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68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86]
2014年成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语文
2014年成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语 文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A 卷 ( 共 100 分 )
第 I 卷 ( 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 ( 共 9分 分 , 每小题 3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
A、侥幸(jiǎo) 粗犷(kuàng) 气冲斗(dòu)牛
B.精湛(zhàn) 玷污(zhàn) 不屑置辩(xiè)
C.禁锢(gù) 酝酿(niàng) 戛然而止(gá)
D.阔绰(chuò) 堆砌(qì) 销声匿(nì)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幅来,还有两把小纸扇。
B.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C.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D.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B.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妄自菲薄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猥自枉屈 猥:降低身份 B.以咨诹善道 诹:询问
 C.以彰其咎 彰:表明,显扬 D.庶竭驽钝 庶:竭尽
5.比较下列各族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
 A.以伤先帝之明 .扶苏以数谏故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 D、报先帝而忠陛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6.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选文第1段诸葛亮先追述了自己躬耕南阳和先帝三顾茅庐的往事,最后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作结,概述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
 B、选文第2段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在文中具体指“白帝城(刘备)托孤”和“兴复汉室”。
 C、选文第3段诸葛亮明确归纳了各方面的责任,辞情恳切,催人泪下,是其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体现。


浏览完整试题 D、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
   第Ⅱ卷(共82分)
三、(共10分)
7.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分)
译文: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必须落实“败军”“奉命”)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分)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必须落实“谨慎”“大事”)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2)请在李清照的《武陵春》和刘禹锡的《秋词》中任选一首,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答: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者: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读书· 养气 ·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像吃饭一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的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直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然得心应手。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2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或者读书多,养气厚,写作自然厚积而薄发。意同即可,答到“读书可以养气”只给1分。)
  10.第③段中,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读书养气的?(3分)
  答:(3分)(1)读书的重要性不重复;(2)要读多样性的书;(阅读各式各样的书)(3)要选择性地读好书。(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每点1分,共3分)
  11.第④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3分)举例论证。举了四个人文风(文章风格)不同的例子(1分),具体论证因人不同而文风(文章风格)也不同的观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2分)
  12.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从你的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五、15.作文(60分)
  鹅卵石的形成,要经历河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刷,靠的是等待;沙粒要变成珍珠,必须在贝壳里消磨千年的时光,靠的是等待;蚕蛹要化成蝴蝶,不得不在黑暗的茧子蜗行摸索,靠的是等待;就连《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迅哥儿要得到自己渴望已久的书也曾等待得念念不忘。等待,是过程,是煎熬,是取舍,是考验,是唯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悟的一种快乐。
请以“等待也是一种快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
一、古诗阅读(4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
答: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2分)
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以下题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展开余下试题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③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跂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螣、蜂虿:害虫、毒虫。③攸:所。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过: (有过错(或犯错误) )
(2)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 恤( 担心、忧虑 )
(3)己过不改则累德 累 (连累,损害 )
(4)则必覆 覆 (倾覆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其真无马邪
     B. 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然则何时而乐耶
     C. 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头抢地耳
     D. 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其一犬坐于前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小过不改,大恶形焉;
  译文:小的过错不改正,大的罪过就形成了。(2分。“过”“形”“恶”各0.5分,语句通顺0.5分。)
  (2)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
  译文: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一定象(除掉)蟊螣一样去掉它,象(远离)蜂虿一样远离它。(2分。“或”“远”各0.5分;状语后置1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6.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条与之相关的名句吗?(2分)
