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72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2]
新都区马中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新都区马中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班级 姓名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9分)
1、 下列句子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清(chéng) 糟蹋(tà) 颤抖(zhàn)
B、凝视(níng) 应和(hè) 玷污(zhān)
C、敷衍(yǎn) 收敛(liǎn) 岔道(chà)
D、瞬间(shùn) 栖息(qī) 聒噪(guò)
2、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畅。
C、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 在天地间生腾。
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二、《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4—6题。(每题3分,共9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 B、传不习乎(传授)
C、吾日三省吾身 (反省) D、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5、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知之为知之 B、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C、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6、下列的说明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B..这几则语录有谈求知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有谈修身做人的。每一则语录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C.“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温故”指温习学过的知识,“知新”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D、“贤哉,回也”一唱三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读起来情真意切。
第Ⅱ卷(共82分)
三、翻译与默写(共22分)
7、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8、按要求写诗句。(12分)
(1)《〈论语〉十二则》中告诉我们只有博学而深思的人,才能成为有智有德的君子的句子是 ,
(2)《〈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浏览完整试题 , 。
(3)《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是
-, 。
(4)《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
, ,
, 。
(5)《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
9、从《天净沙秋思》和《夜雨寄北》中任选一首,工整的写在下面(4分)
五、作文(6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⑴那一刻,我长大了
⑵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 。(2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
体分析。 (2分)
答:
二、名著导读。(5分)
(1)《繁星》《春水》是(作者) 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3分)
(2)请你默写出出自以上两部诗集的任意一首小诗。(2分)
三、课外文言文(9分)
楚有祠(祭祀)者,赐(赏赐)其舍人(投靠在贵族家里的人)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拿)酒且(将)饮之,乃(却)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给它添上脚)!”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本)无足,子安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酒且饮之(拿,端) B、蛇固无足(固定)
C、终亡其酒(失去) D、引酒且饮之(将要)
2、下面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数人饮之不足 B、引酒且饮之
C、子安能为之足 D、一人饮之有余
3、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什么成语?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 (9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 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 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分)
2、用“//”给文段划分层次,在原文中标示出来。(2分)
3、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 花衣”中的“白”指什么?“暗黄”又指什么?(2分)
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的?指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3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1分)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 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 ) (1分)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展开余下试题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1分)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
3、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 (2分)


4、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2分)


5、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2分)

6、阅读全文后,请用“假如……就……”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形式,写两句话,表达你对第⑦段中“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的理解。 (3分)
(1)
(2)

六、综合性学习。思考下面材料,完成后面探究问题。(12分)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是生活的镜子。学好语文,除了课堂上要认真外,还需要在家里,校园里,社会上处处留心,注意运用。某班举行了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假如是你经历这些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1)〔招牌清洁〕同学们决定到大街上去找出各个店铺、街道的牌匾广告上的错别字,免得它贻害大众。下面是各小组收集到的许多错别字。你能帮助这些店铺老板改正上面的错别字吗?(4分)
例如:①宝康药店:咳不容缓 ②皇城家俱店 ③世纪房地产公司:万室俱备
④格力空调:终身无汗
答:

(2)〔自我画像〕一位同学用成语给自己画了一幅画像;突出的优点——好学不倦;明显的缺点——自以为是;待人接物——与人为善;理想——志在四方。请你也用成语给自己“画像”,让大家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也可以写其他方面情况,如学习、友谊等)(4分)。
答:

(3)〔缤纷课堂〕语文课代表在课堂上深情念了一段感受语文的话:语文是处处闻啼鸟的春;语文是荷花映日红的夏;语文是仙鹤排云上的秋;语文是梅花独自开的冬。这段话里包含有四句古诗,你知道吗?写出两句即可。(4分)
答:

七年级半期语文试题答案(部分)
答案、1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15、⑴‖⑵⑶⑷⑸‖⑹。16、白:指山上的积雪,黄:枯黄的草。17、作者按空间顺序写,山上、,山尖、山坡上
(1)①刻②具③事④憾。
(2)示例:优点:择善而从  缺点:避重就轻 做事:一丝不苟 交友:志同道合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答案:
1. A、C、E (3分)
2. 例如:知恩图报,诚实守信 (扣住“报恩、感恩、守信、慷慨”等作答即可) (2分)
3. 例如:绅士纵身跳下马车,满头大汗。心里默念着:“但愿儿子不会有事,不,不会,绝对不会有事的……”当气喘吁吁的他看到满身污泥的农夫和平安的儿子在一起时,悬着的一颗心才逐渐平静下来。(“焦急”描写具体2分,语言表达1分)(3分)
4.不好。(1分)示例:因为原文设置了悬念(或埋下了伏笔),行文有波澜,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接近即可)(3分)
5.示例:“第一次”指的是农夫弗莱明救了丘吉尔(1分):在亚历山大•弗莱明看来,正是因为丘吉尔的父亲资助了自己,也才有了后来青霉素的问世,才有丘吉尔被救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表达清楚即可得分) (3分)
6.(1)假如不是农夫救了小男孩,就不会有后来成为英国著名政治家、首相的丘吉尔。(2分)
(2)假如没有绅士资助农家少年,就不会有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生命的青霉素的诞生。(2分)(每句形式1分,和“重大影响”相关的内容理解1分)
(八)1.最爱(爱) 2.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说明:须抓住两点,即描写的景物和所表现出的春的特点)
8.B 9.C
10.画蛇添足 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新都区马中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班级 姓名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9分)
1、 下列句子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清(chéng) 糟蹋(tà) 颤抖(zhàn)
B、凝视(níng) 应和(hè) 玷污(zhān)
C、敷衍(yǎn) 收敛(liǎn) 岔道(chà)
D、瞬间(shùn) 栖息(qī) 聒噪(guò)
2、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畅。
C、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 在天地间生腾。
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二、《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4—6题。(每题3分,共9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 B、传不习乎(传授)
C、吾日三省吾身 (反省) D、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5、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知之为知之 B、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C、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6、下列的说明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B..这几则语录有谈求知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有谈修身做人的。每一则语录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C.“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温故”指温习学过的知识,“知新”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D、“贤哉,回也”一唱三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读起来情真意切。
第Ⅱ卷(共82分)
三、翻译与默写(共22分)
7、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8、按要求写诗句。(12分)
(1)《〈论语〉十二则》中告诉我们只有博学而深思的人,才能成为有智有德的君子的句子是 ,
(2)《〈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展开余下试题 , 。
(3)《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是
-, 。
(4)《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
, ,
, 。
(5)《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
9、从《天净沙秋思》和《夜雨寄北》中任选一首,工整的写在下面(4分)
五、作文(6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⑴那一刻,我长大了
⑵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 。(2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
体分析。 (2分)
答:
二、名著导读。(5分)
(1)《繁星》《春水》是(作者) 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3分)
(2)请你默写出出自以上两部诗集的任意一首小诗。(2分)
三、课外文言文(9分)
楚有祠(祭祀)者,赐(赏赐)其舍人(投靠在贵族家里的人)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拿)酒且(将)饮之,乃(却)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给它添上脚)!”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本)无足,子安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酒且饮之(拿,端) B、蛇固无足(固定)
C、终亡其酒(失去) D、引酒且饮之(将要)
2、下面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数人饮之不足 B、引酒且饮之
C、子安能为之足 D、一人饮之有余
3、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什么成语?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 (9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 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 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分)
2、用“//”给文段划分层次,在原文中标示出来。(2分)
3、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 花衣”中的“白”指什么?“暗黄”又指什么?(2分)
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的?指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3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1分)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新都区马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