋季学期段考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分数: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桑(cānɡ) 氛围(fèn) 花枝招展(zhāo)
B.粗犷(guǎnɡ) 允许(yǔn) 物竞天择(jìnɡ)
C.狭隘(yì) 粗糙(cāo) 茅塞顿开(sài)
D.挨近(ái) 茶几(jī) 毛遂自荐(s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蓬蒿 热衷 险象迭生 B.诘难 幅射 温文尔雅
C.隔膜 广袤 心无旁鹜 D.取谛 联袜 润如油膏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
A.“美丽百色,清洁乡村”活动使华润村的环境大为改观,漫步村中,俨然置身于一座大花园。(俨然:形客房屋整齐的样子)
B.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概念首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C.姚明不仅球技精湛,他勤奋刻苦、不耻下问的精神更值得青少年学习。(不耻下问:向下面的人请教,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D.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级地震,无数人失去家庭、失去学校、失去亲人,一时间,阴霾笼罩着整个雅安市。(阴霾:不良的空气)
4.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圆了无数中国文学人心往神驰的诺贝尔奖梦想。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了主题为“讲故事的人”的获奖演讲。在约40分钟的演讲中,他强聒不舍,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近20年持之以恒的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鲜为人知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
A.心往神驰 B.强聒不舍 C.持之以恒 D.鲜为人知
5.下列对语病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5月份,百色市多地发生冰雹灾害,冰雹最大直径大约有5厘米左右。(将“大约”改为“可能”)
B.央视新闻6月10日报道:我国神舟十号飞船将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成功发射,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首次开展太空授课活动。(去掉句中的“将”)
C.“光盘行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表达了现代公民历行勤俭节约。(在“勤俭节约”后面加“的愿望”)
D.假如有机会到北京,我一定要光临故宫博物院。(“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应改为“莅临”)
6.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 。 ;
, 。 ;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①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
②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
③我们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
④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
⑤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
A.③⑤②④① B.⑤②④③① C.③①⑤②④ D.⑤②③①④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时被公主扇得悠悠荡荡,后来他施计智取了芭蕉扇,可他得到的这一把芭蕉扇是假的。
浏览完整试题
B.《洞中历险》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面临困境时,蓓姬害怕到了极点,汤姆则沉着勇敢,他尽力安慰蓓姬。
C.《智取生辰纲》中,林冲为了赶路而打骂部下,导致部下对他不满和反感,这为他们在黄泥冈中计埋下了隐患。
D.《宫廷游戏》中,那些正在候补为朝廷重要官员和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才有机会表演跳绳这种技艺。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8分,每小题2分)
让信念点亮生命
①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小鸟,那信念就是那有力的翅膀。
②信念,让人拥有前进的动力。艾森•豪威尔年幼时与母亲玩牌,几次发到手中的牌都很烂,以至于老是输。于是,他就抱怨牌不好,母亲却抚摸着他的头说:“人的生活就像玩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权利不在你,无论拿到怎样的牌,都应尽力地打好它。”这句话给艾森•豪威尔很大的启示,以后每逢遇到困难和棘手的事情,他都燃起一种信念:不管事情有多困难,我都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种信念是他一步一步迈向成功殿堂的动力,终于成就他成为美国第34人总统。
③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林肯被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可有谁真正的了解他那坎坷的一生呢?他七岁时,全家被赶出住宅,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活;长大后,创业多次失败,竞选参议员也多次被除名……他一生经历十五次重大挫败,但他从未被命运打败,跌到了再爬起来,这种不屈的信念让他有了无穷的力量,最终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④信念,助人在苦难中成才。作家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难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贝多芬小时候家庭贫困没能上学,17岁后伤寒、天花、肺病、关节炎等疾病接踵而至,26岁失去听觉。在这样的苦难中,他“扼住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享誉全球的音乐家。是啊,信念是战胜苦难的利剑,信念又是一位高明的老师,让你在苦难中茁壮成长。
⑤信念哺育心灵,绚丽人生,滋润着成功的花朵。它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愿每个人都用信念点亮自己的人生,乘着信念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彼岸。
8.下列最符合选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让信念点亮生命。 B.信念,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
C.信念,让人拥有前进的动力。 D.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
9.第②③④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B.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C.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10.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详细地列举了艾森•豪威尔、林肯、丁玲三位名人自己的坎坷经历,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述了信念的力量。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C.文章强调每个人都要用信念点亮自己的人生,让信念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D.文章第①段用比喻论证来阐述“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 ③段“可有谁真正的了解他那坎坷的一生呢?”,运用设问句引出论述林肯人生的重大挫败和他不屈的信念。
B.选文第①段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引出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C.选文第③段中词语“多次、从未、再、最终”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D.选文第②③④⑤段构成并列关系,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地阐述了文章的论点。
三、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13.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四、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司马迁的《陈涉世家》)
【乙】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 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②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周骇服。
(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③他语:说别的事情。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 元用素强记
B.广故数言欲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展开余下试题
C.车六七百乘 虽乘奔御风 (《三峡》)
D.凡三千余言 余幼时即嗜学 (《送东阳马生序》)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陈胜佐之 取纸追书之
B.祭以尉首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C.收而攻蕲 学而时习之 (《<论语>八则》)
D.陈涉乃立为王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16.对【甲】【乙】两段文言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写陈胜、吴广杀两尉时,运用了“笞”“挺”“夺”“杀”这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