答: 示例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示例二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示例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凡与“改过”“向善”有关的名句皆可)
参考译文:
每个人都不是最明智的,谁会没有过错?有了过错能知道,可以算是明智;知道了并能改正,就可以向圣人看齐。小的过错不改正,大的罪过就形成了;小的善行能推广,大的善德就形成了。
人的过错没有别的,就是懒惰怠慢、嫉妒和那恶。(一个人)懒惰怠慢,就会骄纵,孝敬就会衰减;(一个人)嫉妒,就刻薄,灾祸就产生了;(一个人)邪恶,就生活放荡,节义就荒废了。这几个方面,都是道德败坏和人身遭殃(的原因)。如果有一方面,就一定要象(除捧)蟊螣一样去掉它,象(远离)蜂虿一样远离它。不远离蜂虿就容易螫伤自己,不除掉蟊螣就客易伤害庄稼,不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损报害道德修养。
如果因为恶事很小就肆无忌惮地做,最终一定失效;如果因为善事很小就忽视不做,就一定倾覆。能做小的好事,是做大好事的基础;戒除小的坏事,最终就没有大的罪恶。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培根随笔》的作者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也是追求权力的一生。
6.有人说作为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复杂,面目多变。我们从他的《随笔集》中,能读出种种味道。从“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 ;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意思相同即可,每空1分,共4分)的培根。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8分)
                   泉
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电击折了。家里来信说:它死的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幺也不能做,劈成木材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不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了,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夭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它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这冬天的歌,喜欢的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开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那老槐了,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也不能再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个刺眼痛心的村柱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车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边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
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偏偏要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呼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
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抱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就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柱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那么的精神,
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得鲜蛘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展开余下试题 “能的。”我肯定地说。
8.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展开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4分)老槐树上落满了可爱的鸟儿,(1分)鸟儿的呜叫声使得寂寞的冬天很热闹,富有生气。(1分)表达了作者崇敬、赞赏,喜爱、眷念的感情。(2分)(答一点即可得l分)
9.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
答:(4分)老槐树给了作者童年生活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遐想;作者同情、可怜老槐树死得很惨,消失得悲怆;老槐树的消失使作者再也不可能有对老槐树慰藉的回忆了。(第—点2分,后两点各l分)
10. 小儿将树桩比作一口泉,“我”觉得小儿的发现很伟大,你觉得这比喻好吗?为什么?请作具体分析。(5分)
答:(5分)好。月光下树的年轮像泉水的涟漪,所以月光下的树桩很像一口泉;(2分)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永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来;(2分)所以这比喻显得很生动形象,很新鲜,寓意很深刻。(1分)( 意思对即可)
11.文章最后说“谛听”“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5分)
答:(5分)老槐树死了,但她的生命仍在延续;(2分)嫩枝一定会长大,对末来充满着期盼和
信心;(2分)对生命力强大的崇拜与敬仰。(1分)(意思对即可)
四、语言运用题(12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不超过35字)。(4分)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壹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喝茶。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你说多有讲究。茶馆里竹制的扶手椅是几千年人体工程学的光辉成果,完全符合人的关节屈伸,又不像沙发或躺椅使人昏昏欲睡,你舒适地坐上一整天也不疲倦。
答:(4分)(1)历史悠久(2)茶馆众多(3)档次多样(4)茶技高超(5)茶具讲究(6)竹椅舒适
  1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提炼其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
  2014年四川高考加分政策:2014年四川高考加分、降分录取项目大瘦身,和上一年相比,删除了29个加分项目,另有17个加分项目分值进行了缩减。新规首先将奥赛列入删减的项目,获得省赛区一等奖者加5分”的规定进行了删除,但保留了“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者加10分,获得全国决赛二、三等奖者加5分”的规定。而在报考省内院校上,仅保留了“第一志愿报考我省地方属农、林院校农、林专业的考生加10分”一项,其余全部删除。
答:(4分)示例一:四川2014年高考加分、降分录取项目大瘦身。示例二:四川2014年高考加分,删除29个加分项目。
  14.有一位老师对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说:你在小学考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中学呢;你中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大学呢;你大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没参加工作呢;你参加了工作谋了个好职位,这也不算什么;只有你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勇气和毅力赢得社会,你才算是成功了,但是这也不是最后的成功。可是这个老师对一位学习成绩很一般的同学说了一番和前面说的思路相反的一席话,鼓舞了一个后进的学生。想想看,他是怎么说的。(4分)
答:(4分)你小学没有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中学呢;中学没有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大学呢;大学没有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你将来还要走向社会呢;参加工作了,没有谋到好职位,这不要紧,你尝试着做几件事,你会对自己有所发现。你一直没有成功,这不要紧,或许这是件好事,这反倒使你一直保持一种冷静、不自满、从零开始的良好竞技状态。世上本来就没有最后成功的归宿。
(答题要点:思路对应1分,意思相反1分,语句通顺1分,有鼓励作用1分) (125.70.244.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4年成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