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7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0]
岐山职教中心综合班高一语文必修①考试题
岐山职教中心综合班高一语文必修①考试题
一、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篇名句的上下句。(17分,每格1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在雨的哀曲里, , ,消散了,甚至她的 , 。(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6、今者项庄拔剑舞, 。(司马迁《史记》)
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8、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9、沉默呵,沉默呵!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二、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被八创(受) 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B.刑人如恐不胜(尽)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
C.窃为大王不取也(替) 失其所与(结交)
D.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 大礼不辞小让(让步)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B.公为我献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丹不忍以己之私 以其无礼于晋
D.拔剑撞而破之 拔剑切而啖之
12、下列加点字都属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厚遗秦王宠臣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卒起不意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距关,毋内诸侯 进兵北略地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3、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与郑人盟 ②太子迟之 ③函封之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臣活之 ⑥道芷阳间行 ⑦夜缒而出 ⑧使使以闻大王
A.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B.①⑥⑧\②④⑤\③⑦
C.①⑥⑧\②⑤\③⑦\④ D.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14、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大王来何操 ④何厌之有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5、下列是对原文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的分析及相关内容的概括,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虚美,不隐恶”是司马迁记录历史人物的一大亮点,这种“实录”感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显得真实饱满。比如写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言行,除了表现其直率、守诺之长,还着力表现其刚愎、寡谋之短。
B.“怒斥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侧面。作为一个侠士,他必然以“言必信,行必果”自高,容不得别人对他的操守有所怀疑。太子的不信任,使得荆轲在临行前一反平素的沉着,在尚未计出万全的情况下,仓促前行,而导致最终的败局。
C.“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接着就侵犯秦国,提醒秦伯对此现实不能不存戒心。


浏览完整试题D.司马迁在刻画项羽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用刘邦的狡诈、对内奸绝不留情衬项羽直率、宽宏大度,用范增的多谋、急躁衬项羽短视、刚愎,故虽寥寥数语,项羽仍显得形象鲜明,富有神采。
1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是因为大堰河知道自己的梦永远也不能实现。那种世俗的血缘关系,无形的鸿沟,使她只能把殷切的愿望埋在心里。
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17、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 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 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 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 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1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诗余等。因为词牌的限制,故写词又称填词。
B.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C.“沁园春”是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D.毛泽东的词虽然反映的是现代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但因为采用的是古体诗的形式,因此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1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使用了夸张的手法。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使用了反问,因为问题不需回答。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使用了借代,用“江山”代“国家”。
D.粪土当年万户侯: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万户侯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20、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息 轻手摄脚 水波荡漾 飘浮 B.篱墙 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破锭
C.惆怅 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回溯 D.凄婉 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沉淀
21、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B.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C.她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默默彳亍着。
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三、填空题。(27分)
22、请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16分,每个0.5分)
百舸争流( )怅惘( ) 寥廓( ) 百侣( )
彷徨( ) 寂寥( )
彳亍( ) 浮藻( ) 长篙( ) 漫溯( )
青荇( )颓圮( )
峥嵘岁月( ) 稠密( ) 遒劲( )遏制( )
童养媳( ) 青苔( )
冰屑( )忸怩( )叱骂( ) 漂泊( )
凌侮( ) 火钵( )
23、默写填空。(7分,每空1分)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 )
丁香一样的( )
丁香一样的( )
在雨中( )
哀怨又( ) ——《雨巷》
那河畔的金柳,
________________
波光里的艳影,
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2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每个1分)
①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
②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江河是大地的脉搏。( )
③蓝天,白云,还有一群红领巾。( )
④柔柔的风痴情地牵着红柳那飘逸的手。( )
四、文化经典题。(6分,每个小题3分)
2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平?传③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①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是曾皙之子,孔子之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其弟子也尊称曾参为“子”。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本章所讲的“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B.曾子认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不能出尔反尔,对人要真诚。
C.曾子这里所讲的“信”有两个涵义: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朋友之间要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
D.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就是替人办事要尽心竭力,与朋友相交要真实守信,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2)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答案不超过20字)(3分)
子夏①曰:“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②贤贤易色:看重贤德而轻视表面的姿态。③致其身:致,献出,尽力。这里指把生命献给国君。

五、文言翻译。(16分)
2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2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分)

2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4分)

2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分)

六、现代文阅读。(12分)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12分)
说《易水歌》①
林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②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③。”“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④”,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⑤”,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⑥”,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⑦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注释:
①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②[荆轲(?—前227年)]战国卫人(今河南北部)。称荆卿,③[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中句子。④[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楚辞•九辨》中的句子。⑤[明月照积雪」南朝•谢灵运《岁暮》中的诗句。⑥[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⑦[专诸(?—前515)]春秋时吴国堂邑人。吴公子光(阖闾)阴谋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荐专诸于光。僚十二年,光具酒请僚,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乘进献时刺僚,立死。专诸为僚之随从所杀。公子光遂自立为王。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30、填空并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指代的内容:(4分)
(1)荆轲的事迹见于《 》这是一部 ( 体例)的史书 。(2分)
(2)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2分)

