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914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4]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
1、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 , 。”从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4.《赤壁》中诗人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5.唐代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中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是 , 。
6.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来表达兼济之爱;李商隐《无题》中,用“ , ”来表达忠贞的爱。
7. “ , 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3分)
8.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9.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鹬yù蚌相争(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虚与委yí ( ) :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
qìng竹难书( )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面面相qù( )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繁文rù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tuò手可得( ):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寒噤(jìng) 堕 (duò) 落 汲(jí)取 马革裹 ( guǒ )尸
B、戏谑(nüè) 苍 穹 (qióng) 驿 ( yì) 站 相形见绌 ( chù )
C、迁 徒 ( xǐ) 惬 ( qiè ) 意 震 悚(sǒng ) 揆情度理(dù)
D、侏 儒 (rú ) 吞 噬 ( shì) 挑 ( tiǎo ) 衅 强(qiǎng)人所难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C.出版社在201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体制僵化,管理模式落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江河日下,业绩从上市初期的每股收益1.2元,逐渐跌到现在的每股收益0.02元。
B.在人行便道上卖菜的那个小贩,远远地看见城管执法人员走来,立刻七手八脚地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同时还不忘用暗号给同伴报信。


浏览完整试题C.与干好任何事情都需要上下齐心一样,政府如果想在网络反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就不能只是让网友剃头挑子一头热。
D.某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被媒体曝光的几个学术造假事件只是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问题没有浮出水面。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天河一号”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中“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研制”的重大成果。
B.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不断蔓延,我们必须对学校、易感人群、人口稠密地区、农村边远地区做好防疫监控工作。
C.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占50%,因而上海世博会的盈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D.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人们除了品茶、弹古琴,还可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老板称这里为“私塾”。
14.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书”、“驾驶”、“打球”、“地震”都属于动词。
B.短语“精卫填海”“火炬传递”“愚公移山”与“勤奋学习”的结构相同。
C.“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感到非常痛苦。”
D.“中国足球又一次被挡在了世界杯的大门之外。他们不是被对手打败,而是被自己葬送。”这一句话是转折关系复句。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与《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一起号称“四大悲剧”。
B.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写人为主,《陈涉世家》就选自其中。
C.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D. 《钢铁是怎杨炼成的》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16.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是怎样亲近、怎样金碧辉煌的明月啊! 我陶醉在这金色的梦中了……
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裹的大地上,远近的房屋、树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③她低低的淳在澄净如洗的空中,离我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下。
④我狂喜地望着这神奇的月色,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梦境,一切都是闪闪烁烁、蓬蓬勃勃的。
⑤一阵微风吹过,四野的金光便闪闪滚动起来!
A.③①④⑤② B.③②①⑤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
17.口语交际。(4分)
(1) 当你完成了一天的功课,到晚上十点钟刚打开电视看晚间新闻时,母亲从外面走进来,说:“快考试了,还看什么电视?”这时,你该向母亲怎么说呢?

(2)班里组织郊游活动,但小青同学对这项活动不热心,不想参加,你作为小青的朋友劝他(她)一起去参加郊游活动,你该怎么说呢?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8.一、二两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9.“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写得好吗?请说出理由。(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1题。
德国的“汽车社会”
①德国是现代汽车之父戴姆勒和本茨的家乡。对保时捷等德国名车,人们早已耳熟能详。“飙车”大王舒马赫兄弟出自德意志民族。这个人口八千二百万的国家,汽车保有量达到四千九百万辆(同当今中国差不多),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辆轿车。德国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4%但公路总长度已达23.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万公里,高速公路的不少路段不限速。如此众多的汽车,如此稠密的公路,如此繁忙的交通,再加上世界上开车最快的民族,这个在“汽车社会”中摸爬滚打了一百多年的国家却是世界上交通安全最好的几个国家之一,交通死亡人数仍在逐年下降。 ②在德国开车是“快而不累”,大家按规矩开,违规的人只是极少数。德国提倡“防卫式”的驾驶方法,就是随时估计到周围的人可能出现的错误。快、慢、停、让,转换中很少无谓地浪费时间。德国行车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题目,就是合理利用车上的灯光设备,随时让周围人看到你。光线稍有不足,驾车人就会及时打开车灯,这不是为了看路,而是使自己的目标更加明显,以保护彼此的安全。
③大多数德国人以一丝不苟、几近呆板的方式来遵守交通规则。有人调侃说,什么是德国人呢?半夜两点,夜深人静,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一个行人站在路边而寸'心等待,人行道绿灯亮,才开始过马路。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德国人。这既是笑话,又不是笑话。德国道路交通信号灯系统全部自动管理,极少有监视器。路口无交警站岗值勤,更无“交通协管”之类。交通警察都是坐在车里巡视或待命。
④德国人喜欢用“交通参与者”这个词,表示在交通环境中的平等。无论是开车的,乘车的,骑车的,步行的,各有行为准则,能否得到特殊的权利,取决于当时公务的紧迫程度。通常情况下,汽车礼让行人或骑车人;一般私家车礼让公交车和出租车;所有车辆和行人避让正在执行任务的救火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德国交通管理的一个原则是尽力保证交通参与者对道路的使用权益,政府很少为少数人实施“道路限行”,即便在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交通也没什么太特殊的举措。
⑤如今,德国人在汽车的 设计和制造等方面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他们意识到汽车不是坦克,不能只保护自己。总之,改善交通,人人有责,人人尽力。
(取材于权忠宪《从德国看中国汽车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删改)
2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德国汽车文化兴盛,有一百多年历史,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汽车人口”却很多。


