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04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1]
专题五辨析并修改病句语文试卷
专题五辨析并修改病句
——梳“干”理“枝”,分析逻辑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解放日报》2013年7月20日刊发一条新闻,标题是:
饭店不允许自制和销售醉虾醉蟹
从字面上看,其意思应该是:饭店不允许他人(顾客等)自己制作醉虾醉蟹,并且把它们在饭店向别人销售。——这个句子一开头就是“饭店”,读者自然会把它当作主语。这样理解当然是错了的。
读正文可知,这条新闻说的是:市食安办(上海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最近强调,餐饮服务单位(饭店)不得超出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自制醉虾醉蟹等物销售给顾客。可知,是食安办“不允许”饭店违反规定擅自制作销售醉虾醉蟹。
这个标题的毛病出在哪儿呢?出在语序上。标题是一条禁令,禁令的发出者是“市食安办”,而非被监管的对象饭店。按情理应该写成:
不允许饭店自制和销售醉虾醉蟹
新闻标题的第一要义是准确。应按正确的语法规范制作,以免读者误解。

一、真题体验
1.(2013•重庆高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本题从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B项,搭配不当,“赢得”与“胜负”不能搭配,应将“胜负”改为“胜利”。C项,表意不明,“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得到改善”表意不明,应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非“生态环境的破坏”。D项,不合逻辑,“银块”“变成黑色的”不合逻辑,应该是“银粉”“变成黑色的”,可将“时”删掉。
2.(2012•重庆高考)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需保持原意。(4分)
(1)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曾经播下两粒宝贵的种子:一粒叫做梦想,另一粒叫做信念。
(2)作为父母,他们逐渐认识到,在做游戏时总是让儿子取得胜利,其实是在溺爱他,对他的成长不利。
(3)很多人都知道他这个美院的编外学员,有的鼓励,有的讥讽,但他不为所动,更加努力地学习绘画。
有语病的一项:  (2分)
针对性修改:   (2分)
参考答案:(有语病的一项)(3)
(针对性修改)改“更加”为“依然”,也可在“他不为”与“所动”之间插入“讥讽”或“后者”二字。
3.(2011•重庆高考)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4分)
(1)与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相关造成的现象,如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扩大等,都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危害。
(2)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驻军图》中,标有“箭道”二字的城堡上,可看到有道路蜿蜒而下。
(3)按照一定顺序准确无误地将一长串数字记住,比牢记内容相互关联的文本或图像难度更大。
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浏览完整试题针对性修改:  (2分)
解析:第(1)问中,“与……相关”与“……造成的”在句子中杂糅。通常修改这样的病句,保留其中一种句式即可。
参考答案:(有语病的一项是)(1)
(针对性修改)删掉“与”和“相关”或者删掉“造成”。
4.(2010•重庆高考)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4分)
(1)从靠近北极的西伯利亚向南延伸,直到中国东部的平原,有一条很长的鹤类迁徙路线。
(2)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渔业产生巨大影响。
(3)全长2.4公里的大型石灰岩洞穴内,钟乳石琳琅满目,质地之纯净,形态之完美,国内少见,很有保护和研究的价值。
有语病的一项是:     。
修改: 
解析:第(2)句缺少必要的助词“的”。
参考答案:(有语病的一项是)(2)(2分)
(修改)在“泄漏”后加“的”。(2分)
二、考情分析
近几年重庆高考语病题考查统计如下:
年份 题目要求 考查角度
201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012 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需保持原意。 不合逻辑
2011 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句式杂糅
2010 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成分残缺
综上分析,重庆高考语病题特点如下:
1.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考查的热点。在考查形式上,客观选择题与主观修改题并重,2013年重庆高考语病题一改前两年侧重主观修改题的形式,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病句,值得关注。
2.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句式杂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考查频率较高。
3.病句的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般都是来自当前书报。

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结构类病句,它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另一类是语意类病句,它包括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类型一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或分句的顺序不合理,即不符合语法习惯或不符合事理。
[常见病因]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短语;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形容词)红色(形容词)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表处所)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3.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或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都会导致语序不当。
例:“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一句中,“广泛”应移至“议论”前作定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又如,“这是一个无疑的英明决策”一句中,“无疑”应移至“是”前作状语——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4.虚词的位置不当
虚词的位置不当,主要是指副词和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1)副词的位置不当
例: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分析:“不”字应移到“趁现在”之前。
(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记忆技巧为主语“同前异后”。
例: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分析: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把“不仅”移到“电子商务”之后。
 