31、读毕此文,想一想,《易水歌》中的短短两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绝唱?本文对你鉴赏诗词的方法有何启示?(4分)

32、谈谈你对“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七、写作部分。(36分)(任选一道完成)
33、高一,新学校,新课程,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起点,新思维,新行动,新境界……感受着新,创造着新,清新的感受,与我们一同成长。
  请以“新”为题目,抒写你真实而鲜活的体验或感想。
  要求:①题目必须是“新”,不能更改。②可以写学校的生活体验与感想,也可以写学校之外的生活体验与感想。希望你写真实而独特的生活与思考,反对编故事。③提倡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文体不作严格限制,但不能写成诗歌。④字数800字以上。
34、以“人在高中”为题写一篇记叙类文章。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岐山职教中心综合班高一语文必修①考试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篇名句的上下句。(17分,每格1分)
1、 , ; 。
2、 , , ,

3、 ; 。
4、
5、
6、
7、
8、 ; 。
9、 ; 。
二、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三、填空题。(27分)
22、请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16分,每个0.5分)
百舸争流( )怅惘( ) 寥廓( ) 百侣( )彷徨( )
寂寥( )
彳亍( ) 浮藻( ) 长篙( ) 漫溯( )青荇( )
颓圮( )
峥嵘岁月( ) 稠密( ) 遒劲( )遏制( )童养媳( ) 青苔( )
冰屑( )忸怩( )叱骂( ) 漂泊( ) 凌侮( )
火钵( )
23、默写填空。(7分,每空1分)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 )
丁香一样的( )
丁香一样的( )
在雨中( )
哀怨又( ) ——《雨巷》
那河畔的金柳,
________________
波光里的艳影,
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2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每个1分)
①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
②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江河是大地的脉搏。( )
③蓝天,白云,还有一群红领巾。( )
④柔柔的风痴情地牵着红柳那飘逸的手。( )
四、文化经典题。(6分)
25、(1) ( )
(2)
五、文言翻译。(16分)
2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2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分)

2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4分)

2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分)

六、现代文阅读。(12分)
30、填空并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指代的内容:(4分)


展开余下试题(1)荆轲的事迹见于《 》这是一部 ( 体例)的史书 。(2分)
(2)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2分)

31、读毕此文,想一想,《易水歌》中的短短两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绝唱?本文对你鉴赏诗词的方法有何启示?(4分)


32、谈谈你对“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七、写作部分。(36分)(任选一道完成)
33、高一,新学校,新课程,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起点,新思维,新行动,新境界……感受着新,创造着新,清新的感受,与我们一同成长。
  请以“新”为题目,抒写你真实而鲜活的体验或感想。
  要求:①题目必须是“新”,不能更改。②可以写学校的生活体验与感想,也可以写学校之外的生活体验与感想。希望你写真实而独特的生活与思考,反对编故事。③提倡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文体不作严格限制,但不能写成诗歌。④字数800字以上。
34、以“人在高中”为题写一篇记叙类文章。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岐山职教中心综合班高一语文必修①月考答案
一、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篇名句的上下句。(17分,每格1分)
1、怅寥廓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2、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为变徵之声。 5、思而不学则殆 6、其意常在沛公也 7、万类霜天竞自由 8、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9、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二、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0.B 11.C 12.B 13.A 14.B 15.C 16.B 17.B 18. D(毛泽东的词应属于现代诗歌) 19. B(应该是设问。因为下阙回答了上阙的问题)20. c 21.c
三、填空题。(27分)22-23题,答案略 24.①排比,②比喻,③借代,④拟人
四、文化经典题。(6分)
25、(1)B(B项“不能出尔反尔,对人要真诚”有误,这里把“忠”与“信”的范畴完全等同起来了)
(参考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对自己进行多次反省: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同朋友交往诚心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用心温习了吗?”
(2)本章进一步体现了孔子教育以德为先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与理解。孔子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子夏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及其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看他的道德修养。这是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思想之具体体现。
(参考译文) 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国君,能够不惜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自谦说没有读过什么诗书,我也一定要说他是读过诗书的。”
五、文言翻译。(16分)
2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译为: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2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分)
译为:如果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2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4分)
译为: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2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分)
译为: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
五、现代文阅读。(12分)
30、(1) 《 战国策 》, 国别体
(2) “这”指“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
31、因为它符合艺术的普遍性原则,道出了许多人的胸怀,并且将人带入一种悲壮的意境之中。 启示:①抓住诗词创设的意境;②将自己当作诗人。
32、诗人写出了诗,也成就了自己,使自己名传千古;它为荆轲抒了志,后人也可借诗抒发自己的志向。
六、写作部分。(36分)(任选一道完成)
(略) (61.185.60.17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岐山职教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