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61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1]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
2014.4.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据说,“梦笔生花”的故事发生在他年轻时被权贵贬黜到浦城之际,“江郎才尽”的故事发生在他中年官运亨通之时。所以,有人认为江淹是“穷则逞文,达则辍笔”。
江淹年轻时就有倚马可待的文才。相传,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见一蚕妇,当时有一位颇负胜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字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顿时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字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为之叹服。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辍笔(chuò) 倚(yǐ)马可待 即兴(xīng)
B.辍笔(zhuì) 倚(yī)马可待 即兴(xìng)
C.辍笔(chuò) 倚(yǐ)马可待 即兴(xìng)
D.辍笔(zhuì) 倚(yī)马可待 即兴(xīng)
(2)文中画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颇负胜名 B. 别出心裁 C. 异曲同工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成年后才加取的。在古代的人际交往中,“字”一般用于谦称。
B.成语典故有很多比喻引申意义被广泛引用,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C.鸿雁是一种“春天北返,秋日南回”的候鸟,它作为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经常
被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D.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拆字联”运用汉字的这种特点,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又妙趣横生的一面。
2.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美食文化的特点,介绍了各种美食的制作过程,让观众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
B.中小学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参与活动中振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C.民间工艺品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韵味,它们开始走出乡村、走进了城市,甚至走向了世界,成为代表民族文化的名片。
D.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环境保护部正在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经常在生活或学习中,用俗语和成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如:“前怕狼后怕虎”和“瞻前顾后”,“①”和“欲盖弥彰”,“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和“②”,“③”和“信口开河”等。
A.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②后来居上 ③空口说白话
浏览完整试题
B.①此地无银三百两 ②后来居上 ③满嘴跑火车
C.①此地无银三百两 ②后继有人 ③空口说白话
D.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②后继有人 ③满嘴跑火车
4.下面句子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某电视台就家风的话题进行采访,一位年轻人对记者说:“我家家风很严,令尊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诚实。”
B.中文系学生小周被一句古诗难住了。他对王教授说:“我找不到满意的解释,只好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C.公交车进站时,售票员提醒道:“各位乘客请注意,由于雪天路滑,请您上下车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
D.某同学的请假条中这样写道:“因昨天风大,我外出时穿少了,今早咳嗽不止,请您务必准我一天假。”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谔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曰: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江左齐、梁,竞骋文华之弊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
上一篇: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
下一篇:
2014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北京市东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