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毕业试卷
阅读:2168
标签:
鄂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毕业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8]
武汉语文2014中考训练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题()
A、焦灼 秀颀 (qí) 驰骋 大气磅礴(bò)B、愧怍 魁梧(wú) 流连忘返 众目睽睽(kuí)
C、锤炼 褴褛(lǚ) 自出心裁 眼花缭乱(liáo)D、聪惠 慰藉(jí)见异思迁 钟灵毓秀(yù)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
②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为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完美 追求 观察 B、完整 探求 观察 C、完美 探求 观测 D、完整 追求 观测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确定并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
B、针对大气污染天数持续增多的严峻形势,武汉市政府提出要加强污染源监管,制定高污染预警联动。
C、为了提升城市品位,武汉市近日开展了“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的评选活动。
D、江汉关博物建设的启动意味着武汉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工作拉开了序幕。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二(区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哲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产生相互积极的影响。
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民族的精神特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使人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音乐素养的提高可以平衡人的左右大脑,开发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人们在对音乐审美中能够培养出积极健康的人格,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浏览完整试题
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指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的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增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乐可以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
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潜移默化地得到音乐的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音乐元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
5、文章围绕人文音乐阐述了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中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音乐能够凝聚时代精神 B、人文音乐能培育健康人格C、人文音乐能让人身心愉悦 D、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思想感情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B、“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说明了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C、人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
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
7、下列做法不符合此文所讲道理的一项是()
A、一位化学老师将《青花瓷》的歌词改成化学原理用词,并在课堂上激情演唱,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B、语文老师带领我们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让人情不自禁得领略了祖国大自然的美好山河的壮丽。
C、政治老师放《义勇军进行曲》时,激昂的旋律加上铿锵有力的歌词,不得不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抛开一切,为了民族独立、富强而奋斗。
D、班会上,当班长唱起了《朋友》,全班同学手拉着手集体合唱,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希,完成8—10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
[注]①范滂,东汉官员,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清节”为郡人称道。②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顾:回头看
C、事君之常礼耳 事:待奉D、而卒不得大用 卒:最终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
A.何以战 B.皆以美于徐公 C.必以分人 D.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苏轼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12、根据提示填空。(10分,每空2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先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比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展开余下试题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是一片喧嚣。柳纱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地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嬉闹!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嬉笑玩闹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13.作者在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今日两次去圆明园参观,看到的情景各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4分)
14.下面的句子有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品析。(4分)
在大水地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嬉闹!
15. 作者两次去圆明园时,都流泪了,试分析两次流泪所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16. “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废墟的价值”的理解。(6分)
六、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8分)
近日,我省各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中华传统经典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师生的心田,丰富和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世界。某校开展了以“诵经典名著,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该校一个学习小组准备在校内进行一次学习名著情况的调查,请拟定一个调查问题并确定调查对象。
1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河北各市、县(市、区)依托学校、少年宫、社区活动中心等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动员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使“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材料二:淮北市教育局组织学生或教师,2月3日上午在相王国际门前广场举办经典诵读活动,活动以配乐诵读为主,组织200人以领颂、齐颂等形式,以中华传统诗文、地方特色文化名篇、红色经典作品等为主要内容,突出思想文化价值,注重道德教育功能。使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同时,感受传统经典文化魅力,树立民族自豪感。
材料三:在活动中,山东各地各单位以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为主要内容,通过诗文朗诵、朗诵伴舞、音诗画组合、情景剧和鼓乐朗诵等多种表演形式参与诵读活动,以较高的专业技巧和艺术水准,诠释了中华经典美文的内涵意境和我省丰厚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强烈的爱国热情。
19.在诵读名著的活动中,同学张茵拿着动漫书说:“其实读书就行,干嘛非要读这些枯燥的名著呀,你们看,这些动漫多有趣!”你认为读书就要读好书、读名著,你这样对她说:“ ”听完你说的话,张茵愉快的接受了你的建议。
六、写作:(50分)
张衡从小聪明好学,最爱对着夜空数星星,为了印证“北斗星总是绕北极星转”的说法,他一夜几次起床专注观察。长大后,这个痴迷于数星星的孩子画出了我国第一张星空图。
古往今来,人类的探索都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源泉。在日常生活中,兴趣的力量时常推动着我们每个人创造奇迹。
请以“兴趣”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
1.D 2.C 3.B 4.D 5.C 6.C 7.A 8.B 9.D 10.C
11. 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寻常的礼数吗?