展开余下试题 B.德国汽车工业发达,出产保时捷等名车,现代汽车之父及车王舒马赫都是德国人。
C.因为德国公路路况好,人们又能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路口很少有警察和监视器。
D.德国虽然公路稠密,汽车众多,车速较快,交通繁忙,但交通安全状况仍然很好。
21.解释第③段中“这既是笑话,又不是笑话”的含义。(2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22——23题。(4分)
(甲)一个师傅有两个徒弟,大徒弟憨厚踏实,二徒弟聪明灵巧。师傅让他们比赛。第一项比赛钉木板。大徒弟找来钉子和锤子,用力在木板上钉,木板太硬,钉子都被砸穿了,最后总算钉了进去,可是木板也裂成了两半。二徒弟找来螺丝钉,往木板上轻轻一砸,然后拿改锥拧了起来,没费多大劲儿,螺丝钉便钻进木板里了。
第二项比赛挖井。大徒弟找了一个地方用力挖了起来,二徒弟也找了一个地方,挖了几下觉得没水,又换了一个地方再挖,他连续换了几个地方,觉得还是不合适。这时,大徒弟已经挖了很深了,大徒弟惊喜地发现井出水了。
(乙)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 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 几根光秃秃、颤悠悠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 它是通过此地的惟一路径, 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
有一天, 一个盲人、一个聋子和一个耳聪目明的年轻人来到桥头, 他们需要从这几根铁索桥上攀走过去, 别无选择。经过短暂的商议, 三个人开始一个接一个抓住铁索过桥了。
盲人心想, 我眼睛看不见, 不知山高桥险, 可以心平气和地攀附。聋人说: 我的耳朵听不见, 不闻脚下的咆哮怒吼, 恐惧相对会减轻许多。 于是, 盲人和聋人便从铁索桥上走过去了。
那个健全的人一边自我激励一边鼓起勇气开始过桥。刚走出十几步路, 当他看到桥下的险象, 听着咆哮的水声, 想象着自己从桥上掉下去的惨状, 内心变得越来越恐惧起来。再看看距离对岸起码还有5 0 步路那么远, 他的信心立刻崩溃了, 双腿也开始发软。他决定停下来放弃过桥, 于是拼命地抓紧手上的铁索, 慢慢地转过身去。然而, 就在此时, 他一脚踩空从铁索桥上跌了下去, 随着一声惨叫, 这位健全的年轻人便一命呜呼了。
22.根据甲文内容,给文段结尾补写一个议论段。(2分)

23读了乙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请写出一点来。(2分)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4---29题。(14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 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选自《于令仪诲人》)
2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 卒为良民 卒章显志
25.选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 夜负十千以归
C 何以战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6.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27.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28.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


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的文眼是“远谋”一词,全文用鲁庄公的“鄙”来反衬曹刿的“远谋”。
B.甲乙两文都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行文洗练,详略得当。
C. 乙文于令仪不让小偷晚上回去,是怕他背着太多的钱不安全。
D 乙文告诉我们,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13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30一33题。
菊痴 凌鼎年
○1菊花种类繁多,黄白红紫中,品种也不胜枚举。唯绿色菊花极为少见,而绿色品种中,“绿荷”花朵最大,绿意最浓,一向被认为是菊之上上品。
○2大凡名贵品种都娇贵,“绿荷”也极难培植,只少数大公园才有此品种,其珍其贵显而易见。私人有“绿荷”品种的更不多见,但老菊头有。
○3说起老菊头这个人,可算一怪——他一辈子单身独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鹤子”,自谓“菊妻菊子”,爱菊爱到如醉如痴的地步。
○4他家屋里屋外全是菊。什么“帅旗”“墨十八”“绿刺”“绿水长流”“枫叶芦花”“凤凰转翅”“贵妃出浴”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菊展。数百品种中,老菊头最宝贵的自然是“绿荷”。
○5也真有他的,那盆绿荷被他养得高不盈尺,枝不过三,棵壮叶大,底叶不焦,每枝一花,同时竞放;花绿如翡翠,花大似芙蓉。远观,花叶难辨,绿溢盆沿;细瞧,苍翠欲滴,绿意可掬——此乃老菊头命根子也。
○6据传闻:此绿荷品种出自清廷御花园。故老菊头一向以拥有御菊亲本、正宗绿荷而自傲。
○7老菊头最烦剐人要他参加什么花卉协会,似乎一入会,绿荷名菊就难保了。
○8他脑子里只有菊花,别的,对不起。他每见报上登有菊展消息,必自费前往。一到菊展,必先寻觅有无绿荷品种展出。若有,他必赏看再三,临走必甩一句:“非正宗绿荷!”
○9于是,洋洋得意之情难抑。回家后愈发对那棵绿荷爱护备至。
○10老菊头为了保存这棵正宗绿荷,可谓煞费苦l心。这绿荷品种他每年只种一盆,绝不多种。他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谬种流传,正宗不正.