5.主客体颠倒
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有时表达不好,就会出现主客颠倒的现象。
例: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分析:这个例句犯了主客颠倒的毛病,应该主对宾、人对物。正确的说法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
6.并列词组(短语)位置不当
并列词组(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
例: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
分析:按事理逻辑次序(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应改为“引人深思,促人警醒、催人进取”。
7.分句位置不当
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会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
例: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分析:正确语序应为“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类型二搭配不当           
[常见病因]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误用谓语来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 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分析:搭配不当,“300多部电影”与“前来参与”不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由两个并列关系的动词共带一个宾语时,其中一个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或者是当一个动词与两个并列关系的名词搭配时,动词与其中一个作宾语的名词不搭配。
例:“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以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分析:动词“完善”与“我国海洋科学研究”能搭配,与“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搭配,可将“完善”改为“促进”。


展开余下试题3.主宾搭配不当
有的是同一个句子的主宾搭配不当,有的则是第一个搭配恰当,但在第二个句子中则改换了主语,致使主宾搭配不恰当。
例: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分析:“工业和农业”不能成为“国家”,主宾搭配不当。
 4.动补搭配不当
主要涉及“减少”“降低”“缩短”等词语后面接倍数的问题。根据习惯表述,“倍”只能用在“增加”中。因为原数减少一倍即为零,更不用说减少更多倍了。(吕叔湘、朱德煕主编的《语法修辞讲话》中说:“说到减少,只能说减少几分之几,不能说减少几倍。”)
例: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分析:倍数词使用不当,表降低、减少只能用分数。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有一些关联词语有其固定的搭配对象,如“只有”和“才”、“只要”和“就”、“不但不”和“反而”等,如果不是,则会犯搭配不当的毛病;有些关联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则其表意功能也不同,如“不是”与“而是”搭配表并列,与“就是”搭配则表选择,命题者有时就利用其搭配情况来设置错例。
例: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分析:“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应把“不只是”改为“不是”,或把“而是”改为“而且是”。
6.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主要指修饰语或限制语用在中心语前面会造成表达上的不合习惯或不合事理的现象。
例:《女神》是“五四”时代的产物,其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突出地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分析:定语“杰出”不能修饰“历史意义”,可改为“巨大”“重大”“伟大”。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主要特点: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如成败、升降、高低、好坏、优劣、强弱、得失、能否、是否、有无等),后面(或“前面”)却只有一方面意思(或“正”或“反”)的词句与之相呼应,从而造成前后内容搭配的不协调。
例:旅游市场价格上涨也体现了一定的供需矛盾,这就导致海鲜个别品种价格上涨过快。看来,能否保证“高价高质”,确保游客满意度高,仍需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类型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成分残缺
        
[常见病因]
1.主语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小。
分析:滥用介词结构“在……中”,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 为了”等。
(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分析:此句共三个分句,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周文宾”,而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暗中转换为“王老虎”,因而出错,应在“把他送到”前加上“王老虎”这一主语。
(3)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任何脱离国际化市场需要去谈志愿、兴趣,都是不恰当的。
分析:和“都是不恰当的”相匹配的主语残缺,应在“兴趣”的后面加“的情况”。
2.谓语残缺
(1)句首陈述对象缺乏相应的谓语,却另起一个头,造成谓语残缺
例: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分析:“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之后缺少谓语。
(2)缺少与宾语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难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分析:句中的动词“参与”并不支配宾语“责任”,句中缺少一个与“责任”呼应的谓语中心词。应在“主动”后加上“承担”。
3.宾语残缺
句子稍长,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的呼应,易造成句子宾语残缺。近几年高考病句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介词宾语残缺。
例: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分析:“针对”的宾语残缺,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
4.中心词残缺
例: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分析:“那种”和“不顾……生产”都是定语,缺少中心词。要在“生产”后面加上“的做法”,或者删去“那种”,使“不顾……生产”作句子的主语。
5.缺少必要的虚词或附加成分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句子表意不严密,前后不照应的情况。缺少介词也会造成句子不通顺。
例: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分析:成分残缺,应在“和”前加介词“对”。
(二)成分赘余
[常见病因]
1.主语赘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分析: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多余。
2.谓语赘余
例:《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
分析:谓语赘余,可改为“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语文大辞典》编委会躬耕修典三个春秋”。
3.宾语赘余
例:很多广告的真实性让人怀疑,例如“智慧神”口服液,称儿童经常服用,可提高智商能力,便很需要打一个问号。
分析:“智商”与“能力”重复,删去“能力”。
4.附加成分赘余
例: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分析:“当初”与“始料”中的“始”语义重复,删去“当初”。
附:常见成分赘余24例
错例 分析 错例 分析
互相厮打 “厮”已含有“互相”的意思,应删去“互相” 这其中、这其间 “其”即“这”,应删去“这”
见诸于、
付诸于 “诸”是文言中的一个兼词,相当于“之于”,应删去“于”字 亲眼目睹 “目睹”即“亲眼看到”,故应删去“亲眼”
共同协商 “协”的意思就是“共同”,因此,应删去“共同” 特别嗜好 “嗜好”即“特殊的爱好”,故应删去“特别”
过度酗酒 “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应删去“过度” 一致公认 “公”即“共同的”,“一致”意思为“没有分歧”,两者重复,应删去“一致”
前来光顾 “顾”已经含有“到来”的意思,应删去“前来” 开始启动 “启动”指(机器、仪表等)开始工作,所以不必再用“开始”修饰
热切渴望 “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应删去“热切” 悬殊很大 “悬殊”即“相差很远”,故应删去“很大”
多年的夙愿 “夙”的意思是“素有的、旧有的”,应删去“多年的” 可堪称 “堪”已有“可、能”之意,应删去“可”
致信给 “致”已有“给予”之意,应删去“给” 使人民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的意思是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生灵”即指人民,故应删去“使人民”
留下的遗毒 “遗毒”中的“遗”已有“留下”之意,应删去“留下的” 至少……以上 “至少”含有“最低”的意思,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无须再用“以上”
切忌不要
贪睡 “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不能同时修饰“贪睡”,应删去其中一个 涉及到 “涉及”中的“及”就是“到”的意思,应删去“到”