12.(1)赢得生前身后名(2)后天下之乐而乐(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4)施展政治抱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13.十年前:清寂,荒凉的情景
十年后:场面喧嚣,人心漠然的情景
14.“哭泣”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说明了过去的历史给圆明园的疼痛和耻辱;“哭泣”与“拥抱嬉闹”形成对比,暗示出为现实中的人们忘记历史感到悲哀。表达了作者沉痛的心情。
15.第一次流泪表现了作者为园明圆残酷的伤痛,为民族耻辱的历史而感到悲伤。
第二次流泪表现了作者对人们精神匮乏的一种无奈,为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一种愤怒与悲哀。
16.美学价值:现实的废墟在清寂与苍凉中依旧精致,依旧华美,依旧贵族,让人感到它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圆明园承载着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的耻辱,让悲剧重演。
17.你读过哪些名著? 本校同学
你想学生推荐过哪些名著? 本校老师
18.各地采用多种方式诵读经典
19.张茵,我不赞成你这种说法。动漫可能是有趣,但仅是娱乐而已。读书就要读好书,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品读那些经典名著,你就不会感觉它枯燥,你还会体会名著的文化魅力,请跟我们一起读名著,好吗?
【参考译文】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嘉佑二年,到礼部考试。凭借对《春秋》的阐释居第一。后来苏轼写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曰:“我应当避开,好让此人出人头地。”
展开余下试题
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刑狱事件,您就不说一句话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一般礼节。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寻常的礼数吗?”王安石大声说:“我一定会向皇上进言。”又说:“今天这些话从我的最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听进去(意思是不要外传,保密)。”又说:“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的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才是可以的。”苏轼开玩笑说:“现在当官的人,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就算杀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
宋神宗尤其喜欢苏轼的文章,在后宫读苏轼的文章,太监送来膳食也忘了吃,称赞苏轼是天下奇才。但是一直到去世,苏轼也没有得到重用。
张衡从小聪明好学,最爱对着夜空数星星,为了印证“北斗星总是绕北极星转”的说法,他一夜几次起床专注观察。长大后,这个痴迷于数星星的孩子画出了我国第一张星空图。
古往今来,人类的探索都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源泉。在日常生活中,兴趣的力量时常推动着我们每个人创造奇迹。
请以“兴趣”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题目解读:
作文以“材料+命题”的形式呈现。
材料第一段写了从小痴迷于数星星的张衡成为天文学家的经历。
材料的提示语:“在日常生活中,兴趣的力量时常推动着我们每个人创造奇迹。”因此,写作时,应从兴趣带给人什么样的力量切入,阐发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哪些巨大的作用。至于“奇迹”,重在改变后的意义。
分析材料,张衡因“最爱”数星星进而“痴迷”数星星,为了印证“北斗星总是绕北极星转”的说法,他一夜几次起床专注观察,可知兴趣带给他的积极影响:使人积极主动,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使他目标明确,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
综合看来,兴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未来活动的准备积累作用。例如,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对化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研究和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
第二,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三,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由此可知,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如果脱离了题意,写自己的某一兴趣爱好或特长,例如爱好舞蹈、唱歌弹琴、绘画、篮球,却没有写出这种兴趣对自己产生什么积极影响,让自己发生哪些变化,视为偏题。 (221.232.157.86)
上一篇:
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
标签:
鄂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毕业试卷
相关:
关于“武汉语文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