展开余下试题○11老菊头的这盆绿荷犹如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使得许多菊花爱好者垂涎欲滴,好多人千方百计想得之,但任是软的硬的,一概碰壁碰钉子。
○12多少年来,他家的菊花只准看不准要。谁若不识相,开口向他要一盆,或想动脑筋分个根,剪一枝什么的,那他必不给你好脸色看,随你是什么人,一律如此。
○13秋天的时候,老菊头的侄女带着一英俊潇洒的青年来看望他。老菊头向来把侄女当亲女儿待的.见侄女有如此一表人才的男友,自然欣慰万分,于是不免多看了几眼。这一多看,老菊头发现这青年很面熟,想了很久,他终于记起来了,这青年就是曾劝他加入县花卉协会最起劲的那位,对了,好像记得他是公园的什么技术员。想到此,老菊头立即警觉起来,连神经末梢也像长了眼睛似的,防贼似的注意起了这青年的一举一动。
○14好呵,耍手段耍到我侄女身上来了。看来和我侄女谈朋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了这想法后。老菊头对侄女也有了三分戒心。
○15有走半夜,老菊头被风声雨声惊醒,他放l心不下那盆绿荷,披衣到天井里把绿荷搬进屋,不料地湿,脚下一滑跌了一跤,老菊头怕跌坏绿荷,倒地时硬是护住了绿荷,故而跌得很重,痛得爬都爬不起来、过后,检查下来是尾骨骨折,需卧床静养。
○16于是,照顾老菊头,照顾菊花的责任,义不容辞地落到了他侄女身上。
○17老菊头对侄女的热心生出了几分怀疑,他怕有意外,索性叫侄女把绿荷搬到他床前。
○18慢慢地,这盆绿荷不如先前精神了。
○19第二年春上,虽然窜出了几个新芽,但嫩嫩的、弱弱的,侄女几次提出搬到天井里照照阳光,老菊头终因放心不下,坚持不肯。后来,眼看这盆绿荷要活不成了,老菊头才无可奈何地同意搬到天井里 可他本能地感觉到侄女的男友也在天井里,急得大叫搬进来,慌慌地细数着那仅有的几根芽缺了没有。
○20终于,绿荷一缕芳魂去矣。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之护之的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
3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第三段对老菊头的介绍,突出了他爱菊之极,也为后文他摔伤后侄女照顾他和菊花埋下了伏笔。
B.小说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荷”的茁壮美丽,直接表现出老菊头养菊技术高超,对“绿荷”呵护备至。
C.小说中“侄女”和其“男友”这两个人物的出现,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老菊头的性格特点得以充分展现。
D.这篇小说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活动片断刻画人物,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人物形象丰满,作品意蕴丰厚。
31.小说第八段,用四个“必”,写出了老菊头怎样的心理?四个“必”连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32.小说结尾说“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之护之的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请结合全文谈谈这一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


33不参加花卉协会,不给其他菊花爱好者一根一枝,以免谬种流传:老菊头的这种做法,有人认为是一种对事物纯正品质的坚守,可以理解;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反映出一种狭隘的保守意识,所以不应提倡……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生活中类似行为的看法。(4分)



五、写作展示(50分)
3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字数600以上。③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这是一位父亲嘱咐即将远行的孩子的话:“孩子,你将要远行,将有一生的岁月等着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因为前面还有千万朵花在等你;为帮助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因为只有这样,你的这次远行才算没有白走。”
请以三句话中任意一句作为写作中心,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记叙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写议论文字数在600子左右。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1—9略 10.D 11.A 12.B
13.D(A项少宾语,承担的…课题;B项内容交叉,不能并列;C项一面对两面)
14.A 15C16.B17略18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显自己的孤独。19.写得好。“冰心”“玉壶”都是纯净无暇,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志节。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情。
20.C
21.“笑话’’是指在没有车的情况下,德国人仍然要看到绿灯才走,表现了德国人的呆板(1分);
不是“笑话”是指大多数德国人以一丝不苟的方式来遵守交通 规则,表现出严肃而认真的生活态度,使德国拥有了良好的交通状况(1分)。
22.只要认准了目标,就要靠坚毅的意志力实现目标。或讲究效率,研究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出奇制胜,善于创新。或考察人才,懂得考察人的长处和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4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