B.【乙】文中“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一句,写出了沈元用非凡的记忆力,由此可知沈元用的记忆力比肃王强。
C.【甲】文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乙】文主要通过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D.【甲】文表现了陈胜的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乙】文表现了肃王沉稳而谦虚的性格。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8分)
17.请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分)
译文:
(2)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2分)
译文:
五、古诗文默写。(共8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 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4)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①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 ,并怡然自乐”的禅和之景; ②范仲淹的中国梦是《岳阳楼记》中“ , ”的旷达之怀; ③文天祥的中国梦是《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赤诚之心; ④贺敬之的中国梦则是《回延安》中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的豪迈之情。
六、综合实践(共10分)
19.我市于2013年5月6日召开“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部署动员大会。在会上,市委部署我市开展“三个清洁”活动,即清洁城乡、清洁江河、清洁田园,让我市城内城外的风景都美如画。我市率先启动“关爱山川河流——‘ 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志愿服务”活动,假设你是志愿服务者,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良好氛围,贺州市委向市民征集“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的宣传标语,你作为志愿者,请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2分)
(2)你与志愿者服务队到某乡开展清扫垃圾活动时,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把垃圾倒在水塘边,你赶忙上前劝阻:(4分)
①你说:
中年妇女说 :为什么不可以倒?我们一直都倒在这里 。
②你说:
中年妇女说: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把垃圾拿到指定点去倒。支持清洁乡村活动。
(3)志愿者服务队在清洁活动结束后,召开了一次志愿活动总结会。会上主持人提出,清洁家园,还应该清洁文化环境。主持人出示了一则材料:
埃及千年神庙惊现“×××到此一游”的中文涂鸦,让目睹此景的一名中国游客感到震惊和羞愧。这位游客当场拍下照片上传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最后,该涂鸦者的父母出面道歉。
针对上述材料,请写出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4分)
你的看法:
理由: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家园落日
莫怀戚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我想起到过的许多地方,见过的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又很柔曼,宛若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她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珠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有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上走进了太阳。马驼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就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这个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
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
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20.“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章题为“家园落日”,但却先写家园之外的各种落日景象,其作用是 (2分)
22.作者笔下的落日极富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限四字短语)(3分)
例:大海落日——不尽人意
戈壁落日—— 云海落日—— 平原落日——
23.联系全文品读语句:“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展开余下试题
①“这一切”指的是 (请用概括的语言回答)(1分)
②“我”为什么“很焦急”?
(2分)
24.“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爱”为何“无法描述”?(3分)
25.文章以议论抒情结尾,面对“家园的落日”,作者发出“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的感慨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3分)
八、作文(50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人生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走近梦想的台阶。心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心在更远处,我们成长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请以“心在更远处”为题写一篇作文。
(2)请以“ 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等等)。
写作要求:
(1)如果选择第二个文题,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一、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3)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4)全文不少于600字;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6)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C 6.D 7.C 8.B 9.C10.A11.C12.B13.D14.A15.C16.B
17.(1)译文: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2)译文: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经意的样子。
18.(1)稻花香里说丰年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志在千里
(4)①黄发垂髫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19.(1)参考示例:清洁可爱家园,装扮美丽贺州【内容修辞各1分,意近即可。】
(2)①你说:“阿姨,您好 !我是贺州“清洁乡村”活动的志愿者。请不要把垃圾倒在这里。
②你说:您看,把 垃圾倒在这里,一是不好看,二是污染空气、土地和水源。我们在这里进行清扫活动,就是希望把环境卫生弄好。您还是拿到指定点去倒吧。”
(3)参考示例一:
看法:在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上涂鸦、刻下自己的名字是一种破坏行为。
理由:首先,无论刻什么字,都破坏了文物、景点的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其次,这是修养和素质低下的表现,有损形象,影响恶劣。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批评抵制。现在,我们要建设“美丽贺州”,不仅要清洁卫生环境,更要清扫掉我们诸多不良行为,让贺州山更美、水更清,贺州人心灵也美。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莫怀戚的《家园落日》一文,完成20~25题(共16分)
20.(2分)总领全文(奠定全文基调)(1分);点题(揭示文眼)(1分)
21.(2分)为后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势(1分),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对家园落日的深深依恋(眷恋)之情(1分)
22.(3分)戈壁落日——泛黄古旧 云海落日——飘渺柔曼 平原落日——古朴自然
23.(3分)①家园落日时刻的美妙景色(1分) ②家乡的落日自然宁静、柔和美丽,而当地的人们却习以为常并不关注,这让“我”格外失望(1分)“很焦急”表现“我”对家园落日的深深眷恋之情,并希望与人们分享这份喜悦的心理(1分)
24.(3分)作者既感动于平日里家乡落日的和谐宁静(1分),更感动于家乡落日中人与动物之间的纯真关爱(1分)在它们面前,一切美丽的语言仿佛都失去了力量,所以说这份“爱”“无法描述”(1分)
25.(3分)家乡养育了我们并在我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1分)他乡或许有一方供我们施展才华的天空,然而却不能替代我们对家乡的情感(1分)!只有家乡能够容纳懂得自己儿女的苦乐,所以,只有家乡的太阳才是“我”的太阳。(1分) (180.142.191.139)
上一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一(第一二单元试卷)
下一篇:
岐山县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参考答案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桂岭三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