展开余下试题并非是 “非”是书面色彩较浓的一个词,是“不是”的意思,因此,其后不必再加“是” 全身遍体鳞伤 “遍体”与“全身”重复
突然恍然
大悟 “恍然”指“忽然醒悟”,故应删去“突然” 这个中
原因 “个中”的意思是“其中”,已含“这”的意思,故应删去“这”
通过以上典型例子可以看出,句子成分赘余大多属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词语同义反复,二是修饰语与中心词重复。
类型四 结构混乱
[常见病因]
1.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形成病句。这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两年病句考查的热点。
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以来的新低,我国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首度由负转正。
分析:句式杂糅。“根据……”与“……显示”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去掉“根据”。
附:常见句式杂糅11例
错例 正确形式 错例 正确形式
本着……为原则 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 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借口……为名 借口是……,以……为名 因为……的原因 因为……,是……的原因
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这一中心,以……为中心
2.中途易辙
中途易辙,就是表达句意时,似乎想说这个意思,又似乎想说另一个意思,结果两个意思杂糅在一个句子里,造成表意混杂。
例: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分析:本句属中途易辙导致的结构混乱。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参赛选手”,“通过”一词暗示第三个分句的主语应该还是“参赛选手”,但句中“张碧江、邓丹捷”做了第三个分句的主语。可把“通过”改为“经过”。
3.藕断丝连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民间力量”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做了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
类型五
表意不明  
       
[常见病因]      
1.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例: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分析:“这方面”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指代不明。
  2.对象不明
例: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分析:“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李大伯的行为。
3.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即词义两可。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分析:“开刀的”既可指病人,也可指医生。
4.多音多义带来多种理解
句中某个字是多音字,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时不一定出现)。
例:这个人好说话。
分析:“好”可读成“hǎo”,也可读成“hào”,读音不同,表意不同。
5.由停顿造成的语意歧义
在同一句话里,由于标点符号的位置不同,或者在阅读过程中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因句子比较长而需要停顿,若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意思上的很大差异。
例: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分析:由于逗号停顿的位置不同,原句可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其一是:如果“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那么“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其二是:如果“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那么“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6.词性不同带来多种理解
句子中某个字词可以作多个词性处理,那么可能产生歧义,即词性两可。
例: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分析:“保管”既可以理解为名词,指仓库粮店的保藏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理解成动词,作“完全有把握,担保”解释。
 

         
  [常见病因]    
1.概念混乱(概念并列不当)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属(大)种(小)概念并列的错误。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分析:“年老”“疾病”与“丧失劳动能力”在概念上有交叉,不是并列关系,应在“丧失”前加“其他”,或者改“或者”为“等”。
2.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分析:句中的“死难者”与“幸免的一个”前后矛盾。
3.否定失当
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导致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了一重否定。
例: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分对此做了相关提示。
分析:要避免的应是“合法权益受侵害”,此句误用了否定词“不”,应删掉。
4.强加关系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些句子中,若没有弄清分句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就把关联词强加于句子,则易造成病句。
例: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专题五辨析”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