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243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3]
贵子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二)九年级语文测试卷
贵子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二)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共4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第一卷(20分)
一、本题分4小题,共8分。
答题提示:第I卷的1-4题读一遍,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题号上;第II卷的ll题读
两遍,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
一、听说能力,本大题4小题。
1、听读词语,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喧嚣 倏地 矢志不移 B、肆虐 殉职 夜不能寐
C、斟酌 率先 弄巧成拙 D、裨益 热忱 循规蹈矩
2、听读下面一段新闻,指出下面记录和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
A、习近平主席出席首脑会议的时间是9月20日。
B、四点看法的第三点是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C、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
D、中国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有五项。
3、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男方认为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
B、女方认为发展旅游业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要依靠经济的高速发展。
C、茂名要建设成为“粤西经济强市”,要成为“粤西璀璨的明珠”。
D、黄金周期间,我市的景区出现旅游者“人挤人、人挨人”、“白天看人头,晚上睡地铺”等现象。
4、下面是对男方辩论理由的概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B、很多行业都快速发展了,旅游业就更应加快发展,否则就拖了经济的后腿。
C、我市景区接待能力有限。
D、开发建设了新的旅游景点,应会带来好处。
二、本题分2小题,共4分。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B.每当放学的时候,拥挤的车辆和人群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C.优美的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D.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D.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本题分4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甲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
鹿畏貙(1),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2)发人立(3),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4)持弓、矢、罂、火而即之(5)山。为鹿鸣以感其类(6),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7)而至。其人恐,因(8)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9)而食之。
浏览完整试题
今夫不善(10)内而恃(11)外,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柳宗元 《罴说》
【字词释义】
(1)[貙(chū)]兽名。 (2)[人立]像人一样站立。(3)[寂寂]悄悄地。(4)[之]往,到。(5)[趋]快跑。(6)[因]于是。这里的“因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7)[捽(zuó)搏挽裂]揪住扑搏撕咬,撕得四分五裂。(8)[善]使……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9)[恃(shì)]依赖,仗着。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
C.安求其能千里也/先帝称之曰能 D.故虽有名马/故不为苟得也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罴之状,被发人立 被:同“披”
B.为鹿鸣以感其类 类:指鹿的同类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
D.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子
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楚之南有猎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伺其至 其真无马也
C.不善内而恃外者 执策而临之 D.策之不以其道 为鹿鸣以感其类
10.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2分)
A.甲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道出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B.甲文开篇即点明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识马的重要性,概括了全文的主旨。
C.乙文告诉我们猎者要学会比罴更厉害的动物的声音才能摆脱被食的命运。
D.“食之不能尽其材”,“因为虎而骇之”,“捽搏挽裂而食之”三句中的“之”都为代词。
第二卷(100分)
四、本题为2题,共7分。
11、请把新时期茂名精神的表述语记录下来。(3分)
12、(4分)(1)李海娟的言外之意是 。(2)此时,张小龙应该回答说:“ ”。
五、本题分3小题,共9分。
13.贵子中学开展有关“中国梦”的话题讨论,请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梁启超的梦:引进西方政治文明以拯救衰弱落后的国家。
②莫言的梦: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1)以上材科各自体现了人物 的什么精神品质?(2分)
(2)请围绕青少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1分)
少年怀揣梦想则民族充满希望,少年实现梦想则 。
14、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3分)
美丽的风景,总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 , ;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让我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吧!
15、名著阅读(3分)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1)以上故事选自寓言故事集《 》。(1分)
(2)故事的寓意: 。(2分)
六、本题分2小题,共10分。
16、根据提示默写诗词。(6分)
①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⑤现在人们常用李煜的《相见欢》中的诗句“ , 。” 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2分)
(2)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2分)
七、本题分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①近来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很多人已从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如果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灶,这些事件暴露出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②敬畏感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
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④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如说,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完全丧失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把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
⑤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还会危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所以,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⑥近年来,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例如读经、祭祖等活动,来唤醒现代人对历史传统的认同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对各种事物有所敬畏。但是,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这些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对法律、秩序和规则保持敬畏,对社会责任感保持敬畏,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⑦总之,现代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証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18、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9、文章第③段引用儒家、道家的学说有何作用?(3分)
20、缺失敬畏心的行为在生活中常有,请举一例并说说其危害。(3分)
(二)阅读《敲雪》,回答下列问题。
敲雪
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⑾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⑿“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⒀“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⒁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⒂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⒃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⒄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⒅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⒆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⒇“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2、选文第(3)段属于插叙。从全文来看,起什么作用?(3分)
23、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24、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5、请分析选文中“父亲”这个人物,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4分)
八、写作(50分)
一次班级表演,我发现自己竟拥有如此美妙的歌喉;一番书海徜徉,我发现思绪驰骋原来是这样的自由;一回亲友送别,我发现从此多了一份牵挂;一轮朝阳初升,那片辉煌居然洒满我的心头;也可能,一场误会摩擦,我还发现自己并不那么高尚,理智,成熟……行走在这迷惘而美丽的青春路上,我们是否步履匆匆,来不及发现别样的自我?
要求:①请你以“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贵子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二)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B 6、D 7、D 8、D 9、A 10、C
11、诚信包容 实干图强
12、(1)张小龙不太注意公共场合的卫生。(或:他卫生意识差。意思相符即可)
(2)对不起,我这就把它捡起来带走。(或:把它拾起来扔进垃圾箱去。)
13、(1)①爱国有胆识。 ②执著追求。
(2)国家繁荣昌盛。
14、彩虹现空,是大自然绘出最美丽的风景。(答案不唯一)
15、(1)《伊索寓言》
(2)好逸恶劳的人结局往往是可悲的。(意对即可)
16、略。
17、(1)鞭策它(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2)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一样站着,非常有力并且会吃人。
18.现代人需要敬畏之心。(3分)
19.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这一观点。(3分)
20.示例一: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牟利,危及消费者的健康。
示例二:在建筑工程中偷工减料,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示例三:生活中有些人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危害健康。(举例子2分,谈危害2分,表述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5分)
21、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去敲树上的雪(1分),最后病倒了(1分)。
22、第(3)段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1分),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1分),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节发展做铺垫。(1分)
2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1分),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1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1分)
24、景物描写(1分),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1分),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1分)
25、关爱子女,重视子女教育(1分),坚韧,吃苦耐劳(1分)。(答出这两点即可)
《罴说》翻译:
鹿怕貙,貙怕虎,虎又怕罴。罴的样子,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一样站着,非常有力并且会吃人。湖南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吹出多种野兽的声音。有一次,他悄悄地拿着弓箭,用罐子装着火,来到山上。首先,他模仿鹿的叫声引诱鹿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点燃火种向它射去。貙听到了鹿叫声,很快地跑过来了,猎人见到貙,很是害怕,就吹出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貙被吓跑了,虎听到了叫声也起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又吹出罴的叫声来,虎又被吓跑了。这时,罴听到了自己同类的叫声就出来寻找,找到的却是人。罴就揪住他,又抓又扯,最后把他撕成块吃掉了。现在那些没有真正本领,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没有不被罴吃掉的。(选自《柳河东集》)
●这则寓言含义深刻,它有力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不学无述、缺少真本领的人。这种人虽然能依靠欺骗手段蒙混一时,但在紧要关头,难免原形毕露,以致害了自己。 (183.63.47.162)
上一篇:
桐城中学2013—2014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
下一篇:
2013年武汉市部分学校12月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贵子中学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